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之家】帶你走進匠心工藝的古法傳承
日本的天目,既作為對古法工藝的傳承,更有著天目名家獨特的創意與藝術風格。
從他製作,拉坯,釉料調配,施釉均為天目名家親手製作而成。更需以柴窯燒制而成,故而每一件都堪稱是稀世珍品,當世無雙。
清水保孝
清水保孝是日本國寶級匠人清水卯一的二代目傳人。畢業於龍谷大學文學部史學專業 清水保孝出生於京都的清水五條坂,自幼在父親清水卯一的薰陶之下,接觸並學習陶藝。他的大學畢業於龍谷大學文學部史學專業。
他的作品,整體看似柔軟,卻有著一種內在的張力。他許多作品都以「龜」為主題的作品,這個「龜遊文」也成為了保孝作品的特徵。
他的作品曾多次榮獲日經產業獎、並獲得近畿支部展「松下獎」,第37屆傳統工藝陶藝部會展上獲得「日本工藝會獎」以及京都府指定無形文化財產保持者的認定,作品被京都府文化博物館、法國駐日大使館收藏。
桶谷定一
桶谷定一是日本著名的天目窯口,初代定一擅長天目釉,在現今的東山區今熊野蛇之谷的位置上開窯,作品在帝展(帝國美術院美術展覽會)、文展(文部省美術展覽會)、日展(日本美術展覽會)中展出,並在各展中獲獎
這款玳瑁盞為桶谷定一先生生前所制。融合了吉州窯剪紙貼花瓷器的傳統技法。紋飾有序排布,積釉典雅。
琥珀色澤與醬口為茶人結合出完美的視覺享受。也反映出桶谷先生對於自己復原吉州窯古法工藝的自信。另一款同款藏於大阪萬野美術館。
▲日本國寶宋代玳皮團花天目
這款玳瑁色天目,純粹的玄色盞底逐步被流釉侵吞,再以高溫凝固下出釉的流動感,展現出這種氣勢恢宏,靜寓於動中。美感非凡。
釉面外表下閃爍一層蛤蜊光,宛若虹霞色彩美輪美奐。不知在柴窯中經歷過多少般歷練。
桶谷定一的油滴盞,無論其形制亦或是其釉色都呈現出一種精湛,細膩的效果,雖為偶然製作,卻在人力所能夠用心處,盡一切力量地用心。
釉面的油滴,更加地細小,緊密,與黑底色澤相映成趣,隱隱燈光下,更顯得千變萬化,動感十足。
渾圓的唇口,口沿處微折,考究的線條與造型,把北宋人生活的精緻、雅趣帶到今人生活之中。作者在對器物的理解上,已然幾近宋代匠人,意與古會。
佐佐木禪
佐佐木禪先生為日本當代最著名的鐵釉陶藝大師之一,1949年出生於日本岡山縣,昭和年間師承日本天目大師木村盛和,畢業於京都立陶工訓練學校。他於1979年在福井縣丹生郡越前町築窯。
成為日本工藝會正式會員。他的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相當有自我風格,首創「曜珠天目」「土面天目」盡得木村盛和大師的精華傳承。
這二件天目盞,最大限度地還原宋代巔峰的天目工藝工藝,並締造出今日的精彩。
依託匠人對古代油滴盞工藝的理解,制胎、拉坯、上釉,並且入窯燒造。這一過程僅憑匠人的一雙肉掌。
完全脫離了可控溫度的電氣爐與灌漿胎,採用手工拉坯與柴燒的方法製作而成,是對古代工藝的極大尊重。
釉面上斑駁的油滴,令兩宋鬥茶的風雅氣韻,在今日依然栩栩如生。品味的是窯火漫不經心的著色與無序的油滴斑駁陸離。
▲宋代油滴盞
木村盛和
已故陶瓷名家,於1921年生於京都五條坂, 1937年進入國立陶瓷器試驗所學習窯業化學,為後來研究礦物釉料打下基礎。二戰結束後他獨立成家,並於1966年在山科清水燒團地定居。
那時他的木葉天目就開始在日本國內受到追捧。1969年,油滴天目釉花器作品兩件被日本皇居新宮殿購入。
其創燒了「綠寶石釉窯變結晶茶碗」,以鮮明的四角形和丸形的結晶無數地浮於碗上,放出虹彩般色澤的光輝,美輪美奐。成為其一生陶瓷創作的代表作,令世人驚嘆。
本品形制小巧可愛,單手可握,手感舒適。釉面厚潤,在光中隱約閃爍油滴,轉動之時閃爍光斑,無序之中,光彩含蓄。
釉色幽翳,暗淡,體現了東方美學的一種靜穆的追求。開水衝入,胎體粗松的土質顆粒與釉色能夠迅速散熱不燙手。
本品的油滴,鐵質感明顯,釉面粗松樸實無華,藝術家可以留出孔洞,體現的是一種缺憾之美感,頗具禪宗思想下的美學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