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緊張的考試結束後,學子們又將面臨填報志願。許多成績優異的學子,糾結於各所高校。有網友打趣道,成績優異的考生不用糾結,因為美國政府早就幫忙嚴選了13所中國大學,供他們選擇。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題詞
前不久美國增加對華「實體清單」,其中包含了13所中國高校,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昌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某種意義而言,被美國制裁也不算是啥壞事。美方的理由是,這些高校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其實說白了其實是這些大學,在某些領域令美國感受到了壓力,所以美國要對其予以打壓。網上曝出一張圖片,講述北航的傳奇,其中包括是中國航空事業的搖籃以及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連美國都能感到害怕的高校,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所以這事其實也挺讓我們國人自豪的。所以不知道怎麼填志願的高分學子們,大可看看這13所高校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這其中包含了被稱之為國防七子的北航和南航、北理工和南理工、哈工大、哈工程和西工大這7所高校,在名氣上,可能不比清華北大,但他們的關鍵詞是」低調有內涵「。高新科技、人工智慧、航天航空、軍工武器等等重要領域都有這些高校的身影。進入這些高校,可以去做很多有趣的事,比如研究如何把人送上天(飛機)、送上太空(航天飛船)甚至送上西天(地空飛彈)。
但參考過去的經驗,多個省市的高考狀元,大多會選擇進入清華北大。這兩所高校是我國最知名的大學,能夠就讀於這兩所院校,是許多學子以及親人驕傲終身的事。但問題是,如果真正想要學習高新技術、科技研發。北大清華也不見得有優勢。近期,國內各大高校公布了2020年的財政撥款預算,在健康危機的大背景下,資金有所減少是可以理解的,但清華北大減少的比例最高,分別是清華10.69億元、北大8.12億元!而此前被美國所制裁的13所高校資金並沒有太大的削減,相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還增加6千多萬元的財政預算,它可是承辦了不少國家重量級項目。
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人才對於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即使資金再困難,有關部門也不可能中斷有利於國家發展建設的項目。所以,真正搞研發,搞學術為了國家發展努力的高校,國家是不會減少對其的資金援助。至於清華和北大為何被砍得最多,我們可以從這份數據推測到一部分答案,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國外替它國工作,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清華大學一度被調侃為「西方人才的搖籃」。北京大學15.5萬的北大校友裡,23405人留在了美國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給美國為首的西方送去了94469位中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