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高考英語潛規則

2020-12-17 網易教育

高考英語(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中其實隱藏著很多你所不知道的考試「潛規則」,只是你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把自己全身心埋進了如雪花般飄落的大量試卷中,而忽視了去尋找考試題目中的內在規律聯繫。

(杭州新東方  熊少波)

高考英語中無處不在而你又視而不見的「潛規則」

高考英語(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中其實隱藏著很多你所不知道的考試「潛規則」,只是你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把自己全身心埋進了如雪花般飄落的大量試卷中,而忽視了去尋找考試題目中的內在規律聯繫;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不是僅僅會大量做題的學生,更重要的他們是學會了去總結尋找考題的內在規律。

新東方老師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對我們工作的調侃「我們跳進題海,把學生撈出來」;事實的確如此,當年我在過高考這座獨木橋的時候,還清晰的記得,我在高三的時候在英語學習上花的時間應該是最少的,但是最終在考場上僅花了55分鐘時間(高考英語考試時間120分鐘)取得了140+的分數(滿分150分),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當時已經學會去總結考試題目的規律,知道出題者陷阱設置,對考試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瞭然於心,這樣自然可以避開所有的陷阱,做題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請大家記住,高考作為一種選拔性考試,其中必然要體現學生學習能力和儲備知識的差異性和梯度性,否則失去了選拔性考試的意義。但是畢竟這項考試是面對所有的中學生,其中佔據絕大多數考點一定是基礎性的反覆出現過的考點。我經常在課堂上和學生開玩笑說,每年真正在高考英語考試中出現的完全新的知識點(教材中和歷年高考中均未出現過的知識點)大概只佔到試卷總分的1到1.5分左右,即便是這些分數不要,我們還有148.5分可以拿到,但其實我們發現這樣的分數幾乎是非常少見的,這就表明其實多數學生的基礎知識是都沒有掌握牢固的。

語言是靈活的,考試是嚴謹的

如果是生活中運用的英語,那麼英語母語人士可能會相對使用的比較生活化,有些地方可能並非那麼符合語法,但是英語本族人內溝通又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例如:我曾經在美國聽到學校的美國同學會用「look at the book」代替我們通常所說的讀書「read the book」,但這在口語表達中如果為了某種表達特定的感情色彩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但回到考試當中我們就不需嚴格遵循最為正確的語法。因此不要輕易把自己在美劇中看到的某一個語言點當作推翻語法書和高考題的證據,記住,口語是靈活的,而考試是嚴謹的。比如: 如果美國人想要到中國學習,也要參加HSK(漢語水平考試),其中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聽到很多中國人平時說的話,也都不能直接在考試當中去使用,因為有些確實不符合嚴格意義上的語法。

英語語法不等於高考考點

傳統的很多語法書籍中往往是對語法點進行羅列和按點講解,最後配上幾道相關的題目,在教學過程中我就注意到,很多學生在翻看語法書的時候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文字講解內容出現很多非常專業的說法,如果語法基礎不好,會導致很多概念無法理解。2 看完之後很快就會忘記,因為沒有真正理解。3 看過之後結合考試真題的時候發現又不能充分的運用,其實原因還是沒有真正的理解。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不管學生看多麼厚的語法書,其實高考所考察的語法知識點或者詞彙知識點是有著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體系。如果學生不知道這個範圍是怎樣的一個範圍,那麼看多少的語法書都是於事無補的,尤其是在高中課業任務量如此繁重的情況之下,快速找到學習英語考點的方法才是很多學生真正所需要的。而幫助學生圈定一個應該學習的英語知識範圍是本書要給學生們提供的第一條路,首先我們要明確在高考中哪些東西是一定要提前準備好的,知己知彼,是考試準備的第一步。 其次,是不是語法書的內容高考都考?是不是高中學的知識高考都考?是不是高中教材以外的內容高考都不考?其實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首先高考有高考英語大綱和考試範圍,語法書中的內容固然詳細固然全面,但並非所有內容都能為高考所用;第二,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高中所學的內容高考都會考,但其實每個知識點的考試機率是不同的,這個從歷年高考英語真題可以得到印證;第三,高考中一般是會有一定的超出課本以外的知識,畢竟,正如我上文所說的,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區分度的;但是課外內容佔的比例會非常低,所以高考基本上還是考察基礎知識為主的,會適當的加入部分有區分度的考試內容。

同樣都是英語,有什麼好壞之別?

學生會十分迷惑的來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我的作文中寫出的句子明明是正確的,為什麼老師說因為我的句子寫的不夠好而扣掉很多的作文分數?都是語言怎麼算是好?什麼句子寫出來會在閱卷老師眼中算好的句子?」 我很欣慰有學生能問出這樣的問題,至少這位同學已經在努力想要去了解高考寫作的「遊戲規則」。

有些老師會針對高考寫作讓學生閱讀甚至背誦大量的範文,這是一種方法,但學生往往在讀完之後,換個題目就不知道如何把原來被過的內容運用到新的題目中;其實原因在於兩個方面:第一,學生並不能真正理解了範文中作者用某種句型或者結構的目的是什麼。第二,學生沒有「在某個地方就可以使用某種特定的語法結構」的運用意識。

語言是人類用來交流溝通的工具,那麼隨著社會發展和信息的爆炸,語言需要隨之變得簡潔,以適應人們「用更少的文字和更短的時間表達更多的信息」這一需求。例如:為什麼

「colour」這個單詞到美式英語之後就被簡化成了「color」,其實最簡單的一個解釋就是這個單詞中的u對這個單詞的發音和含義都沒有影響,去掉的話有不會對人們的認知和運用造成影響。 有例如英語中一個常見的語法現象:狀語從句的省略;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個句子:

Tom got hurt when Tom was climbing the mountains. 如果我們使用高中中常見常考的一個語法點「時間狀語從句的省略」來改編這個句子,這句話將會變成「Tom got hurt when climbing the mountains。」這句話中,Tom是主句和從句中都重複的相同成分,因此從句中就把Tom和系動詞都省略掉,但這種省略是在不影響句子的意思理解的前提下的省略。當我們把這兩個句子擺在一起進行對比的時候:

l Tom got hurt when Tom was climbing the mountains.

l Tom got hurt when climbing the mountains。

我們不難發現: 兩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但第二句話話卻用了更少的詞彙,第二句話在交流中就可以更為快速便捷;於是我們就明白所謂的高級語法是怎樣的:就是可以用更少的詞彙更簡潔的結構表達同樣的甚至更為豐富的含義。而這樣的句子方便溝通,自然受到人們的青睞,自然是高考中閱卷老師樂於看到的句型。

再例如:

l 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Their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l 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在上面這組句子中,以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顯然把兩個句子有機結合在了一起,雖然詞數上沒有減少,但使得句子結構更加緊湊,從兩個分開的句子,變成了主從複合的結構,這也是一種簡化的表現啊。

再例如:

l I went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and I hoped to meet some old friends.

l I went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hoping to meet some old friends.

再上面這組句子中,第二個句子中的hoping所引導的伴隨狀語結構,其實就是第一個並列句中第二個句子的簡化;不難看出,第二個句子用了更少的詞彙和更加簡便的結構表達的同樣的含義,那麼第二句子就是受到閱卷老師青睞的好句型。

通過上面幾個例子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明白所謂的好句子是怎麼來的。通過以上幾個例子,筆者也想向大家說明一個道理「語法不是老外為了難為語言學習者而胡編亂造出來的東西,老外之所以以某種方式說話,一定是有其道理的」。並且,隨著語言的發展和詞彙量的不斷擴大,語法結構傾向於用更少的詞彙去表達更加豐富的含義,而這種變化的結構就是我們看到的同時覺得比較困難的語法點,例如: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非謂語,狀語從句的省略,獨立主格結構等。

而對於語言學習者而言,其實我們應該順應這個語法的規律,很多內容是可以被解釋和理解的,這個規律就是「高級語法是對普通語法的提煉和簡化」,筆者姑且在後文中簡稱這一規律為語法的「趨減性」。請記住這三個字,會對後面很多看起來高難度的語法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幫助作用。

老師給出「考試規律」的弊端和好處

有的老師堅持讓學生學習語法書的原文,稱之為「嚴謹」,但是殊不知,學生遠遠達不到老師期待的理解層次,因此學生再面對考試的時候需要一些「看起來不夠嚴謹但有效」的tips for test.

就我的個人經歷而言,高中時期,我也很希望能夠弄懂定語,非謂語這些非常專業的說法,但是很無奈,語法書的內容太抽象,老師講解的也讓我摸不著頭腦,可能是由於本人太過於愚笨吧。後來我就每天整理所有的錯題,在整理錯題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很多題目除了具體的單詞不一樣之外,考的內容非常相似,以至於我甚至不需要知道這道題目在考察什麼語法點就可以秒殺一道單選題;這種靠感官而非語法總結出來的考試規律自然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是確實很有效,靠著這個方式加上大量的背誦課文,我整個高中時期,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年級最前矛。後來隨著自己對英語學習的深入,的確發現自己原來為了對付考試而總結出來的讓我引以自豪的很多考試規律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

例子:非謂語題目:

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下面的六道近年的高考真題,看看能否在這裡面找出什麼考試規律來:

l (2011全國卷II,18)

Sarah pretended to be cheerful, ______nothing about the argument.

A. says             B. said             C. to say         D. saying

l (10福建25)

Lots of rescue workers were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supplies to Yushu, Qinghai

Province after the earthquake.

l 高考資源網

A. sending        B. to send      C. having sent D. to have sent

l (10天津12)

It rained heavily in the south,            serious flooding in several provinces.

A. caused        B. having caused      C. causing         D. to cause

l (10四川17)

The lawyer listened with full attention,       to miss any point.

A.not trying        B.trying not     C.to try not         D.not to try

l (10江蘇28)

The retired man donated most of his savings to the school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 in Yushu ,________the students to return to their classrooms.

A. enabling     B. having enabled     C. to enable     D. to have enabled

l (09 上海 31)

A small plane crashed into a hillside five miles east of the city, _____all four people on board.

A. killed             B. killing            C. kills               D. to kill

能看懂的同學不難觀察出這些題目中的第一個特點是:所有的空都在兩個「句子」之間的逗號後面,第二,「兩句話」之間是沒有像and ,but 這樣的連詞的;第三,這幾道題目的答案最終都是選doing的形式。貌似到這裡真正的考試規律就已經沒找到了,我也曾經在公開講座中嘗試把這個方法講給來聽講座的學生和家長們,講了這個方法之後,的確竟然連一個完全沒學過英語家長也能把類似的題目都可以做出來,但這就是真正地科學效率的規律了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例如下面這道題目:

l (2011福建卷,23)

Tsinghua University,       in 1911, is home to a great number of outstanding figures.

A. found        B. founding      C. founded        D. to be founded

這道題目從形式上看和上面的六道題目也是非常相似的,但是這個題目卻不能用doing的形式,這裡的found表示建立的意思,學校肯定是「被建立的」因此此處的found需要用到的是其過去分詞的形式,即founded。

所以,綜上所述,筆者所反對的規律是僅僅從肉眼觀察得出的一些「偽規律」,而結合考試內容和語法知識所提煉出來的規律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並且快速作對題目的。在五年前我站在新東方的講臺上的時候,我就開始注意留心和總結更為科學的考試規律,既能為學生提供快速的考試方法,符合語法規定,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語法詞彙和語言的運用。

l (2011福建卷,23)

Tsinghua University,       in 1911, is home to a great number of outstanding figures.

B. found        B. founding      C. founded        D. to be founded

l (2011上海春招,36)

______ in 1955, Disneyland in California is regarded by many as the original fun park.

A. OpenedB. Having openedC. OpeningD. Being opened

以上這兩道題目都是11年一同出現的,這兩道題目其實無論從考察的語法點或者句子意思的角度來說都非常的相似;都是從過去分詞表被動的角度來考察。

因此真正能夠對學生學習和考試大有裨益的方法和做題原則才是我們所追求的考試規律;這種考試規律源自於每次的高考真題,同時是絕對符合英語的詞彙語法規定的。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給所有高考學子的一封信——你不了解的大學「潛規則」
    高考報考時的潛規則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各個省份就要開始公布今年的高考分數了。相關的資格證書不考,該聽講的課程不去。久而久之便會越來越萎靡,嚴重者到最後學位證掛沒,只能得到一個畢業證。可是大學四年,含金量最高的,用人單位最在意恰恰就是這個「學位證」,而不是「畢業證」。
  • 高考閱卷老師告訴你,高考作文「高分潛規則」,4點看懂高考作文
    閱卷老師告訴你,4點看懂高考「高分作文潛規則」! 那麼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能拿到高分呢?對此,公子聊教育翻閱了歷年的高考滿分作文,總結出下面的4條高分潛規則。
  • 中高考電腦閱卷流程,考前這些「潛規則」要知道
    高考來了,中考也臨近了,電腦閱卷流程「潛規則」考生一定要知道為了減輕教師們的閱卷負擔,同時讓考試更加公平、規範、效率,現在我國大型考試基本都用電腦閱卷,尤其是中考、高考這樣的大型考試,它有別於學生們平時的考試,現在老師們一般都會在考前為學生講解日常考試與中高考的不同閱卷方式
  • 20個高中「潛規則」家長和孩子必須要知道!
    高中,不是那麼容易,但是也沒有要你粉身碎骨,你沒有更好的適應,是因為你還不知道高中的20條「潛規則」,一起看看吧!  20個「潛規則」  1.花一周的時間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參加高考?  可以跟父母,可以跟老師,甚至自己一個人想想。
  • 雅思聽力「潛規則」大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高分秘訣
    韓艾迪:新航道北京學校主講名師、英國利茲大學碩士、曾任駐華使館文秘、CCTV希望英語之星英語演講比賽山東相信各位考生在回想以往的英語考試時,總能想到一句話:三長一短選最短,三短一長選最長,長短不一選就選B,參差不齊就選D。
  • 英語怎樣才能過四級?提前知道這5條潛規則就賺了!
    距離上半年的英語四級考試剛剛過去一周,已經有不少同學開始著手複習9月份的四級考試了。同時,很多小夥伴除了抱佛腳的複習,還在思考通過「隱藏」渠道獲得高分,比如:英語怎樣才能過四級?四六級有沒有黑幕?有沒有潛規則?
  • 親身經歷你不知道的「潛規則」
    不得不說,就算你問任何一個同學,「將來要不要參加中考?」,別人的答案或許我不知道,但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畢竟升入初中,考進高中,晉級大學,這應該是每個莘莘學子的初衷。然而理想有多豐富,現實就有多骨感。初中生,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當然也沒有那麼壞,只要你懂得了以下的「潛規則。」作為準初中生,決定了要參加中考,那麼接下來的三年裡,你就要有敢於放棄一切的勇氣,對於任何阻礙你中考的東西,都要通通讓它們走開。專注、認真、明確目標這是第一個「潛規則」。
  • 升入高中要牢記的「潛規則」!早了解早受益,等到高考知道就晚了
    高一學生要想贏在起跑線上,就要從現在努力,下面這幾條,升入高中的「潛規則」要牢記,早了解早受益,別等到高三才知道,可能就晚了。,有的是「3+3」,也有的是「3+2+1」,那麼在剛進入高中就要想好選哪科,首先要確定好自己更擅長哪些學科,然後提前了解自己想要報考的大學,還有專業,綜合考慮後,基本就知道要選哪個。
  • 初一的這些「潛規則」,家長知道幾個?別怪沒提醒你2+4模式
    現在的公辦小學,不允許公布分數、排名,家長們只能私下打聽,大概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小學處在什麼名次,成績稍微好一點,班級前五,年級前二十,於是家長稍微鬆一口氣,拍著胸膛,感嘆自己的作業輔導,沒有白費,開家長會時,神氣十足!
  • 生活中的那些潛規則,你知道嗎?
    潛規則,在現代社會已經成了一個高頻率的詞,人們常說娛樂圈是存在潛規則最多的地方:高薪酬,有後臺等等。但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或許我們都習以為常的潛規則。潛規則就是拿不到桌面上的規則,躲在暗處,見不了光,但也許大家都知道卻都在使用。
  • 房租不到期的退房技巧,那些你不知道的行業潛規則
    房租不到期的退房技巧1、查看租房合同,租房合同明確支出租房違約金事宜的,根據租房合同執行;2、租房合同若對自己不利,與房東協商解決辦法;3、能幫房東找到下一個租客,但如果你能幫房東找到下一個租客,房東中間沒有任何損失,時間上很巧合,一般房東會願意把房租退給你。
  • 英語,馬上學,馬上會:「潛規則」怎麼說?
    就像書本上學不到所有的知識,生活中也總有一些看不見的規則在左右著你我。這在中外古今,都是一樣的。那麼「潛規則」的英文怎麼說呢?既然是「潛」規則,那就是,沒有寫在書本上的,或者,也沒有人告訴你的規則。英文就是 UNSPOKEN RULES 或者 UNWRITTEN RULES.
  • 探析考研英語作文閱卷的「潛規則」
    作文作為考研英語最後備考的題型,下面都教授就帶各位考生來探析一下英語作文閱卷中有哪些「潛規則」。 A節:考生根據所給情景寫出約100詞(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的應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報告等,共10分。 B節:考生根據提示信息寫出一篇160-200詞的短文(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題句、寫作提綱、規定情景、圖、表等。共 C節 20分。
  • 出了校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社會潛規則?
    還沒出校園的時候都會想著我以後的工資一定要在一萬或者兩萬以上然而同樣是本科學歷,為啥在工作中他的工資是1萬而我只有7千,其實這裡面也是有很多的門道的,不能只看表面的光鮮,知道背後都有些什麼事情嗎?一:要做有用的社交為啥要做有用的社交呢?其實社交就等同於交換,無用的社交只會哦浪費大家的時間,對雙方沒有任何的用處。
  • 高考志願填師範?這些「潛規則」要知道,過來人:別太盲目
    隨著今年高考相關事宜接近尾聲,考生們也紛紛進入了填志願、選專業的階段。要知道,一個好的專業,是可以對考生未來發展起到積極影響的,所以,在選擇院校、專業時,一定要慎重考慮。教育事業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加入執教行列!
  • 你知道高考外語可以不考英語嗎?
    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大家都心裡非常明白。英語一直是大家的短板。由於從小接觸外語比較少,在學外語的這個氛圍裡接觸的太少太少。以至於學好外語的人非常少。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偏科特別嚴重。有的同學外語基本上是拉分拉到受不了。
  • 高考語文作文評分也有「潛規則」
    2009年浙江高考閱卷,一篇題為《朝聖》的作文,引發了較大的爭議。一種意見認為本文可判為56分,因為作者審題恰當,語言功底紮實,結構獨特,全文透露出難得的書卷氣;另有一種意見則認為全文語言晦澀,主題不清,邏輯混亂,是典型的「天書型」文章。
  • 實用英語表達:娛樂圈的「潛規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表達:娛樂圈的「潛規則」 2006-12-20 21:03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每日閱讀]:英語「潛規則」怎麼說
    如若競爭年度關鍵字,因張鈺事件而沸沸揚揚的的「潛規則」必將榜上有名。「潛規則」事實上是娛樂圈內心知肚明卻又從不願被捅破的大忌。娛樂圈的「潛規則」如何用英語來表達?  就漢語而言,娛樂圈的「潛規則」屬於措詞模糊的委婉語。實質上,說白了,它就是演員與導演之間上床與分派角色的交換。  外電中的「casting couch」與娛樂圈內的「潛規則」如出一轍,指的是「為求上鏡,演員(被迫)與導演之間性交換」。就字面來看,casting指「(導演)選擇演員」,couch指「(試鏡室內)的躺椅」。
  • 研究生複試有很多主觀的「潛規則」?還有心態、語言表達和英語!
    985本校優勢研究生複試的「潛規則」全國研究生統考複試工作基本都已經進入尾聲,大部分研究生已經知道了自己是否被錄取,開始了自己導師選擇旅程,沒有被錄取的考生也開始尋找各種的調劑,經歷這一過程的考生們似乎對研究生複試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實研究生複試有很多的「潛規則」,首先是大部分名牌985高校不接受外校的調劑生,例如2019年清華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竟然沒有人上線,就算是無人上線,清華大學也沒有接受調劑生,反而將招生名額劃撥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而北京大學很多專碩也存在沒有招滿的情況,但是北京大學拒絕調劑生和降分,首先專碩本身考題就相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