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教師資格面試中,對考生的考查包含兩部分——即試講和答辯。試講講得好固然重要,但是試講後的答辯環節的表現也不容小覷,對試講的結果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多考生對於答辯中考官都會問到哪些方面的問題,這類答辯問題究竟都應如何組織作答……這些問題都需要考生認真思考和準備。今天,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分享的快樂》的答辯題目以及參考答案,希望能夠為各位考生的考前備考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一、為什麼要與人分享?【學科知識】
【參考答案】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人們交流互動、空間不斷擴大的全球化時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使得人和人之間相互依存關係將更為密切,在集體中更講求團隊精神。所以,應該學習合作與分享,培養合作精神,體會分享所帶來的快樂。
二、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學科知識】
【參考答案】
1.營造親密、信賴、和諧的氛圍。
2.在幼兒中樹立榜樣,進行教育。
3.以正面教育為主,激勵幼兒分享行為的形成。
4.幫助幼兒了解分享快樂的作用。
5.通過家園配合,幫助幼兒學會分享。
三、說一說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教學設計】
【參考答案】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我設置了如下教學目標:
1.體會與他人分享時的快樂和自我滿足感;
2.培養與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3.學會與人交流,分享快樂,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體察他人的情感。
4.明白分享也是獻出關愛,相互幫助體現了一種生存的道德智慧。
四、在本課教學中,你運用了什麼教學方法?【教學實施】
【參考答案】
情景教學法指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以形象為主題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創設的情景一般包括生活展現的情境、圖畫再現的情境、實物演示的情境、音樂渲染的情境等。我在課堂導入環節和「快樂的分享日」環節,均把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到課堂,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直接讓學生體會到分享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體現了情景教學法教學方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能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談話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及時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在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如詢問學生對同學所分享的物品哪一個感興趣?當別人欣賞自己分享的東西時,有什麼感受?欣賞別人的東西時,有什麼感受。這些都運用了談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