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計,馬雲曾擺攤賣鮮花,宗慶後蹬三輪賣冰棒,誰的成功都不易

2020-12-11 小魚談職場

擺地攤在2020年這個特別的年份裡成了網紅熱詞,總理親自站臺,百姓拍手叫好,城市裡久違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一位90後的小夥子擺攤烤串兩個月之後瘦了20斤,並且賺了7萬塊錢。上了熱搜。其實地攤經濟在上個世紀很普遍,很多商界大佬曾經為了生計都擺過地攤,今天就為讀者朋友們盤點一下首富大佬們擺地攤的那些事。

宗慶後賣冰棍

前中國首富娃哈哈總裁宗慶後,中學畢業後,為減輕家庭負擔,身為家裡老大的宗慶後來到條件艱苦的浙江舟山鹽場當工人,因為文化程度不高,只能是出賣體力。一年後,又輾轉到紹興茶廠,最後回到了杭州,還因為文化程度太低,當不了老師,只能被安排在一所小學裡當校工。

1987年,42的宗慶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靠借來的14萬元錢,接手了一家連年虧損的校辦工廠。創業初期的條件十分艱苦,借來的14萬元,也不敢全部用完,只用了幾萬元錢,簡單地粉刷了一下牆壁,買了幾張辦公桌椅,就開張了。他們一開始生產的產品就是冰棍兒。

在杭州的街道上你會看到這樣一副場景,一個體型微胖長相憨憨的中年大叔戴著頂破草帽,腳踩趿拉板兒,蹬著平板車,大聲吆喝著:「賣冰棒了。」就這樣宗慶後靠著登板車賣冰棍掙到了第一桶金,也就有了後來的娃哈哈,2012年成為中國首富。

在宗慶後功成名就後,曾有人問:人生最應大有作為的15年,你卻在農村度過,是否後悔?

宗慶後回答說:「這15年,儘管是我人生中最年輕,最有成長希望的大好時光,看起來似乎在農村沒有什麼作為,但對整個人生道路其實很有幫助。這15年的艱苦生活,磨練了我的意志,能吃得起苦,同時也練就了比較好的身體。為我42歲重新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馬雲擺地攤

很多人都知道,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之前做過中國黃頁,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做中國黃頁之前,馬雲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是海博翻譯社。馬雲擺地攤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海博翻譯社的創辦期間。

1994年的杭州,外貿企業很多,需要翻譯的人很多,然而偌大的杭州城卻沒有一家翻譯機構,身為英語教師的馬雲當時還沒有辭職,他看到這種情況,決定利用自己教英語的優勢來創辦一個翻譯社。

他找了退休的外語老師還有自己的學生,一共5、6個人,就這樣杭州第一家正式在工商局註冊的翻譯公司——海博翻譯社成立了。神奇的是馬雲當時竟然把海博翻譯社剛創業的情景都用攝像機記錄了下來,還有他後來在湖畔花園創辦阿里巴巴時也留下了珍貴的影像,不得不說馬雲真的有可能是從外星球來的。

夢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海博翻譯社成立後經營舉步維艱,翻譯社一個月的營業額是200多塊錢,可光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實在扛不住了,馬雲就背著口袋坐上火車去了義烏、廣州去進貨,賣禮品、包鮮花,結果生意出奇的好,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馬雲回憶當時擺地攤的情景說,當時鮮花和禮品特別好賣,一個月能掙3000元,而翻譯社最多能掙幾百塊。當時有同事說不如把翻譯社關了,開個禮品店。

馬雲思考很長時間,還是決定主做翻譯社,因為一開始的初心就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而不掙多少錢,海博翻譯社現在已經成為杭州最大的翻譯社。

馬雲後來說:「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裡老是錢的話,一定不可能賺錢的。」

在馬雲開海博翻譯社期間還有一個這樣的小插曲,他們當時就5個人,僱了一個小姑娘當財務,這個小姑娘在翻譯社期間,連續兩個多月都從翻譯社拿錢,馬雲他們竟然誰都沒有發現,後來是因為教師節那天因為那天特別忙,賣的東西馬雲想怎麼也能有1000塊,但一算帳才400多,他們才發現了這個問題。

馬雲通過這件事做了一個反思,他們太關注大了,每天討論的是翻譯社以後往哪個方向發展,如何做大,而忽略了小的制度,得到的教訓是不能因為人數少就忽略了基本的制度,一個壞的制度可以讓好人變成壞人,而一個好的制度可以讓一個壞人變成好人。

看了這麼多商業大佬們的創業故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敢為天下先,馬雲成立了杭州第一家翻譯社,成立了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多次成為首富。宗慶後80年代就敢借14萬承包校辦工廠,才有了後來的娃哈哈。敢想敢幹是成功的必備素質。

相關焦點

  • 億萬富豪也擺過攤,馬雲賣內衣,宗慶後賣冰棍,他賣得最奇葩
    今年,因為各大城市放開甚至是鼓勵地攤經濟,很多人都走到了大街小巷擺起了攤子,有的人賣小吃,有的人賣批發的小商品。他們都希望能通過擺攤掙點外快,發展得好的話說不定還能發現新的商機,畢竟縱觀我國的一些知名大富豪的發展史,他們中有很多人就是從擺地攤走過來了的。
  • 當年任正非、馬雲等大佬們擺地攤都賣些什麼?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店推訊:據悉自6月3日「地攤經濟」刷爆朋友圈,各行各業的地攤指南迅速流行起來,甚至城管都友好地喊你出來擺攤。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30多個城市明確提出鼓勵地攤經濟;當年,馬雲、柳傳志、宗慶後等許多大佬在成名之前,都有過一段地攤創業經歷,讓我們看看大佬們都擺過什樣的攤?1987年,宗慶後與兩名退休教師組成校辦企業配送部,主要向附近學校送文具、冰棍等。當時,42歲的他成為了一名「校簿經理」,開始騎三輪車送校簿和賣冰棍。
  • 馬雲擺地攤賣義烏小商品經歷,才有了後來的1688,債務人還等什麼
    1997年,馬雲和他的團隊加盟國家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開發外經貿部官方站點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1999年,馬雲又回到杭州,在自己家裡創辦了阿里巴巴網站——國內第一家為全世界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
  • 他大器晚成42歲還在蹬三輪,現身價1200億,竟給員工發6億紅包!
    而在多數富豪都選擇移民的大環境下,這位淳樸的老人依然表示,已讓全家都註銷了綠卡,今後都不打算移民任何國家,只願留在國內幹些「實事」,令人感動。宗慶後是何人?是什麼原因導致42歲的他仍在蹬三輪賣冰棍?宗慶後是宋朝將領宗澤的後人,祖上曾十分輝煌,祖父更是軍閥張作霖的財務部長。
  • 創業比你想像中要慘:馬雲30歲賣襪子
    創業比你想像中要慘:劉強東24歲賣盜版碟、馬化騰27歲陪聊、馬雲30歲賣襪子。。。。。。  你還有什麼挺不過去的事情!  馬雲:創業失敗4次,失聲痛哭  ● 2次求職,因相貌「超醜」被拒  馬雲第一次高考落榜後的夢想是去酒店做服務員,也夢想做警察,統統因為外貌被拒絕。
  • 創業比你想像中要慘:馬化騰27歲陪聊 馬雲30歲賣襪子
    劉強東24歲在中關村賣碟,被女友鄙視;馬化騰27歲初創QQ,假扮女孩子陪聊.......   創業比你想像中要慘:劉強東24歲賣盜版碟、馬化騰27歲陪聊、馬雲30歲賣襪子。。。。。。  你還有什麼挺不過去的事情!
  • 北大畢業生擺攤賣豬肉,現狀如何?馬云為何提名讚賞他
    很多人認為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都是天之驕子,必將成就一番事業,然而有一位北大畢業生卻選擇在街頭賣豬肉。2000年,北大畢業的他開始擺攤賣豬肉。一時間,各種報導和嘲諷鋪天蓋地而來,有人說讀書無用,有人說寒門難出貴子,甚至有人把孩子拉到他攤位上教育孩子:「你要好好爭氣,不然你就是他,北大畢業也賣豬肉!」
  • 炎熱夏天,想起小時候賣冰棒的日子,一根冰棒賣一毛錢賺三分錢
    炎熱夏天,想起小時候賣冰棒的日子,一根冰棒賣一毛錢賺三分錢                 陳能雄/文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讀小學二年級,當時我年紀也就十歲多一點吧,曾在暑假期間背著冰棒箱走村過戶賣過冰棒。當時的冰棒怎麼賣呢?
  • 雪糕廠夏天賣冰棒,其他季節賣啥?廠長:其實賣冰棍最容易破產
    那肯定是冰棍,夏天大家都吃冰棒但是到了秋天冬天春天吃的人很少,那麼工廠的訂單也就沒有了。那麼很多人就在想雪糕廠夏天生產冰棍,那麼其他季節賣啥?還是工廠放假?廠長告訴你,放假是不可能的,想得到挺美。工廠還說:夏天賣冰棍最容易破產,為什麼這麼說?
  • 蹬過三輪、賣過小商品、復讀兩次才考上大學,中國首富憑什麼是他
    當時,馬雲非常亢奮地和樊馨蔓講了一個多小時他宏大的網際網路藍圖,冰雪聰明的樊馨蔓卻根本就沒聽懂他講的是什麼,和樊馨蔓在一起的編導提醒她:「這人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小心點!」但是最後,她還是被馬雲感染了,決定為馬雲拍一集叫《書生馬雲》的專題片。
  • 16歲北漂女孩賣水果,三輪車蹬出超級財富
    歌詞裡都這麼寫:"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變得更堅強"。這句話完美概括了這個小女孩的蛻變歷程,如今她已是擁有一家年銷售額近10億元企業的"水果皇后",她就是劉雲田。剛到北京的小劉當過保姆、飯店服務員,也蹬過三輪車賣水果,經歷的辛酸不堪回首,她卻堅強站立,一步一個腳印,打造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 馬雲如果不折騰,他可能蹬一輩子三輪車,最多當個英語老師
    同學們,見過三輪嗎?   現在的馬雲經常跟「首富」這兩個字聯繫在一起。   他被世人和媒體捧上了神壇,尊稱馬爸爸。   他的每一句話都被業界推崇,   他的很多語錄被年輕人們當過人生格言一樣學習、銘記。
  • 靠擺地攤謀生的千億富豪 任正非賣減肥藥 馬雲賣襪子 柳傳志最慘
    2020年,隨著國家鼓勵地攤經濟,全國都掀起了「地攤熱」,一到晚上,幾乎稍微熱鬧點的地方,都擺滿了地攤,到處都是做生意的人,有人說擺攤就是圖個熱鬧,也有人說賺個零花錢,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無數耳熟能詳的百億富豪,早起也曾靠擺地攤謀生。
  • 童年—賣冰棒的經歷
    賣冰棒嘍,賣冰棒嘍,這裡有冰棒賣喲,2毛錢1支的冰棒……我推著自行車,沿街羞澀的吆喝著……車後座上綁著一個大大的泡沫箱子,箱子裡裝著剛進貨來的20支冰棒和雪糕。那年,我12歲,剛小學畢業,等待下學期入讀初中,趁著假期,跟著我叔賣冰棒賺點家用錢。
  • 農村擺攤賣什麼賺錢?農村秋冬季適合擺攤賣什麼?
    秋冬農村適合擺攤什麼?每年春節前一個多月,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起來,特別是在農村,對春節還十分重視。鄉下每周都有趕集日,是人流最大的時候,很多商家都會抓住這個機會擺出一些商品來賣。那年底農村擺攤能賺到什麼錢呢?
  • 大佬們擺過的地攤:馬雲賣鮮花、柳傳志賣冰箱,而他竟賺了上千萬
    一時間地攤經濟也因此而火爆,很多城市也開始允許商販臨時擺攤了,甚至還有城管打電話給商販喊他們來擺攤。地攤經濟火爆,其實很多大佬們在早年間也曾經擺過地攤,像馬雲曾經賣過鮮花、柳傳志賣過冰箱,而他竟然依靠「擺地攤」賺了上千萬。
  • 創業大佬曾是孤狼:馬雲賣襪子補貼翻譯社 王健林創業3年被告222次
    ✔劉強東24歲在中關村賣碟,被女友鄙視;✔馬化騰27歲初創QQ,假扮女孩子陪聊;✔馬雲30歲搞翻譯社慘澹,靠賣襪子補貼;✔宗慶後42歲蹬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冰棒;你還有什麼挺不過去的事情!馬云為了支撐它,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襪子來賣,還上門推銷商品,學生們也幫他四處發傳單做宣傳,受盡白眼。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 人在地攤,剛下小推車,餐飲人不在擺攤,就在去擺攤的路上
    無數餐飲人想改變現狀,想自己做主,再也不想要「顧客是上帝」的折磨,現在機會來了,餐飲人擺攤去吧。擺攤第一步,需要建立信心。擺地攤有哪些優點:第一,不用租金,開業成本低,投入資金少,甚至沒錢都可以去擺,你可以賣自己或者自己的物品。
  • 攤位經濟很火爆,高中開始賣零食的學生呢?
    打開他很有趣馬雲曾經賣過花;宗慶後蹬三輪車橫穿大街小巷賣冰棒;劉強董在中關村……柳傳志也都是攤位成員。事實上很多人應該聽說過大佬所遭受的苦難,也就是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來自一個小人物,一個特殊的普通家庭。他們的沒什麼背景只能靠自己的勤奮和智慧把一些事情做好。
  • 賣藥甜於賣水,首富鍾睒睒的隱秘醫藥版圖
    1984年,機緣巧合之下,他考入了當時的《浙江日報》農村部,據說在他居住的大院裡,還住著高考復讀的馬雲。之後,鍾睒睒在報社一幹就是5年,記者生涯裡,他採訪了許多的成功企業家,也讓他深度見證了浙江鄉鎮企業的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