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雙胞胎學霸考上清華!高考分數相同,錄取同個專業方向!
近日,全國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紛紛「飛」到了考生的手中,而柳州市工人醫院主任藥師李明豔家中,則一連收到了兩份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子祝爾康、祝爾樂,以同樣的687分,雙雙被清華大學錄取。
目標一致:都是「非清華不可」
「考砸了……」8月22日上午,在小區花園內,剛拿回錄取通知書的弟弟祝爾樂,表情略帶遺憾地說了一句「扎心話」。原來,他認為平時訓練的題目難度比高考還大一些,只是自己有些大意,導致數學看錯了一題,錯失滿分。回來之後鬱悶了一晚上,還影響到後面科目的發揮。
對此,哥哥祝爾康同樣表示:「沒考好。」
雖然對687的高分不滿意,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非常欣喜的,兩人均被清華大學未央書院錄取,大專業方向均為「數理基礎科學」,而在細分專業上,兄弟倆按自己的想法,各自報了不同的專業。
哥哥祝爾康(左)和弟弟祝爾樂(右)捧著錄取通知書
這對學霸雙胞胎就讀的是不同的高中,哥哥祝爾康在柳州市鐵一中。而弟弟祝爾樂在柳州高級中學。
平時,兄弟倆都喜歡鑽研難題,會花很長時間去琢磨思考。高中期間,在各自學校報名參加了奧林匹克競賽,哥哥的學科是奧數,弟弟則專攻奧物,兩人均取得不錯的成績。
哥哥祝爾康(左)和弟弟祝爾樂(右)捧著錄取通知書
在高二時,所在的學校分別推薦兄弟倆參加了清華大學的暑期學習培訓,百年學府的深厚底蘊和學科實力,深深感染了他們,於是便定下了這一共同的奮鬥目標。
今年5月,兩人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最終高考分數均超過入圍分數線。祝爾康說,他們不在同一所高中,考試時不在同一考場,高考各科的分數並不相同,考試時做錯的地方也不同,最後以相同分數同時考入清華,真的感到很幸運。
學習經驗:勞逸結合別做「題海」
談起學習經驗,祝爾康、祝爾樂兄弟倆也有共同的看法:注重溝通,勞逸結合,規律作息,不建議整天深陷在「題海」中。
平時,兩人碰到難題會相互請教溝通,並不僅限於兄弟間,也會和身邊優秀的同學一起探討交流,「多與別人溝通,多一個人想問題,思考的答案也更全面。」比較難記的知識點,他們會記錄下來,有時兩人會相互交換看,還順便「揶揄」一下對方的字不如自己的好看。
在做練習題方面,他們認為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做對一道題,就掌握一類題,做題是為了加強記憶,掌握知識點的一種方式。如果知識點已經掌握了,就沒必要再花時間去刷題。
兄弟倆外形高大,身高目前都在1.78米左右,他們都愛運動,尤其喜歡球類。他們每天晚上12點前一定會休息,中午有40分鐘午休,每天保持1個小時的運動。祝爾樂說,運動對學習很有幫助,和同學打打籃球、排球,放鬆一下心理壓力,在學習時能更加專注。
左為哥哥,右為弟弟
對於學弟學妹有什麼建議呢?他們表示,最好的備考狀態是各科均衡發展,要補好弱項學科;考試前調整好心態,這也是在打一場心理戰,不要讓情緒影響考試的發揮。
為此,哥哥祝爾康暑假期間仍不忘加強英語學習,對他來說,英語就是短板。「清華學霸多,我們不能給廣西丟臉。」 而相對沒那麼健談的弟弟祝爾樂,則在小區附近一家培訓機構參加社會實踐。兩人都充分利用暑期加緊學習,補齊短板,以便更從容應對新的挑戰。
媽媽教育:培養好習慣最重要
「很幸運,一路上都遇到了很有責任心的好老師。」談起自己的兩個兒子,李明豔恬淡的微笑中,滿懷著感恩和欣慰。她把孩子們的成績,更多歸功於老師和學校的培養,以及他們自身的努力。
李明豔說,兄弟倆都有愛學習的天性,兩歲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孩子又哭又鬧,他倆卻高興得不行。從那時候,她就開始培養兄弟倆的學習習慣,教認字、學算術。上小學之後,雖然他們仍比較貪玩,尤其愛玩樂高積木,但孩子們把她反反覆覆的教誨「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完成作業」牢記在心,晚上都會在寫完作業後才去玩,到點就按時睡覺。
哥哥祝爾康(右)和弟弟祝爾樂(左)和母親李明豔
在網絡、手機普及之後,李明豔並沒有嚴格禁止孩子們玩遊戲,兩人對待網絡和遊戲都很理性,玩遊戲是為了和同學們有共同話題,當作一個「社交工具」,因此能夠很好把控「適度原則」。
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兄弟倆都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除了小學五六年級曾上過一段時間的奧數班之外,沒有上過其他興趣班和補習班。高中階段,兄弟倆的學習成績都是在班上名列前茅的。疫情期間在家,他們也是保持著高效、自覺的學習習慣,基本不需要李明豔操心。
左為哥哥,右為弟弟
談及兩個孩子的未來,李明豔說,孩子已經長大,有自己的想法,她會尊重他們的選擇。
對於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涯,兄弟倆都滿懷憧憬。哥哥祝爾康還有了更進一步的目標,將來有機會想去德國深造,學習更多前沿科技,更好地報效祖國。
弟弟祝爾樂則表示,不僅要在大學裡學好知識,還要通過志願者服務等鍛鍊自己各方面能力,今後無論是否從事科研工作,都要為祖國的強大出一份力。
此事發布在南國今報抖音號後
引發粉絲熱評
網友紛紛為這對柳州雙胞胎點讚
↓↓
來源:廣西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