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議中原工學院改名「中原理工大學」,我覺得今年沒戲

2020-12-16 豫見王皓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說是有人建議以河南省醫專和中原工學院為基礎籌建中原理工大學。於是我去網上查閱一下,果然發現確有其事。具體內容我已經截圖,大家可以看看下面圖片信息。

網友建議籌建中原理工大學

這位網友的建議寫的很具體,也很有條理,不過有點長,我來簡單概括一下:我省的醫學教育相對落後,河南醫專起步較晚不能獨立升格,但是它和中原工學院同在南大學城。可以借鑑廣西省的先例,兩校合併升格為「中原理工大學」。

中原工學院

關於這個建議,目前顯示「辦理中」,也就是說有關部門還沒有回覆。但是,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至於中原工學院升格大學,其實早就有這個說法了,但是人家是獨立升格大學。網上傳言和文章太多了,說多了就是重度。我只從下面兩方面探討一下。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轉設對其改名「大學」的影響

請看下圖,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已經轉設成功。也就是說現在沒有這個學校了,只有鄭州經貿學院了。我之所以說這個事,因為有關新規,有獨立學院的高校不能改名升格大學。很顯然,關於這個新規,中原工學院剛剛達到要求。

鄭州經貿學院

中原工學院新分校區對改名「大學」的影響

其他的就是中原工學院各個新校區了,之前的開封尉氏校區。還有《人民網》今年6月5日發布的消息,中原工學院民航校區已經確定選地。具體內容請看下圖,這樣一來,中原工學院從佔地面積來說,已經達到改名「大學」的條件了。

中原工學院上街民航校區

綜上所述,中原工學院今年改名「大學」可能性不大。這兩個條件剛剛達到。到「十四五」還是很有希望的。

本文由豫見王皓原創,資料來源網絡整理,如有疏漏之處,望請指正。如若轉載,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原工學院改名中原工大學怎麼樣?
    改名故事。當年從鄭州紡織工學院,改名到中原工學院,這跨度就夠大的。正常改名:鄭州紡織工業大學才對,為啥不改名紡織工業大學?主要當年紡織工業已經基本全線倒閉,以紡織工業為主的中原工學院,想儘快擺脫這個名字,中國紡織工業大學為了擺脫紡織這倆系,連中國都不要了,直接改名東華大學。
  • 中原工學院能改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嗎?學生:很希望!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原工學院能否更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呢?中原工學院也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如果這所大學按照以前的更名規則的話,中原工學院將會更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如果能夠順利的改名為這個校名,那麼對於這所學校來自河南省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你都知道河南地處中原,但只有一所以中原命名的大學就是中原工學院,中原工學院改名為中原工業大學就變得順理成章,但是這種想法能否實現呢?
  • 中原工學院,升格更名大學,「中原」能否保得住?
    中原工學院,名字怎麼樣?讓人一聽就知道,這是所來之河南的大學。不過目前是「學院」,大家都喜歡「大學」,不喜歡「學院」,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的升格為大學。那麼中原工學院升格是否能夠成功?,所以更名是勢在必行,畢竟同行都更名了,再不更名多沒面子。
  • 河南省實力派高校,河南理工大學和中原工學院
    中原工學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河南省屬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學校創辦於1955年,時名榆次紡織機械工業學校。1957年遷往鄭州市,更名為鄭州紡織機械製造學校。1987年升級為鄭州紡織工學院。2000年更名為中原工學院。200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正式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
  • 河南組建中原理工大學?不存在!理想終究被現實打敗
    前段時間,有網友在教育部官網留言建議到,能否借鑑2013年原廣西工學院和原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組建廣西科技大學的辦學模式,以中原工學院和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基礎,組建「中原理工大學」,培養理工醫交叉融合的「新醫學」人才。
  • 如何看待中原工學院改名中原工業大學?
    中原工學院國內的輿論環境和教育氛圍是不適合普通學校生存的,所以很多學校為了在行業的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關於「中工」改名字第一、我覺得對於中原工學院來說,改名字還是要改下的,至於是不是改名字叫中原工業大學就值得商榷了!不要一直抱著中原這塊金磚不放了,名字大氣即,最重要的是可以博得省和主管機構的資源、政策和資金支持,為以後引進更多的人才打下基礎。
  • 2020年,新鄉醫學院,信陽師範學院,中原工學院,誰能更名成功?
    2020年,轉眼已經過了快一半了,很多大學還沒開學,但是馬上要高考了,而不少高校今年的工作也進行大半了,比如最重要的,大學更名怎麼樣了?中原工學院改名中原工學院也是一所老牌院校,早都想改名了,也本科幾十年了,早在2017年,中原工學院就提出了,改名:中原工業大學。可惜失敗了,當年通過的是鄭州輕工業學院。
  • 網友建議籌建中原理工大學?教育廳:感謝對河南高等教育的關注
    他表示應該以省醫專與中原工學院為基礎籌建中原理工大學,省教育廳也為此做出了回應。教育廳回應近日,有網友建議以河南省醫專和中原工學院為基礎組建中原理工大學,並闡述了四條理由:其一,現階段河南省內本科醫學教育資源缺乏,實力較強的有鄭州大學醫學院、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院、新鄉醫學院等,但對於省內需求來說遠遠不足;其二
  • 關於中原工學院不得不說的事
    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說到中原工學院的辦學水平,不得不提一下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教育部已經向河南省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同意設立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的函》,同意中原工學院和世界知名航空航天大學俄羅斯聯邦聖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製造大學合作,設立中原工學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學院,聯合培養航天領域的高級技術人才,標誌著中原工學院與世界著名大學合作辦學取得新的突破。
  • 河南教育廳回復網友組建「中原理工大學」建議:尚不具備條件
    澎湃新聞記者 俞驕中原工學院河南一名網友近日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建議,以中原工學院和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基礎,組建「中原理工大學」,以培養「新醫學」人才。該網友說,中原工學院與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主校區相近,前者是省內老牌理工科本科院校,具備一定的科研實力。就此,該網友建議,借鑑2013年廣西科技大學籌建(原廣西工學院和原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模式,以中原工學院和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基礎,組建「中原理工大學」,培養理工醫交叉融合的「新醫學」人才。
  • 組建中原理工大學想法很好,但為何被河南教育廳否定?現實很無奈
    近日有人就在官網建議組建中原理工大學,這個名字是不是很新鮮?該網友認為河南省的本科醫學院數量太少,已經制約了河南省的醫療衛生水平,雖然有不少醫學高專,但人才培養層次太低了,不符合現實需要,而且這些院校獨立建設本科院校難度很大,所以建議以中原工學院和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基礎,來組建中原理工大學,以培養「新醫學」人才。
  • 中原工學院
    中原工學院 中原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紡織服裝及相關學科特色鮮明,工、管、文、理、經、法、哲、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型大學
  • 中原工學院走出個性發展之路
    從大獎不斷看人才培養    3月21日,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秋季賽的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辦,中原工學院學生張怡婧、王浩然拍攝的微電影《我心中的美麗中國》,在全國高校9萬件作品中獲得最高獎——唯一一件全場大獎,這在河南高校中尚屬首例。    縫衣服時,拿著線卷總也找不到線的開頭,中原工學院學生馬帥解決了很多人的這一煩惱。
  • 「中原工學院尉氏建校區」,又有了新動向!
    傳媒翁覺得,這畢竟是一件讓尉氏人看到未來和希望的一件事,於是還是決定,拿出來給大家曬曬。 3月1日 中原工學院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宣布,計劃再建設兩個新校區——上街區的民航校區 和尉氏的國際校區 ,對標對表 ,力爭2022年更名大學,通過置換位於中原區的西校區解決部分資金問題。若能順利推進,中原工學院將迎來發展的重大機遇。
  • 【高招訪談】中原工學院:今年計劃招收5100人 填報志願有這些...
    大河網訊 作為一所老牌公辦本科高校,中原工學院秉承辦好對學生負責的教育、辦好主動服務社會的大學宗旨,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深受廣大考生和家長的青睞。
  • 2020年中原工學院遇冷,可能是一場誤導
    2020年河南本科一批招生,中原工學院(軟體類),計劃招生630人,投檔91人,缺額539人。一時間大家對中原工學院質疑聲大起。甚至有幾個報考中原工學院(軟體類)考生也產生心結,來信息詢問我,中原工學院是不是不好?
  • 河南省高校(十二)中原工學院
    哈嘍大家好,我是油墨,我又來啦!很開心又跟大家見面,今天我們來繼續探討河南省的大學,中原工學院。中原工學院校徽中原工學院原名鄭州紡織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紡織服裝和航空技術學科特色鮮明,工、管、文、理、經、法
  • 中原工學院2020招生簡章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中路41號;西校區地址:河南省鄭州市中原中路146號。   六、學校招生管理機構   中原工學院招生委員會是我校本科招生工作決策機構
  • 河南教育廳考慮籌建中原航空航天大學,中原工學院和鄭航院合併!
    早在2014年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投資公司的李光宇就提出鄭州航空港正在加緊建設,未來需要大量航空專業人才,教育部著力推動國內外航空航天大學合作辦學項目在鄭州航空港區落地,建議建設一所中原航空航天大學。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尤其航空港區發展對於鄭州經濟的推動起到了巨大作用。
  • 【高招訪談】詹晉浩:中原工學院計劃在河南招4426人 中原彼得堡...
    6月25日,中原工學院招生工作處處長詹晉浩做客「大河招考季直播」,為廣大考生和家長詳解該校招生政策。【數字】在河南計劃招4426人詹晉浩介紹,2017年,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計劃招生6560人,其中本科計劃招生56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