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也有很多種,你了解過護理院嗎?

2021-01-14 齊魯壹點

人活著都有老的那麼一天,我想絕大部分人在老了以後,都希望能夠享受著「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生活,說白了也就是希望兒女能對自己好一點,晚年生活過得更幸福快樂一些。

家庭護理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它不能達到專業護理水平。尤其是臥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他們遇到緊急情況,他們的家人會不知所措,他們會被送往醫院,這往往會延誤救援時間。普通的養老院沒有完善的醫療設備,老年人經常被送到醫院接受家人的治療和護理。然而,護理院充滿了醫學特徵。護士每天早上給老人量體溫和血壓,並根據檢查結果停止護理。

一、將醫療與養老資源整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更大化

多年前,國內的相關機構就在進行」醫養結合」的實踐。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資本也推行了許多年,大家從很多渠道也看了很多關於「醫養結合」的相關信息。現在很多養老機構或者醫療機構都已經在成熟地推行「醫養結合」新模式。

對於上了歲數的老年人一定深有感觸,人歲數大了,多少都會有點病。家裡只要有一個老人生病,全家人往往都是家、醫院、養老院這麼來回跑。不僅苦了老人,也苦了家屬。

因此,醫療和養老的分離,便會造成很多不便,同時也導致很多老人長期住院就醫,將醫院當做養老院,佔用醫療資源。對此,很多養老院開始探索發展「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

養老機構不是猛虎,住進養老院的老人也不是孤苦伶仃,這種區別與傳統養老的生活方式,帶給老人不一樣的老年生活。

在上海有一家名為上海澤顧護理院,其環境優美,整體風格簡潔大方,區域寬敞明亮,無障礙通行,頂樓陽光房視野開闊,景色宜人。

上海澤顧護理院位於上海市楊浦區延吉中路105號(靠近雙陽路),於2015年11月16日取得楊浦區衛計委批覆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上海市醫保定點單位。

目前實際擁有400餘張床位,護理院開設有門診、內科、康復醫學科、臨終關懷科、中醫科等常見科室,極大程度上方便了養護老人及時就醫。醫護人員150多人,護工人員120多人,團隊成員均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康護經驗。

一至二樓為門診、體檢中心,二至六樓為住院、康復病房。其中六樓設有多媒體會議室、露天活動休息區。病房設有兩人間、三人間及單人VIP病房三種標準。

六樓還設有露天花園,且在空中花園周邊的柵欄上覆蓋上了藤蔓植物,滿足了老人們不用出遠門也能置身於公園的需求。老人們可以愜意地坐在花園中聊天,在繁華的喧囂中,享受難得的寧靜。

二、養老機構對於不同群體的老人,意義不一樣

目前,全國各種檔次養老機構以發展速度之迅猛,在全國範圍內遍地開花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養老機構,比如老年公寓,以房養老型,異地旅遊養老型,休閒養生型,甚至還有引導社會力量開辦嵌入式社區小型養老機構!

隨著社會養老設施的進步和完善,養老機構已成為老年人享受的地方。

而我們所看到的帶有「護理院」的字樣,是指的由醫護人員組成的,在一定範圍內,為長期臥床老年患者、殘疾人、臨終患者、絕症晚期和其他需要醫療護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根據醫囑進行支持治療、姑息治療、安寧護理,消毒隔離技術指導、社區老年保健、營養指導、心理諮詢、衛生宣教和其他老年醫療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

這裡要強調【養老院】和【護理院】的區別:簡單來說養老院更強調照料與護理功能。而護理院屬於醫療系統,更強調長病、慢病與臨終關懷的醫療功能。同樣是照顧老人,老年養護院偏護服務生活照料。而護理院更偏重醫療護理,更適合需要長期專業康復護理以及臨終關懷的病人。

目前全國各地也在致力讓更多老年人享受醫養結合的專業化養老服務,所以只要沒有太過於重大的疾病,在養老院裡基本都能滿足養老的需求。

在養老院,可以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話話家常,玩著養老機構的娛樂設施,做一些自己興趣的事情,下棋、跳舞、釣魚、繪畫等,何樂而不為呢?在護理院,就更加適合需要長期醫療照護的老人。

所以送父母到養老院或者護理院,也不是不孝,如果有能力送到中高端的養老機構,吃喝不愁享清福,可為大孝。

相關焦點

  • 參觀優護家護理院 感受品質養老
    (原標題:參觀優護家護理院 感受品質養老) 9月22
  • 長庚護理院:讓臺灣養老經驗在大陸落地開花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訪臺首站即於9日赴桃園林口的長庚醫院、長庚養生文化村參訪,了解臺灣醫療與養老情況。在與臺灣一水相連的廈門,廈門長庚醫院已於今年設立了養老機構長庚護理院,令臺灣養老經驗在大陸落地開花。  12月10日,中新社記者來到位於廈門海滄的長庚醫院住院部8樓,探訪設在此的長庚護理院。
  • 細微之處有真情 蘇州瑞頤護理院創新養老服務暖人心
    不久前,蘇州瑞頤護理院拿到了「醫保」資格。以瑞頤椿熹裡養老社區為基礎,瑞頤護理院目前可以同時為近200位長者提供「居家式」醫養結合的護理服務。護理院,治療護理,也有醫術、醫技方面的要求,而面對大量細碎、繁複的護理工作,更應該講求的是無微不至。」王鑫生長者說,他在瑞頤養護院感受到了這種「無微不至」,心裡滿是感激。  王鑫生長者的真實感受,正是瑞頤護理院的「金字招牌」。  「閉環」思路設置養老服務  如何讓護理院的服務「上檔次」,瑞頤團隊花了不少功夫。
  • 開護理院需要什麼手續
    近幾年,養老行業已經悄然改變,前幾年流行的地產養老、旅居養老項目的溫度漸漸降低,養老行業開始關注如何為老人提供更多的醫療護理服務。從養老行業誕生之日起,就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現實:老人照護過程中,70%以上的需求和醫療健康相關,該如何滿足?護理院在各地逐漸流行起來,並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 養老名詞解釋、老年人分類及老年護理院標準
    養老這個名詞大家都經常說,但是讓你詳細的解釋一下,又有些說不清楚。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養老相關的一些名詞,就當作漲一些沒有用的知識吧。養老的定義:原為一種古代的禮制,擇取年老而賢能的人,按時供給酒食,並加以禮敬。第二個意思是年老在家休養,現在的養老政策多是這個意思。第三個意思是扶養年老而不能自給的人。
  • 幸福養老用心選——凱旋李官護理院發展紀實
    在此住養將近四個年頭的失能老人 張自堂 說,我從2017年元月六號來到李官護理院,除了年節讓孩子們接回家,住著養著就與這些老兄弟們分不開了,和養護院的領導、醫護人員成了無話不談的一家人,他們照顧我們吃喝拉撒、醫療康複比兒女做得還周到。是的,這不僅是 張自堂 老人一個人的感慨,也是李官護理院所有住養老人共同的心聲。
  • 養老機構實地探訪第二站:成都優護家護理院
    小編實地走訪探查帶您了解養老院真實的服務水平、設施、環境、價格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成都優護家護理院」成都優護家護理院是一家醫養結合的中高端護理院,在成都市民辦養老機構星級評定中被評定為四星養老機構。地理位置成都優護家護理院位於3.5環,武侯區永康大道20號,永康森林旁。
  • 記者調查:一年多換了兩家護理院,老人轉院親屬為何不知情?
    市民王女士:我一直跟那裡的人聯繫,要是缺錢你跟我講,如果能吃什麼你跟我講,一直跟我講不用,不用,他錢夠了,因為五保一年也有一萬多塊錢。王女士介紹,家裡有些親屬不在本地,無法探望王克家老人,而他們年輕一輩因為工作繁忙,去石板衝護理院的次數也不多。
  • 據說,歷城養老護理院收費標準
    歷城養老護理院收費標準 3 畢延智;非清髓性骨髓移植誘導異基因小鼠免疫耐受的實驗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8 徐菁莉,馬聖香,孟愛鳳,趙雲;1例同種異體肺移植圍手術期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04年16期
  • 地段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已排到2013年
    截至記者發稿,張老伯家屬接到居住地地段醫院通知,有一個空床位了,這距離他們去醫院登記已過了整整一個月。老人:地段醫院比養老院更實惠昨天,記者走訪多家地段醫院,發現床位確實非常緊張。記者從一些護工處了解到,地段醫院大多只有幾十張床位,幾乎滿員,不少醫院還有許多病人前來登記,希望能就近住院治療。甚至還有老人和家屬,想「借」床位養老。
  • 上海醫院賴床養老多 護理院床位排到2013年(圖)
    不少已經住進去的老人不願出來,甚至有老人「借」病床養老。  [事件回放]  老人骨折,難求一張治療床位  一個多月前,年過七旬的張老伯在青浦被起吊的貨櫃撞傷。事發時,老人有內出血症狀,但神志還清醒。由於當時沒有家屬在身邊,肇事方決定將老人就近送醫,以便及時救治。
  • 醫養結合,東莞康怡護理院讓老人過上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1月11日,東莞康怡護理院(醫養結合護理院)正式揭牌啟用。東莞市衛生健康局醫政科主任科員鍾婉崧、萬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葉潤森、萬江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戴剛、萬江街道社會事務局局長伍立君、萬江街道社會事務局副局長盧惠貞、萬江街道谷湧社區書記庾敬欽、東莞康怡護理院董事長陳積源等出席了揭牌儀式,並一同為東莞康怡護理院揭牌。
  • 河北省臨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全力確保養老護理院電梯安全運行
    為認真落實安全監管職責,確保養老院特種設備運行安全,以穩定的環境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9月19日,河北省臨漳縣質監局積極組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深入臨漳縣安心養老護理院,對其使用的電梯進行監督檢查,並幫助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電梯安全管理水平,確保了老人乘梯安全。
  • 國務院督查組視察太航馨悅養老護理院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2014年11月3日,國務院督察組民政部社會福利司副司長王素英帶隊一行8人,在山西省民政廳廳長薛維棟和太原市副市長魏民等相關領導的陪同下蒞臨太航馨悅養老護理院視察並指導工作。
  • 深圳禾正醫院與深圳市養老護理院「牽手」 開創醫養結合新模式!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2020年12月2日,深圳禾正醫院與深圳市養老護理院共同舉辦「醫養結合」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醫療」和「養老」領域的優勢,攜手打造「醫養結合」的新模式。深圳禾正醫院與深圳市養老護理院成功籤約深圳市養老護理院院長餘文雨、業務副院長王圓圓、行政副院長李敏以及深圳禾正醫院總院長劉季春、副院長孫國平、伍建春和劉小平等出席了籤約儀式。
  • ​疫情期間,為何松江區這家護理院的300餘位老人都說「安全」
    說到位於辰花路上的「親清護理院」,如今的松江人幾乎無人不知。10年前,已剛過古稀的松江區全國勞模朱良才自籌資金,為家鄉父老們率先創辦了區內首家民營老年護理院。老齡化帶來的「看病難」、「養老難」等問題,在這一集養老、護理、醫療、康復和臨終關懷為一體的「老年家園」得到了不少緩解。
  • 護理院養老院運營中這幾個點不改——入住率永遠上不去
    其實都不是,其實是你的護理機構運營和管理做得不到位,百年養老課棧,季敏老師:136—0518—5225認為一般養老機構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幾個問題:1、做營銷不堅持百年養老課棧,季敏老師走訪過很多的養老機構和護理機構,其中大部分的機構做營銷都是太心急,都是想著做一次營銷活動就能給機構帶來很多個客戶
  • 又出現種新型養老:不用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子女!值得傳閱
    鄉下老人進城養老已很尋常,可您聽說過城裡人寄住鄉下村民家養老嗎?在江蘇南京,有社區和醫院正在運營這種「城市老人寄養農家」的新型養老模式。這戶人家的主人叫童道雲,今年45歲,在城裡做保姆,是村裡第一個把城裡老人接來自家養老的,城裡的一位老人已經跟隨她生活了4年。 小樓外的院子裡面特別布置過,不僅種了花,還擺了不少盆景、園藝,四周木柵欄圍著,門口還有一方池塘,水質清澈,一派田園人家的風光。
  • 南京一小區內擬建養老護理院,因設臨終關懷科遭居民反對擱淺
    李展成(化名)是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街道「營苑新寓」的一名業主,剛作為小區業委會成員與相關部門進行了一場談判——為什麼會設「太平間」的老年護理院要建在幼兒園門口、小區裡面?3月21日,業主們在小區門口張貼的落款「玄武區衛計局」的公示上發現:去年底施工的13幢綜合樓(原物業用樓)要改建成老年護理院,公示裡「臨終關懷科」的字樣讓他們陷入焦慮。
  • 關於恆福護理院:What a tragedy!What a shame!
    那種後悔、悲涼和無力感,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而較之更甚的,就是看著長輩一步步走向死亡卻無能為力,而這死亡之路,很大程度上的人為的。安省疫情爆發初中期,長期護理院成為感染重災區。很多老人「束手待斃」,高感染率、高死亡率和由此暴露的管理和資源調配方面的種種弊病,讓人悲憤交集。而在年末,第二波疫情肆虐的現在,長期護理院的弊病得到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