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掌握養鹿技術 帶動農民走上致富路

2020-12-22 人民日報

「俺養鹿十幾年,雖然辛苦,但讓俺掙了大錢。遠的不說,去年俺賣鹿茸掙了20萬元,賣16頭小鹿掙了10萬元,賣11頭種鹿又掙了29萬元……」在桓仁滿族自治縣八裡甸子鎮大南溝村村民周永剛、丁志紅夫妻6000多平方米的鹿場邊,老周細數他家的養鹿經。

自2003年開始,周永剛夫妻拋棄傳統種植玉米的農作方式,利用自家地處山林地帶的優勢,花8萬元資金購進20多頭梅花鹿飼養,如今已經發展到近100頭鹿的養鹿場,每年產值60多萬元。不僅自己過上了好日子,還幫助縣裡十幾家農民靠養鹿走上致富路。

據周永剛介紹,發展養殖業,首先要掌握養殖技術,有了養殖技術才能養好鹿。其次要有市場預測的前瞻性,養殖業並不是每年都能掙大錢,只有掌握市場規律,才能賺大錢。

相關焦點

  • 馬強:特色養鹿共同致富
    原標題:馬強:特色養鹿共同致富 11月15日,記者在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東溝鄉葦子村見到馬強,這位剛剛獲得第七屆新疆青年創業創新大賽暨第五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業創新大賽新疆賽區選拔賽二等獎的年輕人,正在和工作人員一起清理養鹿場的圈舍。 35歲的馬強是土生土長的達坂城人。
  • 內蒙古鄂爾多斯:這倆兄弟養南美白對蝦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內蒙古鄂爾多斯:這倆兄弟養南美白對蝦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2018-05-17 09:43:00  水產養殖網,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並且在他們的帶動下,村裡有好幾戶村民也開始養蝦,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養蝦利潤非常可觀,經過前期的考察,我們最終決定在達拉特旗養殖。一方面是因為這裡有大量的鹽鹼地,另一方面是這裡水產站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幫助」。  2014年,李群永投資了20多萬元,開始在白櫃村養殖白對蝦,哥哥李群峰為弟弟提供技術支持。起初沒有什麼經濟效益,但是逐步積累了養殖的經驗。從2016年開始效益越來越好,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
  • 同安農民變導遊 走上綠色致富路
    去年以來, 同安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立足「富美同安」發展定位,扣緊「三個轉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藉助鄉村旅遊讓農民轉產轉業,開發綠色經濟,走上綠色致富道路。
  • 雞西市麻山區麻山鎮:金雞歸巢選項目養鹿致富
    帶動村民致富的同時,還為村民解決臨時就業崗位近百人,每人每年增收15000元。圖為:農民在田間除草。記者 伊春光攝影報導雞西市麻山區佰達鹿業有限公司在雙領村經過3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00多萬元建成鹿廠。2019年從遼寧引進130頭可繁殖梅花鹿,到2020年8月共繁殖小鹿81隻,預計三年內達到千頭鹿場,陸續鹿產品上市,帶動附近村民共同致富。
  • 陽泉市雲林種植公司養殖梅花鹿,養鹿蹚出致富路
    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養殖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養鹿蹚出致富路:2017年,山西雲林種植有限公司從吉林省引進70餘頭梅花鹿嘗試養殖。經過近4年的發展,養殖逐步標準化、規模化,現存欄梅花鹿近200頭,年產鹿茸約250公斤,實現了經濟效益。
  • 齊齊哈爾二克山下養鹿人(圖)
    雪地上,輕盈敏捷的梅花鹿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淺淺的腳印,仿佛養鹿人十幾年來所走過的一條艱辛曲折的創業之路。  養鹿人名叫鄒凡弟,今年40歲,是齊齊哈爾市克東縣潤津鄉安業村的一名普通農民。由於家境貧寒,18歲就離開家鄉在外闖蕩,先後做過廚師、開過飯店、從事過山貨販運。在*偶然的機會,他與梅花鹿不期而遇,從此與鹿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民「試水」養泥鰍邁上致富路―貴州開陽縣黨員創業帶富工程之...
    農民「試水」養泥鰍邁上致富路―貴州開陽縣黨員創業帶富工程之典型案例2015-10-31 15:48:00  在雙流鎮、用沙村支兩委的支持和幫助下,王吉貴他們成立了秋發金鑫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5名股東一起籌集了48.5萬元資金,以土地流轉的方式,承租了100畝土地,建起22口魚塘養殖泥鰍,開始了泥鰍養殖創業路。&nbsp&nbsp&nbsp&nbsp經過半年時間,在付出很多心血、流下不少汗水後,泥鰍養殖基地終於建成。
  • 全國勞模走上「村支書大學堂」講臺,傳授致富經
    全國勞模走上「村支書大學堂」講臺,傳授致富經2020年11月17日至19日,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邀請全國勞動模範——潛江市果蔬種植技術協會的會長章龍,為全縣117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鄉鎮組織委員等
  • 大興安嶺的養鹿人和他的「童話世界」
    在位於大興安嶺腹地的內蒙古阿爾山市發展生態旅遊、拓展林下經濟,走出了一條與林為伴、靠林致富的小康路。阿爾山白狼鎮鹿村,鄭曉林正忙著帶遊客參觀鹿園。鹿園裡30多隻母鹿下羔率今年頭一次達到了九成以上。2000年,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全面實施,從前依靠伐木過生活的大量林業工人下崗。
  • 大學生辭職回家養土雞,年賺60萬,帶領100戶村民致富
    之後他回到老家,轉遍了附近的幾個山坡,充分了解了這裡的氣候、土壤、植被和當地養雞品種等,當時趙新朝覺得自家有山坡,市裡有扶持政策,加上自己掌握的養殖管理經驗,養殖綠色無公害土雞是一條快速致富路。當他向父母訴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村民們也對這個舉動感到費解。
  •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
    靠著梅花鹿 走上致富路——張家川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見聞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義宏夏日時節,遠遠看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廠房時,卻發現前方公路正在維修道路受阻小鹿不怕人,大鹿卻不一樣。記者走進養殖基地時,成年梅花鹿看到來了這麼多陌生人,瞪著警惕的眼睛紛紛後退。天水聖慈藥業有限公司大陽分公司總經理黨永珍告訴記者,大陽鎮梅花鹿養殖基地是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天水聖慈藥業有限公司大陽分公司負責修建和運營。
  •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室外乍暖還寒,開原市慶雲堡鎮南花樓村村民張建發家的鮮花大棚裡卻暖意融融,美麗的太陽花絢爛綻放。張建發擁有6個鮮花大棚,年收入30餘萬元。他也是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黨員,致富不忘鄉親,帶領20多戶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 泗洪金鎖鎮:「小蝸牛」爬出致富產業路
    今年34歲的村民蘇娟,是江蘇省泗洪縣金鎖鎮小有名氣的白玉蝸牛養殖戶,她從一個零經驗的蝸牛養殖生手逐漸成長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蝸牛養殖大戶,並且將蝸牛的養殖產業鏈延伸,成立了一家集蝸牛養殖與培訓、科教觀光、收購、加工、銷售和研發為一體的農業企業,使蝸牛養殖成為帶動金鎖鎮乃至周邊地區農民脫貧致富
  • 一位農民科學家的執著追求
    沒上過一天大學,卻先後出版8本專著,教過的「學生」超萬人,在他的帶領下走上致富道路的群眾更是不計其數……他就是祥符區範村鄉前謝灣村的養兔專家、全國
  • 【黃岡發布】一筐生態菜,讓三萬農民走上致富路。他,是如何用神來...
    依託這些農樂園,每天50噸農產品從山莊銷往大城市,500名遊客進山觀光體驗……  一筐山裡的生態菜,催生一個年產值3.4億元的產業鏈,帶動7個鄉鎮36個村3萬農民創業致富。這是英山神峰山莊正在演繹的鄉村振興故事。
  • 白領夫妻辭職下海養蘑菇9年幫助近萬戶農民致富
    【實現雙贏】健康食品回報社會,助農民增收入  致富不忘鄉親,互利實現雙贏。竇宗禮為回報鄉親,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 ,既保證公司健康有序運行,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他們結合當地植樹造林面積大、蔬菜大棚多的實際情況,向農民提供菌種,讓農戶養殖,然後回收產品。
  • 長春雙陽:鹿業富民三部曲
    因為有著300多年人工馴養梅花鹿的歷史記載,長春市雙陽區至今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鹿鄉。」長春雙陽區梅花鹿養殖雖然歷史由來已久,而養鹿產業真正回歸惠及於民的是改革開放一直到今天,梅花鹿養殖因此成為長春雙陽區強區富民支柱產業。
  • 新圍村:現代農業園區 領農民走上致富路
    從2012年農民人均所得的23016元,至2017年農民人均所得的36528元,新圍村的農民人均所得增長超過50%,實現了巨大的跨越。  是什麼讓農民的錢袋子有了這麼大的變化?  告別傳統農業一家一戶生產經營的低效模式,將不同類別的農業進行整合開發,新圍村開啟大面積成規劃的耕種模式。
  • 從砍樹到看樹 阿爾山走出靠林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從砍樹到看樹 阿爾山走出靠林致富路內蒙古地區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2014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阿爾山市考察時指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守住生態底線,保護好生態就是發展。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阿爾山的旅遊業一定會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