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公布了今年的預算報告,其中清華大學撥款經費被「砍」8.12億元,北京大學撥款經費被「砍」10.69億元,僅是這兩家的經費合計就被「砍」將近20億。清華去年撥款經費297.21億元,北大去年撥款經費190.07億元。
高校現在的科研經費很大部分都是指望財政撥款,當然還有部分來自本校的收入。而很多時候財政撥款的依據就是高校的實力,所以清華北大每年的都是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只不過今年收到疫情的影響,所有高校都要開始過苦日子。2020年高校財政撥款中,基本上絕大部分高校都已經被削減。其中清華削減10億,北大削減8億,光這兩個學校就抵得上後面所有學校一半的削減金額了。
在所有的名單中只有兩個學校是增加的,一個是華中科技大學,而另一所則是前段時間上了實體清單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撥款經費不僅沒有被「砍」,反而還增加了6000萬。原因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開的「人工智慧」、「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醫學工程」、「機器人工程」等專業都需要資金支持,所以就出現了財政撥款增加的情況。國家增加對這些大學的補貼,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華為最青睞的大學,大規模地招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畢業生來充實自己的研發團隊,這可能也是華為能成為民族企業,為國家科研做貢獻的原因之一。
在國內的研發實力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絕對不比排名靠前的名校弱,特別是在電子信息領域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每年都會給國家培養和輸送一大波的科研人才,每個公司也都是搶著要!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消息被公布後。有一部分為清華北大鳴不平的聲音,但同時也出現了歡呼的輿論,一些網友甚至發出了「砍得好,減得妙」的聲音。出現這樣奇怪的倒歡呼,主要是因為清華北大培養的眾多本科學生後續的研究以及博士,都選擇到美國進行深造,且留學生在進入美國項目後,少部分至少5年才會回國,甚至永遠留在美國工作生活。所以有網友質疑清華北大是不是在給美國培養人才,另外清華北大有眾多重要的科研項目,但他們所出的成果,卻比不了其他國內高校。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建設別的國家。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清華大學一度被諷刺為「西方人才的搖籃」。北京大學15.5萬的北大校友裡,23405人留在了美國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給美國送去了94469位中國人才!
前不久,華盛頓當局再度對華實施「實體清單」,新增加的33家中國企業和機構中包含了13所中國高校。很顯然,這裡邊並不包含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雖然這些高校被美國制裁,不算一件好事,但國人仍紛紛點讚,表示這些讓美國感到壓力的高校才是國內真正貨真價實的一流大學,所以這些學府的資金不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