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教室、一個軟體、一條電波,搭起了一條同濟到雲南省雲龍縣永安村的千裡橋梁。一次向著大山的奔赴、一場雲深處的直播、一堂獨特的同濟思政大課堂,講述著同濟大學和永安八年的深情厚誼。
坐落在大山深處的永安完全小學的夢想教室解憂角裡,六年級學生李玉潔正拿著平板電腦,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和媽媽聊天。兩名青年志願者在一旁幫助小學生完成操作過程並親切地和阿姨講著李玉潔最近的進步。
2020年8月9日上午10點,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長新初級中學、團結初級中學、永安完全小學的同學們和他們來自上海的「同濟大朋友」們一起上了一堂特殊的多地互聯直播課。
以同濟青年與當地村民為主講人,共同上了一節主題為「同濟青年助力脫貧攻堅一線」的思政大課,同時也見證了同濟夢想教室「解憂角」的落成。夢想教室是同濟大學社會實踐的重要成果,同時也是同濟大學對口幫扶雲南省雲龍縣,助力教育扶貧的青年力量。
這個暑假,同濟大學又派出一批90後、00後青年志願者團隊,在雲龍三校重點打造了三間夢想教室「解憂角」,為鄉村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助力。
這是同濟學子對鄉村教育中心理健康難題解決路徑的積極探索,是八年來同濟人深耕扶貧事業的努力與成果的縮影,也是引導當代青年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生動課堂。
對鄉村學子心理健康問題 解決路徑的積極探索
天下之本在於家。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家風既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以「家風」促「鄉風」,以「鄉風」促「治理」,也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
雲南省雲龍縣是同濟大學定點幫扶縣,在今年5月剛剛脫貧摘帽。同濟研究生支教團在雲龍支教過程中發現,當地學生與長輩的關係需要增進,成長過程中的煩惱需要疏導的渠道。
針對這一實際問題,同濟築夢空間工作室的42名青年師生赴雲龍永安完全小學、長新中學、團結中學三校開展"解憂角"建設,配置網際網路媒介為學生同父母溝通搭建平臺,自主開發「解憂軟體」並依託築夢空間工作室保持日常溝通。
這一次夢想教室的改造升級主要包括視頻通話和解憂軟體兩個部分。首先是藉助視訊工具實現小朋友們與父母視頻通話的功能,以此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助力小朋友們的健康成長。
其次是通過學校自主開發的解憂軟體,在解憂軟體上,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個專屬帳號入口,他們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和音頻等方式,在線傾訴煩惱。期待「解憂角」可以為學校的孩子帶來更多的陪伴,也希望他們能夠更好更快樂地成長。
同濟人八年深耕 扶貧事業的縮影
「解憂角」是同濟大學牽手雲龍縣八年來深耕扶貧事業的一個縮影。在「解憂角」背後,是持續發光發熱的同濟智慧和力量。自2013年以來,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同濟大學定點幫扶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
8年間,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結合雲龍需求,著力在規劃編制、教育扶智、醫療服務、幹部培訓、黨建助力、產業支持等方面精準施策,推動當地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全面助力雲龍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校地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雲龍縣的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8.1%降至2019年的1.35%。2020年5月16日,雲龍縣宣布退出貧困縣序列。
校地雙方「攜手相助、同舟共濟」八年,共同見證了雲龍的飛速發展,也促就了雲龍學子圓夢象牙塔。2019年,來自雲龍的楊敬筆就成功收到了同濟大學錄取通知書,現就讀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這個暑期,他也成為了眾多志願者中的一員,在「夢想課堂」中為家鄉學子講述著他的成長故事。「我讀小學時,只有漏水教室和黑板粉筆,現在你們有夢想教室、電子白板,暑假還有同濟大學的哥哥姐姐們給你們帶來許許多多的資源,所以你們未來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漏水教室出來的學生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你們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種下夢想的種子,努力學習。」楊敬筆在現場動情地和學生們鼓勵道。
引導青年志願服務西部 建設祖國生動課堂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這既是對當代青年的鼓舞與肯定,也是對青年人的期望與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作出批示或給西部計劃志願者回信,肯定西部計劃志願者們在西部地區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貢獻。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也勉勵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志願者為榜樣,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本次「同濟青年助力脫貧攻堅一線」直播課以線下觀展和線上直播的形式展開,雲龍當地的學生和2200名同濟學生通過線下和騰訊直播、B站直播收看。
本次直播也是《新時代實踐育人導論》系列課程「青春告白」板塊的重要組成,通過朋輩講師講述參與社會實踐的親身經歷,進一步提升青年學生的實踐意識,在實踐中錘鍊意志品質、增長智慧才幹、擔當時代責任。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2019級碩士生,同濟大學第20屆支教團團員劉思涵在觀看直播課後表示:「8年來,一批又一批同濟青年在雲龍的土地上揮灑著自己的熱情,充分展現同濟人的專業優勢,幫助雲龍的教育、經濟、基礎建設等各方面的發展。直播中展現出的雲龍風景優美、校舍明亮,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對同濟人信任和喜愛的笑容,老鄉也對雲龍的改變、同濟青年的貢獻做出了肯定。」
經濟與管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姬永順是「同濟人在雲龍」社會實踐項目的主要成員之一,在觀看直播後表示:「老鄉的真誠誇讚和孩子的嘹亮歌聲是同濟扶貧效果最好的見證。教育扶持的意義不同於簡單的二次分配,更像是長期的價值投資,任何小小的行動都將在未來展現大效果。」
本次脫貧攻堅主題思政課直播活動是一場生動的思政大課,用朋輩的力量、同濟青年的視角,講述脫貧攻堅的故事,讓同齡人更加感同身受,引領更多人投身實踐,用青春告白祖國。
以同濟為夢想發射點,輻射更多貧困地區、西部地區和革命老區,是所有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同濟師生們的不懈追求。
來源:中國青年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