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項發表在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我們中國人在過去近30年來變得越來越高,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幅在200個國家中位列第一,近三年來增長將近九釐米,中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都高於東亞的其他國家。
19歲男性平均身高是175.7釐米,而女性19歲,平均身高是163.5釐米,看到這樣的平均身高,我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中國人了。
因為菁媽自己在廣西,身高不到160釐米,但是出門穿著一雙運動鞋,也感覺自己比不少人都要高一點,甚至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一眼看去,還能看到不少男性頭頂那稀稀拉拉的幾根頭髮。
不過再想想菁媽以前去東北,或者說是山東這些地方出差的時候,看到男的180釐米比比皆是,女的170釐米也不少見,所以看來是我們南方人拉低了中國的平均身高。
而我們中國人近30年來,身高的的增速在200多個國家中排名第一,這也說明我們下一代的身高會更高。
菁菁還沒有到七歲,但是身高已經達到127釐米,而她現在上小學一年級,班上還有兩個女同學,比她還要略高一籌。
相信到我們孩子長大,我們中國的平均身高還會再增長。
而孩子的身高,在0到6歲這段時間,增長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孩子出生到第一年,身高應該會增長26釐米左右,出生到第二年,身高會增長12釐米左右,出生後第三年身高會增長八釐米左右,出生後第四到第六年,每年的身高增長是5到8釐米。
這些身高增長的速度比青春期都要快,所以關注孩子六歲前的身高非常重要,要想孩子以後長得高,就一定要關注孩子六歲之前的身高。
中華兒科雜誌曾經發表過,0到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而這其中身高就分為七個檔次,孩子的身高按照3分,10分,25分,50分,75分,90分,97分來計算,那如果想讓孩子以後能達到平均身高的話,孩子從小的身高就至少能達到75分。
男孩子在一歲的時候,身高要達到78.4釐米才,孩子兩歲的時候,身高要達到90.9釐米,三歲的孩子要達到99.4釐米,4歲達到106.9釐米,5歲達到114.2釐米,6歲達到高120.9釐米。
而女孩子比男孩子大概會少一釐米左右。
1、關注孩子的身高
很多家長只記得孩子的體重,對於孩子的身高是比較模糊的,但是事實上我們的體重波動非常大,身高的增長卻是有時間限制的,女孩子超過16歲,男孩子超過18歲,一般都不會在長身高了,所以我們應該更關注孩子的身高增長。
我們帶孩子去做兒保的時候,如果孩子的身高只是中下水平,就一定要重點關注,看是不是營養沒到位?運動沒到位?或者說是其他的原因。
2、別把孩子的身高全部押在遺傳上
有些媽媽說我們兩個人都高,孩子肯定會高的,而有些媽媽說我們兩個人都不太高,孩子以後也高不了了吧?
事實上,身高和遺傳的關係確實是很緊密,但是我們孩子的身高遺傳只佔70%,其他的30%跟我們營養環境等都有關係。如果想讓孩子比我們長得更高,那麼就要緊緊地抓住這30%。
3、營養上要跟進
比如孩子出生幾天就開始補維生素d,一直補到孩子兩歲甚至三歲,兩歲之後帶孩子出去曬太陽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皮膚,儘可能地露出多一些,因為戶外活動的時候,紫外線照射在皮膚上,可以產生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而且也要注意維生素a的攝入,維生素a主要是存在一動物的肝臟。
當然還有蛋白質,其他的各種營養素對於孩子長高來說也是特別重要的。
4、充足的睡眠,讓孩子長得更高
我們成年人會發現,如果睡不夠,整天都覺得難受,甚至頭痛,對孩子在長身體的時候,睡覺就更加重要了,睡覺的時候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會有所增加,所以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睡眠時間,儘可能每天晚上九點鐘之前讓孩子睡覺,以保證孩子優質的睡眠。
5、每天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有個媽媽分享自己五歲的孩子半年不上學,宅在家裡面也不怎麼出門運動,發現自己孩子好像變矮了,因為孩子長胖了,所以從外形看變矮了。
而孩子經常進行戶外運動,有助於鈣的吸收,還有助於孩子骨骼的增長,讓孩子變得更高,所以建議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孩子的身高應該是一代比一代更高,所以我們抓住孩子身高的猛長期很重要。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