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在現代社會已經成了一個高頻率的詞,人們常說娛樂圈是存在潛規則最多的地方:高薪酬,有後臺等等。但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或許我們都習以為常的潛規則。
潛規則就是拿不到桌面上的規則,躲在暗處,見不了光,但也許大家都知道卻都在使用。今天,我們借用心理學定律,來說說我們生活中的那些潛規則。
二八定律
生活中,我們總在想,為什麼有的人可以那麼富有,而窮人卻那麼多,且越窮事越多。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卻是事實:社會中80%的財富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卻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和生活中隨處可見,這就是二八法則。
黑天鵝效應
所謂黑天鵝,就是指:罕見的、具有極端影響的和事前不見風吹草動,事後才能預測到的事件。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那麼多在校學習成績好的人到了社會卻有可能一事無成,而成績比較差的卻能賺更多錢,買房買車,獲得更高成就呢?我們看到一個學霸,可能就會想他以後出了社會,成績也不會輸給別人。可卻恰恰相反,在既定規則中做的好的人,到了複雜而無規律的社會環境中,不一定可以應對自如。
鱷魚法則
鱷魚法則的願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做某件事的時候,常常會保存僥倖心理,比如說喜歡賭博的人,賭癮了,你可能會想著下一把可能會贏,常常不會想著見好就收;賭輸了,就想搏回來,最後血本無歸。
羊群效應
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往哪裡走。近幾年來,社會生活中的「跟風」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從某服飾類型的跟風到炒股、房地產買賣的跟風,從日常消費到文化消費的跟風,從明星代言到電視節目的跟風,從留學到文憑的跟風。跟風之「潮」遍及社會各個領域和階層。
破窗理論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公交車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又有多少人會不顧眾人的文明舉動和鄙夷眼光而貿然插隊?與這相反,車輛尚未停穩,猴急的人們你推我擁,爭先恐後,後來的人如果想排隊上車,恐怕也沒有耐心了。
類似這樣的潛規則,在社會生活中還有不少。一方面我們痛恨、譴責這些潛規則,但同時遇到具體人、具體事的時候,我們又往往樂於運用這些潛規則,甚至對潛規則的存在感到慶幸。在這一點上,我們與娛樂圈的潛規則也許並無兩樣,只是行走在不同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