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名單公示,廣州沙河粉、行花街等四項目入選

2021-01-19 大洋網

大洋網訊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正式向社會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其中,廣州4個項目成為新列入或擴展項目。

廣州此次新列入推薦項目名單的是傳統技藝類的「米粉製作技藝(沙河粉傳統製作技藝)」;列入擴展項目的是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的「蔡李佛拳(廣州北勝蔡李佛拳)」、傳統醫藥類的「針灸(嶺南陳氏針法)」、民俗類的「春節(行花街)」。

沙河粉是一種大眾化的米製品,因最早出自廣州市沙河鎮而得名,據考證是由以打石為業的「東江客家人」傳入廣州的。關於沙河粉的起源,還流傳著不少傳說,多與客家人的遷徙有關。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沙河鎮已成了遠近聞名的沙河粉鎮,較有名氣的沙河粉店就有義和居、福安居、泉珍、同心等,但都是夫妻小店。同時由於戰亂、人口遷徙等原因,也將此小吃工藝帶到了廣西、福建和東南亞等地。1956年,政府將沙河鎮的幾家小店合併成沙河大飯店,沙河粉從此開始獨家經營。20世紀70年代,沙河大飯店被確定為廣州市對外接待的定點飯店後,不斷有新品種推出,配製出鹹、甜、酸、辣、苦五味俱全的沙河粉套餐,讓沙河粉成為廣州馳名的傳統小吃品牌,聞名海內外。「薄而透明、韌而爽滑」,是沙河粉的獨特之處。其傳統做法是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浸泡大米,將大米磨成粉漿蒸製,切條而成。沙河粉傳統製作工藝,最重要的是四點:用水、選米、磨漿、蒸粉。

廣州北勝蔡李佛拳,始創於廣東廣州,主要分布於廣東省廣州市的白雲、越秀、荔灣、花都等區,輻射周邊地區,還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蔡李佛拳是由廣東江門新會縣京梅鄉人陳享於1836年始創的新拳種,它糅合了佛家掌、李家腳、蔡家拳三家之精華。張炎弟子雷燦後至廣州設館授徒,廣東開平人譚三投雷燦門下學習鴻勝蔡李佛拳及醫術。他不斷鑽研和改革技擊之術,豐富了蔡李佛拳技法。在與北派高手顧汝章切磋中,借鑑了北派拳精華,融會貫通,自創連環插捶、穿心腳、走馬掛掃、高樁馬等獨門技法,彌補了南拳腿法的不足,武術界稱之「南拳北腿佛家掌」。因武館設於廣州小北,後易名為「北勝」,譚三被尊稱為「北勝蔡李佛拳」宗師。廣州北勝蔡李佛拳有拳術16套、器械25套、對練套路6套、基本功2套、內功練5套,樁法以秤樁為主。繼承了姜指拳和以穿、撓、掛、掃、插為主的特點,在技法上創新出連環插捶(拳)、偷漏手、走馬掛掃、高樁馬、出膊(膀)等20多個招式。拳術以小十字拳、大十字拳、扣打拳、平拳為主。另有韋陀拳、圓形拳、小八卦拳、小扣打拳、連環扣打拳、扣打八卦拳、十字彌勒掌、陰陽八卦掌、醉拳、醉拳八卦、醉酒八仙、飛劍降龍拳。北勝蔡李佛拳以師父帶徒弟的傳承方式,門下弟子在世界各地設館授徒,對蔡李佛拳的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嶺南陳氏針法是廣州中醫世家陳氏家族獨創的特色針法,自1895年陳寶珊在西關開設中醫館,傳承至今已有百餘年,在兩廣和港澳等地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它集多種針法特點於一體,包括陳氏飛針法、陳氏分級補瀉手法和陳氏導氣手法等,經歷代傳人的甄辨、整理與推廣,最終形成了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針灸理論和實踐體系,使其成為我國嶺南針法學術流派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陰陽互濟、通調和暢」為學術思想,遵循「遠近取穴通經絡、俞募配穴調臟腑、上下配伍和陰陽、左右思變暢六經」的原則,近取治標,遠取治本,遠近相配,標本兼治,疏通經絡;俞募相配,髒病取俞,腑病取募,臟腑同調;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上下相配,陰陽和合;左升右降,左氣右血,左右相配,調暢六經。嶺南陳氏針法善於繼承針刺導氣,臨證運針以針向行氣、按壓捭闔、捻轉提插、循攝引導等行氣導氣手法,使經氣循經傳感,飛經走氣、通關過節、氣至病所,達到速效、高效的目的。強調針刺過程中需辨證、辨病與辨經相結合,崇尚華佗運針「針灸不過數處」「針遊於巷」的治法,要求針刺過程應治神調神。陳氏飛針法以無菌、無痛、準確、快速旋轉為特點,奠定了我國無痛針學技術的裡程碑;陳氏分級補瀉手法受明代楊繼洲「刺有大小」之啟發,將手法分為補法、瀉法和平補平瀉三類,並對補法和瀉法進行量化,分輕、平、重三級,乃針刺手法規範化和量化發展史上質的飛躍;陳氏導氣手法通過針向行氣、按壓關閉、捻轉提插、循攝引導等手法,使經氣循經傳感、飛經走氣、通關過節、氣至病所,達到速效之目的。多年來,「嶺南陳氏針法」治療內、外、婦、兒、骨傷等常見病和疑難病取得明顯療效,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行花街」即迎春花市,是廣府地區春節前夕規模最大的一項傳統民俗。廣州迎春花市一年舉行一次,每年由春節前年廿八開始,至年初一凌晨結束,以喜慶熱烈的氣氛、祥和美好的寓意受到群眾喜愛。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當時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為花木產區。其時,搭起了一排排展賣鮮花鮮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們稱之為「花街」。當時廣東羅浮山的藥市、東莞的香市、廣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稱為廣東「四市」。特別是廣州的花市,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遊客之多,舉國無雙。清朝鹹豐、同治年間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年宵花市,成為廣州人年節的重要節目。如今,在除夕前一個星期,廣州各區就開始籌備花市活動,有關部門為花農搭棚架攤檔售花。這些花架一層層沿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每個花市的出入口處,還搭起絢麗輝煌、雄偉壯觀的迎春花市牌坊。花農預早幾天就開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陸續運來。臘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開始,那時十裡花街張燈結彩,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廣州迎春花市寄託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態度,匯聚搭棚、燈飾、楹聯藝術與地方美食、工藝美術、民間文藝等元素,是廣府文化的集中展示平臺。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2020年對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進行了評審和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推薦項目的公示期為20個工作日。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通訊員:穗文廣旅宣

相關焦點

  • 沙河粉入選國家非遺推薦名單,白雲新增4個區級非遺項目
    白雲人熟悉的 沙河粉、蔡李佛拳、行花街 入選國家非遺推薦名單啦~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名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向社會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其中,廣州4個項目成為新列入或擴展項目。
  • 公示!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公示!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傳統醫藥(中藥炮製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入選名單公示 新疆15項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全國共計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新疆有15項入選,其中新入選6項。  此次評選結果,是文化和旅遊部從全國各地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中選出的。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名單公示!靖州雕花蜜餞入選
    紅網時刻懷化12月23日訊(記者 楊超 通訊員 陳俊名 楊亞妮 楊佳莉)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共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東莞茶山:「茶園遊會」入選非遺推薦項目公示名單
    今天,東莞市茶山鎮政府公布,在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中,茶山「茶園遊會」入選民俗(廟會)類擴展項目的公示名單。舊時遊會歷時四天,期間以傳統巡遊為主要特徵,民眾自願參與,按文武巡隊、龍獅瑞獸隊、幼童故事隊依次排演。期間,少男扮文武巡、少女挑花籃,幼童演歷史人物,還有舞龍、舞獅以及木偶戲和粵劇表演,各村社還在祠堂舉辦「萬福宴」,為耄耋鄉老祈福。
  • 正在公示!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正在公示!東湖區申報的南昌清音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 2020-12-24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公示名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我區推薦申報的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項目榜上有名。為做好此次申報工作,區文化館組織工作人員及專家,對我區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傳承狀況、資料收集整理、保護傳承、傳播交流、宣傳展示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評選,最終推薦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等3個項目,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河南12項入選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經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
  • 句容市1人入選第五批國家非遺傳承人
    中國江蘇網1月23日鎮江訊(孫德聖 徐淼淼 揚帆)近日,文化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句容市道教音樂(茅山道教音樂)代表性傳承人何春生榜上有名,20天公示期滿無異議,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 廣州 沙河粉申遺成功在望
    沙河粉村掌門人區又生昨日向信息時報記者「爆料」,沙河粉的申遺條件已獲得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標準的認可,非遺中心方面表示,認定名單待年底公布,並將沙河粉推薦申報省和國家的「非遺」。廣州市老字號協會日前啟動「廣州手信」評選申報,記者獲悉,天頂頭抽、小鳳餅等知名產品對此躍躍欲試。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劉佳)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43個項目推薦名單公示
    近日泉州市文廣新局公示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包括泉州什音、泉州踢球舞等在內的43個項目名列榜單。  去年8月,泉州市文廣新局啟動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在各縣(市、區)、泉州臺商投資區及市直有關單位申報的基礎上,泉州市文廣新局組織評審委員會根據項目價值進行認真評審和科學認定,推薦了43個項目。
  • 我市非遺項目有望 再添三個「國字號」
    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了公示,其中,我市有三項榜上有名。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組織專家對全國各地申報的943個項目進行了評審。
  • 大安校水櫃習俗入選非遺名錄
    本報平南訊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平南縣大安校水櫃習俗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實現貴港市和平南縣國家級非遺項目零的突破。
  • 越秀區公示第七批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麗霞)近期,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公示了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其中包括廣式燒賣製作技藝、廣式腸粉(布拉腸製作技藝)、相聲(粵語相聲)、廣府傳統婚禮習俗、熊氏少林大易筋經5個項目。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表示,下一步會進行非遺項目傳承人的申報工作,並繼續推動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讓優秀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 三多節等麗江四項目入圍這一國家級公示名單!但對這個節,大家有話...
    近日,文旅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其中,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縣、永勝縣、寧蒗縣分別申報的納西童謠、三多節、永勝琺瑯掐絲製作技藝、普米族拈達則封山儀式4個項目全部上榜。
  • 佛山第6批市級非遺項目及第5批市級非遺傳承人開始申報啦!
    (三)申報報告:由各區文化行政部門或市直申報單位向市文廣新局提交申報報告,並附申報項目名單;(四)區人民政府同意函:各區推薦的項目,由區人民政府向市文廣新局出具同意推薦的公函;(五)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布文件:各區推薦的項目需提交該項目被公布為區級名錄項目的文件。
  • 安徽省發布申報國家級推薦名單!
    安徽省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名單 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一、民間文學(3項)1Ⅰ—4六尺巷故事安慶市桐城市2壽州鑼鼓淮南市壽縣三、傳統舞蹈(1項)5Ⅲ—26徽州板凳龍黃山市休寧縣四、
  • 福建34人入選第五批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確定並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082人,其中福建34人入選。   目前國務院公布4批1372個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包含3154個子項。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國務院新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二是前三批中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項目;三是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已去世的項目。  據介紹,認定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目的是保護重要知識和技藝的傳承骨幹,鼓勵其發揮示範作用,積極開展傳習活動,帶動傳承人群提高傳承實踐水平。
  • 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佛山詠春 揚名世界詠春作為傳統非遺,活躍在佛山街頭,每年,全球有萬千人來佛山問道朝聖,尋根拜師。為進一步推廣詠春文化,佛山積極將詠春拳,送進村居、廠企、學校,開展相關專業培訓、講座,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練習詠春拳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