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族,靠什麼養活晚年?很多人說:這些東西比金錢更重要

2021-01-10 小杜的日常

關於丁克族一詞,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這個詞是舶來品,從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原來的意思是「丁克族」(雙份收入,無子女),由國人使用首字母「DINK」,後又改為「丁克族」,後來為了省事而改為漢語拼音,即我們現在所說的「丁克族」。

伴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丁克族已經不再是一個小群體,而是一個處處存在的群體。這就是說,家庭模式將進入一個新時代,對那些生來就不喜歡孩子的人來說,就是一個福音。

許多青年想加入這一群體,但又被傳統教育束縛住了:在我國,養兒防老是流傳千年的傳承,如果不想要孩子,自己的晚年該怎麼維持呢?這就是金錢?

在年輕一代的疑惑面前,我國第一批已步入老年的丁克族人笑了,他們作為有經驗的人,紛紛現身。現在,我們就以過來人的經歷為例,來看看沒有孩子的丁克族是怎麼養活他們的?不要說有錢就是好,下面這些事情和金錢比起來更重要。

靈性生命:滿足感和成就感非常重要。

趙老先生生於1960年,是一位大學教授,早年因身體不適被動地選擇了丁克,與老伴兒相依為命數十年。現在到了退休年齡,當同學們享受著天倫之樂的時候,趙老師卻從大學裡返校,又一次出現在課堂上。

由於年老,已過六旬,趙老先生選擇繼續工作,正是因為晚年生活的空虛與孤獨。據老先生解釋,丁克族晚年最害怕的就是那一點孤單,所以,如何保證業餘生活的充實和滿足,人活著的時候必須有價值,這樣才能避免浮想聯翩。

社會關係:一個穩定的人際網絡。

我的小姨現年56歲,算是較早的丁克族人了,現在雖然還不到暮年,但生活節奏也開始放慢,不比年輕時那麼拼命。面臨我的問題時,小姨無奈地說,對丁克來說,錢對他來說,沒有穩定的人脈關係很重要。

由於沒有孩子,小姨會盡其所能地和小輩們打好交道,以便將來以防萬一。除小輩、姐妹外,姨媽每月都請姐妹聚會,每日還要留心相伴的時間,只因——「相伴與共利是維繫夫妻關係的兩大法寶,而夫妻關係是丁克族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必需品。」

這當然不是說錢就不重要了,養老金和大筆儲蓄一樣,都是為丁克族人的後半生保駕護航的經濟基礎,雙管齊下,丁克族人的後半生才能和大家一樣幸福。

相關焦點

  • 「丁克」族一生沒有孩子,他們晚年生活怎樣?是悽涼還是更輕鬆?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做丁克。比如韓國,韓國在2018年發布《2018年出生統計(確定版)》指出,韓國的合計生育率僅為0.98,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生育率進入「零時代」的國家。這意味著什麼?生育率0.98就意味著在韓國,平均一位女性終身生產子女不足一個。這和丁克數量的增長,不無關係。
  • 一輩子不當媽媽,是一種什麼感受?步入晚年的丁克族說出現狀
    不過近幾十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在中國也出現了這麼一批丁克族。其實生不生娃,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對與錯,人的想法和觀念不同,自然選擇的生活不同。可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人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對他們也是褒貶不一。丁克的夫妻,相較於生兒育女的夫妻,多了屬於自己的空暇時間,生活壓力小,更不用幫子女帶孩子。不過丁克夫妻的晚年生活,真的活得如他們想的那樣瀟灑嗎?
  • 無兒無女是什麼感受?「丁克族」的晚年,選擇怎樣的生活好?
    一生無子的人,生活中有什麼感覺?時至今日,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一、丁克是什麼意思?丁克,我們從英文單詞來解釋,它字面上大致意思是說:雙收入,沒有孩子。也就是一些有生育能力的人,卻選擇了不養孩子,並且堅持自己的選擇,認可這樣的生活方式。
  • 關腱元:丁克族晚年很悲慘,不要被欺騙,其實並不是
    我們在生活中說起丁克族,可能很多人都會比較了解丁克族,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選擇不要孩子,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我們不要孩子的話,總覺得晚年會過得非常的悲慘,其實並不一定下面我們給大家來說一下。【1】各種不確定很多人都覺得有孩子好像會有一個依靠,其實並不一定,如果我們有孩子的話,也很可能會出現失獨的情況,所以說對於丁克族來說,也不見的,沒有孩子晚年生活就一定悲慘,如果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孩子也沒有什麼負擔,那麼在這個時候也會手上攢很多錢。我們在老了之後也可以出去旅遊,也可以去做各種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 一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族」,晚年的生活怎麼樣?跟你想像中不同
    有很多人認為,一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族」,他們可以免去不少的經濟壓力,孩子上學和未來結婚買房買車的支出,都可以省下來。因為沒有孩子的壓力,丁克一族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瀟灑的。然而有的人表示,「主張不生孩子」的丁克一族,晚年生活可能跟你想像中的不同。那丁克族晚年的生活怎麼樣?他們後悔自己的選擇嗎?
  • 「不婚族」和「丁克族」,晚年咋樣了?過來人訴說親身經歷,揪心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結婚並不等於幸福,單身也不意味著不幸福」,這是近日民政局的一段走紅標語,對於現在的社會而言,結婚生子並不是唯一的人生選擇,也有很多人成為了「不婚主義」和「丁克族」。過來人告訴你不婚族指的是那些經濟條件好,學識高,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終身不婚的人群,對他們而言,自由和無拘無束的生活更有吸引力。丁克族指的是夫妻雙方具備生育能力,但主動放棄生育的人群,也就是無子女,獨享二人生活的家庭。
  • 「養娃的錢,用來養老」,丁克族晚年真瀟灑嗎?對比下就知道了
    在傳統的習俗中,成年人到一定的年紀就要娶妻嫁人、生兒育女,到老年就會兒孫滿堂,但是丁克族卻持著不同的意見,他們就算結婚了也不打算要孩子,沒有養孩子的操心會更幸福。小劉是一個生過二胎的媽媽,平時在家裡做家務和照顧孩子忙得不可開交,終於有機會公司集體旅遊,小劉就把孩子放在父母家幫忙照顧,自己去旅遊。
  • 國內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會不會後悔當初選擇?過來人說出心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丁克族」在我國出現已經過了幾十年了,第一批選擇做丁克族的人也大都進入晚年了 。直到現在,人們對「丁克族」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人說不生孩子選擇做丁克族是自私,還有人反駁沒有法律規定一定要生孩子,生與不生都是個人的自由。
  • 不婚主義和「丁克族」,晚年真會老無所依嗎?這些過來人說了實話
    世上情愛千千萬,不屑一顧枉為人……——南明夫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婚」和「丁克」也開始逐漸被人理解和接受。畢竟人生於世,沒有什麼年齡就一定要結婚的規定。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堅持和生活方式,無論是否結婚,只要我們自己問心無愧,就不難擁有自己瀟灑、愜意的人生。有些人步入婚姻,結婚生子,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也希望自己年老之後能有依靠。可那些選擇不婚的「丁克族」,又是否能一如年輕時那般瀟灑快活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那些不婚主義的「丁克族」,晚年真會老無所依嗎?這些過來人說了實話。
  • 沒了孩子,丁克族怎麼養活自己?貧富的經歷與此截然不同
    在中國,大多數人的養老都是靠子女,而丁克族作為一個無子女的存在,如何養老就成為大眾最為關注的話題。青年中丁克族日益增多,人們對養老問題的關注也日益增加,所以,今天就以兩位不同階層的老人的真實經歷,來告訴大家,錢在老年生活中的作用。貧窮的丁克:靠親戚長期工作。身為60年代出生的王阿姨,她的丁克思想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對,大家都認為她的思想是反動的。
  • 國內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
    現在很多夫妻都選擇了當"丁克族"。一輩子都無子女是啥感受?國內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呢?接下來將為大家一一揭曉。案例池爺爺和池奶奶就是國內第一批"丁克族",據知情人描述。早年,池奶奶因為身體緣故而懷不上孩子,而池爺爺也表示他並不喜歡孩子,所以他們兩人便當起了丁克族。
  • 人老了卻沒生一個娃真的瀟灑嗎?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後悔了嗎
    文|啞鈴媽媽「丁克」是什麼?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譯,意思是家庭雙收入卻選擇不要孩子。這些人他們本身具有生育能力但是卻選擇不生育。劉大姐夫妻倆曾是名牌大學的「雙學霸」,他們有很多共同的愛好,酷愛旅遊、健身、聽音樂。周圍的人時常對於他們夫妻不肯生孩子,存在非議,有許多人說:「什麼不想生孩子,肯定是生不出來啦!」對於外人的指指點點,劉大姐夫妻倆之前倒是看得很開。年輕的時候,別人在忙著生孩子。劉大姐已經升職到了公司的管理階層,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
  • 一生無子是什麼感覺?國內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如今狀況
    那時大多數人對待「丁克」的態度都是負面的,尤其是父母輩。人們認為:「一生都沒有孩子?這太奇怪了!」但如今,隨著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並且第一批丁克族也步入了中年,大眾對「丁克」的看法也有了轉變。朋友小王夫婦便是一對丁克夫妻。他們結婚時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當時的「潮流青年」,他們一直堅持著丁克的想法。
  • 丁克族就是一群文化斷層的人,且很多非常自私,對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生活中「丁克族」好像多了起來。如果說「丁克族」過得非常的好,有利於民族發展、人類物種發展,這是一件好的事情,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所以在很多中國人的內心中是排斥和不能接受「丁克族」的,當然中國人通常不會把這種排斥和不能接受表達出來的,通常用沉默或者事不關己、或者只要不和自己有關就好等態度來來表達。
  • 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沒有孩子的他們,現狀如何?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第一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第二是不做官侍奉父母,專做啃老族;第三是盲目順從父母的愚孝。這其中第一條是多數人不能接受的,因為傳統的生育觀念認為「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優生優育」、「丁克族」逐漸成為年輕人嚮往的生活。
  • 丁克族與我們人性的自私
    你就可以看到現在的印度有些修行人,很奇怪的。他就為了升天,看到雞吃牛吃能升天,他就學雞吃牛吃。這就是典型外道。為了自己而已。人有自私的一面,但自私的人,哪怕成功了。也是孤家寡人,沒有至親的人,也沒有子孫。現在很多人,就講丁克族。兩個人結婚,但不要孩子,叫做丁克族。這種西方的東西,是很自私的。但是這種自私在發達城市卻認為理所當然。
  • 首批「丁克族」已步入晚年,如今後悔了嗎?三位丁克給出答案
    文 | 尼莫媽媽育兒師,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兒孫滿堂、人丁興旺在我們的中華傳統思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34;是很多家長的心願,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出人頭地,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幸福平安的生活下去。兒女們的健康幸福對於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開心的事情。
  • 一輩子不要孩子,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
    國內第一批沒有後代的「丁克族」已經道路晚年,現在生活怎樣由於我國的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們認為沒有後代就是最大的不孝,由於在父輩母輩那裡很難讓他們接受自己家的香火斷續的事實。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轉變,很多年輕人都在嘗試不生孩子,做一個丁克族。
  • 測你老了靠什麼養活自己,準
    測你老了靠什麼養活自己,準 ,金錢幾乎都用來讓孩子們學習,當然你的付出你孩子們都看在眼裡了,所以在你老年的時候,你的子女們會加倍對你好,讓你晚年好過,孩子們會陪在你身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你老了以後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你是個自尊心非常強的人,你一直都很好強,就是到了晚年也是這樣。
  • 四十年前,不生孩子的丁克族現在怎樣了?三大晚年困境逃不掉
    文|秘籍君 丁克族,是上世紀作為外來文化進入我國的特殊名詞,本質是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縮寫音譯,指的是雙份收入、沒有孩子的群體。隨著社會變化,不少單身不生孩子的群體也被囊括於內,而丁克族的規模也逐年擴大,慢慢進入到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