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2020-08-05 好媽媽郝女士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不小心弄壞別人東西,或者故意破壞了別人的物品以後,父母如何回應對方,如何道歉,孩子是看在眼裡的。

並且根據父母的態度,孩子也會考慮事情的嚴重性。很多孩子多次破壞別人的東西,卻仍然有恃無恐,其實都是因為父母的包庇。

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不要破壞別人的物品,不要總是任性妄為呢?

------引言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案例

小麗的兒子已經10歲了,已經在讀六年級,馬上就去讀初中了。可是小麗還是在把兒子當作4歲5歲的小孩子看待。有時候丈夫指責小麗對待兒子太放縱了,小麗就說他才多大,你跟他計較什麼。

但兒子多次去破壞女同桌的東西,故意把同桌的水杯藏著,把同桌的作業拿去丟了,害同桌挨罵。次數多了,女同桌就去告訴老師,並且讓看到小麗兒子行為的同學作證。

這下,老師把小麗的兒子調到最後一排,不讓他和別人一起坐,小麗又憤憤不平,覺得老師過分嚴格。處理不公。小麗向老師說明自己的心情後,引來了老師的批評。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好一頓批評以後,小麗才覺得自己的行為確實不妥當,覺得自己處理孩子亂破壞別人物品的問題的態度不好。

究竟如何才能制服孩子的調皮和頑劣,讓孩子懂事,不隨意去把玩和破壞別人的東西呢?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不要再犯這類錯誤呢?

孩子隨意毀壞別人物品以後,父母怎麼教育孩子?

1.讓孩子承認錯誤,並且道歉

不管是怎麼樣的原因,只要是孩子故意,有心的去破壞別人的東西,首先就要讓孩子端正錯誤道歉。讓孩子知道,如果不道歉,父母不會輕易的寬恕孩子的行為。

父母對於孩子的錯誤賠禮道歉,其實是替孩子承擔了原本屬於孩子的責任,就應該讓犯錯的孩子親自去道歉,表明歉意,讓孩子自己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買單。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2.讓孩子知道東西被隨意破壞的感受

一些熊孩子去到別人家以後,隨意進出主人家的房間,並且亂拿亂動東西,一點都不客氣。父母一定要嚴格處理,詢問孩子。如果你最心愛的玩具,被別人弄壞了丟在哪裡你是什麼感覺。

有一個陌生人來到我們家,亂拿亂放你的東西,你是什麼感覺。讓孩子親自體驗和感受到。自己的物品被破壞和亂動的情緒。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3.讓孩子自己去收拾爛攤子

孩子把別人的東西弄壞了,就從孩子的零花錢裡面賠,孩子亂動別人的東西了,就讓孩子去擺放好。孩子亂拿其他人的物品,讓孩子自己送回去並且道歉,物歸原主。孩子知道錯誤是一回事,收拾錯誤是一回事。

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造成的問題,學會承擔和面對錯誤,而非逃避。父母總是幫助孩子逃避應該承擔的責任,等到孩子大了,同樣也會逃避職責。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如何預防孩子產生亂動別人東西的行為?

1.父母在家不亂動孩子的東西,也不讓孩子亂動自己的東西

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其實是孩子在家裡養成的。孩子在自己家裡任性慣了,隨時亂動亂拿父母的東西,也不會被罵,久而久之,對待別人的東西就也毫不客氣。

父母從小就要訓練好孩子的分寸感,讓孩子不亂動亂碰父母私人的物品,也不去亂動孩子珍愛的物品。孩子自然也就養成了好習慣,不會亂動別人的物品了。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2.父母提前教會孩子,物品私有的概念

從小就要教育好孩子,別人的東西是屬於別人佔有的,使用權是別人的。你如果要用,你可以去借,並且借用以後要好好地奉還。讓孩子從小就有,物品私有的概念。

讓孩子知道別人的東西,是歸屬於別人的,使用權利也是別人的。自己不能隨便去亂拿他人的物品,別人也不能亂動自己的東西。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3.在孩子的物品被別人亂拿的時候,為孩子做主

孩子心愛的東西,假如被別人要求拿走,孩子需要父母做主的時候,父母也不要讓孩子失望。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孩子自己的東西就是孩子自己的。

孩子不應該為父母的人情買單,損失自己心愛的物品,這樣很可能以後孩子也會亂拿別人的物品。

孩子弄壞他人物品後,熊家長選擇撒潑耍賴,聰明家長往往這樣做

郝媽媽有話說

孩子任性隨意,所以才更加需要的父母的看管,約束不當的行為。父母一味的包庇孩子,只會助長孩子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熊孩子弄壞了親戚價值20萬的收藏品,其家長卻拒絕賠償:訛詐
    網友發現後幾乎被氣到吐血,第一時間找家長理論,沒想到家長卻以孩子太小,弄壞的只是一些玩具來推脫。這些收藏品大多來自網友多年的珍藏,很多都已經絕版,在市面上價值非常高。經評估之後,這些弄壞的收藏品模型總價值大約在人民幣20萬左右,剛提出賠償熊孩子的家長就完全抓狂,並開始撒潑,認為這些東西不值這麼多錢,完全是對方進行訛詐。
  • 熊孩子玩壞15萬手辦,家長還耍賴拒賠
    社會上關於「熊孩子」的報導是層出不窮,這些缺乏基本教養的孩子會在公共場合裡面大喊大鬧,影響到別人,甚至是破壞別人的東西。而這些熊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有幾個更「熊「的家長。熊孩子弄壞親戚貴重手辦,家長的態度惡劣前段時間,有位愛好收集手辦的網友憤怒地把自己的遭遇給放到網上,並引起了其他網友的強烈譴責。
  • 兩歲的孩子貓狗都嫌?聰明家長這樣做,幫寶寶順利度過敏感期
    許多父母會發現,當寶寶到了兩歲左右的時候,脾氣會變得特別大,只要有一點不高興就會撒潑耍賴,無理取鬧。他們會專門和大人對著幹,甚至喜歡打人,在他們心裡,對「打人」的是非觀並不是很清晰,雖然孩子突然發脾氣會讓家長很崩潰,但家長要知道,其實寶寶這一行為並不是針對你的,而是寶寶正在發展獨立和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沮喪,所以家長的做法是很關鍵的,如果處理不當,孩子可能就從「假熊」變成了「真熊」。如何幫孩子度過這一叛逆期是家長很關心的問題,不同的家長也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 「中國式聰明」害娃不淺,這三類孩子看似聰明,未來大多沒有出息
    這些行為我們姑且稱之為「中國式聰明」,這些孩子長大後,往往被劃分為沒出息的行列。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看似聰明實則不妥的「中國式聰明」行為,務必要及時制止,將其扼殺在搖籃之內。中國式聰明」害娃不淺,這三類孩子看似聰明,未來大多沒有出息閨蜜小麗這兩天又和婆婆吵了一架。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一天小麗回家後,發現兒子正在專心致志地玩玩具,但小麗仔細觀察發現這個玩具並不是自己買的。小麗質問兒子玩具是哪來的,沒想到兒子理直氣壯地告訴小麗是自己撿回來的。
  • 孩子不買玩具就撒潑,李玫瑾來支招,家長:這辦法我咋沒想到
    導語:很多時候,家長之所以會覺得頭疼,是因為孩子不僅會撒嬌,還會撒潑。比如稍微有點不順心的事,他們就會在地上滾來滾去,哪怕是公眾場合也毫不在乎。案例:小麗那天帶著兒子去逛街,路過玩具店的時候,兒子就不肯離開了,非要進去看看。
  • 孩子愛耍賴(上):為什麼孩子愛耍賴?
    隨著孩子的成長,總會有一些育兒問題困擾著家長,其中一個便是:孩子愛耍賴。有的時候孩子喜歡不分場合的對大人耍賴皮,像是送孩子去上學,孩子不願意進去,就會在校門口哭鬧,拉著家人的手不放;孩子把房間搞的一團糟,問他是誰弄的,就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願意收拾;早上要叫孩子起床的時候,說什麼也不願意睜開眼睛,之後就開始大哭,撒潑;不聽爸爸媽媽說的話,跟孩子說要做作業了不願意去做,讓他去吃飯也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耍潑不去
  • 孩子弄壞別人的東西,笨家長才會賠錢打罵,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是很重要的。比如在過馬路的時候要告訴孩子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在學校的時候要遵守校規,社會上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很多家長得知孩子破壞了別人的東西時,都會趕緊賠錢並且訓斥孩子,這看似正確的處理方式其實並不恰當,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當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愚蠢」的家長只會打罵賠錢,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 孩子把別人東西弄壞,多數家長選擇道歉和責罵,聰明的家長怎麼做
    現在有很多熊孩子,一到別人家裡就會亂跑亂撞,看到吃的就直接拿起來吃,這些孩子也經常闖禍,是大人們眼裡的「闖禍精」。有的家長千萬別認為這些孩子是簡單的調皮搗蛋,正所謂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而這些孩子正是沒有遵循相處間的規矩。
  • 孩子答應的事情總是耍賴不做,家長要如何應對?
    家長能控制發脾氣的衝動,孩子才能控制不聽話的行為很多時候並不是家長不理解孩子,而是原本約定好的事情,孩子臨到時間了就耍賴不做。誰都希望能夠家庭和諧,和孩子和和氣氣地一起成長。但有的時候孩子在惹父母生氣上,似乎也是有獨到的方式方法,總是能戳中家長內心最憤怒的地方。
  • 孩子愛耍賴(中):家長應如何引導?
    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嘗試和感受各種不同情緒,耍賴也出現在其中,那麼如何教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情緒可以怎麼更好表達,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及與孩子的互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那麼在孩子耍賴的時候,家長可以怎麼引導呢?
  • 孩子為了達到目的,在公共場合撒潑打滾,聰明的家長3招解決
    家長在出門之前可以和孩子說好,出門之後不能隨便要東西,但是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家的滿口答應,一出門便拋之腦後,滿心滿眼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家長要在出門前告知孩子我們是出來幹嘛的。當然,這樣做孩子就會覺得逛超市太無聊了,那麼家長就可以請他們幫忙,讓他們尋找清單上的物品在哪裡,並且在他們找到之後及時提出表揚。不過在尋找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安全。
  • 熊孩子與家長應對策略點評||熊家長會讓熊孩子越來越熊
    ……終於,越來越多的乘客感到不滿,紛紛對坐在前排自顧自看劇的孩子媽媽說:「你不去看看你家孩子嗎?小孩子一直這樣鬧,我們也沒法休息啊。」家長應對:這位媽媽最開始還敷衍兩句「他們淘得很,我也管不了。」還說:「小孩子不都這樣嗎?你生了孩子就知道了!」
  • 4歲女兒商場撒潑,聲稱「不買就不起來」,爸爸的做法太狠了
    在孩子撒潑打滾想要買玩具時,家長應該如何選擇呢?1.提前打預防針在家長帶領孩子進入商城前,可以跟孩子明確說法,什麼東西該購買什麼不該購買,並和孩子&34;,用一個價格來衡量玩具的標準。,如果孩子還是任然食用撒潑撒嬌的方法耍賴,那麼家長也可以通過預定好的規則來限制孩子,做到有效的說服。
  • 女兒躺地撒潑,寶爸淡定看手機,父女對峙兩小時,網友:都是狠人
    」然而有些「硬核寶爸」就不一樣了,他們在面對孩子撒潑的時候往往表現得非常淡定,專治孩子各種耍賴撒潑,甚至有些時候比孩子還要無賴幾分,前段時間網絡上的一個「硬核老爸」就著實火了一把。」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生活中真的是太常見了,孩子總會沒來由不分場合的耍賴,許多寶媽往往會選擇順從孩子,而有些寶爸就不一樣了,當真是不慣著孩子的毛病,本著「你耍賴我看著,你哭我陪著,你不鬧了我們就回家」的態度,也是讓耍橫習慣的孩子有力無處使呀。
  • 孩子撒潑耍賴、大哭大鬧,怎麼快速一招制服,不留心理傷害?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和媽媽聊聊:1.孩子撒潑耍賴,大發脾氣時,他究竟在想什麼?2.面對「炸」了的小怪獸,什麼辦法最好用?還不留心理傷害?3.哪些方法是父母絕對不能用的?↓↓↓當孩子撒潑耍賴時他究竟在想什麼?我們常常被那個蠻不講理,撒潑耍賴的小傢伙氣到眩暈,但如果你明白了孩子動不動就「炸鍋」的背後原因,也許,你的氣就消了一半。
  • 家長的溺愛教育,容易用愛把孩子「淹沒」,讓孩子越來越「熊」
    文/囧爸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熊」是絕大多數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可以允許孩子有一些「熊」的行為,但也要有一個限度。其實,孩子在「熊」的時候,也是會在意家長的底線。如果家長一味的溺愛縱容,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熊」,養成各種不良習慣。
  • 熊孩子連續劃45輛車,家長試圖耍賴不認帳,網友:難怪孩子這麼熊
    明明是傷害他人的家屬,卻用一種我弱我有理,孩子還小不懂事來進行耍賴不還帳。,受害車主們表現無法原諒這些熊孩子以及家屬,要求他們一定要對他們進行賠償,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並且這些熊孩子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都是因為這些家長的教育就出現了問題,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上梁不正下梁歪。
  • 孩子趴地大哭,爸媽抱手淡定旁觀。面對孩子當眾撒潑,一做三不做
    ,孩子想要達成某種目的,你沒同意,孩子就當眾撒潑哭鬧,此時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除了死磕到底的冷處理,一些家長面對孩子的撒潑招架不住,為了讓孩子迅速安靜下來,會選擇「認輸」。,我們要堅持這樣兩條基本原則:▼一做:明確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的,鬧沒用,實在想鬧就繼續鬧吧。
  • 「熊孩子」之所以層出不窮,是因為家長養而不教,別做「毒」父母
    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歡孩子,就是因為見過了太多的熊孩子。熊孩子們無法無天、枉顧規定,在車廂裡尖叫奔跑,在餐廳裡肆意撒潑,隨意破壞他人的物品……讓人煩不勝煩。孩子的教養是父母教養的體現,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著一個不明事理、胡攪蠻纏、不懂教育孩子的家長。養育孩子,不是給他吃的穿的,把他養大就行了;撫養和教育的責任,父母應該好好承擔。
  • 原來超市是教育孩子的好地方!家長千萬別小瞧了
    這一趟下來,朋友累得夠嗆,只能跟我吐槽:寧願在家乾瞪眼,也不要再帶孩子去超市了!這樣的情況各位家長碰到過嗎?其實,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的教養,往往就是在超市這種公共場所中體現出來的。對於孩子而言,超市就像一套活的「課程」,有的孩子從中學會了排隊和禮讓,而有的孩子卻學會了撒潑耍賴和插隊加塞……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利用最後暑期的尾巴,好好帶孩子去一次超市,抓住這些隱形的教育契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