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有一位「吵架小能手」,那就是寶玉房裡的一等丫鬟,麝月。
身為怡紅院的四大丫鬟之一,麝月寬厚老實盡忠守責,是一個丫鬟中的「模範生」,也因此,她平時的在書中的表現並不突出。
然而,她為數不多的幾次精彩「表演」,讓眾多讀者印象無比深刻。
那就是她和粗魯婆子的三場精彩「戰爭」。
ROUND 1
第一場,起源於怡紅院寶玉屋裡的小丫頭墜兒,偷走了王熙鳳大丫鬟平兒的蝦須鐲子。鐲子被宋嬤嬤發現,送還給平兒。
平兒非常細心,認為這件事不能鬧大,因為寶玉是非常敬重疼惜女孩子的,自己屋裡的丫頭做出了醜事,寶玉一定會害臊;而且,賈母和王夫人聽到了必定生氣,襲人麝月等丫鬟也丟臉。
平兒害怕這件事被晴雯這個脾氣暴躁的女孩知道了,勢必大鬧一場,定然就人盡皆知,於是請麝月瞞著晴雯。
沒想到,這些話被寶玉悄悄聽走了,正所謂寶玉的嘴跟棉褲腰一樣,一句話都沒藏住,全告訴晴雯了。
晴雯果然無比生氣,不顧自己還在生病,私下裡召來墜兒懲罰她。最有「權威」的丫鬟襲人不在,於是她做主,要把墜兒攆出大觀園。
墜兒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心底裡自然不平。要知道,在書中,被主人趕走是件無比丟人的事情,金釧就因為被王夫人趕走,羞憤絕望到跳井自殺。
於是,她夾槍帶棒地反駁說:
姑娘們怎麼了,你侄女兒不好,你們教導他,怎麼攆出去?也到底給我們留個臉兒。
晴雯這麼可能考慮一個婆子的所謂臉面,說攆墜兒是寶玉的意思。
墜兒媽又諷刺說:
我有膽子問他去!他那一件事不是聽姑娘們的調停?他縱依了,姑娘們不依,也未必中用。比如方才說話,雖是背地裡,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們就使得,在我們就成了野人了。
襲人、晴雯、麝月平時都稱呼「寶玉」這個小名,但是按照規矩,奴才為了表示尊重,肯定不能叫主人名字,於是墜兒媽就拿這句話「殺人誅心」,戳人肺管子。
這段話把病中的晴雯氣得「渾身亂顫」,大聲反駁:
我叫了他的名字了,你在老太太跟前告我去,說我撒野,也攆出我去。
麝月擔心晴雯的身體,趕緊插嘴,說出來的話可謂精彩絕倫:
嫂子,你只管帶了人出去,有話再說。這個地方豈有你叫喊講禮的?你見誰和我們講過禮?別說嫂子你,就是賴奶奶、林大娘,也得擔待我們三分。
麝月並沒有急著給墜兒媽講大道理,講規矩,而是先拿出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彈壓她。作為寶二爺的貼身大丫鬟,麝月、晴雯在奴才中的地位很高,墜兒媽如此嘲諷二位,已經很沒規矩了。
所以,這一句話,首先就把墜兒媽的氣焰滅了下去。
接著她又解釋自己能直呼寶玉名字的原因:
便是叫名字,從小兒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過的,你們也知道的,恐怕難養活,巴巴的寫了他的小名兒,各處貼著叫萬人叫去,為的是好養活。……我們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話去,可不叫著名字回話,難道也稱『爺』?那一日不把寶玉兩個字念二百遍,偏嫂子又來挑這個了!
馬上,她又開始諷刺:
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當些體統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我們裡頭的規矩。這裡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會,不用我們說話,就有人來問你了。有什麼分證話,且帶了他去,你回了林大娘,叫他來找二爺說話。家裡上千的人,你也跑來,我也跑來,我們認人問姓,還認不清呢!
麝月是很聰明的人,她知道自己沒辦法和墜兒媽這種無禮之人講道理,於是就把這份責任推給了賈府的管家之一——林之孝家的。
因為她知道,墜兒媽服從林大娘,聽林大娘的話。就算林大娘不管用,寶玉還能出面親自趕走墜兒。
如果我是麝月,我可能只會講道理,強調墜兒偷竊做錯了事情,必須趕出去。那墜兒媽會覺得我是個講理又軟弱之人,肯定好欺負。那她就會不斷賣慘,為自己申辯,繼續胡攪蠻纏。
所以說,麝月的這一番話中,幾乎沒有包含任何有關墜兒偷竊的事情,而是不斷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用寶玉的身份和地位來壓制墜兒媽,因為她明白墜兒媽害怕權勢,是個「欺軟怕硬」之輩。
ROUND 2
再比如,怡紅院裡有個小戲子芳官,她乾娘何婆子偏心,不但剋扣芳官的月錢,還把給自己親女兒洗頭剩下的水給芳官。
芳官自然氣不平,不肯用,於是寶玉讓襲人給芳官拿些洗頭用品。何婆子心裡羞愧,把芳官打了一頓。
晴雯氣急,罵何婆子見不知羞恥,還有臉打芳官。何婆子依舊嘴硬,說芳官是自己女兒,自己當然能打。
襲人知道晴雯性子太急躁,趕緊把麝月叫出來跟何婆子對線。
麝月於是說:
我且問你,別說我們這一處,你看滿園子裡,誰在主子屋裡教導過女兒的?便是你的親女兒,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罵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們打得罵得,誰許老子娘又半中間管閒事了?……寶玉才好了些,連我們也不敢大聲說話,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叫的。上頭能出了幾日門,你們就無法無天的,眼睛裡沒了我們,再兩天你們就該打我們了。
麝月依舊聰明伶俐,知道身為奴僕,最怕的就是主子的威嚴,抬出來主子的規矩能儘快遏制住何婆子。這一番話下來,用主子管教奴僕的大權把何婆子「管教」女兒的小權取代了,還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壓制住了何婆子。
ROUND 3
何婆子一事未平又生一事,因為親女兒春燕容許寶釵的大丫鬟鶯兒在自己姐妹承包的地裡採花折柳(鶯兒覺得寶釵從沒要過園子裡花草的份例,有理由摘取),於是追著打罵春燕。
春燕嚇得躲進怡紅院找大靠山寶玉幫忙,麝月在一邊出主意說,請出平兒來,管管何婆子。
平兒身為王熙鳳的大丫鬟,不但有地位,還有管理賈府下人的權力,自然可以懲戒何婆子。
所以說,吵架小能手麝月,並不是通過講理來說服這些粗魯嚇人的,而是用下人最害怕的權威、地位與主子威嚴,來制裁婆子們,讓她們不敢反駁。
這樣的好方法,其實到今天也適用。
那些不講理、沒規矩、沒禮貌的地pǐ流máng,其實正因為沒有自己堅持的原則,不知道理虧羞愧,最是欺軟怕硬之人,所以最害怕的,就是比自己撒潑耍賴時都無法具有的更強大的力量。
所以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消耗最小的心力把他們的氣焰澆滅,就要瞅準他們內心最害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