外交部:中方向外界進一步表明了擴大開放、改善投資營商環境的決心...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北京7月3日電(記者 周瑾)昨天,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特别致辭,宣布了中方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的新舉措。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持續不斷地推出有誠意、有分量的新舉措,向外界表明了進一步擴大開放、改善投資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中國願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機遇、釋放更大紅利。

有記者問:昨天,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特别致辭,宣布中國將提前一年全面放開金融業股比限制,引發外界關注。你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耿爽表示,昨天,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特别致辭,重申中方將堅定不移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致力於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具體措施包括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打造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一步自主降低關稅總水平,完善對外開放法律法規體系,更大力度保護智慧財產權。當然,也包括剛才你提到的,提前一年取消證券、期貨、壽險外資股比限制。

他說,就在上周,習近平主席在出席G20大阪峰會期間,宣布了中國在開放市場、擴大進口、改善營商環境、推動自貿安排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舉措,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積極反響。

他還說,中方持續不斷地推出有誠意、有分量的新舉措,向外界表明了進一步擴大開放、改善投資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中國對外商投資的開放度、透明度、可預期性會越來越高,整體投資環境會越來越好。我們願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機遇、釋放更大紅利,並同各方一道攜手努力,為促進世界經濟高質量、可持續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嚴玉潔 王晗)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外商投資法呼之欲出 彰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
    根據大會議程,外商投資法草案將在3月12日的第三次全體會議期間進行審議,並在3月15日的全國人大第四次全體會議上進行表決。對此,國內外輿論普遍認為,該草案正式通過後,將有助於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更有利的經商環境,彰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
  • 中國外交部:外國在華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營商環境投下信任票
     人民日報12月9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期多項調查都顯示,外國在華企業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紛紛表示希增加在華投資,這是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營商環境投下的信任票。相關機構調查顯示,約82%的受訪美國企業表示未來3年不會將生產環節遷出中國。近7成日本企業依然對中國旺盛的市場需求抱有高度期待。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必將促進我國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一、界定「營商環境」的定義,明確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的原則營商環境涉及方方面面,《條例》對「營商環境」的概念進行了定義,將「營商環境」明確定義為「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這一定義將營商環境明確為「軟環境」,不涉及基礎設施、環保等「硬環境」。
  • 持續擴大開放 中國仍是外商投資熱土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成為全球跨國投資的「穩定器」。專家認為,隨著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將不斷增強,仍將是外商投資熱土。吸收外資成績突出在全球直接投資大幅下降背景下,中國吸收外資成績突出。
  • ...發展格局中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這種根植於自身特點的優勢,還需要時間來進一步鞏固,尤其是在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的情況下,重慶還需要在廣袤的國際市場中進一步明晰自身開放戰略、開放目標、開放路徑、開放布局,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系列國家戰略貢獻更大力量。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兩手抓」,既要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更要努力提升中介機構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水平,動員全社會力量,推動形成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新格局。堅持對標一流。積極對標國際先進理念、領先標準和最佳實踐,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和貿易環境。進一步提高相關制度、規則的國際化水平,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和開放發展能力,爭當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排頭兵」。
  • 「紅頭文件」附英文版,凸顯改善營商環境誠意
    改善營商環境需要落實到每個細節上,落實到每個行動中。給「紅頭文件」附上「英文版」,無疑會讓外企感受到真真切切切的誠意。  據澎湃新聞報導,屢次創新的蘇州工業園區再次「嘗螃蟹」,近日在頒布有關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紅頭文件」時,同步附上了「英文版」。
  • 寧吉喆: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史無前例、開創性工作 「5個...
    今天下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制定專門行政法規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以政府立法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保障,是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公平競爭、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內生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條例》總結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把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取得的改革成果,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
  • 如何看待當前營商環境?今天《人民日報》報眼文章值得一讀
    營商環境也是生產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一直加快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當前我國營商環境建設情況如何?
  • 楊姝琴: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面對全球經濟日益加強的不確定性,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要下好先手棋,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關鍵是要做好自己的事,用改革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來激發市場的創造力和活力。
  • 優化營商環境是沒有休止符的系統性工程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詳細】改善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 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部綜合性行政法規出爐——法治是最好的營...
    「以政府立法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保障,是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公平競爭、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內生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進一步強化法治保障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市場主體需求,以深化「放管服」為主要抓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了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舉措,打出一整套有力有效的組合拳,各地區、各部門在實踐中也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營商環境明顯改善。
  • 2018年中國各省營商環境大盤點:硬環境差距縮小,軟環境差距擴大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優化營商環境,軟硬環境都重要,硬環境要繼續改善,更要在軟環境上有新突破」的精神和要求,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個方面,對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營商環境進行了綜合評估,供決策部門績效評價、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和企業投資決策參考。
  • ...投資增長的邏輯——讀《俄羅斯地區營商環境與中資進入的區位...
    那麼俄羅斯的投資環境到底如何呢,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提供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19年俄羅斯總體營商環境在190名經濟體中,位居第28位,考慮到2017年、2018年分別居40位和31位,尤其是俄羅斯在2012年,當年俄羅斯的營商環境排名僅居120位,我們明顯地感覺到,近七八年來俄羅斯營商環境地位的改善是十分巨大的。
  • 沈國兵:以提升營商環境為抓手,不斷擴大雙循環交集以形成有效大市場
    在中長期內,我國更需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吸引跨國企業,深度融入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不斷擴大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的交集,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真正互促式發展。只有在中長期內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推動全面開放,形成國內國際有效統一的大市場,才能從根本上真正有效地解決我國的就業和脫貧等問題,實現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
  •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近期市政府將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發展實施方案》,也可稱之為優化營商環境4.0版,包括277項改革措施,從中可以反映出北京營商環境改革在不斷深入,力度在不斷加大。市場準入更加平等開放一是打造開放創新制度高地,北京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實施三輪綜合試點方案、403項改革任務;今年,國務院批覆同意北京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又推出251項改革任務,北京市開放型經濟實現加快發展。
  • 李克強:推進「放管服」改革 優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發展的體制性、制度性安排,其優劣直接影響市場主體的興衰、生產要素的聚散、發展動力的強弱。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來優化營商環境,從根本上說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近些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其中一個關鍵性舉措就是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 山東十五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大眾日報濟南訊 12月10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通知,確定採取15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包括推進投資項目前期審批流程再造、大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深入推進「多規合一」「多測合一」等。近年來,我省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
  • 「紅頭文件」附英文版,凸顯改善營商環境誠意|新京報快評
    改善營商環境需要落實到每個細節上,落實到每個行動上。給「紅頭文件」附上「英文版」,無疑會讓外企感受到真真切切的誠意。優化營商環境,不只是對針對國內企業的,也是針對外國企業的。如果這一文件只是中文版,那外國企業不管是已經來投資的還是準備來投資的,可能很難看得懂,即使有的外國投資者懂一些中文,也可能很難理解得透,有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就算請翻譯進行翻譯,總歸不如自己看明白來得方便。國際化是優化營商環境中的重要組成內容。
  • 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是長久戰略而非「利」字工程
    (經濟觀察)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是長久戰略而非「利」字工程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王慶凱)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和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怎樣才能進一步優化中國營商環境?在《環球時報》社日前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上,多位中國官員和學者專家認為:中國優化營商環境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利」字工程,而是把它作為一項長久戰略來抓。中國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