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先進材料》抗菌凝膠用於動脈栓塞增強血管癒合

2020-12-23 Hydrogel

【背景介紹】

經導管栓塞術(TAE)是一種微創手術,使用栓塞劑有意地阻塞患病或受傷的血管以達到治療目的。相比侵入開放手術,TAE提供了一個安全,高效的方法來控制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和更低的成本出血。其已經成為治療許多血管疾病,包括出血,動脈瘤,血管畸形的中流砥柱,和血供腫瘤。目前在臨床中使用了多種栓塞劑,例如卷材,珠子和液體栓塞。然而,它們的有效性受到高成本,再通,毒性,非特異性栓塞風險和中風的限制。此外,栓塞劑和目標血管的大小不匹配會在栓塞過程中引起許多併發症,例如非目標栓塞,復發性出血和器官缺血。為了克服當前栓塞劑的缺點,可延展水凝膠的戰略設計可能會提供優於當今臨床使用的固體和液體栓塞劑的顯著優勢。

【科研摘要】

最近,美國梅約醫學中心Rahmi Oklu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脫細胞的心臟細胞外基質(ECM)和納米黏土鋰皂石(NC)的納米複合水凝膠(簡稱ECM-NC),以提供卓越的機械穩定性導管可注射性,可回收性,抗菌性能以及防止再通的生物學活性。該研究以題為「BioactiveTissueDerived Nanocomposite Hydrogel for Permanent Arterial Embolization and Enhanced Vascular Healing」發表在6月《Advanced Materials》上。

ECM-NC的設計及應用在豬的E動脈和腎動脈栓塞生存模型中,研究顯示了基於剪切變稀的水凝膠的栓塞功效(示意圖1)。基於ECM的水凝膠可促進動脈血管壁重塑,同時會發生明顯的生物降解,因此僅14%的栓塞物質殘留在14天。基於ECM的水凝膠具有空前的增殖,抗菌性能以及良好的機械性能,並且在抗凝血液中具有優越的性能,因此有望成為下一代生物功能性栓塞劑,可以成功治療多種血管疾病。

示意圖1.ECM-NC納米複合凝膠的製備和體內栓塞測試的示意圖。黑色虛線勾勒出豬心臟去細胞的左心室。

【圖文探討】

1. ECM凝膠的準備和表徵

首先,作者從豬心臟的左心室中分離出心臟ECM,並對其微結構和組成進行了表徵。為此,將左心室切成小塊,進行脫細胞和凍幹(圖 1A)。用蘇木精和曙紅(H&E)和苯基吲哚(DAPI)染色對細胞和細胞核染色證實了脫細胞作用,結構蛋白可促進細胞黏附以及組織再生等(圖1B)。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揭示了脫細胞心臟組織的表面多孔形態(圖 1B)。接著,用胃蛋白酶消化脫細胞的心臟組織。溶解的基質用NaOH中和形成ECM溶液,隨後將其與NC混合以產生ECM-NC水凝膠。ECM溶液在37°C時經歷了溶膠-凝膠轉變,並呈現出網狀微結構(圖 1C)。ECM的DNA含量降低了98%以上( p<0.0001)與天然組織相比,進一步證實了脫細胞過程已經完成,這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細胞殘留物(例如DNA)可能會引發免疫反應(圖1D)。

圖1.A)脫細胞的心臟組織製備包括解剖豬心臟的左心室,然後進行脫細胞和凍幹。B)脫細胞前後心臟組織表徵的代表性圖像,包括H&E,I型膠原,纖連蛋白和層粘連蛋白的免疫染色以及SEM。C)消化並中和脫細胞的心臟組織以形成ECM溶液,該溶液在37°C時經歷了溶膠-凝膠轉變,形成了納米纖維網。D)天然組織和ECM中的dsDNA量,確認成功脫細胞。E)從三隻不同的豬製備的ECM樣品的FTIR光譜,顯示成分一致性。F)分別從不同的豬心臟(ECM1-ECM3)製備的ECM樣品,合併樣品和大鼠尾部膠原I蛋白(Col-1)的SDS-PAGE凝膠,顯示製備的ECM中蛋白質組成的一致性。 G)在9、12和20 mg mL-1的濃度下,ECM的代表性比濁凝膠動力學。H)通過流變法測得的ECM在37°C的膠凝動力學。I)代表性的應變掃描(在10 rad s-1下執行)顯示了ECM得G'和G''曲線。J)剪切速率掃描揭示了在4和37°C下ECM(20 mg mL-1)的剪切稀化特性。

2. ECM機械性能和生物功能

凝膠標記為xECM yNC,其中x是ECM百分比,y代表NC百分比。進行流變學測量以評估ECM–NC凝膠的粘彈性,它們均表現出剪切稀化行為(圖 2A)。在37°C時ECM濃度從0增至1 wt%,xECM4.5NC的G '從910±4 Pa增加到7327±426 Pa表明機械強度和微觀結構增強(圖2B)。屈服應力也隨著ECM量從76±7 Pa(0ECM4.5NC)增加到236±22 Pa(1ECM4.5NC)而增強(圖2C)。表明該凝膠具有增強的抗血管壁剪切應力的能力,並具有增強的抗材料分解能力。角頻率掃描測量表明,所有xECM4.5NC凝膠的G'值均比G」(損耗模量)值高≈7–50倍,表明形成了穩定的水凝膠(圖2D)。此外,xECM4.5NC納米複合材料是可恢復的,在振蕩應變,模仿間歇注射和栓塞過程中的展開過程下具有出色的自愈特性(圖2E)。這些結果表明,ECM和NC可以立即形成穩定的網絡結構,該結構不會由於快速,可逆的靜電相互作用而在剪切應力作用下被破壞。

為了研究與xECM4.5NC納米複合材料接觸時的細胞活力,將L929小鼠成纖維細胞接種在凝膠上。活細胞的數量與ECM的數量成比例地增加。圖2G證明,與含較少ECM的水凝膠相比,1ECM4.5NC(1 wt%ECM)表現出最高的細胞活力(136±8%)。體外測試顯示EMH和EMH-I均無細胞毒性。WST-1分析通過在水凝膠提取物中的L929細胞在37°C下培養24小時而被用作細胞毒性的定性評估,顯示凝膠沒有毒性(圖2K)。

射線不透性對於任何栓塞劑在基於X射線的透視下進行實時跟蹤至關重要。這樣可以精確部署,防止非目標栓塞。將臨床使用的水性造影劑碘海醇(350 mgI mL-1)摻入x ECM4.5NC中,形成不透射線的水凝膠xECM4.5NC-I,碘海醇的最終濃度為27 wt %。FTIR用於確認ECM和碘海醇已併入納米複合材料網絡(圖2H)。

圖2.A)xECM4.5NC的流變性,B)G'是在10 rad s-1(n = 3)下通過振蕩應變掃描測得的。C)由振蕩應變掃描計算的屈服應力(n = 3)。D)在0.1%應變下進行振蕩頻率掃描。 E)時間掃描,F)代表性的注射力曲線,顯示斷裂和注射力。G)通過增加凝膠中ECM的量來增強細胞活力(n = 8)。H)ECM,NC,EMH和EMH-I的FTIR光譜,顯示化學成分。I)EMHI通過手動注射從2.8 F導管中擠出,J)置換對照所需的壓力(僅PBS),NC,EMH和EMH-I(n = 3),K)L929細胞的存活 與ECM,NC,EMH一起孵育後。L)通過測量在EMH和EMH-1(n = 8)上培養的大腸桿菌懸浮液的光密度來測試抗菌性能。

3. ECM在組織器官的應用

為了研究栓塞物質是否導致微碎裂,將一個終末器官動脈(例如腎臟的主要腎動脈)栓塞。栓塞後的主腎動脈的任何碎片都可以通過高解析度microCT成像和組織學檢測到。此外,通過CTA成像,主腎動脈的任何再通將顯示腎實質的對比增強。從頸動脈入口處,使用5 French導管插入一根主要腎動脈,然後進行DSA,以證明正常的腎動脈解剖結構(圖 5A)。從遠端腎動脈位置,通過5根French導管注入約2–3 mL EMH-I,導致沿動脈腔立即鑄模(圖5B,C)。隨後的來自主動脈的DSA圖像顯示,儘管動物接受了抗凝治療,但在栓塞的腎動脈中沒有血流,腎臟也沒有造影增強(圖5B,C)。這些動物的一個子集可以存活14天(n = 4)。屍檢前,進行造影劑增強的CTA,表明栓塞動脈持續閉塞,沒有證據表明腎實質的造影劑增強,提示沒有再通血管(圖5D,E)。在D14時,栓塞後還可以檢測到腎臟體積顯著減少(約36%)(非栓塞腎為213±15 cm 3,栓塞後為135±20 cm3)對於栓塞腎臟)(圖5F)。全身CT成像後,收穫了栓塞的和對側正常的腎臟(圖5G,H)。通過microCT成像進一步評估了這些腎臟,結果顯示不存在微栓塞,腎動脈完全閉塞。在組織學上,在皮質中沒有EMH-I的證據,這表明沒有發生微栓塞(圖5G,H)。組織學分析表明,EMH-I能夠穿透小至200 m的血管(圖5H))。在第14天,腎囊變薄,腎小管和腎小球的破壞以及實質中新形成的纖維化組織都表明沒有血流和腎臟生理功能的喪失(圖5G,H)。

在這些微創栓塞實驗中,所有豬都接受了栓塞程序,沒有任何困擾的跡象。血液血液學和血清生化結果表明,在第14天沒有任何感染跡象和正常器官功能,包括腎和肝功能。全身CT掃描顯示,重要器官包括肺,肝,脾,心臟,大腦和下肢(圖5I)不明顯。沒有證據表明淋巴結腫大,肺栓塞或中風,這表明EMH-I沒有穿過栓塞動脈的毛細血管床。在這項研究中,豬存活了14天。為了更好地了解EMH-I的長期栓塞療效及其全身反應,必須進行持續6個月至1年的實驗。

圖3.A),B)使用EMH-1在豬模型中進行腎動脈栓塞。C)透視圖像顯示不透射線的EMH-1阻塞了主要的腎動脈以及腎中的節段性動脈分支(黑色箭頭)。D)術後14天非栓塞和栓塞腎臟的CTA圖像。E)軸向CTA圖像顯示與對照(橙色虛線輪廓)相比,栓塞腎的實質無增強(白色虛線輪廓)。F)通過CTA測定的栓塞腎臟和未治療腎臟的體積。G,H)切除的腎臟的總體圖像,以及栓塞的腎臟的代表性H&E圖像。 I)接受EMH-1的動物的正常器官的CT圖像。虛線概述了肺,肝,脾,心臟和大腦。

【總結陳述】

總之,作者已經開發出了一類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組織來源,機械堅固且不透射線的基於ECM的納米複合材料,用於血管栓塞。EMH-I具有剪切稀化特性,可從各種微型和標準臨床導管中注射,以輕鬆,快速地注射,從而實現即時止血。與當今使用的栓塞劑相比,EMH-I是一種「萬能」的栓塞劑,不需要額外的導線,裝置或專用導管。EMH-I還具有獨特的性能,因為它機械穩定,可以實現持久的閉塞,而不會在一級動脈中遷移或破碎。它也具有抗菌和再生作用。儘管抗凝,EMH-I仍完全阻塞了栓塞的動脈;這在栓塞劑中是一個理想的功能,因為如今的線圈失效是因為它們依靠身體形成血栓的固有能力來阻塞動脈內部的線圈物質。這些特性及其易用性使ECM-NC納米複合材料對各種栓塞應用(如治療動脈瘤和血管畸形)極具吸引力。融合了ECM蛋白的基於組織的生物學功能和合成納米黏土的機械強度的新穎混合設計代表了血管內血管疾病治療的新方向。如治療動脈瘤和血管畸形。

【通訊簡介】

Rahmi Oklu,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教授,進行的研究主要基於患者啟發的生物工程。2016年至今,擔任麻薩諸塞州劍橋大學醫學微和納米技術聯合主席;2014年至今,擔任《血管診斷與幹預》雜誌主編;2014年,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醫學與創新技術整合中心,傑出青年臨床醫生獎獲得者。作為一名介入放射科醫生,Oklu教授治療多種疾病,包括靜脈和動脈疾病以及癌症。此外,Oklu教授的工作還包括:新型生物材料,可作為治療急性和慢性出血的工具;生物工程學方法,用於遞送和捕獲新陳代謝的藥物或副產物;血管內和留置導管上的生物傳感器;以及用於治療靜脈血栓形成,導管感染的新型醫療設備和肥胖。

課題組網頁:

https://www.mayo.edu/research/faculty/oklu-rahmi-m-d-ph-d/bio-20269247

原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2611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原創精品)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膠體類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改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西交大郭保林《材料化學》水凝膠敷料雙管齊下,加速傷口閉合癒合
    而且,這些水凝膠顯示出有益於傷口癒合的生化多功能,包括良好的自愈性能,溫度依賴性藥物釋放能力,抗感染,抗氧化和導電性。體內全層皮膚缺損模型表明,水凝膠敷料顯著促進傷口閉合併加速傷口收縮,並以更高的肉芽組織厚度,膠原蛋白分布和增強的血管形成促進傷口癒合過程。
  • 子宮動脈栓塞致急性直腸缺血 你會處理麼?
    產後大出血藥物治療失敗後,子宮動脈栓塞術是治療產後大出血的有效方法。產後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可能引起盆腔動脈血流異常,子宮動脈栓塞可以引起子宮短暫的缺血。近期,法國 La Roche sur Yon 中心醫院婦產科專家 Guillaume 教授等報導了一例產後大出血患者行動脈栓塞失敗後全子宮切除,術後並發全層黏膜缺血性直腸炎的病例,發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 上。
  • 動脈栓塞知多少 河南省中醫院 周圍血管、燒傷瘡瘍病科 劉輝 副...
    栓子的來源有下列幾個方面:㈠ 心源性:可以說在臨床上有很多報導,都說明周圍動脈栓塞最常見的是心源性栓子。栓子來自心臟病者佔94%,其中77%伴有心房顫動。動脈硬化性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室壁動脈瘤約佔60%,風溼性心臟病佔20%。在風溼性心臟病中,尤其是二尖瓣狹窄時,心房內血流滯緩加上內膜的風溼病變,血液中纖維蛋白很容易於附著心房壁形成血栓。
  • 出版簡訊|血管內栓塞治療非Galen腦動靜脈瘻
    其主要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和血管內栓塞治療。由於其發病率極低,約佔腦血管畸形的1.6%~4.8%,文獻報導多為散發病例,其血管內栓塞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確。研究結果顯示術後即刻完全栓塞患者供血動脈直徑明顯小於未完全栓塞患者(4.35±0.74mm vs 6.83±0.81mm, p=0.04);術後即刻完全栓塞患者平均靜脈球直徑明顯小於未完全栓塞患者(3.49±0.44cm vs 6.18±0.83cm, p=0.01)。Spearman回歸分析顯示靜脈球直徑和是否完全栓塞具有相關性(p=0.004, r=0.583)。
  • 哈佛大學郭俊凌《生物大分子》膠原纖維仿生熱敏止血水凝膠
    【背景介紹】人體的自然止血可以通過止血技術的發展來增強,並且已經開發出許多止血材料,包括基於纖維蛋白的膠或密封劑,沸石粉末,交聯的明膠基質等。基於膠原的止血材料因其優異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弱抗原性而被廣泛用於止血目的。這些天然存在的有利特性使基於膠原的材料成為控制出血的有前途的解決方案,市場上已經有多種商業產品可用。
  • 蘭大柳明珠/呂少瑜《ACS材料快訊》核鹼基啟發自黏附抗菌水凝膠
    【科研摘要】最近,蘭州大學柳明珠/呂少瑜教授團隊報導了以核鹼基為基礎的自粘性和固有的抗菌水凝膠可作為傷口敷料。體內皮膚傷口修複測定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經水凝膠處理的小鼠在14天後未顯示出血,更少的炎症和更少的新血管。這一成就提供了在不使用其他抗生素的情況下促進明顯傷口癒合的機會。
  • 多倫多大學《材料化學》3D列印鐵螯合碳點傳感的抗菌水凝膠敷料
    儘管其主要作用是保持傷口溼潤,但除了降低治療成本外,還需要改善傷口癒合過程的傷口敷料。先進的傷口敷料經過精心設計,可釋放抗菌劑或生長因子,加速傷口閉合,或感知並監測傷口狀態的變化。傷口敷料材料的適當選擇還影響預期功能。例如,pH響應或溫度響應材料已用於局部釋放負載在敷料中的特定生物活性劑。
  • 杭師大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
    當與水凝膠(由FDA批准的瓊脂糖和殼聚糖組成)結合後,將含有載藥Ge的水凝膠塗在腫瘤術後傷口表面,通過NIR照射,發揮局部熱療和NIR觸發的化療藥物釋放的作用,一方面能夠快速殺滅殘留腫瘤細胞和細菌,另一方面持久抗腫瘤、抑菌並加速手術傷口癒合。
  • ​《綠色化學·綜述》生物分子合成仿生納米複合水凝膠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
    ,並在生物醫學應用中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將多種納米材料作為納米填料摻入軟聚合物基質中可增強水凝膠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從而形成具有改善的化學和生物學特性的納米複合水凝膠。然而,傳統的物理或化學交聯方法經常引起與納米複合水凝膠在製備,施用和隨後處置期間的毒性,生物相容性和環境問題有關的關注。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治療癌症的研究進展
    據報導,這種大小的異物容易被巨噬細胞吞噬,由於栓塞的風險,不適用於血管內注射。鑑於此,用於癌症治療的微凝膠遞送途徑通常僅限於口服遞送,肺部遞送或經動脈化學栓塞以治療位於某些器官中的腫瘤。  2.2.1口頭遞送  儘管口服傳遞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靶向性差、胃腸道中的化學環境惡劣、很少通過循環系統用於治療腫瘤,但是口服傳遞是有效的治療途徑胃癌和結腸癌的療法。
  • 西安交大開發適用於關節傷口處的自修復型抗菌水凝膠
    在近年來製備的新型敷料中,高水含量、高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膠被認為是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敷料之一。首先,通過提供多孔結構和適當的溶脹比,水凝膠基質可以允許氧的存在,吸收滲出物,維持溼潤的癒合環境,以促進傷口癒合。其次,水凝膠膠粘劑可以清除部分細菌,促進氣體交換,抑制厭氧菌的增殖。此外,傳統敷料的抗菌性能是由水凝膠基質中的抗生素所賦予的。
  • 介入科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挽救危重咯血病人
    介入科周軍主任當機立斷,決定為患者行選擇性支氣管動脈栓塞術。該術式的關鍵,需要在整個胸腔之中準確找到所有的出血血管,並將其一一進行栓塞。猶如大海撈針,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萬分的細緻和耐心。術中造影顯示,患者左側兩隻支氣管動脈、左側膈動脈、左側兩隻肋間動脈及胸廓內動脈參與供血並有明顯的增曲迂曲。
  • 深圳大學研發出加速傷口癒合的超疏液ZIF-8水凝膠敷料
    不僅能夠減少細菌的粘附,還可以將抗菌成分包裹並釋放到傷口處;通過對感染的全層皮膚缺損大鼠的體內研究表明,該敷料能夠促進血管生成和膠原蛋白沉積從而加速傷口癒合,表現出了對慢性傷口的治癒作用,這在臨床中具有極大的潛力。
  • 《自然·材料》微/水凝膠激活適應性免疫反應,促進傷口再生癒合
    出乎意料的是,儘管顯示出預期的體外酶降解速度較慢,但D肽交聯的MAP水凝膠(D-MAP)加速了體內的材料降解,並為癒合的皮膚傷口帶來了顯著的組織再生,包括增加的拉伸強度和頭髮新生。MAP支架募集IL-33 2型髓樣細胞,該細胞在D肽存在下被擴增。值得注意的是,D-MAP引發了針對D-手性肽的顯著抗原特異性免疫,水凝膠誘導的皮膚再生需要完整的適應性免疫系統。
  • 3D列印可注射水凝膠複合材料可用於各種生物醫學應用
    去年夏天,曼尼託巴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可導電的3D列印自我修復水凝膠材料的新方法,使其具有機械穩定性,同時有物理和化學性。使用雙筒注射器的可注射「A + B」水凝膠的示意圖,其在注射期間或之後通過共價鍵交聯。3D水凝膠是通過化學共價鍵,物理相互作用或兩者的組合交聯的親水性聚合物網絡。
  • Smith & Nephew財報:順勢而上,穩坐運動醫學龍頭!
    公司主營業務分為:骨科、運動醫學與耳鼻喉科以及高級傷口管理。其中,骨科包括:(1)髖關節和膝關節用於替換病變、受損或磨損的關節的植入物;(2)機器人輔助的增強外科醫生能力的技術;(3)用於穩定嚴重骨折和糾正骨骼畸形的創傷產品。
  • 高青縣人民醫院成功完成肝血管瘤介入栓塞術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2月22日訊(記者 荊睿 嶽維碩 通訊員 鞏樹林)近日,高青縣人民醫院腫瘤科在DSA下成功完成一例肝血管瘤介入栓塞術。  患者彭女士,55歲,7年前因肝血管瘤曾行手術治療,1月前來高青縣人民醫院查體,肝膽胰脾MRI檢查,再次發現多發肝血管瘤,最大者約7.5x5.0cm。患者拒絕再次開刀治療。入住該院腫瘤科後,決定給予DSA引導下介入栓塞術。  應用博來黴素破壞血管內皮,並給予碘化油堵塞供應血管。手術順利,患者無明顯併發症,術後第2天恢復正常生活,患者住院5天痊癒出院。
  • 行研|Smith & Nephew財報:順勢而上,穩坐運動醫學龍頭!
    公司主營業務分為:骨科、運動醫學與耳鼻喉科以及高級傷口管理。其中,骨科包括:(1)髖關節和膝關節用於替換病變、受損或磨損的關節的植入物;(2)機器人輔助的增強外科醫生能力的技術;(3)用於穩定嚴重骨折和糾正骨骼畸形的創傷產品。運動醫學與耳鼻喉科,提供先進的產品和儀器,用於修復或去除軟組織。高級傷口管理,產品組合提供一套全面的產品,以滿足廣泛和複雜的需要臨床需要來幫助醫療保健專業人士。
  • 施樂輝(SNN.US)財報點評:順勢而上 穩坐運動醫學龍頭!
    公司主營業務分為:骨科、運動醫學與耳鼻喉科以及高級傷口管理。   其中,骨科包括:(1)髖關節和膝關節用於替換病變、受損或磨損的關節的植入物;(2)機器人輔助的增強外科醫生能力的技術;(3)用於穩定嚴重骨折和糾正骨骼畸形的創傷產品。
  • 科學家新研發的自愈抗菌凝膠由病毒製成
    現在,科學家已經創造出一種自我修復的水凝膠,幾乎完全由這些病毒製成。它可能在醫學和其他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在化學工程師Zeinab Hosseini-Doust的帶領下,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培養噬菌體,從生長培養基中提取噬菌體,然後在密閉空間內將它們包在一起。向其中加入化學粘合劑後導致「噬菌體」自組裝成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