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住校了,我該走了」,面對兒子暗示,七旬老人難過地回應

2020-10-11 柒月的寶貝

「孩子住校了,我也該走了」,七旬老人難過地回應兒子的暗示!孩子誰來帶,父母年邁孤寂,子女該如何做?生兒育女,養兒防老本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為何會這麼難。

文/育兒日記360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夫妻工作忙,孩子誰來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相信有很多新手父母的首選目標就是家裡的老人了,交給外人多不放心啊。現如今,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工作忙,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是老人帶孩子。老人也幾乎成了,現如今帶孩子的主力軍。

這其實也沒什麼好質疑的,隔輩親是很多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老人願意帶孩子也喜歡有孩子陪伴的感覺,而年輕人平時工作比較忙,正好需要老人來為自己搭把手。但是,如今有些老人卻又遇到了另外一個難題。本期話題:「孩子住校了,我該走了」,面對兒子暗示,七旬老人難過地回應!

鄰居王阿姨帶孫子好幾年了,從孫子出生起,一直都是王阿姨親力親為。以前老伴在的時候,王阿姨一年還要帶孩子回去幾次,現在老伴也不在了,王阿姨就一心一意的全在孩子身上。孫子就是王阿姨的心肝寶貝,精神的寄託。

孫子長大了,上了寄宿制的初中。王阿姨想著孩子去寄宿學校了,自己在家裡也總算可以鬆口氣,沒事和其他老人一起去跳跳廣場舞,好好休息享受一下生活了。但是,孫子這剛開學一個多月,兒子和媳婦對自己的態度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特別是兒媳婦總是在自己的耳邊念叨,回鄉下空氣好水質好,比城裡舒服。孩子大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等等。言語裡的意思就是,想讓王阿姨回鄉下去,享享清福。

鄉下的房子都已經好多年不住了,有很多牆面都已經脫落髮黴還漏雨,幾乎不能住了。而且,老伴也已經走了,王阿姨今年也年近70了,就這麼一個兒子,自然是不太想回去。可是,兒子趁著十一放假,不聲不響地把鄉下的老房子修繕了一番,就差沒直接開口讓自己走了。

面對兒子的諸多暗示,無奈之下王阿姨難過地說:「孩子住校了,我也該走了,城裡我也住不習慣,等孫子放假了,記得帶他來經常看看我!」其實,王阿姨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很多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以及思想觀念不同,長期生活在一起,難免會出現一些摩擦和矛盾,這是很正常的。

有些家庭的子女會選擇好好地處理,雙方之間的小矛盾,避免矛盾加重。有的子女則覺得,距離產生美,分開後反而能更好的相處。總之,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可是作為老人,過去我們總覺得養兒防老,又或許覺得自己給孩子們帶娃就勞苦功高,養老就有保障。可是,很多時候事實卻並非盡如人意。

現在社會老齡化嚴重,「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僅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要考慮的問題。作為現在奮鬥中的中青年人,都應該要好好打算和考慮的一件事情。不能等到老得走不動的時候,孤苦無依。

老年人的生活,究竟要怎麼打算才會幸福?

一、擁有穩定積蓄和收入,自由支配的生活

如何讓老年後的自己,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擁有自我支配的權利,首先自己必須要有穩定的收入和足夠的積蓄。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過程,不惜傾盡所有,盡力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卻不知這樣不僅是害了自己更害了孩子!

溺愛下的孩子不僅不會感恩父母,反而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父母該做的,自己也接受得理所當然。而且自私自利絲毫不懂得為父母著想,一旦父母哪裡讓自己不滿意了,分分鐘就可以翻臉甚至惱恨父母。

有人說:「錯誤的家庭教育,會為自己培養一個十八年後的仇人。」這句話絲毫不為過!愛之有度,是最好的育兒方式。年輕時我們不僅要好好培養孩子,也要努力做好孩子的榜樣,獨立、努力、樂觀向上的父母。再為自己留一份老有所養的保障,未來做一個「手心向下」的老人。

二、保持良好的作息,擁有健康的身體

健康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的意思相信每個人都清楚。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條件肯定不如年輕時的狀態,如果平時我們再不注意作息和保養,小毛病就會變成大毛病,後悔也為之晚矣。

人總是會在生病後才後悔和明白,所有事情都遠遠沒有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現在有很多人一心一意的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拼命的工作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希望將來能夠讓孩子衣食無憂。但是你要知道,孩子不可能永遠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人生和追求。

父母要給予孩子的是足夠的精神和知識財富,才能確保孩子將來能夠幸福的生活。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家庭的脊梁,我們除了養家照顧好年幼的孩子老人,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平時少熬夜、酗酒等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才是一家人更大的希望。

三、保持良好的家風,做好情感儲蓄

所謂「從小看大」的意思,更多的是在孩子年齡小的階段,從家裡大人那裡模仿和學習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性格也大多會隨父母或者母親。因為,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認知和學習這個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最信任的人。

如果一個家庭,父母脾氣暴躁每日爭吵不斷,對老人不尊重對孩子不呵護。如果孩子天天在這樣「雞飛狗跳」生活中成長,那麼孩子的性格十有八九會隨了父母。你對人對事的態度,也是孩子將來對你對他們家庭人和事的映照。上敬老人、下顧孩子,懂得尊老愛幼,互敬互愛才是良好的家庭風氣。

擁有良好家風的家庭,很容易培養出品質高尚的優秀人才。孩子在溫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長,對他們人生的影響和意義也非常的深遠。老人是一個家庭的中心,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為子女的我們在生活中,與家人之間互敬互愛,保持優良的家庭風氣。那麼我們的孩子會在父母的行為方式中,獲取他們將來做人準則。

延伸閱讀:

你會讓老人帶娃嗎?妻子或丈夫與老人不和睦,你該怎麼辦?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你的看法經驗。

柒月的寶貝: 關注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傳播母嬰育兒、 婚姻家庭新觀念!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住校了,我該走了」,兒子赤裸裸的暗示,七旬老人傷心回應
    導語:當父母老了之後,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了,但是現在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如此大,所以大多數的兒女都會不斷的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著家裡的老人,這樣就只剩下了老人自己非常的孤苦伶仃,但是在兒女都進入了婚姻之後,就會開始孕育出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而大多數的兒女都會不斷的工作,將孩子給家裡面的老人看待,這也是現在非常正常的現象
  • 七旬老人除夕夜趕火車:兒子的車為何坐不下兩個老人?
    青鋒在杭州火車站,有人發現除夕夜有一對七旬老人乘車回安徽蚌埠。當被問及怎麼這麼晚才回老家過年時,兩位七旬老人的話讓人頗感意外。兩位七旬老人是從安徽老家到杭州照看孫子的。在他們乘車回老家之前,他們的兒子已經開車帶著孩子老婆先期回家了。兩位老人之所以除夕夜趕火車,是因為他們兒子的車坐不下。看到這裡,青鋒心裡可謂五味雜陳,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為好。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被稱之為中華民族各種美德中最重要的千年古訓,難道在這對七旬老人孩子心裡一點都沒有?
  • 75歲老太太哭訴:孫子高中住校後,兒子兒媳暗示她該回老家了
    文\好孕姐找個非周末,去超市或者公園裡看看,帶娃的一大部分都是老人。他們操著鄉音互相搭話,或訴說家常或傾訴心聲,若你問一下,他們也多是從鄉下老家趕來給子女帶娃的,謂之「老漂族」。如今老人是帶娃主力軍,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這其中帶娃最多的是奶奶們。帶娃奶奶們也並非全都心甘情願來給子女幫忙,畢竟誰都想要晚年自由。
  • 廣東一開發商兒子強佔地,與一七旬老人衝突,老人被踢一腳後身亡
    豐順縣潘田鎮的劉先生稱,當地一開發商兒子在強制徵收另一個村民的地時發生衝突,父親上前勸架被開發商兒子踹了一腳後死亡。但縣公安局表示,老人的死不屬於刑事案件。潘田鎮派出所民警表示,衝突的確因強制徵地有關,但老人的死有可能是心臟問題。
  • 廣東一開發商強制徵地,七旬老人被踢倒在地身亡,警方:不屬於刑事案件
    12月20日,廣東梅州,一開發商的兒子強制徵收村民的土地,雙方發生衝突,一名七旬老人好心上去勸阻卻被踢倒在地身亡。記者通過七旬老人兒子劉先生的講述了解到:「就是因為那個開發商強制搞人家的水田,去開那個路,村民去勸阻,開發商的那個兒子很狂那種,就要打人,有一個村民就被他打了,那個人(村民)被按在地上打,我那個老人就去勸阻,就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子,你是來開發的,你怎麼可以那麼兇,然後他(死者)說不要打了,然後後面(開發商兒子)就給他(死者)踢了一腳,然後就倒下去了,就再也沒醒過來。」
  • 老人公交上「暗示」孩子讓座,媽媽按住孩子沒給讓,反被乘客點讚
    在下一站,一位老人走過來。老人看上去很強壯,走得很穩。另外,許多年輕人工作了一整天都很累,所以他們沒有把座位讓給這位老人。他環顧四周,站在貝貝和阿澤旁邊。兒子阿澤也上了一天的課,很累,正靠著窗戶上眼皮和下眼皮瘋狂搏鬥,昏昏欲睡,所以沒有注意到老人的到來。
  • 兩位七旬老人的肺腑之言:父母離世,我才知什麼是親情
    因為沒有生養過孩子的人,他們不能那麼真切體會父母們養大一個或幾個孩子是一件多麼艱苦而具體的事情。兩位七旬老人的肺腑之言:父母離世,我才知什麼是親情。一起來聽聽看,看看大家都能從中得到一些什麼樣的教育與感受。
  • 萬一老人走了,癱瘓臥床的兒子該怎麼辦?
    昨天(17日),吳江電視臺播放了《父愛如山 盛澤7旬老人39載照顧腦癱兒子不言棄》這則新聞盛澤老人沈江一39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料、剛剛,融融採訪了相關部門為大家解除了這份擔憂▼76歲,本該是安度晚年的年紀,可家住盛澤鎮桃苑二村的沈江一不僅不能享福,還得寸步不離地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
  • 百度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幫七旬老人找到走失的兒子!
    百度CEO李彥宏作為本次峰會的主講嘉賓,分享了百度人臉識別技術如何幫一對七旬老人,利用一張照片找到走失8個月兒子的真實故事。這是百度AI尋人技術第二次幫助失散的親人重聚。一個月前,百度已經利用人臉識別成功幫助被拐27年的「孩子」找到了親人。這一次,又有破碎的家庭重圓了。走失張軍宏的父親沒想到,帶兒子來北京看病,竟然把兒子弄丟了。
  • 沒住校的想鍛鍊,住校的卻後悔?青春期孩子到底要不要住校?
    站在樓梯口,聽著兒子小文哭著跟宿舍管理員要爸爸媽媽,小美和老公兩個人都險些掉下淚來。回家後,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再沒有了兒子往日的歡聲笑語,兩口子就連工作也打不起精神來。小美看著同樣因為捨不得孩子黯然神傷的腳老公問:「咱倆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是做錯了嗎?」
  • 老人公交上「暗示」兒子讓座,媽媽機智阻止,反被乘客點讚
    王女士和丈夫都是老師,夫妻倆有一個兒子,今年8歲,他們從小就很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奢求孩子日後能有多大出息,只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兒子藝博也非常聽話懂事,一直以來在班裡都是三好學生。
  • 「很疼愛孩子的老人去世了,他不難過也不哭,是冷血嗎?」
    想到媽媽的樣子,就哭得像個孩子一樣。後來,自我消化了很久的情緒,才從這種情緒中剝離出來。畢竟,活著的人要好好的。之後她跟我說一件讓她很不舒服的事情,媽媽在生前對兒子很好,幾乎是有求必應。只要他想要的東西,都會買給他。這孩子3歲之前,都是她帶大的,她倆的感情也很好。有時候,朋友還會吃兒子和媽媽的醋。
  • 面對孩子的「刻薄」話,你該怎麼回應他?
    孩子問爸爸,你什麼時候死?背後肯定有愛和依戀,但同時,也有「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取代你(在媽媽心中)的地位?」這樣一層意思。而同時,因為他愛著父親,所以又對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感到內疚自責。這時候,父親應該怎麼回應他呢?那位心理治療師給了一個示範回答,即跟兒子說,「我總有一天會死的,但我想這一天不會那麼快到來。」
  • 七旬老漢被兒子騙光家產,三個孩子無人願養,老人無奈欲上吊自盡
    第二天女婿就對老劉來自己家表示非常不滿,認為老劉有兒子幹嘛還住自己家。而且最重要的是,老劉已經把土地和房子都給了大兒子,他們一點好處都撈不到呀,女兒只能無奈的說這是我爸呀,這一切都被房間裡的老劉聽得清清楚楚。為了不讓女兒為難,老劉只能獨自背著行李偷偷地離開了女兒家。就這樣,老劉漫無目的的在村子裡走著,雖然村子很大,但是卻沒有老劉一個容身之所。
  • 【創文進行時】七旬老人義務種樹三百餘棵 巴河邊多了一片綠
    老人們年齡均在70歲以上,從2008年至今,一直在河邊義務種樹,如今已種植300餘棵。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義務清理該河段的垃圾和淤泥,給大家帶來乾淨整潔的環境。退休老人發揮餘熱河邊種起小樹苗不少喜歡散步的市民經過巴城藍灣國際小區附近濱河路時,都會發現河邊多了一排排樹木。
  • 七旬老人再婚,稱被兒子打罵有家不能回,喪偶老人到底能再婚嗎?
    但是凱裡的陳德茂老人不但被兒子打罵,還有家回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七旬老人再婚被兒子打罵有家回不了本應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如今卻只能住在一個隨便搭建的簡易房。老人說這一切,都是兒子造成的,陳德茂老人和他老伴今年都70多歲了,現在的老伴並不是原配妻子。
  • 優秀兒子變「植物人」 七旬老人為喚醒堅持767天
    非常優秀的兒子,突然變成了「植物人」,在悲痛絕望之後,七旬老人勇敢地面對現實,每天隔著重症監護室的玻璃板,給兒子打電話聊天、讀報、念書,兩年如一日每天守候在兒子身邊,感動了無數的醫護人員,大家都稱她為何媽媽。  在鄭州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每天下午4點,都有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守候在這裡。
  • 七旬老母親賣窩頭替子還債75萬,呼喚兒子早點回家
    最近知乎上有一個熱帖:七旬老母親賣窩頭替子還債75萬,隔空喊話兒子王昆鵬:「早點回家」。 終究是她,為兒子扛下所有 十多年前,已經退休在家本該頤養天年的李雪英老人,突然天降橫禍:女兒患上癌症,兒子又因炒股欠下高達七十餘萬元的債務。
  • 小夥為七旬老人讓座 老人現場畫速寫肖像答謝(圖)
    洛陽小夥子為七旬老人讓座 老人現畫速寫肖像答謝趙青在為市民畫像核心提示丨「前幾天,我坐公交車遇到一件事情,覺得挺感動。」12月6日下午,家住洛陽市澗西區的王女士撥打本報熱線(18837996211)稱,11月28日,她乘坐101路公交車外出時,在公交車上遇到一件事兒讓她很感動,「當時車上人多,有位20多歲的小夥子給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大爺讓座,沒想到老大爺現場為小夥子畫了幅速寫肖像,並送給了好心的小夥子,車上好多乘客都稱讚不已。愛心都是相互的,他倆的舉動都讓人感到溫暖,我覺得這才是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吧!」
  • 七旬理髮匠收留守兒童殘障孩子為學徒 被贊正能量
    滕發良今年70歲,在金堂縣淮口鎮當了一輩子理髮匠,有人是他幾十年的老主顧,有年輕人說「我的胎毛就是他剪的」……老人回憶,50多年來,他收了100多個徒弟,有的是沒人看管的留守兒童,有的是智力或者肢體殘障的孩子……收徒後,滕發良免費教他們手藝,學徒在店裡幫忙還管吃住、有零花錢。近日,滕發良老人剪頭髮的視頻被網友發到網上後,他的事跡也引來網友紛紛點讚:「真是個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