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當前位置: 視頻北京 > 訪談 > 如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文章來源:首都之窗 發布時間:2012-11-03 14:30
訪談時間:2011年07月08日
嘉賓:市衛生局疾控處副處長 杜紅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 王凌雲
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所長 趙耀
簡介:2011年6月30日北京市衛生局發布了《北京人健康指引》,內容包括每天不少於7到8小時睡眠,每周至少運動三次,男性腰圍要小於2.7尺,女性要小於2.4尺,有幸福感等等,您達標了嗎?針對這些指標,我們將和大家就如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話題進行交流。
一、發布《北京人健康指引》的目的、手冊的獲取方式有哪些?
主持人:各位親愛的首都之窗網友,大家下午好,這裡是醫德昭「大家談」的訪談現場,2011年6月30日北京市衛生局發布了《北京人健康指引》,內容包括每天不少於7到8小時睡眠,每周至少運動三次,男性腰圍要小於2.7尺,女性要小於2.4尺,有幸福感等等,您達標了嗎?針對這些指標,我們將和大家就如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話題進行交流,首先我介紹一下今天在座的三位嘉賓。
主持人:市衛生局疾控處副處長 杜紅,歡迎您。
杜紅:網友們,同志們,大家好。
主持人: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 王凌雲,歡迎您。
王凌云: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好。
主持人: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所長 趙耀,歡迎您。
趙耀: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好。
主持人:首先能不能介紹一下我們這次發布《北京人健康指引》的目的是什麼?
杜紅:發布這個小冊子主要是想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識,通過閱讀小冊子使大家對照自身存在的一些健康問題,引導和倡導大家養成健康的習慣,樹立健康的行為,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主持人:我了解到這個小冊子從正式發布之前有過挺長的徵求意見的醞釀期。
杜紅:對,徵求了很多,多層次的意見之後,最後融合成34條標準。
主持人:怎麼能拿到《北京人健康指引》這本小冊子?
王凌云:《北京人健康指引》這個手冊是這樣子的,將來會投放在書店,大家可以去書店購買,同時會在北京市衛生局衛生信息網上連載,包括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的博客也會連載,我們也會在搜狐網上設立一個專區,不僅可以下載,還有一個深入的解讀,會一步步傳上去,大家可以關注。
主持人:現在已經掛到網上了嗎?
王凌云:衛生信息網和博客已經上了,但它是連載,陸續的整個小冊子都會上去。
主持人:書店什麼時候可以購買?
杜紅:現在已經有書號了,新聞發布會之後可以陸續就能買到了。
二、從《北京人監控指引》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1、日常生活中,喝什麼水最好?
主持人:大家也可以通過首都之窗的「醫德昭」專題裡下載裡面的內容。我看到指引中提到飲用煮開的水或者是安全的水每天不少於1200毫升。網友關注,市面上有白開水、蒸餾水、礦泉水、弱鹼性水,還有淨化水,到底哪種好?
趙耀:白開水最好,咱們說飲用安全的水,白開水主要是說咱們符合飲用標準的水煮沸,其次是最符合人體健康需要的,然後是最經濟實用的,所以選飲用水的時候首選飲用白開水。現在大家也知道,有不同的水,像純淨水和礦泉水,有相應的國家標準,首先要符合國家的衛生標準。其次,像純淨水主要也是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水做為原料,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得到純淨水。純淨水在生產加工工藝過程中,在去除有害物質的同時,有一些微量元素可能也同時被去除了。礦泉水是從深層的地下水,有的是自然的,有的是人為開採的,礦泉水是一些礦物元素相應比自來水會高一些,有一些需求的人可以喝。但是現在最經濟實用的,最符合人體需求的還是要建議大家多喝白開水。
主持人:也有一些廣告說到人體需要有弱鹼性的環境,要喝弱鹼性水,有的時候讓大家覺得很迷盲,所以今天也想問問專家。
趙耀:人體本身的PH值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咱們現在說健康的人,整個緩衝系統調節機能比較強,會使PH值穩定在一個範圍內,7.35到7.45之間,不管你喝什麼樣的水都會穩定下來,呈酸性或是鹼性你代謝了之後其實原理都不會有變化。
2、日常飲食中,如何做到粗細搭配?
主持人:任何事情不能極端。指引中提到膳食要多樣,要以穀類為主,提到粗細搭配,所以我想問問您,粗細搭配到底指什麼,我們在日常飲食過程中,怎麼搭配才叫粗細搭配法?
趙耀:粗細搭配有兩層的概念,一部分主要是從字眼來講是粗糧和細糧要平常搭配著吃,現在的生活條件比較高,一般喜歡吃大米、白面,尤其是北方的精白米麵吃得比較高,粗糧一般是指這些以外的,比如說玉米、小米、高粱、紅小豆、綠豆、黑豆都屬於粗糧的範圍內,就是老百姓俗稱的粗雜糧。第二層是現在吃的精白米麵多,大家要多吃一些加工精度低的食物,比如說標準米,標準面,或者是全麥的這種。
主持人:多樣指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大的概念。
趙耀:對,各種各樣的食物都會提供一定的營養素,像母乳是比較全面的食物,除了母乳以外其他食物都會提供不同的營養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個是合理搭配,另外是食物要適量。中國營養學會給全中國人民推了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比如穀類、薯類、豆類、堅果、魚類、肉類、蛋類,油和鹽,還有水。
3、如何使飲食中營養達到均衡?
主持人:我記得以前訪談中專家提過北京人的飲食是不均衡的。
趙耀:現在比如說油和鹽超過國家推薦的標準,另外像微量營養素,維生素B1,B2或者是鈣有一些是沒有達到攝入量,在有一部分人群裡面。
主持人:是什麼樣的人群?
趙耀:我們2009年有一些數據顯示,膳食寶塔裡面推薦的成年人一般一天能吃250克到400克穀物。另外一個是深色蔬菜,推薦大概一天要吃到300克到500克。比如說根莖類的,葉類的,大家可能吃的時候種類沒有涉及到。另外我們建議至少有一半以上,大概是250克左右的應該是深顏色的蔬菜,深綠色的蔬菜,紅色的蔬菜,桔紅色的蔬菜。蔬菜除了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之外,還能提高免疫力。
主持人:現在有一些專家講,多吃一些深色類的蔬菜,包括深色的穀物,比如說豆子,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從營養均衡來說,是能平衡營養的比例對嗎?
趙耀:對,不同種類的食物裡面的營養素含量不一樣,種類也不一樣,所以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食物都要涉及到,不能說這個東西不愛吃就不吃,儘量食物都能涉及到,但一定要總量控制。
主持人:我們作為普通的市民,家裡日常主婦去做菜,她怎麼知道總量適應,有沒有一些書,或者能不能從《北京人健康指引》中了解到?
趙耀:《北京人健康指引》中已經提到了怎麼吃,另外,有一些可以通過網站或者是書店也可以買到,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專業的網站或者是書籍,可以看一看。
主持人:您手裡拿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是可以了解到的嗎?
趙耀:對。
4、每天多長時間的睡眠是最合適的?
主持人:網友說,指引中提到每天不少於7到8小時的睡眠,以現在的生活壓力,恐怕很少人能做到,我們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嗎?
王凌云:確實現在由於生活壓力和工作緊張,很多人都不能達到7到8小時的睡眠,我也不太能,不過睡眠不足確實是一個不好的生活方式,因為睡眠不足會影響注意力和記憶力的下降,會影響新陳代謝,會加快人的衰老,比如說女同志一晚上不睡覺的話,第二天會很憔悴。但是睡眠過長也不太好,會增加心肺的負擔,會增加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指引裡面給大家一個正確的健康生活的觀點,我們建議大家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成人睡覺一般在7到8小時,不要過長也不要過短,現在的生活需要大家自己去調節,能達到健康的生活方式。
主持人:網友說,每天午睡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也是一個不錯的習慣。
王凌云:確實,如果晚上睡眠不足的話,在白天補一下也是很好的。
5、如何預防近視?
主持人:網友說,每天對著電腦、手機,不近視才怪,我看咱們的《北京人健康指引》也提到了關於近視的概念。
王凌云:對,近視是青少年時期形成的,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它的發生和發展還是跟後天的光線不足,閱讀姿勢不正確,包括閱讀時間過長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指引中提到護眼的一條,大家不要在光線弱的情況下,不在走路情況下,不在躺著的情況下看書,注意保護眼睛,如果看得時間長了需要休息。建議每年檢查一次視力,也是教給大家一個方法。
三、如何控制餐飲市場的油鹽用量?
主持人:謝謝。指引中還提到是每天油的攝入量不超過25到30克,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對家庭主婦來說可能會嚴格注意這些東西,但是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在食堂或者是餐館來解決一日三餐的,餐廳的油和鹽的使用兩不達標怎麼辦,有沒有對餐飲市場的規範?
杜紅:你提的問題非常好,我們作為政府部門非常關注這個問題,所以從2007年衛生部就委託中國營養學會修訂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在全社會人群中開展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健康宣傳。像您說的,在北京市在2008年、2009年發放了鹽勺和油壺500萬個,從健康意識上讓全人群都接受。其實每天食用6克鹽,對中國人的口味來說簡直不能接受,可能要幾代循序漸進的養成這種習慣。在食堂我們加強了對炊管人員的限鹽少油的習慣,讓做飯的炊事人員和採購人員自己的意識提高,逐步實現到真正操作層面上。還有一個,我們從2009年,衛生部倡導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的全面健康生活行動,具體的實施方案裡面有對示範食堂的創建工作。北京市在2009年也開展了像朝陽、東城、西城,分別由六個區縣開展了示範食堂的創建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應。示範食堂是從食堂的食品安全,食品衛生,就餐環境,以及對食堂,餐廳的從業人員的知識理念和操作技術給予一定的規範,也起到了一定的示範作用。比方說在東城都有示範的食堂和餐廳。今年,我們也正在做健康膳食標準,食譜的標準,今年爭取做出標準以後能給大家一個參考。
主持人:這是要在全市全面鋪開嗎?
杜紅:現在只是試點,我們試行,經過試點成功以後,我們加以推廣。試點我們選的是東城,一個是中糧集團覆蓋的所有的食堂,還有東城區政府機關服務中心下設的300多個食堂。
主持人:剛才說到食堂,關於我們的餐館呢,我們要規範起來可能難度更大一些,因為全北京市有這麼多的餐飲企業。
杜紅:餐館和食堂的管理是一樣的,再一個2009年參加發布的《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當中有一個膳食行動,衛生部門配合市商務委開展低鈉鹽的操作,而且配送鹽勺,實際上在餐館的管理和食堂是一樣的。
主持人:也是先試點再全面推開。
杜紅:餐館也有健康的示範,也在東城。
主持人:謝謝。有網友提出一個自己的看法,他說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有的人不吃鹽,有的人口重,需要20克或者是更多的鹽,吃少了還得病,幹嗎非要標準化?
趙耀:我們的數據是針對全人群的,還是要給大家一個理念,食鹽的攝入量現在有一個明確的研究結果是根據人的血壓水平和患高血壓的風險是密切相關的,通俗來講,你可能鹽吃得越多,尤其是有一些家族史,可能得病的機率越高,所以鹽的攝入量現在推薦的是每天6克,包括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鹽,看得見的鹽包括炒菜的鹽,看不見的鹽包括像醬油這些。還有氯化鈉,現在推薦鈉是每天2200毫克,蔬菜水果都會含有,還有一些鈉相當於是1200毫克鈉是要從食鹽裡攝入,如果不是為了滿足對口味的需求,每天3克鹽對人體足夠了。現在一個是說你平常吃鹽是為了滿足你的鹹味,或者是你可以適量的加點糖,或者是用一些本身蔬菜帶味道的蔬菜,你烹調的時候就有意的少放一些鹽,都是有好處的。
四、政府在保證市民健康生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指引中提到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我想問一下,現在政府怎麼去推動和規範健康體檢這塊市場?實際上現在健康體檢的機構基本上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北京市場不斷的湧現,確實得需要規範。
杜紅:全市體檢機構是有衛生行政許可的,現在全市大概有177家體檢機構,在北京信息網上都可以查閱到,也是比較規範的,要走衛生行政審批程序的。對體檢機構的醫師也是有相應的資格,也有相應的管理辦法來進行管理。再有,北京市對體檢機構成立了北京市體檢質量控制中心,每年對於所有體檢機構的體檢工作過程和工作質量都要進行督導檢查,從衛生行政部門還是要求比較規範的。
主持人:每年衛生行政部門也會對體檢機構進行一次「體檢」。
杜紅:會有一些質量控制。
主持人:指引中提到了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我查到這樣一條新聞,此前有消息說,中國2010年每1.3萬人擁有1個牙醫,相比於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每一千到兩千人就擁有一個口腔醫生,這樣我們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剛才說了體檢,包括規範餐飲,這裡更多的還是政府的責任在裡面,所以我們能不能也請杜處介紹一下,在如何推動健康生活方式這樣一個工作中,政府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杜紅:口腔衛生也是健康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所以北京市政府非常重視口腔保健工作,從2006年市政府就免費為7到9歲的適齡兒童開展窩溝封閉項目,到今年1月底累計為75萬適齡兒童開展了窩溝封閉。我們的成效也是顯著的,通過今年的調研結果,北京市的口腔齲患率從2005年的25%下降到現在的18%,成效是非常顯著的,而且北京走在了全國的首位。這個體質調研數據大概八月份會公布,所以北京率先開展的窩溝封閉對青少年防齲的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再有,北京市政府有一個惠民工程,從2009年就開始為低保老人,全口無牙的免費鑲牙,使低保老人在生活質量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市政府下發的《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其中制訂了九大行動,其中行動之一就是口腔行動。在口腔行動裡面,除了我剛才介紹的為低保老人實行鑲牙,為7到9歲的窩溝封閉,還有大眾的健康教育,從2009年也是把洗牙納入了醫保,緩解了牙溝疾病。通過這些項目和惠民工程,加強基層的口腔衛生人員的培訓,逐步建立起市、區縣、社區服務中心三級的口腔保健體系,來加強口腔的保健工作。
主持人:還有一位網友問,只有在牙齒有疾病的時候,洗牙才是醫保,還是普通人洗牙也可以納入醫保範圍內?
杜紅:這個我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好像洗牙不是一種美容的手段,而是一種治療的手段。
主持人:這裡我想問一下兩位專家,指引中有沒有規範建議,一個成年人洗牙的周期大概是多長時間?
杜紅:半年左右,不要太勤。
主持人:這裡我想了解一下,現在就北京而言,剛才我念的數據是全國的每1.3萬人擁有牙醫的數據,北京而言,人均擁有牙醫的數量是多少?
杜紅:這個我還是太了解,但是各區縣都有牙防所,市區兩級的牙防機構還是健全的。
主持人:我們會規範一些外面的口腔診所嗎?
杜紅:對,都是按醫療機構進行管理的。
五、如何遠離亞健康狀態?
1、了解什麼是亞健康狀態。
主持人:謝謝您。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這樣一條消息,其實是讓人很心痛的新聞。網友說7月2日百事通的吳徵(音)心臟病不幸去世。5月22日深圳晚報的文藝部的女記者黃蕾(音)因病去世。我們看一下剛才的情況,我們的當事人年齡都不過40歲,現在的過勞死,包括亞健康,心率衰竭,還有猝死,時刻威脅到上班族的健康,網友說亞健康的狀況不容忽視,作為我們這樣一個機構,包括我們也在推行健康的方式,怎麼去看待這樣的事情,包括還有網友提到的亞健康狀態。
王凌云:這個消息確實是很沉痛,現在有很多工作緊張,部分壓力大的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我想講一下亞健康是什麼意思。亞健康主要是在處於疾病和健康之間的狀態,雖然沒有器質性病變,但是它的一些功能受到影響了。如果你關注了健康,調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會回到健康的狀態,那你如果長期忽視,處於亞健康狀態,那麼時間長了可能就會導致疾病,所以《北京人健康指引》是給大家一些正確的理念,我們也給了大家一些怎麼做,我們知道運動有利於健康,你動多少更有利於健康,我們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就是告訴大家如何做能達到健康的狀態。
主持人:亞健康現在有認定的標準,還是大家自身的感覺覺得不舒服或者是睡眠不足?
王凌云:目前亞健康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標準,但是我覺得大家應該有感覺,如果你長時間的睡眠不足,長時間的不運動,長時間的飲食不健康,你會感覺到很疲勞,一些器官的功能受影響,這樣就應該是亞健康的狀態。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杜處,我們在關注亞健康狀態的一類人群,儘管現在沒有全面的統計,但這次發布的《北京人健康指引》這樣的手冊中,也是在幫助人們去遠離亞健康的狀態對嗎?
杜紅:對,教會大家如何擁有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摒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來使自己更加健康,保持健康真是從自我意識要去改變,從行為上。
2、強化食品如何正確使用?
主持人:網上有一個調侃的笑話,說30歲之前是用健康換錢,但是30歲之後是用錢來買健康,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但是有的時候身不由己,所以我們也是儘量想一些辦法,你要運動或者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接下來網友說請問專家我們有沒有必要吃一些強化食品,會不會導致營養過量?
趙耀:營養強化食品是食品的一類,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指人為添加的,加的強化元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也是人體中比較缺乏的,比如說鈣或者是B族維生素。強化食品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補充,使人體的營養素達到健康的需求。但是,合理營養的首先基礎是平衡膳食,在這個基礎上,你出於自身的健康需要的情況下,日常的膳食中有一些營養素確實達不到,這時候要考慮使用一些強化食品,甚至有一些人考慮營養素補充劑,它屬於保健食品管理的範疇之內。另外,咱們國家有一些大型的營養強化的舉措,比如原來說的食鹽強化碘,如果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有一些人群需要的營養素達不到水平的時候,來通過這種方式來補充一些比較缺乏的微量營養素,比較經濟。
主持人:怎麼能知道缺什麼樣的維生素,是通過體檢得知還是有什麼特定的人群?
趙耀:你可以把你每天吃的食物記錄下來,通過一些計算的方式,像膳食計算表或者是網上有一些計算軟體可以算一下是不是達到了,家裡準備一個秤可以記錄下來。另外通過體檢可以檢測一下,你是不是哪一種元素缺乏。還有一些你處於特殊的狀態,比如說孕婦,中老年人,還有生長發育比較迅速的兒童和青少年,有一些元素,像特殊的青春期的女性,有的時候會有缺鐵性貧血,像咱們國家的膳食結構,中國人還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鐵的吸收率不是很高,可能會貧血。這種情況下,人群要根據自身的狀況要考慮一些強化食品。
主持人:也就是說平常膳食結構很合理的話,不需要通過這些強化食品再去補,只有在缺某項的時候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補,是不是缺的很厲害的話,是不是可以通過維生素片來補充?
趙耀:對,比較嚴重的時候。
3、如何遠離抑鬱症?
主持人:謝謝您。我在網上查到2005年的資料,不知道這個資料現在還準不準確,2005年北京市衛生局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顯示,北京15歲以上人群中約有30萬人正在患抑鬱症,其中大學生不少於10萬人,而治療率特別是規範治療率相當低。這裡我們在《北京人健康指引》中提到了幸福感,提到了心理健康,所以我想問問,作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怎麼及時發現心裡的疾患,當我們懷疑其他人或者是自己可能會有抑鬱症的時候,怎麼去疏導,是通過心理醫生還是什麼樣的方式,因為畢竟生活在當今社會,心理壓力還是挺大的。
王凌云:首先我想給大家提供一個數據,在2010年北京市《健康白皮書》上提出來,2010年新登記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達到4800餘名,累計5萬餘例,重性是比較嚴重的,發作的時候無法控制。目前高發階段是在21到30歲的年齡段,是非常精力旺盛的年齡段。在生活節奏比較快,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確實人們更注重心理健康,而且這種大喜大怒對身體健康還是有影響的。我們發現一些居民在這種情況下,他會很緊張,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的個人定位,社會定位,那麼我們倡導他們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要了解自己的缺點,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缺點,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要強迫自己。第二要了解社會,了解社會規範,社會的一些規則,不能改變社會就順應社會。第三要學習,學習跟社會,跟他人,跟周圍的人如何和諧的相處。我們希望在我們指引的指導下,大家能夠在現有的情況下,現實的生活中提高生活滿意度,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使自我的實現順應社會的趨勢,他會得到一個自我實現和奉獻社會的雙贏的局面。同時,我還想提醒大家,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現在網上有很多量表,說我是不是重度抑鬱了。
主持人:對,我今天還在網上看到有一個測試焦慮感圖片。
王凌云:大家看一看,做一做沒有關係,但是一定只作為參考,這些所有的量表,解讀不是專業,你的解讀一定要諮詢專業的醫生,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醫生,這些正規的醫療機構裡的醫生,這些才是真正能解讀你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焦慮,是不是真正是抑鬱症,千萬不要自己分析完了,自己把自己嚇成得病了,這樣就不好了。
主持人:網友說,你們現在了解不了解,到目前為止,北京整個患有抑鬱症人群的數量,包括現在大家說的焦慮症,強迫症的情況。
王凌云:目前我們對重性是一個監測。
杜紅:奧運會的時候統計過,大概是5萬多人的重症,需要監護,別人照顧的。
主持人:總之指引中還是建議大家要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適應社會。謝謝您。接著再來看網友的問題,他說現在心理醫生的信任度有多高,目前我們對北京市心理診所的規範程度怎麼樣,這也是一塊比較大的市場。
杜紅:現在心理門診作為一個行業的管理,在衛生管理之外的,所以就像你說的,可能也有市場化影響的因素。
六、「北京健康之星」評選活動
主持人:可能我們選擇起來還是得更加謹慎一些,當然也希望市場能逐步的規範。另外我們伴隨著指引的發布,我看到北京市衛生局在7月份到12月份之間,在北京市範圍內舉辦第二屆北京健康之星的評選活動,這裡說到將從普通市民中初步篩選出1200名選手,並最終評選出30名健康之星。這裡網友問,什麼人可以參加評選,誰來評選健康之星?
王凌云:這個我說一下,衛生局要做這麼一個活動,希望每個人都來參加這個活動。我念一下這個報名條件。凡年齡在18周歲以上;熱愛祖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思想道德品質良好;身心健康;無不良生活習慣;無不良行為記錄的北京市民或長期生活居住在北京的公民均可報名參加。活動報名方式:登陸北京衛生信息網http://www.bjhb.gov.cn下載報名表和自評表,填寫後發送郵件至:bjjkzx@163.com或傳真至010-65546808。從預賽中評選出300名「北京健康先行者」晉級複賽;繼而再評選出100名「北京健康使者」晉級決賽;最終從決賽中評選出30名「北京健康之星」。
主持人:整個過程是7月份到12月份這樣的時間,12月份最終會產生30名的健康之星?
王凌云:對的,現在是報名階段。
主持人:報名表現在在首都之窗醫德昭欄目也有下載了。
王凌云:可以下載報名表,還有一個自評表。
七、市疾控處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具體情況。
主持人:謝謝。另外我們看到7月4日,也就是前不久,北京市2010年度居民健康狀況及衛生事業發展報告,也就是我們說的健康白皮書正式發布了,根據報告內容的顯示,上面有說雖然目前本市成年居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相關的身體指標都在正常值範圍內,但是整體水平都處於正常值的上限,也就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任務非常艱巨,可以北京市疾控處也是作為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上的主要負責單位,我們在工作上面我們做了什麼,未來還有哪些考慮?
杜紅:你剛才說得很對,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的形式還是非常嚴峻的。剛才你也提到了白皮書,剛才所說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就包括心腦血管病、腫瘤、高血壓、糖尿病。我們有檢測死因順位當中,心腦血管病一直是死因的首位,但從2007年腫瘤變成了首位,心腦血管變成了第二位、第三位,7月4日我們公布了最近的數據,死因首位的仍然是腫瘤,第二位是心臟病,第三位是腦血管病。死因構成,腫瘤佔總死亡人數的25.9%,心血管病佔25.4%,腦血管病佔了22.9%。腫瘤每年的發生以1%的速度在增長,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比2005年的死亡構成,腫瘤的死亡構成在人群當中增長了41%,也就說明了腫瘤和心腦血管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嚴重的疾病,這種形式還是非常嚴峻的。所以我們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慢性病的問題日益凸顯。
主持人:不好意思,我打斷一下,我也看了一下咱們發布的健康白皮書的報告,我從報告中沒有找到,目前高發的三種,腫瘤、心血管、腦血管,是不是趨勢也向年輕化發展?
杜紅:腫瘤和心血管現在都是年齡提早了。
主持人: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有什麼樣的方式?
杜紅:從慢性病防治上,前面說了很多預防的措施,像胡總書記也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關注民生,提高幸福感。其實,幸福感的源泉就是健康,是很重要的一個源泉。但實際來源,真正如果解決了慢性病,能夠達到他晚得病或者是少得病,也是提高他的幸福感。再有我們的「十二五」規劃當中也提出來人均的期望壽命比「十一五」末提高一歲,慢性病的防控如果防治好了,對這個貢獻也是非常大的。針對這個我們應開展一些慢性病防控的措施,首先從全人群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北京市從今年要進行專家的遴選,在健康大課堂,防止張悟本這樣的一個導向,在電視臺的養生堂欄目,要遴選專家到養生堂,到社區的健康大課堂去宣講。大概我們這個工作已經進行完了,下周可能就要開新聞發布會,從1400多個符合條件的專家中選出207位,還要經過傳播學,溝通學的培訓之後再上崗,走進市民,宣講健康知識。
再有,從電視媒體,利用各種宣傳渠道來加大慢性病防治的一些自我保健知識。再有是控煙的一些行動,因為控煙對腫瘤是很有效的防治手段。再有是對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開展一些活動。肺癌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利用螺旋CT能早期發現比較小的癌腫,也正在開展肺癌的篩查項目。
主持人:這個篩查項目也會像兩癌篩查項目一樣普及嗎?
杜紅:現在還不會,政府會先做一些試點工作,然後再推廣。再有是對大腸癌的篩查,對癌症的防治策略還是早發現,早診療。
主持人:主要是對特定的一些人群。
杜紅:高危的人群。再有我們還會對腦卒中高危人群的篩查,今年我們在16個區縣大概選擇預定的社區要做4萬人的高危危險因素篩查。再有是對高血壓,因為高血壓最後可以造成腦卒中的發生,對高血壓的人群在社區進行規範的管理,給予用藥的管理和指導。35歲以上的沒有測量過血壓的,都要免費測量血壓。
主持人:如果他是高血壓的病人我們會進行進一步的管理?
杜紅:會進行規範的管理,總指揮進行一系列的防治慢性病的活動,最終達到像丁市長說的達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的目標。慢性病方面,個人有責任,政府還是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慢性病當中個人行為和自我保健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政府和居民應該是呼應的共同來推進這項工作。
杜紅:對,是這樣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綜合示範區的創建,都是在大的政府層面上來主導,提供一些健康步道的支持性環境,給大家提供方便,讓百姓受益,有一些惠民的工程和項目會逐漸推開。
主持人:您說到肺癌和大腸癌的篩查,還有哪些?
杜紅:腦卒中的篩查,還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會在八個區縣推開,朝陽、東城、西城、順義、大興、豐臺、懷柔、海澱。
八、結束語
主持人:在節目的最後,嘉賓還有什麼想對網友說的嗎?比如說再囑咐一下或者是一些建議。
趙耀:膳食這一塊需要大家一定要記住膳食多樣化,每種食物有各自的營養,沒有不好的食物,關鍵要進行合理的搭配。
杜紅:每個人要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這樣對自己,對社會都是非常有益的,只有自己的身體健康了,全社會才能共同發展。
王凌云:希望各位網友能熟讀《北京人健康指引》,最好按我們的指引對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能調整為更健康,希望各位網友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最終能達到真正的健康。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三位嘉賓做客我們醫德昭「大家談」的欄目,剛才了解到我們北京人《北京人健康指引》和健康之星的報名表已經在我們的醫德昭欄目中可以下載和瀏覽了,本期的訪談就到這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