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製造界網
來源/中外管理雜誌(ID:zwgl1991)
作者/楊光
想不到這次日本隱形冠軍探訪之行的第一站,走訪的是一家非常地道而優秀,卻又明顯一反常規的日本製造業中小企業。
1/ 街區裡的世界隱形冠軍
這家日本企業非常地道,首先在於它有一個非常日本化的名字:富士電子工業株式會社。日本企業名字裡包含「富士」,就如同我們好幾家中國企業都叫長城一樣,代表著本民族的精神圖騰與價值追求。它的地道當然遠不止名字,更在於它具有日本企業特有的一些氣質。
富士電子工業具有不少日本長青企業的特徵,公司看起來並不大,就坐落在大阪一個普通的街區裡,馬路這邊是公司廠房,幾米的對面就是栽著松樹盆景的日式兩層小民居。就是這家並不張揚的街道中小企業,創業至今已有59年。雖然在日企裡還算不上長壽,但公司的家族經營也已經在風風雨雨中傳到了第二代的第三任社長,公司始終秉持日本企業一貫追求的長期化經營思維,注重全球化人才的培養,並在一個細分市場裡把產品品質做到極致。此外,富士始終基於全球化來著眼。即便在並不寬闊的公司辦公區裡,也會專門闢出一間房,用來給穆斯林客戶做朝拜!
當然少不了的,富士電子工業也傳承了日本企業看重企業價值理念的特點。
這要從富士的主營行業說起——高頻感應加熱。不明白什麼意思對嗎?這就是現在才提及其所在行業的原因。作為隱形冠軍企業,所從事的行業細分市場通常都是涉及大眾不熟悉甚至聞所未聞的專業領域和專業技術。但是,他們的技術及產品卻對我們的社會非常重要。所謂高頻感應加熱,就是高頻淬火,是一種非接觸加熱的技術。富士對於到訪的跨行客人,不奢求你懂得他們的技術,卻會一言蔽之地告訴你這些技術的意義:沒有熱處理技術的存在,你每天所駕乘的汽車,要想讓你敢於坐進去而不惶恐,車的重量就要比現在重三倍!很顯然,這項技術對於各種金屬部件的強度與韌度保證,都有著巨大的作用。因為有意義,於是有價值。
2/ 「我們不認為人是成本」
那麼既然這項已經誕生100多年的技術都很厲害,富士電子工業又有多厲害?別看公司近一個花甲也只偏安街區裡,並只僱傭了120多名員工,但是它同樣像很多日本隱形冠軍一樣,會在不經意間震撼你。
每一個富士生產的線圈上,都刻上了生產者的名字
第一,富士在半個多世紀裡制定了多項熱處理行業技術標準,並且擁有了100多個技術專利。
第二,富士的產品,包括金屬部件的淬火加工,也包括直接售賣淬火設備。他們很自豪於他們每天操作的設備,都是自己生產出來的!既然自己就是自己的第一用戶,那麼購買設備的客戶還有什麼不放心?
第三,富士的客戶遍及豐田、本田、日產、現代等眾多世界級一線汽車廠商,並輻射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大發達及新興市場。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細分的汽車曲軸淬火設備領域,這家貌不驚人的街道中小企業,廠房設備也不炫目,甚至相比不少中國企業有些老舊,但富士生產的產品居然佔據了日本80%的市場!以及全球20% 的市場!基於以上,該公司每年的稅前利潤高達15%。
第五,富士的生產過程雖然始終離不開水的消耗,但是他們能夠做到工業廢水循環使用,長達半年才需要集中處理一次。於是今年2月,富士電子工業又被日本經濟產業省認定為年度「健康經營優良企業」。
這就是隱形冠軍企業的厲害,在一個我們大眾都日日離不開的產品領域,他們悄無聲息地佔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默默無聞地賺著豐厚的經營收益,並持之以恆地做著卓越的社會貢獻。
但這些既有市場的細分老大,絕不意味固步自封。富士電子工業從5年前開始使用工業機器人進行現場作業。由此,生產效率迅速提升了3倍。但最有意思的並不在於此,而在於面對我提出中國企業最好奇的「那麼你們的人力成本下降了多少」時,他們的回答是「一點都沒有」,一方面日本企業即便使用了機器人也不會直接裁員,更在於隨後該公司社長一句簡短的顛覆性闡釋:「我們不認為人是成本」。是啊,我們齊根兒上可能就想偏了——我們不整天說「人是公司最大的資源與財富」嗎?
3/ 市場下滑,女社長臨危接班
那麼,富士電子工業的「一反常規」又是指什麼?
在於,這家經營卓越、技術超凡的工業製造業公司的第三任社長,也就是前面一言點醒誤區的,竟然是一位優雅而幹練的女子——渡邊弘子,富士電子工業創始人的長女!為什麼會是她?她會是個嬌生慣養的二代花瓶嗎?在日本,經營企業只能靠成績說話。要知道,在弘子接班才5年後,日本經濟產業省評選的「全球NICHE尖端企業100強」裡,她是獲獎者裡唯一的女性。看著照片上一片黑壓壓西裝眾星捧月般頗為惹眼的自己,弘子5年後面對中國企業家們依然坦然自豪地笑著。
既然親弟弟也在公司,丈夫也進入到了公司,繼承家業的卻為什麼是她?面對我直接提出的這個問題,已接班10年的弘子使用了一個超級拖長的「阿諾——」(類似於漢語裡邊想邊說的「這個~~」)開頭。是的,這件在我們看似反常而她認為自然而然的事,弘子似乎還沒顧得上去總結。
其實和很多公司一樣,傳承往往都是公司危機逼出來的。當時正值2008年金融海嘯,一向著力於美國市場的富士,也遭受了巨大的市場下滑危機。而經理人出身的第二任社長,面對危機卻生理上缺少應對的果斷與魄力。於是,也已經在公司任常務副總並負責市場營銷多年的弘子,頗不同尋常地向自己的父親直接毛遂自薦。這與生有兒子,卻連父親直接點將都不肯接手的很多中國家族企業截然不同。
給穆斯林準備的祈禱室
弘子以女子之身,在公司危急時刻,敢於邁出這擔當的一步,是怎麼考慮的?「弟弟不擅長對外交際。而我知道這時公司必須要做大膽的變革。但是要想實現組織變革,就必須擁有足夠的人事權。為此,我需要擔任社長,才能做到。」弘子完全沒有日本人常見的含蓄,沒有日本女人特有的柔弱,而是直言不諱,當仁不讓。
那麼,我又問弘子:「你和你父親,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埋頭事業向前的弘子,顯然也沒有細想過這個問題,又在略微思考後,簡明扼要地說:「我和我父親最相似的,就是都喜歡挑戰新事物,都是先幹起來再說那一類的。不同嘛,我父親是很傳統的人,又因為太成功,所以他會固執一些。而我和我們的團隊,喜歡沒有任何束縛,我希望在更自由的環境下共同做好企業的創新。」
但沒有什麼創新和成功是沒有代價的。特別是日本這樣一位高技術型製造業的女子社長。「我接班後就是全力做工作,根本沒有所謂事業與生活的平衡。」弘子面對我的疑問,依然快人快語。同時她也承認,她沒有像很多日本女子那樣成為賢妻良母照顧好家庭,為此她專門成立一個「製造業女子會」,就是為了修正自己的缺憾,倡導更多女性做好兩者必要的平衡。而我們都沒有意識到,弘子的夫君此時此刻就悄悄在後排座,默默地看著自己的妻子站在舞臺的高光焦點下。
令我們一行很是感動的是,整個活動中的講解、問答和參訪車間,弘子作為一社之長,都是全程陪著我們並親歷親為,即便戴上安全帽會稍微弄亂她精緻的披肩髮型。車間參訪中間,三個細節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弘子在親自介紹生產工藝時,還不忘補充:廠房衛生間門上優雅醒目的男女圖案,是她親自設計的;二是當我手拿散開的公司雨傘試圖重新系上時,一直忙於講解的弘子卻能洞察秋毫,馬上走過來親自幫我把傘系好;三是臨別合影時,弘子作為東道主卻主動提出並堅持自己蹲下來——是的,弘子作為創二代企業家,雖然十年煉成,幹練果敢,但她依然是一位細膩謙卑的日本女子。
當弘子率領她的富士團隊,像很多日本企業一樣一如既往站在公司門口向我們鞠躬送別直到走出視野時,這家日本隱形冠軍企業的身影,已然卓然清晰靚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