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大學裡的那些「潛規則」!這也太驚人!

2021-02-18 廣東大學生日常

有人說,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

形形色色的人群,被同樣的一些規則約束和捆綁在一起。而面對大學裡很多「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你又該如何自處?

這些規則真的可信嗎?

今天我們來嘮嘮那些大學裡的"潛規則"~

在大學流傳這樣一個說法: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

有些人對於這條「潛規則」深信不疑,於是慢慢走上了「逃課」這條不歸路。

但是,大學,逃課就真的完整了嗎?


其實,那些「然並無卵用」和「逃課即完整人生」 等話,最初的出現只不過是和我們那打趣的「摔跤是爬雪山之旅一部分」一樣,是用來自嘲或者為失敗找藉口的,後來卻被我們可笑地奉為教義,使一時的糊塗變成了幾年的麻木……

「水課」是對一門課程進行判斷後,覺得這一門課程沒有價值或是價值很小,故稱此課為「水課」。大學裡,有一部分課被學生定義為「水課」。

如果你不聽課,那就拿出行動,在上課同樣的時間,自己做事情,收益更多的內容。

問題是,以大部分學生的自控和心智,只能做到前半部分,即上課不聽課,然後就胡亂玩掉了,而做不到後半部分,即在這段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有些同學反而心安理得說這課水,但是最後找工作的時候發現,自己比這些課還要「水」。

有些人大學幾年下來,總會感慨這麼一句:「感覺白白浪費了四年時間,上大學並沒有什麼用,在這個重視能力的社會,如果我高中畢業就出去工作,說不定混得比現在還好呢!」

而在剛進大學那會兒,總會有很多的「前輩」用各種方法暗示我們這樣的大學「規則」:「學習真的一點都不重要,該逃的課還是得逃,沒掛過科,還算上過大學?」


於是,一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會信以為真,便忙於參加各種社團、學生組織,荒廢了學業,當坐在補考的教室裡時,那種滋味,著實苦澀……

不要隨意相信別人給的建議,包括學長學姐老師等等,他們不一定是正確的,就算他們說的是正確的也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

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與勇敢質疑。

因為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過來人」的經驗也都帶著他們自身的條件做前提,學會有取捨的借鑑才是聰明之道。

將信將疑,通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大學最好的狀態就是「一隻腳在學校裡,一隻腳在學校外」, 把這個階段當做是從學生到步入社會的過渡階段。

經常有人問:「你學了這個出來可以幹啥啊?」其實大學重要的是獲得的知識內容和能力,有了這本「易筋經」之後,工作之後相關內容都可以做了。

其實師姐覺得大學裡面學點基礎學科還是很有用的,比如學數學、化學、物理、中文、哲學等等。技能型的內容,真的不用著急,很快就能學會了。

好多找不到工作的,其實也就是僅僅盯著自己行業裡面那一點快乾涸的水,因此忽視了整個海洋。思路不開闊,機會就很有限

大學教會我們的不止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應該是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它就像一本「易筋經」,打通我們的任督二脈,讓我們更從容地面對將來的未知。

有多少證書是廢紙一張?今天在中國的重點大學裡,幾乎找不到不考證的大學生。大學生考的各種各樣的資格證書,大體可以分成四類。

一是語言方面的能力證書,如雅思託福四六級。

二是計算機方面的能力證書,如計算機二級,程式設計師等。

三是與商務活動有關的資格證書,如註冊會計師(在大學能拿到這個證書的人是鳳毛麟角啊)。

四是政法方面的資格證書,以律師資格證書為典型。

別讓自己的大學時光在渾渾噩噩中過去,但是還是想說考證的事情還是量力而行。

多棲發展總是精不過重點突破(前提是你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

剛進大學時,聽人說「評價一個同學的能力基本是看他的人際溝通,而不是分數」,所以就格外小心地討好身邊的人。

明明不喜歡墮落的室友,但為了合群還是會陪他們通宵打遊戲;

就算知道某學長有借錢不還的習慣,但想到自己將來可能需要他的幫助,於是咬牙拿出了自己的生活費;

在穿過食堂的路上,可以跟這個學長那個學妹打招呼,好像跟每個人都很要好的樣子……

就這樣,你積累了一大堆的大學「人脈」,可是你有想過這些人脈真的有用嗎?

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合作,跟身邊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固然重要,但人際關係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你的大多數同學在你畢業後,都不會跟你有聯繫。

你要清楚,人脈的本質是資源的交換,如果你有足夠的實力,自然會取得相匹配的人脈。

如果特意搞人際關係,而忽略了專業素養的學習,最後你只會結交到一幫只會搞關係的朋友。

所以與其把精力用在維持大學人脈上,不如多提升自己。


很多校園電影的大賣似乎都在向我們傳達一個信號「大學連戀愛都沒有談過?那真是荒廢了」。

誠然,電影裡的單純浪漫美好也都曾經讓很多人羨慕,但是大學生活當然不是沒有愛情就天都塌了,大學最美好的地方在於還有無數未知的可能性就在不遠的未來等著。如果愛情也在你的可能性裡,那也別等了。
大學裡的愛情教給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如何和自己以外的世界打交道,如何從愛自己進化成愛別人。

大學裡的這些「潛規則」你都經歷過嗎?

相關焦點

  • 說說大學裡的「潛規則」
    這兩天是高考填報志願時間,學生和家長們正為自己分數匹配合適的大學。作為大學的老師,我有必要談一談大學裡的潛規則。可以說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演藝圈有「潛規則」,醫院的「潛規則」,官場升遷有「潛規則,公款宴請的「潛規則」……當然大學裡也有一套自己的「潛規則」。 規則是一種制度,潛規則是一種遊戲。
  • 湖南大學17名研究生轉學被撤銷 轉學潛規則曝光
    氣候不適、飯菜太辣、油畫過敏……看起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堆理由,在實際操作中被高校和學生冠以「特殊困難」的帽子,這些學生們從一般院校「跳龍門」而進入重點大學。面對採訪,多所高校對轉學「潛規則」諱莫如深。
  • 林志玲的驚人家庭背景曝光,難怪沒人敢潛規則她!
    林志玲很少在公開場合談及自己的家庭狀況,在經過一番調查之後,林志玲鮮為人知的家庭背景終於曝光,令人震驚!  據爆料,林志玲的父親林繁男是臺灣有名的富商,林繁男的公司主要經營鋁製品和科技產品,身家早已過億。除了商界的成功,林繁男被曝在政治上有著通達的人脈,他與陳水扁私交甚好,曾作為陳水扁的經濟支撐。
  • 大學裡的3個「潛規則」,一個比一個難忍,最後一個「過分了」
    我們想像中的大學是很美好的,畢竟從小學開始,老師家長就會跟我們說,大學是很美好的,大學是很自由的,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你就勝利了。事實上,大學生活確實挺美好的,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大學是踏入社會的最後一個學習階段,所以大學也算是半個社會了。
  • 大學宿舍裡的這3個「潛規則」,如果不注意會被室友排擠!
    大學宿舍裡的這3個「潛規則」,如果不注意會被室友排擠!相信讀過大學的同學都明白,在大學裡最重要的人莫過於室友了,所以基本上大學生室友之間的感情都非常不錯。但是在大學寢室中其實也有很多「潛規則」是需要同學們遵守的,如果大家平時不注重這些細節,極有可能會把最親密的人變成「仇人」,尤其是這3個潛規則,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在室友休息的時候不要總是發出異響,有些同學習慣性的外放視頻聲音,聽音樂也不帶耳機,這些同學其實是非常令人反感的,為什麼說這是「潛規則」呢?
  • 大學裡竟有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必看!
    所謂大學裡的潛規則,自然是指那些非主流的,卻被大學生們無聲的,抑或是不得不遵循的,大家心照不宣的生存規矩。
  • 大學教室裡的潛規則,99%的人都會中.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許多大學的課堂上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一種心照不宣的 「潛規則」:教室的前幾排,往往都是沒人坐的。為此,有大神腦洞大開,P了這樣一張圖:這幾乎已經成了不少課堂上的一景,老師在臺上熱情洋溢地講著,臺下的同學們隔著幾排空空的桌椅與老師進行著互動。
  • 妹子曝光設計圈招聘潛規則:內容汙到瞎眼
    點進去一看,這內容勝比娛樂圈呀!看的讓我對日本妹子都提不Xing趣了。哼,對於這類害的我改變三觀的人,必須曝光他!事情是這樣的:妹子在一QQ群裡發布簡歷求職,然後某家公司HR聯繫她,說正在招聘UI設計助手崗位,然後了解妹子一些簡本信息,看了看作品後,HR給了妹子設計總監的QQ,讓他們直接聊,於是就有以下勁爆的聊天內容……(為了保護妹子隱私,已模糊處理。)
  • 說說美國大學裡的「潛規則」
    也許你找不到比美國大學思維更活躍、更包容的校園,但是,在這種看似無邊無際的「自由」背後是數不清的規矩,這些規矩潛移默化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舉一動中。什麼年齡做什麼事說什麼話穿什麼衣服,你都能感受到「潛規則」。  大學校園是知識的殿堂,也是戀愛的聖地。學生就像候鳥,到了上大學的年齡就會飛來,飛來啃書本,也談戀愛。中國的家長們對孩子在大學裡戀愛,雖然明令禁止的很少,但多少有些不情不願。孩子們經常被告誡「學業為重」。美國的家長們對孩子在大學裡戀愛,很多都持鼓勵態度。
  • 大學四年裡,需要掌握的5個「潛規則」,早知道早受益
    在每一年的高考季中,那些如願考出好成績的同學,將會在志願填報的過程中,具備較高的競爭力,從而去爭取一所重點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同學們將會站在新的起點上,開啟專業課的學習。但是,同學們若想把握難得的校園時光,爭取讓其過得有意義,就需要了解大學生活的真相,把握一些「潛規則」。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過得如魚得水,也能用一種不後悔的活法,度過珍貴的人生時光。
  • 中國大學十大「潛規則」 被潛了麼?
    潛規則之一--成績與老師的印象成正比大學不比中學,考試從出題、閱卷到評分基本由任課老師說了算。所以,學生成績由任課老師一人說了算。平時出勤率高,上課回答問題積極的,基本上期末成績都不會低。所以,期末開始老師給你的成績,某種程度代表則老師對你的印象好壞。
  • 大一新生注意了:大學宿舍裡有這些「潛規則」,住過的人都知道
    其實,大學宿舍遠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不好,只要你能夠和舍友好好相處,那麼,大學四年的宿舍生活反而會成為你一個開心又美麗的回憶。但是,在集體宿舍生活其實有一些「潛規則」,住過宿舍的人都懂這些「潛規則」,現在這裡就把這些「潛規則」介紹給大家。
  • 我在美國教高中33:《大學潛規則》再版,揭露美國精英大學錄取中鮮為人知的內幕
    》新增版已經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曾獲普利茲新聞獎、資深記者Daniel Golden的這篇力作有助於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美國精英大學錄取過程中鮮為人知的內幕。2006年,Daniel Golden歷經數年跟蹤調查和採訪,撰寫了「The Price of Admission」《大學潛規則》,詳盡揭露了精英高校在錄取程序中的各種潛規則,權貴人士如何不惜代價為子女打通常青藤之路,以及為了限制亞裔學生的錄取人數而設置的額外、近於苛刻的錄取標準,為此Daniel用了整整一個章節講述了亞裔學生在大學錄取中所遭受的歧視性待遇。
  •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哪些騙局 哪些行業潛規則被揭露?
    今晚,央視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如期而至,每年這個時候,億萬雙眼睛都會聚焦到於此,今年又有哪些行業的潛規則會被揭露?又有哪些狡猾的騙局會被曝光?說明這樣的維修貓膩已經成了4S店裡一個通行的行業潛規則。  山東地煉生產不合格汽油   小心!你加的汽油有毒   央視曝光,有黑心商人通過90號汽油和石腦油、芳烴等添加劑調和生產93號汽油,這稱為調和汽油,有的甚至直接在油罐車裡調好,就放到加油站裡出售。價格比正規汽油便宜很多,數量可觀。
  • 大學宿舍裡的5條潛規則,儘量不要觸碰,否則很容易被孤立
    2020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再過差不多一個月左右,大學就要陸續開學了。仙子阿對於各位準大學生來說,既緊張又憧憬。在上大學之前,也希望大家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大學生活。在大學裡,宿舍絕對是大家呆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大學宿舍裡面的那些潛規則,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大學生活有所幫助。
  • 常青藤大學潛規則裡,想錄取的都是誰?
    歐巴馬時代的政策要求大學在讓校園變得多元化方面將種族納入考慮因素。(這也是華裔美籍改投川普選票的原因)。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3條新聞,其實說的都是美國常青藤大學的「潛規則」。點評分維度——學術、課外、運動、個性和綜合——以外,至少還有下面這幾點「潛規則」——拼爹、捐贈、運動特長、「多樣性」及性別平衡、自費生優先和高中牛校優先
  • 大一新生入學,關於住宿的「潛規則」要提前了解,不然四年太難熬
    2020年的高考終於在時間的流逝下,逐漸的結束了,高考的錄取階段也正式的進入到了收尾的階段了,學生們只要在家裡耐心的等待錄取通知書,就要收拾好行囊,準備進入大學生活了。有很多學生們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門,第一次住校,對於大學宿舍生活並不了解,而宿舍中的一些「潛規則
  • 大學裡的「潛規則」,你了解多少呢?
    準大學生馬上就要開學了,今天我們來談談大學的一些「潛規則」。了解了這些「潛規則」會讓你在大學生活中過得更順心。,你就可以進入,這也可能是你在大學四年裡面不費功夫就能接觸最多人的一個時間段,因為到了後期,大家生活的節奏慢慢的固定下來,活動的圈子會愈來愈窄,而且接觸新人的動力會越來越小,所以說新生群是個大寶庫,一定要利用好。
  • 對職場潛規則不能止於曝光
    對職場潛規則不能止於曝光 澎湃特約評論員 慄中西 2018-07-05 18:20 來源:澎湃新聞
  • 澳大利亞|大學那些「潛規則」,害慘了多少留學生
    這件事發生在幾年前一個朋友A的身上,A朋友和我一樣在澳洲一所大學讀本科,本科結束之後我們都要在澳洲準備申請碩士學位。我是2017年11月份開始遞交的申請,大概在2018年1月初的時候就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那個時候由於分別忙於各自的事情,我與A沒有怎麼聯繫。2018年3月我正式開始了我的碩士生之旅,大概在2018年4月的時候我發了一條朋友圈,定位是:雪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