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作為一種藝術品,如何從零開始收藏

2021-01-15 澎湃新聞

2020年11月28日,在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上展開了一場「如何從零開始藝術收藏」的藏家論壇,由策展人何青主持,謝畫廊藝術總監王溪、駱伯年藝術基金會主理人金酉鳴、時光空間畫廊創始人姜一鳴、有趣體制創始人及藏家黃子軼、徠卡畫廊主理人兼藝術總監姜睿、近覺藝術空間創始人及藏家吳玲,和藏家李文軍主講分享。

自2008年影像收藏市場受到衝擊後,近幾年來又有了重新活躍的趨勢。比起繪畫等傳統藝術品來說,影像的價值可體現在其記錄性的本質和表達方式上的藝術性。在中國影像的不斷發展下,也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了影像收藏的意義。論壇上大家以自身經歷出發,從最基礎的收藏知識再到普通人應如何開始影像收藏都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將以問答的形式呈現。

2010年10月18日消息,由德國攝影師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2007年拍攝的朝鮮大型團體操表演《阿里郎》日前由蘇富比拍賣行拍出了130萬英鎊的高價。人民視覺 圖1. 影像收藏和影像拍賣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話題,各位老師都是如何開始影像收藏的?其特點是哪些?金酉鳴:最開始是因為我的曾外公駱伯年是民國時期的攝影師,他的底片作為家族遺產的一部分交給了基金會進行整理研究和合作展覽。同時出於對攝影的喜愛,開始對不同材料和媒介的影像進行了收藏,比如銀鹽,蛋白等老照片。並在不斷收集的過程中接觸到了當代攝影,目前我以收集八零、九零後藝術家影像作品為主。其實影像收藏也是與自身相關的,需要對作品有一種認同感,觸動到自己才會進行購買收藏。

姜睿:最早是收藏西方馬格南圖片等經典作品的原作,後來慢慢轉到日本攝影,比如森川大道等攝影大師的作品,現在也是和金老師一樣收藏的類別多為當代攝影。

影像收藏的熱點其實是很難判斷與跟風的,因其具有私人化的特點,並且進行收藏的群體在日益擴大,並不再局限於攝影圈內,目前是許多攝影愛好者與年輕設計師在進行購買。

王溪:從中國影像史來看,影像收藏是一條時間線其中有兩個端點:一個是從晚清的歷史影像開始作數,另一個則是中國當代影像,比如黃曉亮、蔣志和孫彥初等的作品。通過購買兩個國外收藏家四十多年的館藏從而完成了早期端點的整理,當代影像則多以一邊辦展覽一邊收藏的形式進行。

有一個小故事能反映一些影像收藏的特點,之前參加紐約的一個影像拍賣會,那時印度籍計程車司機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購買藝術品。於是我和他假設如果此時他有10億美金,看到一幅攝影作品是關於孟買的公園,讓他回想起與愛人甜蜜溫暖的記憶,現在需出資1000萬是否會購買。司機點點頭說,那麼我會。現在比起收藏影像歷史上著名的作品,更多時候都是出自於對作品的喜歡與被觸動,並且購買人群逐漸年輕化,這也是一個新的趨勢。

2019年10月30日,杭州,TOP202019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在浙江美術館舉辦,吸引許多年輕人和攝影愛好者在館內參觀。人民視覺 圖姜一鳴:2008年至2012年期間,因本土藏家少,購買力不高,多是帶著國內藝術家的作品參加國外影像博覽會,但國外的藏家是以看藝術家3年時間為標準再進行收藏的,情況比較複雜。後期則是尋找、購買攝影史上出名的攝影作品,帶回國內展覽拍賣,以藏養藏為主,這其中的轉變也是市場所導致的。吳玲:因為我自己就是設計師,是從購買作品開始影像收藏這條路的。現在是在尋找的過程中不斷交流,找到藝術家個人特色明顯的作品,更為綜合性的收藏。

黃子軼:其實現在藝術家泛濫,也像之前金老師所說的那樣,收藏更多的是找到有趣的,打動自己的作品。

李文軍:主要是收集攝影畫冊,學習觀看攝影歷史方面。

2020年6月17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在鐵達尼號海難發生108年之後,一張被認為是「撞沉鐵達尼號的冰山」照片面世,拍攝這張黑白照片的人是海難發生兩天之前,經過大西洋的另外一艘客輪的船長伍德。照片拍攝的純屬偶然, 伍德船長喜愛攝影,用相機捕捉到這塊巨大的冰山。他記錄了冰山的坐標位置,與撞沉鐵達尼號的冰山位置幾乎一樣。現在這張照片將進行拍賣。人民視覺 圖2. 繪畫的獨一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收藏價值,而攝影作為「更易複製品」,許多人對版號等方面有一些疑慮,這其中要如何理解呢?王溪:老照片等歷史影像其實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比如晚清、民國時期的工藝,體系都是和現在不同的,攝影師在暗房裡製作的方式也是獨一無二的,就算後期對原作的複製也不會有版號和籤名,因此並不存在可複製性。

當代影像方面,則是以限量的版號與籤名來約束與保證其價值。曾有調查研究顯示,目前為止,全世界並沒有一起影像版號出現投訴的案件,因此不必擔心版號這方面的問題。

3. 因為目前收藏年輕藝術家的作品的趨勢明顯,請問對於藝術家開版有什麼建議?

王溪:開版號需謹慎,作品的尺寸、數量應達到藝術家所認可的最佳觀看方式。比如著名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他的作品一般有三種尺寸和版號進行售賣,比如巨幅尺寸的《阿富汗少女》版號較少,而小尺寸作品則可達75版,剛好供世界各地美術館收藏。因此對於藝術家而言,前期需要與畫廊、職業經濟人等進行討論,調查研究客戶後再得出開版數量是比較好的方式。

2015年9月10日,上海,專注藝術影像的亞洲頂級藝術博覽會——第二屆上海藝術影像展(Photo Shanghai)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人民視覺 圖4. 影像收藏雖是偏私人化的,但作為畫廊等更大的機構,是否有一定的標準?金酉鳴:畫廊的定位不同,其收藏的方向也會隨之改變。但並不是當代攝影方向就不會做紀實攝影相關的展覽等,還是看具體情況。

王溪:我們畫廊目前還是收藏當代攝影、新銳攝影比較多,包括其他媒介的藝術家;經典紀實攝影會有一部分,但新紀實攝影基本上沒有,這個年代的紀實攝影需要有特殊的意義,年頭、關注民生和直擊心靈的影像才會有被收藏的趨向。也因攝影逐步數碼化、全民化,手機攝影佔領了大部分空間,人們比以往來說更加浮躁,只有更好的紀實攝影作品才能打動人。

5. 最後作為藏家/畫廊主,對於影像收藏有怎樣的想法和展望?

王溪:其實收藏的出發點都是基於喜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慢慢進行整理研究其共同點,產生體系,最後以展覽或書籍呈現。比如泰瑞·貝內特(TerryBennett)在進行老照片、歷史影像收藏時,從中不斷歸納整理,最後出版了《中國攝影史》(3卷),極大地補充了國內在攝影史研究上的不足,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這也可能是影像收藏後期更應該去做的。

金酉鳴:在國內的美術館、博物館等都在逐步成立攝影部,而之前是沒有這個體系的,這也意味著會有大量的攝影作品將被美術館收藏,中國的影像收藏市場也會逐步擴大,對未來抱有信心。

1940年代,上海外灘12號。人民視覺 圖

2015年9月10日,上海,專注藝術影像的亞洲頂級藝術博覽會——第二屆上海藝術影像展(Photo Shanghai)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人民視覺 圖(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藝術品的收藏價值
    但收藏價值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而且收藏價值在藝術收藏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收藏藝術品主要是植根於我們對該藝術品的收藏價值的認識,如果我們連收藏價值的含義都不知道,又如何收藏呢?因此,本文根據筆者數十年的收藏拍賣經驗和對文學藝術、美學、歷史的認識,試圖對收藏價值進行定義和規範,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 收藏我國傳統文物藝術品是否還有意義?未來,收藏市場將如何走向
    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迎來了三次周期性「機遇」波動:第一個機遇是在1995年至1997年,第二個機遇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個機遇是在2009年至2011年。一、那麼,新的機遇什麼時候開始呢?根據國內外經驗,藝術品市場一般也有周期性,大約一個周期為5-10年。
  • 收藏那些事兒|有哪些印度照片值得被收藏?
    攝影術在1840年代便傳入了印度,雖然攝影在印度的歷史悠久,但除了極少數例外,印度的收藏家和機構都非常保守,一致避開了將照片作為收藏品這一想法。想要找到背後的原因,我們不妨將攝影史和收藏史聯繫起來,通過描繪這兩者大致的特徵與發展脈絡,來了解攝影在印度是怎樣一直與收藏、交易和市場聯繫在一起的。
  • 波士頓的中國藝術品
    這些藝術品大多數是專供出口的外銷品,它們是研究西方裝飾藝術發展的寶貴材料。不過,從事中美貿易的企業家對中國經典藝術品的收藏和鑑賞卻很少涉足。這部著作使得費諾羅薩對中國藝術品收藏產生的影響經久不衰。 二 費諾羅薩的繼任者是岡倉天心(Okakura Kakuzō)。他之前是波士頓美術館的顧問,後又出任亞洲藝術部主任。岡倉天心的父親是一位富裕的絲綢商人。作為最早接受現代教育的日本人之一,岡倉天心在東京帝國大學受業於費諾羅薩。
  • 全球藝術品收藏被逐步數位化
    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使檔案信息化建設走入了藝術品收藏領域。藉助數字出版的幫助,存世量有限的藝術收藏品進入公眾審美視野,市場交易也將走向信息對稱和透明化。不過,由於牽涉到收藏家、收藏機構、拍賣行、交易商等眾多市場主體,藝術品數字檔案建設似乎還要走過一條漫長而複雜的道路。
  • 古玩藝術品收藏,他們又多了一張新名片:收藏家
    在中國收藏界,老一輩藏家正逐漸淡出藏界,而民營企業家則成為收藏主力。 作為文化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正在成為民營資本關注的新領域。國內外大型拍賣會上越來越多地出現民營企業家的身影。於是在很多企業家身上,又多了另一張名片:收藏家。
  • 呂立新:退而求其次是藝術品拍賣與收藏的無奈之舉
    ,市場好並不代表形勢大好,近兩年來,拍賣公司對優秀作品的徵集工作卻越來越難以開展,藝術品拍賣行「徵集難」的問題開始變得日益突出,對於拍賣行而言,拍品的數量和質量是拍賣行安身立命之所在,相對於逐年增大的藝術品收藏需求,市場上出現的精品卻越來越少,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加劇精品拍品競爭的激烈程度。
  • 精選10幅入門級值得收藏的藝術品,你值得擁有!
    )藝術品在值友心中的印象是什麼?是看不懂?是天價?是wash momey?除了第三個wash以外,前兩者我們真的是不能參與其中嗎?其實不是的,調查發現,頂級收藏家當中有70%的人是從價位最低、自身薪水允許的範圍內開始了收藏生涯的,這當中最為讓人熟知的就非日本知名收藏家 —— 宮津大輔,莫屬了。
  • 臺灣古董大佬徐政夫告訴你,什麼樣的藝術品值得收藏
    清中期 雞翅木雕夔龍紋頂箱櫃(四件櫃) 徐政夫收藏徐政夫也觀察到大陸收藏觀念的變化, 「 越來越多的人將分享視為一種責任。」 出現在上海BA藝術中心《集物一覽:古今對話》展覽上的徐政夫頭髮花白,身穿一件翠綠色襯衫,向《第一財經日報》講述他對藝術品收藏的看法。這位臺灣知名古董商今年71歲了,但當他把話匣子打開,那種開放的心態、敏銳的思緒與謙和的態度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這種表達方式,可能與他早年的職業有關,又在之後成為他作為古董商的重要依傍。
  • 手辦、唱片、藝術品這年頭沒點收藏愛好,都不夠Bigger呢!
    甚至每次去拜訪做客時,他們都會拉著你,驕傲的介紹一遍這琳琅滿目的藏品,要是你表現的略感興趣,他們就會開始滔滔不絕,並想要拉你一起入坑。因此收藏的意義並非止步於「買買買」而已,雖然在不懂的外行人眼裡這就是有錢沒事兒閒的慌,甚至是某種強迫症的執念,但對於熱愛收藏的他們來說,這些玩意兒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慰藉與精神食糧。
  • 嶗山高端文化藝術品收藏市場 古早文化城試營業
    7月6日,倍受關注的嶗山文化街·古早文化城將開始試運營。屆時,文化城將啟動長達90天的文化節等活動,邀市民全程參與,樂享藝術收藏生活。    據介紹,位於嶗山區勁松七路七十七號的嶗山文化街-古早文化城,由青島新陽光世紀實業有限公司投資近3800餘萬元,是定位於高端的新興藝術品收藏文化市場。
  • 家族財富傳承與藝術品投資收藏論壇在成都舉辦
    ,為到場的嘉賓分別就家族信託與財富傳承,家族傳承與藝術品投資收藏,家族信託法律法規,家族信託與藝術品投資收藏的發展趨勢四大板塊進行了乾貨滿滿的專業分享。他結合自己的收藏實例,從收藏傳統藝術到當代藝術,以豐富的收藏經歷總結出三個收藏藝術品的目的:收藏的藝術品要能打動自己。藝術收藏的三個目的,第一是投機,買了過一段時間後把它像拋股票一樣賣了;第二是投資,就是要持有5年至15年甚至20年;第三是收藏,程守太先生認為有些藝術品一定值得用心收藏下去。這也是他在自己17年的藝術收藏經歷當中,帶給大家的一句話。
  • 一個人如何從零開始學英語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被73個國家設為官方語言,使用人數僅次於漢語。在中國,英語又是小學至初中的主課之一。相信現在有很多人對英語很感興趣想學英語,或者初中沒學好想好好補補英語,又或者是以前英語沒學好,到企業工作或者說辦公軟體需要用到英語,這些人想學英語卻又不知如何下手,那麼你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方法!
  • 書畫藝術品收藏,讓靈魂脫俗,傳遞的是崇高的人生層次
    書畫藝術品收藏,讓人靜心,讓人靜神,讓人靜氣,讓靈魂脫俗,讓格調崇高。中國書畫藝術,是那些具有高境界、高層次藝術素養的藝術家們,讓藝術與靈魂的融合,如陽光般傳遞給大眾的是正能量。其藝術作品能夠讓人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讓人掃除頹廢萎靡之風……似遇隔千裡,且濃情依舊。
  • 藝術品收藏的類型都有哪幾種?一起來看看
    對於初次介入藝術品收藏的愛好者來說,面對眾多風格、眾多題材、眾多藝術家的作品,到底先收藏誰的?如何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使自己的收藏,既達到審美、欣賞,又能夠保值、增值的作用?選擇好適合自己的收藏方式格外重要。本期向讀者介紹幾種藝術收藏的類型,僅供參考。
  • 了不起的五大著名藝術品收藏家
    路德維希夫婦 路德維希夫婦  路德維希夫婦早在大學時期就開始收集藝術品,從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中國古代的陶瓷、哥倫布之前的美洲藝術、巴洛克藝術、古典現代派藝術到先鋒派藝術和德國當代藝術,美國波普藝術、廢金屬雕塑,直到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藝術,都在其收藏範圍之內,可見其收藏之廣。
  • 宋丹丹豪宅內景曝光:原來也收藏藝術品!
    日前,宋丹丹因為在某綜藝中與龍丹妮聚會而曝光家中內景,匆匆幾個鏡頭就讓人領略到其個人品味,隨處可見的藝術品以及位於CBD的地段都搶足了眼球。
  • 藝術品收藏水到底有多深,業界人士揭秘種種內幕
    都說收藏水很深,其實收藏的水不是深,而是渾。收藏愛好者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對藝術品收藏不夠熟悉,所以內心便蒙上了一層藝術品收藏「高深」的面紗。如果每位愛好者對藝術品的熟悉程度就像對自己的家人、孩子一樣,便根本不存在上面的問題。另外,人們一旦踏入藝術品收藏領域,最大的問題是不懂如何判別作品的真偽和優劣。
  • 羅丹:收藏是重新學習的開始
    或許是因為幾十年都一直在海外生活的關係,羅丹雖然學習過西洋繪畫,也一直堅持油畫和其他混合媒材的創作,但他的收藏卻偏重於中國的傳統藝術品,他有三個主要的收藏領域:古代和近現代書畫、陶器和瓷器、佛教藝術品。「可能長時間住在國外的原因,看到代表中國古老文化傳承的東西就會格外的親切。」
  • 藝術品收藏繁華背後亂象叢生 推進收藏文化需多方合力
    核心提示: 收藏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積累財富、積累知識的過程,文物藝術品的收藏也本應該是一項高雅、愉悅心境的活動。但隨著收藏熱的升溫,文物藝術品市場亂象叢生,虛假鑑定事件屢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