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85後紅薯種植戶:如何用一畝田賣100萬?

2021-01-13 齊魯晚報網

雄安新區,千年大計。凌冽的冬日阻擋不了這片土地上升騰的朝氣,從城市到鄉村,這片土地到處瀰漫著生機與希望。對長期生活在這片地區的農戶來說,紅薯是他們的主要作物。伴隨著新區的熱潮,網際網路的東風也在悄然改變著他們的生活。

高健坤便是來自河北保定雄縣的煙薯種植戶,從父輩開始,在他們周圍的土地上便生長著以幾萬畝的紅薯。「紅薯種植我們這是很專業了,人也都很勤勞,產量很好,但是銷售一直是大問題,怎麼賣的出去,賣上價錢?」高健坤的憂慮幾乎是很多農產品主產區種植戶共同擔心的問題。直到遇到一畝田,生意才開始慢慢改觀,到現在身為平臺牛商,客戶量翻倍增長,線上交易額更是超過百萬。

從隴薯到煙薯 品種升級成了致富新商機

雄縣是紅薯的產區,打從高健坤記事起家裡就在種植紅薯了,他子承父業也做了紅薯。隴薯產量大,但是從整體的口感、甜度都相對差一些,所以一直賣不上價格。2015年,當煙薯第一年在市場大範圍推廣時,高健坤憑藉著多年豐富的經驗,開始嘗試做一些轉變,將近一半的紅薯種植地開闢出來改種煙薯。煙薯產量小但品質高且價格可觀。

高健坤不僅自己種植,同時也會持續地在當地尋找優質貨源進行收購,統一拉到市場上去賣,但因為地域的限制,他只能在天津和北京的最多三個市場間來回奔波,雖然銷售量一直都比較穩定,但是生意也沒有進一步擴張的可能,於是如何擴展銷路就成了他最頭疼的問題。

開通牛商,他的客戶成倍增長

為了擴展銷路,高健坤嘗試了很多方法,也用了很多電商平臺,但最終只有一畝田堅持用了下來。「做了很多比較,有的平臺對我們農戶來說不方便,門檻太高,各種證件要求,有的只面向C端消費者,單量不多很非常麻煩。相對來說,一畝田比較合適,拍個照片就可以賣貨。」高健坤坦言自己嘗試電商的路上,遇到不少坑,也希望給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雖然他兩年前就註冊了一畝田帳號,但因為精力有限加上不懂電商銷售,一直沒怎麼重視,直到去年,生意顧問打來的一通電話才改變了這種現狀。

經過生意顧問的介紹加上自己的調研,高健坤開始逐漸重視並研究起來。「做生意沒有投入哪來回報」,深入了解後,高健坤果斷開通了牛商,「用事實說話」。

在一畝田生意顧問的悉心指導下,他從頭開始學起,上架貨品、起標題、上傳圖片,完善規格。「剛開始我什麼都不懂,怎麼管理店鋪,怎麼吸引流量,怎麼優化商品……這些都是小二教我的,沒想到的是我開通牛商第一個月就接到了客戶,後來新客戶越來越多,到了今年10月份開始擴大了收購量,但是仍然供不應求。」

努力就會有回報,一年多的時間,高健坤在一畝田上的生意開始蒸蒸日上,客戶量比以前多了三倍,交易額累計已經超過了百萬。

足不出戶貨賣全國 生活比「蜜薯」甜

在高健坤看來,牛商不僅讓他的生意變好了,還讓他的生意做得更輕鬆了:「沒用一畝田之前我要自己開著貨車去很遠的批發市場賣貨,紅薯的上市期還正好是冬天,又冷又累特別辛苦,現在我每天坐在家裡,賣的貨還比原來多得多!」

因為獨特的種植技術,加上氣候適宜,雄縣種植出來的紅薯品質高,口感好,加上他身處產地,價格很有優勢,所以店裡的回頭客也特別多。有一位上海開烤紅薯店的客戶楊老闆,在高健坤這購買了一次煙薯後,店裡的顧客反饋特別好,於是他就只認準了高健坤家的紅薯,現在採購量加起來都快100噸了。平臺和客戶的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高健坤的生意紅紅火火。

「這半年我增加了很多客戶,學習到很多運營店鋪的心得,口袋也鼓起來了!總的來說就是要多學多問,生意顧問不會嫌你麻煩,只會怕你的生意做得不好,真的非常感謝一畝田!」有了一畝田做「底氣」,接下來高健坤打算進一步擴大收購量,還計劃自己也加盟一個烤紅薯店,讓事業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雄安新區將新建生態廊道及環澱生態林1.4萬畝
    本報訊(記者吳安寧)11月13日,雄安新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發布《雄安新區2019年植樹造林項目(秋季)市場化綠化工程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公告顯示,雄安新區2019年植樹造林項目(秋季)將建設生態林約1.4萬畝。
  • 紅薯鮮賣3元一斤,烤熟賣15元一斤,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
    紅薯又稱地瓜、番薯等,是一種高產穩產的農作物。它具有很高營養價值,生長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瘠。在農村,大多農民種植都是自家食用或者用來餵養家畜,想賣而銷路不通。在城市,我們看見市場上賣的鮮番薯價格都在3元一斤,烤熟15元一斤。假如說種植一畝烤熟賣能賺多少錢呢?
  • 衡陽縣推廣種植萬畝湘蓮:水田變荷田 荷花香百裡
    今年,馮吉階家種了30多畝湘蓮,可收穫3000多公斤蓮子,按每公斤20元計算,能賣6萬多元,摘掉貧困帽不成問題。 據介紹,今年磐江村共流轉水田1300多畝,全部種植高產的太空蓮。村裡成立湘蓮種植合作社,推廣標準化生產,負責統一對接市場。目前,全村57戶貧困戶加入了合作社。 衡陽縣種植湘蓮歷史悠久,尤以臺源烏蓮粒大質優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 種植一畝紅薯,能賣紅薯葉賺錢嗎?
    對於紅薯葉在過去是無人問徑的一種是農作物的葉子,味道有點苦澀,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紅薯葉不斷的被城裡人所喜歡,成為了一道道美食紅薯葉,確實是一個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當然必須有講究栽植的方法。
  • 「一畝田」讓致富快車提速
    東北網9月15日訊 訥河市訥南鎮全勝村是訥謨爾河南岸的一個朝鮮族小村莊,全村常住人口231戶992人,他們靠著村黨支部書記宋振濤「一畝田」的創意,讓全勝村的致富快車再次提速。2018年,在宋振濤的帶領下,全勝村成立了有機水稻合作社,利用村民房前屋後的小菜園種植小園水稻。合作社統一購種、統一育苗、統一銷售。購種、育秧等費用由合作社承擔,農戶只需負責小園的日常管理,便可在秋後享受入社分紅,戶均增收5000餘元。59歲的貧困戶鮑淑琴通過「帶地入社」,成了「一畝田」項目的參與者。
  • 河南「分田到戶第一村」今昔
    河南「分田到戶第一村」    提起「分田到戶」,第一反應一定是安徽鳳陽的小崗村,而在相鄰的河南省,歐營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1978年,我們第六生產隊有339畝地、305口人,一個人一年只能吃到60斤麥,這還是年景好的時候。收的少吃得多,吃不飽時就吃紅薯幹。」提起分田到戶之前的生活,當時的第六生產隊隊長、今年67歲的歐陽玉超仍記憶猶新。
  • 紫心紅薯價格比白心紅薯貴一半,種植前景如何?賺錢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最近有一種紫心紅薯價格賣得都比普通白心紅薯貴,如果是這樣,那麼種植紫心紅薯怎麼樣?賺錢嗎?下面為大家分析。種植紫心紅薯怎麼樣?賺不賺錢?我們從其種植前景說起:一、紫心紅薯種植前景分析紫心紅薯也叫黑薯,它是番薯的另一個品種。
  • 種植一畝紫色西蘭花能賺2.6萬多元,那麼種植前景如何呢
    據了解,紫色西蘭花價格比普通西蘭花貴了十幾倍,那麼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有沒有種植前景?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種植一畝紫色西蘭花能賺多少錢?前景如何?下面為大家一一分析介紹。二、紫色西蘭花種植成本分析目前種植一畝紫色西蘭花,投入成本大概需要3600元。因為種子比較貴,一畝大概要栽植2000株左右,市場賣的紫色西蘭花種子大概是20元一克,然後一畝需要種子大概25克左右,市面上賣的種子正好是25克一包,所以種子一包一畝,費用大概是500塊。
  • 「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推進北京市場
    扎賚特旗大米產量少,全旗90萬畝水稻田,年產出加工成米也就30萬噸,遠遠不夠北京的供應量。「大一點的超商都滿足不了。過去我們多次聯繫、開發北京市場,卻都以失敗告終。」魏建明說。去年,扎賚特旗將「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推進北京市場。
  • 總規模2.68萬畝!河北雄安綠博園最新消息來啦
    公告內容如下 採購人名稱: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局 採購人地址:河北容城縣奧威路100號 採購人聯繫方式:譚小玲 採購代理機構全稱:河北省成套招標有限公司 採購代理機構地址:石家莊市工農路486號
  • 一畝田CEO鄧錦宏獲評「數字農業先鋒人物」
    這是個長期的過程,過去的九年,我們通過面對面培訓,1對1講解,在2800多個縣,培養出3000萬的數位化農民。今年,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我們參與搭建廣東百萬農民線上免費培訓平臺,將種植技術分享、短視頻營銷技巧、線上賣貨指南等都通過視頻化的方式,在一畝田這樣的數字平臺上呈現,將知識0門檻、近距離的傳遞給百萬農民。這個項目今天還獲評大會「數字農業十大創新案例」。
  • 用大數據玩轉農超對接 一畝田讓農產品「好賣」又「賣好」
    用大數據玩轉農超對接 一畝田讓農產品「好賣」又「賣好」 2016-  10月31日,一畝田與IBMG在山東青島合作舉辦了生鮮供應商資源對接會。新華都購物廣場、北京京客隆、青島利客來集團、上海寶燕集團、北京超市發等50家全國百強連鎖超市、各地區龍頭連鎖的生鮮採購負責人及來自浙江、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20餘家一畝田平臺的供應商,參加了本次對接活動。
  • 一年多,雄安新區為啥一鍬土都不動?北師大到雄安培養現代型校長
    【新區規劃】1、榮烏高速雄安新區段高速功能調整 津石高速2020年建成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京臺高速至京港澳高速段PPP項目推介會上傳出的新消息,現有的榮烏高速的雄安新區段使用功能將向城市快速路轉變,雄安新區高速網「三橫」中的榮烏新線將成為一條聯繫津冀的高速通道。另一條津石高速也在推進,計劃2020年與河北段同步建成。
  • 「一畝田」讓貧困群眾心裡甜
    高偉  「真是太感謝大慶百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了,『一畝田』讓我們貧困戶看到了脫貧的曙光。」日前,明水縣繁榮鄉貧困戶張海林滿面春風地說。  三月中旬,「我在明水有畝田」線上線下營銷活動一經推出,即刻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 一畝田千人裁員,這家號稱日交易額破3億的公司怎麼了?
    從億邦動力網了解的信息顯示,一畝田曾公開對媒體稱其公司共有員工3000名。全國各地的被裁員工聚集在一起,討論這件事情帶給他們的恐慌。在收到通知一段時間後,部分員工的內部工作郵箱被清理,帳號已顯示無法登陸。
  • 河南夫婦種植甘蔗大賣,1畝可賣1萬多元
    11月10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傅寨鄉傅寨村的田野裡,正在收穫甘蔗的付剛強、樊美玲夫婦喜笑顏開,他們今年種植70畝黑皮甘蔗,除了一些遊客到地裡採收之外,夫妻倆種植的黑皮甘蔗目前主要是供應正陽縣的超市和電商。由於品質好,線上線下銷售火爆。
  • 疫情下他賣農貨收入翻三番,客戶100%來自一畝田
    一畝田上的商家鞠慶新每天也是忙個不停。但與很多同行在努力降低損失不同,鞠慶新躊躇滿志想的是如何把生意做更大。由於在一畝田線上經營積累了許多大客戶,且當地對農貨運輸開通了綠色通道,疫情期他沒有遇到銷售不暢和物流受阻的困境,恰恰相反,「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同期好太多了,收入至少翻了三番,平均每天發貨4000箱。」
  • 新區萬畝向日葵產業園打通致富路
    務工的村民走在聯合收割機前,正在熟練地將插在枝幹上風乾後的食葵盤摘下扔進聯合收割機的脫粒收穫槽,不到半小時,1畝地的葵花就完成脫粒工作。 「小小的向日葵從開花到結籽給我帶來了太多的意外收穫,今年向日葵基地流轉了我家6畝土地,還為我安排了工作,現在我不光能掙到土地流轉費、務工工資,還能獲得到戶產業扶持資金分紅。」石門溝村民安啟康將自己原本零散的幾塊耕地流轉至園區國有企業,而自己也成為企業的一名種植工人,能夠定期得到分紅的同時,每月還有穩定的務工收入。
  • 一畝田:電商與農資合作助推農產品種得好賣得好
    12月4日,一畝田農產品電商平臺農資農服業務總經理譚斌應邀在南寧舉行的「做旺2018:未來農資『營銷+』千人大課」活動上做了主題分享。他認為,農產品電商平臺與農資廠家及經銷商的合作能讓農產品種得好、賣得好。  當前農產品銷售賣難和熱賣並存,呈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況。
  • 中建一局承建的雄安綠博園—辛集林、辛集園項目按下啟動鍵
    2020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三周年。由中建一局承建的河北雄安綠博園—辛集林、辛集園項目按下啟動鍵,計劃4月中旬完成臨建建設,4月20日完成樣板樹林區種植計劃,項目建成後將助力繪就這座舉世矚目的「未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