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復旦」二字由創始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先生選定,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復旦是世界的復旦
開放融合、匯通中外是復旦大學建校以來就一直擁有的特色。該校歷史上擁有一大批學術大師和著名學者,在中國學術和教育史上產生深遠影響。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結、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場復旦精神,為民族的解放和振興,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作出重要貢 獻。
學校以邯鄲校區、江灣新校區為一體,以楓林校區、張江校區為兩翼。根據復旦大學校園網資料顯示:校園面積共有244.32萬平方米,合約3700餘畝。其中,邯鄲校區土地合1500餘畝,楓林校區土地192123平方米,合288畝,張江校區228176平方米,合約350畝,江灣校區規劃面積1600餘畝,學生均佔地面積76.5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49.23萬平方米。
復旦大學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校風:文明、健康、團結、奮發 學風:刻苦、嚴謹、求實、創新 。教學原則:通才教育,按類教學 。教學理念: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 。復旦精神: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 。
全球排名
與清華、北大和中科大並列為美國高等院校承認學分的四所中國大陸高校 ,著名歷史建築-復旦相輝堂。根據2011年QS世界大學排名,2011復旦大學躋身亞洲前茅,排名世界第91位,位列世界百所著名大學,在中國大陸所有的大學中僅次於北京大學(第46位)和清華大學(第47位)。ARWU復旦大學工科排名世界第52-75。 2006-2012校友網排名中,復旦大學均排中國大陸前3甲。
在《2012年中國一流大學名單》中,復旦教師學術水平排全國第1名、畢業生質量排第2名、教師績效第2名。 復旦大學辦學定位上正努力實現從研究型大學向名列亞洲前列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轉變,最終經過數十年建設,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熱門專業
經濟類(國際金融系、世界經濟系等)、外語(法、日、德、韓語,翻譯系)、法學、人文(漢語言文學,國際政治)、管理類(工商管理、會計學等)、新聞學、信息科學與技術類(計算機,軟體工程,微電子,電子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臨床醫學(八年制)、生命科學。
院系設置
復旦大學現有復旦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學院、歷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法學院、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新聞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物理學系、技術物理系(現代物理研究所)、化學系、高分子科學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材料科學系、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生命科學學院、上海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保密學院等30個直屬院系,設有本科專業7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154個(其中自設29個,專業學位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225個(其中自設50個,專業學位8個),並設有2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