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曾說,「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殤」,後人年年悼。可釋小龍的「由盛轉衰」,卻讓人們一頭霧水。
5月16號,釋小龍現身北京機場。
當日,他身穿黑色夾克,頭戴黑色帽子,身材健碩,酷炫狂拽。
「這還是曾經的小沙彌嗎?」
從《笑林小子》、《中國龍》,到《無敵反鬥星》,人小鬼大的釋小龍曾紅極一時,如今怎麼突然就不紅了?
三個原因很現實。
一:狼爸式教育
冰心說:「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釋小龍卻沒這樣的福氣。
他生於河南一戶武術世家。才兩歲,便被父親送往少林寺,拜釋永信為師。
和其他人的幸福甜蜜不同,小龍不到5點便起床練功。周而復始,潮起潮落。
「除了不能練的,別的都得練!跑步、下腰、壓腿、跑樓梯都是家常便飯。」父親洋洋得意地說。
若只練一輩子武,倒也罷。父親卻又想了個「掙錢的招」。
1992年,4歲的釋小龍出徵鄭州武術表演賽。利落的動作、瀟灑的武姿令不少人矚目。
父親藉機讓他登上少兒春晚,又同大公司籤署演藝合約,前途萬丈光明。
而他也足夠幸運。
出道不久,便憑藉「小沙彌」角色火爆螢屏,成了為數不多的小童星,也成了父親眼中的「搖錢樹」。
朱延平導演曾透露,當初拍戲時,陳父是武術指導。
看到孩子被嚇的眼淚直飆,他不以為然,「小龍,別哭,你是男子漢,得堅強才行!」
導演心頭一驚,忙勸和,「哎呀才三歲,做什麼男子漢?您就放他下來吧!」
吊威亞被勒得渾身酸痛時,父親怒懟「你還是不是男子漢」;因工作強度大而狂吐時,父親稱其「正常現象」;下腰劈叉無力支撐時,父親直接往下摁……
狼爸式教育,讓釋小龍取得常人無所及之功績,卻也使其被過早透支精力。
此後,父親借兒子之名開公司、辦學校,冠有「億萬富翁」之稱。也時常有負面消息傳來,釋小龍星途不保。
在「豬隊友」的搓火下,釋小龍非但未能轉型,反倒在社會輿論中慢慢敗光好感。
二:長相不爭氣
15歲那年,他前往美國學習影視製作。本想回國後大展宏圖,不想竟被扣以「童星長殘」的帽子。
相較張一山、楊紫的「迎合大眾」,釋小龍又胖又壯的身材,被當下審美所不容。
從「成龍接班人」到「童星長殘戶」,只在一瞬之間。
《包三姑外傳》、《十二生肖傳奇》,愈想打破束縛,便愈掙脫不住。
轉型之路,難上加難。
米蘭在《生活在別處》中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不管承認與否,曾經的「小沙彌」,都在歲月打磨下漸行漸遠。而如今的釋小龍,也在「網紅審美」下相形見絀。
三:家裡有礦
拍戲不成,便想玩綜藝。
25歲那年,釋小龍參加某跳水節目。本想騰龍競躍,不想隨身助理竟溺水身亡,他頓時成了眾矢之的。
木心說:「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漸漸的,在網友的討伐與咒罵下,釋小龍選擇隱去。
那之後,常有人拍到他駕百萬豪車與友同行,又在社交平臺曬名表豪房,人們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哥們家裡有礦!
想想也是。
陳父雖有虎狼心腸,可也在大肆攬財之際,為兒子掙下偌大家產。
教育本就「一本萬利」,開設多家武打學校,又怎不賺的盆滿缽滿?
與其苦哈哈拍戲賺片酬,不如借名氣開連鎖、辦公司。既少了被輿論騷擾之嫌,又多了幾分握在手裡的實業。
釋小龍雖四肢發達,可頭腦卻不簡單。
蘇芩曾言:
「到了現在這個年紀,誰都不想再取悅了,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經歷童年訓練之「苦」、少年拍戲之「難」,以及成年落魄之「痛」,釋小龍當然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眼前的紅與不紅沒那麼重要,「活得瀟灑」才是歷盡千帆的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