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川南邊陲的瀘州古藺縣桂花鎮漢溪村,兩戶村民院壩的狗在深夜被分別咬死和咬傷。次日一早,村民安和芬在家旁邊的泥土路面上,發現了多個巴掌大小的腳印。因其形狀和大小不像一般的狗爪子,引起了當地村民和相關部門的重視。
日前,多位動物學專家根據腳印圖片推斷,排除了熊科動物,推斷為犬科,其中有專家表示狼的可能性較大。目前,漢溪村村幹部已通過網絡,提醒村內上千戶村民提高警惕,夜間減少外出。當地相關部門將組織人員對漢溪村境內進行查看了解。
↑四川古藺,有村民家的狗被咬死後,發現巴掌大的腳印引擔憂
深夜裡,院壩的狗被咬死
『路邊巴掌大的腳印是誰的?』
最近幾日,在四川古藺縣桂花鎮漢溪村,當地村民減少了外出的頻率,村幹部在村民微信群裡,向大家敲著警鐘。
5月31日深夜,村民安和芬家的狗,在院壩裡被不明動物咬死。次日一早,他在家旁邊的泥土路上,發現了多個巴掌大小的腳印,「這絕對不是狗爪子。」隨後,消息在村裡傳開。
安和芬說,5月31日晚上11點左右,他聽到樓下院壩的土狗開始吼叫,於是走到二樓的窗前向下看,「就看到3個東西,走進院壩,一下子向狗撲上去,狗叫了一聲就沒動靜了。」
安和芬回憶,「三個東西」看上去明顯比一般的土狗要大,他往院壩吼了幾聲,看到三個黑影慢吞吞地繞到平房後面的山坡上,不見了。
↑巴掌大的腳印是何種動物留下的?
他說:「下樓之後,聽到狗沒有動靜,都不敢開門,過了一會兒出去,發現狗已經死了。」
次日(6月1日)一早,安和芬在埋狗的時候,在家附近的山坡和泥土路的沿線,發現了多個腳印。
從安和芬拍下的照片看,每個腳印的腳掌和腳趾清晰,腳趾前端的爪子也印在了泥土中,腳印較深,並且有成年人手掌大小。「我當時嚇慌了,回家後不敢出門。」
當天上午,漢溪村另一位村民,同樣發現自家的狗頸部被咬傷,「前一日都還好好的,早上起床,發現頸子上有很大一條口子。」
去年就出現一連串動物的腳印
『村裡曾發警示晚上儘量不要外出』
桂花鎮漢溪村村支書張太英告訴記者,6月1日晚上,安和芬讓家人把腳印的照片,發到了漢溪村問政平臺微信群裡,大家才知曉此事。
因腳印形狀並不常見,張太英隨即上報桂花鎮政府,最終將消息通報到了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漢溪村問政平臺微信群談論腳印的事,並發出警示
張太英說,由於6月1日晚上,桂花鎮下了場大雨,安和芬發現的腳印被衝刷後,已不太明顯。
消息傳開之後,有村民將腳印照片傳上網絡,網友根據照片紛紛留言發表看法,「豹子、豺狼、熊……」無一例外,都是些狠角色。
桂花鎮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西北面,與敘永水尾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黃荊老林風景區相連,境內群山環抱,溝壑縱橫,漢溪村在2019年被評為國家森林村莊。
張太英說,漢溪村共1000餘村民,而幅員面積達到了42平方公裡,人口居住很分散,單戶很多。
在腳印出現後,她通過微信群,提醒村民到了晚上儘量不要外出,關好一樓的門窗,把燈打開,準備一些必要的工具用於防身,看好自家的孩子。
其實在去年6月27日,張太英在漢溪村靠近森林的地方,也發現過一連串動物的腳印。根據她保存的照片,這排腳印有掌有指,比一般的貓、狗腳印大很多,約有成人手掌的2/3大。
↑去年6月發現的腳印
當時,對野生動物的腳印,桂花鎮幹部徐挺看了之後認為,結合當地深山密林中曾多次發現黑熊的現象,應該是一隻黑熊的腳印。
不過,去年張太英發現的腳印,跟此次發現的腳印有明顯的區別。
專家據圖僅能推斷為犬科動物
『將請野生動物專家到當地查看』
6月3日,記者將腳印的照片傳給了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動物學專家冉江洪。對方稱,古藺縣方面已於日前將照片傳給了他,「這個像犬科,物種難判斷。」
對於犬科動物的推斷,四川鞍子河自然保護區多位動物專家也給出了同樣的說法。
北京林業大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張勇在看了記者發送的照片之後認為,根據形狀,排除熊科動物,「貓科動物足跡一般沒那麼重,並且貓科按這個爪印大小最可能是豹。但是四川只有甘孜一帶才有分布,也不可能是虎,最大可能是犬科,根據村民的描述,狼的可能性比較大。」
↑四川古藺,有狗被不明動物咬傷頸部
張勇說,野生動物的調查涉及內容很多,不是憑几張照片或者幾段視頻就能完成,需要遵從科學方法。對普通人來講,知道它有可能傷及人和畜禽,做好防範就可以了。對與之相關的職能部門來講,了解本地野生動物狀態,為公眾提供指導服務、為職能部門提供決策參考也是職責所在。
6月3日,記者聯繫上了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資源股相關人員。對方介紹,由於現場腳印已被雨水衝刷掉,腳印的大小尺寸和深度都沒有掌握,目前無法判斷到底是何種動物。
「這個涉及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下一步我們將請野生動物專家,到當地進行查看,然後再討論進一步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 逯望一 圖據受訪者
編輯 於曼歌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