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受疫情影響小
而BBC甚至受益
《紐約時報》CEO湯普森(Mark Thompson)近日接受採訪時說,該報可能是此次危機中唯一未裁員反而增員的報紙,而美國東西兩岸都有很多媒體因經濟衝擊而裁員。他認為,現在人們其實更需要新聞,但因為經濟暫停導致報業廣告大受影響。
湯普森說,《紐約時報》現在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訂閱,對廣告的依賴度不斷減小。同時,由於該報的有價訂閱主要是數字版,因此對報攤的依賴度也較小,而報攤零售此次受到很大衝擊。《紐約時報》報導說,自疫情發生以來,北美的新聞公司已經裁員超過2.8萬人。
湯普森在2012年任職《紐約時報》之前,是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總編輯。他認為BBC在這場疫情中狀態良好,其正利用疫情加速轉型,受眾量在增加。
瑞典《每日新聞報》疫情期間訂閱數大增
瑞典最大全國性報紙《每日新聞報》(DagensNyheter)自疫情暴發以來,無論是註冊量還是數字訂閱量都大幅增加。該報新聞發展部負責人瓊森(Martin Jonsson)4月14日在世界報業協會一個專題會議上說,報紙發行量的逆勢增長主要來源於兩大因素:第一是實行了多元化的付費牆策略,而不是單一策略。第二是連續五年建立起來的數字優先而非傳統印刷優先的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報社的總收入中,來自讀者的發行收入佔比70%。近三年來,純數字訂戶量增長了182%。
疫情期間人們對新聞的饑渴主要從數字平臺上得到滿足,而《每日新聞報》的讀者量從疫情前的110萬增加到現在的160萬至170萬。付費訂閱者也從疫情前的33萬增加至現在的46萬。而瑞典總人口只有1030萬。
(編譯自4月16日世界報業協會官網)
美兩大報團疫情期間暫時取消付費牆
美國最大的報業集團甘尼特公司和西部報團麥克拉奇公司宣布,在全國範圍內暫時取消旗下所有地方報紙網站的付費牆,以滿足更多民眾獲取疫情新聞的需求。麥克拉奇總裁兼執行長弗曼(Craig Forman)在旗下30家報紙的評論版發文說:「公共服務是我們的重要使命。在這危急時刻,新聞成為最基本的公共需求,我們將與社區媒體機構並肩承擔我們的責任。」麥克拉奇迄今已經發表2500多篇疫情報導。擁有260種地方日報的甘尼特公司,也在各地報紙的社論版發文宣布,疫情期間取消付費牆,民眾可以免費閱讀任何有關疫情的報導。
(編譯自3月23日mediapost.com)
英報紙因疫情「放假」2000人
因疫情導致廣告滑坡和紙媒發行量減少,英國全國的新聞機構都在採取無薪休假、減少工資或停止印刷等措施加以應對。根據Press Gazette的調查,超過500家報紙(多數是地方和區域性報紙)開始減員。有大約2000員工被「放假」,其中多數為非編輯部員工。而編輯部負責數字內容生產的員工因網絡上對新聞的大量需求而被要求堅持工作。但全國大約5000名印刷報紙的員工有可能被放無薪假。
英報紙印刷版因封城銷量減三成
據業界統計,自從政府宣布為抗擊新冠肺炎而實行封鎖後,英國全國性報紙印刷版的發行量減少了30%。數千家報紙經銷商已經關閉。通勤公交帶來的報紙銷量不復存在。超市也大幅減少保持零售量。由於廣大讀者也處於居家隔離狀態,英國的新聞業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一些地方免費報紙也因疫情而停止印刷,而像《倫敦晚旗報》這樣全國性大型免費日報受影響更大。該報本來是投遞到戶的,現在只能擺放在中心城區的郵箱裡。報紙的體育記者開始賦閒在家,他們可能要等到5月底才有可能復工。在此期間,他們只能領80%的工資。
(編譯自3月27日《衛報》官網)
印度封城致報紙裁員減薪縮版
印度報紙一直擁有最大量的讀者,每天的受眾量數千萬計。但隨著全國展開封城抗疫行動,其廣告收入大幅減少,導致主流報紙紛紛裁員減薪。印度時報集團及ABP集團等大型媒體的經濟都遭受重創。ABP集團的執行長Purkayastha說,我們的紙媒廣告佔了全部收入的80%-85%,如今廣告幾乎為零。該集團旗下包括英文版的《電訊報》和孟加拉語版的《歡喜市場報》(AnandabazarPatrika)。
世界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之一《印度時報》的版面也因廣告減少而大幅萎縮:由之前的40版以上減少為16版。《印度斯坦時報》則決定將員工工資減少5%-15%。去年印度的廣告總額接近90億美元,其中紙媒廣告26億美元。有著1000多個成員的印度報業協會估計,在未來的6至7個月裡,印度的廣告將減少20億美元。
(編譯自4月16日路透社官網)
《洛杉磯時報》的廣告近乎被清零
隨著疫情愈發嚴重,美國報業正遭受嚴重的正面衝擊。報紙廣告下跌30%、40%或50%都屬常見。旗下擁有《洛杉磯時報》和《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的加州時報集團總裁阿根迪利(ChrisArgentieri)在當日給員工的備忘錄裡說:「受COVID-19難以想像的影響,我們的廣告收入幾乎被清零了(has been eliminated)。《洛杉磯時報》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廣告,而在未來幾月,廣告將減少半數以上。」報社一些員工認為,如果僅是幾個星期,還能挺過來,但若一直到夏天都這樣,報紙恐怕要完了。
(編譯自4月15日niemanlab.org)
《衛報》「放假」100位非新聞員工
《衛報》和《觀察家報》的母公司宣布了一項非常規減員計劃:讓大約100位非新聞崗位的員工放無薪或減薪假。儘管此次疫情為報紙帶來大量受眾,但廣告的大滑坡仍重創了報紙經濟。新任命的衛報傳媒集團執行長託馬斯(Annette Thomas)4月15日發郵件告訴員工,疫情以來,報紙的數字訂閱和來自在線讀者的收入創了新的紀錄。其中《衛報》的全球獨立訪客量在3月份達到3.66億,當月的頁面瀏覽量也高達21.7億頁。然而,在剛結束的前6個財政月,收入減少了2000萬英鎊,相當於集團全年收入的10%。
英國其他主流報紙也困難重重。4月15日,擁有超過100萬付費訂戶的《金融時報》宣布,80位高層管理員工將減薪10%。《每日電訊報》要求非新聞員工每周工作4天並減薪20%。
(編譯自4月15日《衛報》官網)
《華盛頓郵報》疫情期間
利用抖音擴大用戶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新聞業帶來重創,但《華盛頓郵報》的視頻和抖音記者喬根森(Dave Jorgenson)試圖通過吸引更多年輕讀者而化危機為轉機。去年以來,該報大量開發短視頻產品,其抖音海外版(TikTok)帳戶的粉絲已升至40萬。他說:「在參與報紙正常報導的同時,我覺得這個抖音帳戶可以為用戶提供很多準確而有趣的內容,而他們在評論中都說很喜歡。」
「例如《虎王》紀錄片出來後,我就覺得可以圍繞這個熱門產品做點什麼。我們做了很多相關短視頻,以滿足那些發燒友們的需要。」他認為,抖音上有大量千禧一代的用戶,我們的產品要為他們服務。
《大西洋》以優質抗疫內容帶來大量訂戶
「在163年的歷史中,我們這本雜誌的受眾從未像3月份那麼多:8700萬獨立訪客,1.68億頁面瀏覽量。特別是獨立訪客的數量非常驚人,竟比一個月前翻了一倍多。更重要的數據是,在過去的4個星期內,你們的工作為雜誌帶來3.6萬個新的付費訂戶,這個數字甚至在我們暫時為疫情取消付費牆後仍在增長。」美國《大西洋》月刊總編輯哥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說。
該刊去年9月重建了付費牆,年數字訂閱費是49.9美元,讀者可以在付費前免費閱讀5篇稿件。此後,該刊大抓稿件質量,特別是在此次疫情期間,大量生產高質量的深度報導,其中很多報導都被廣為傳播。哥德伯格說:「我一直在強調內容的優質、優質、優質!我們要做深度,要完美的敘事,要仔細編輯,要精心設計。如此,何愁讀者不來?我們的期刊只能靠最優質的內容來挽救自己。」
(編譯自4月6日niemanlab.org)
澳新聞集團取消60種報紙印刷版
新聞集團澳大利亞分公司宣布,下周起停止旗下60種地方報紙的印刷版,包括新南威爾斯1906年就創刊的《曼利日報》(Manly Daily)。此前,一批總共覆蓋600萬居民的社區報紙已經陸續裁員。默多克旗下的澳大利亞報業警示說,未來的裁員和員工無薪假將「難以避免」。新聞集團執行主席米勒(Michael Miller)說:「由於疫情期間的社區分離造成的廣告下滑、活動停止等因素,停止地方報紙的印刷版及其發行投遞活動,在所難免。」
(編譯自3月31日《衛報》官網)
英國報紙在頭版宣布停止投遞
英國一家區域報紙《格拉斯哥時報》(Glasgow Times)用了頭版一整版,宣布暫停投遞到戶。報紙說,不得已做出這個「艱難決定」,紙媒訂戶可以享受免費的數字版報紙,作為替代。儘管世衛組織上周確認,疫情期間讀報是安全的,但該報想要確保投遞者的安全。
該報是3月28日刊登這一消息的。停止投遞後,紙質版仍可在報攤、圖書館等場所購買或閱讀。該報在通告中說:「新冠疫情帶來的封城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儘管我們知道投遞到戶對我們5000多讀者家庭來說是多麼重要,但我們還是被迫做出這個艱難決定,直至封城結束。」
《格拉斯哥時報》和英國很多地方報紙不一樣,它迄今一直沿襲投遞到戶並收取現金的傳統做法。
(「進觀外媒」欄目稿件全部由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本刊學術顧問辜曉進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