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恩格爾係數: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早已不是食品消費

2020-12-13 蘇寧金融研究院

在開始本文的分析之前,先來問一個問題:是不是一個地區的恩格爾係數越低,居民就越富裕?

我們不妨從數據中尋找答案:2016年,黑龍江與廣東的恩格爾係數分別為27.7%和32.9%,而兩個省份無論是經濟發展狀況還是人均收入水平,都不能相提並論。

現象的背後是恩格爾係數的局限性正日漸凸顯,而我們也有必要轉換思路,找到一個能夠超越恩格爾係數的新指標來度量居民的生活水平,於是便有了此文。

恩格爾係數的局限

恩格爾係數,表徵的是居民消費支出中食品開支所佔的比重,該指標是由德國統計學家恩斯特·恩格爾在對153戶比利時家庭的家庭預算和支出做了詳細分析後,於1857年提出。

按照恩格爾的觀點,「越是貧窮的家庭,其消費支出中的食品開支比重就越大」,這一規律也被後人命名為恩格爾定律。基於此,恩格爾係數的大小便被人們作為判斷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據。後來,許多學者做了大量的統計和研究工作,並大都認為恩格爾定律具有普適性。

就我國而言,改革開放至今,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均呈現出極為明顯的下降態勢。Wind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由1978年的57.5%降至2017年的28.6%,而同期的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也由67.7%降至31.2%(參見圖1)。2017年,我國國民整體恩格爾係數為29.3%,理論上已進入富裕國家行列。

然而,今年以來,從社零增速下降到榨菜泡麵業績亮眼,再到汽車市場「金九銀十」的慣例被打破,無一不在提醒著:全國範圍內的大部分人,還稱不上富裕。也正因為如此,恩格爾係數指標的局限得以顯現。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便體現在食品支出佔比的下降,並不必然反映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具體而言,恩格爾係數的算法之中並未解釋食物消費支出佔比減小的原因是什麼。倘若是出於某種原因,讓人們節衣縮食,從而能夠省出錢來應付一些必要的大額剛性支出,那麼從這個角度看,恩格爾係數的減小很可能反映的是居民生活質量的降低。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些年房價的大幅上漲,讓不少人在收入增幅趕不上房價之時,為了買房而背負上房貸(參見圖2)。鑑於人們每個月的收入當中,有相當一部分要用於償還房貸,那麼在飲食方面就會減少開支,這便造成了恩格爾係數下降的「表象」。當然,日漸增長的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支出同樣會產生類似效果。

此外,除了收入,食品價格指數、文化傳統、生活習慣乃至政府推行的各種政策,都是影響食品消費支出佔比高低的關鍵因素。所以,恩格爾係數的下降只能說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

恩格爾係數局限性的根源是什麼?

事出必有因,恩格爾係數的局限也必然能夠找到合理的解釋,而這要追本溯源,從恩格爾為什麼要將食品支出所佔比重作為衡量標準說起。

在恩格爾所處的年代,全社會範圍內的物質財富較為匱乏,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對低下。如此一來,人們對於消費的次序安排勢必要從生活的最基本需求開始,「吃」自然是排第一位的,這是因為食品消費是最基本、最基礎的消費,所有個人的學習、創造和社會集體活動,都必須以生命狀態及其活動能力的保持為前提。此時,食物的邊際效用無疑是極大的,而同其他奢侈品相比,其彈性也是較低的。故用食物支出所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能最為直接清晰地反映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居民收入與生活水平的真實情況。

倘若定義食品具有「維持生命」與「享受生活」的雙重屬性,那麼按照恩格爾的本意,食品應是「維持生命」所需,且是一種生活必需品。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今天的人們對於食品消費的要求也有所變化,不再滿足於「維持生命」的層面,而是需要升級到「享受生活」的境界之中。舉例說明,現今的不少人在飲食方面已頗具健康與休閒意識,比如熱衷於購買進口奶粉與橄欖油,或是願意在環境品質較好的餐廳消費等等,這些也反映出,人們的消費已經由物質層面的滿足,上升至精神層面的享受。

更進一步說,恩格爾係數的降低,本質上反映的是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而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又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邏輯。該理論是說,人類在不同階段的需求可以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參見圖3)。這些需求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人類發展的一般規律。回望改革開放至今的歷次消費升級,從解決溫飽到「新老三件」的更替,再從汽車與住房消費到更加注重個性化與體驗式消費,不難發現,每一次消費內容的變遷正是反映了人們需求層次的升華,這也恰好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一種真實的外在表現。

倘若過去,人們消費是為了解決溫飽與基本生活(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初級階段」),前十年出現的「名牌購物潮」是人們為了滿足虛榮需求(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中級階段」),那麼到現在,人們就慢慢進入到了「為了自己的快樂」這一階段(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高級階段」),即由生理需求轉向精神層面的需求。

如果說「總體達到小康」表明的是人們徹底解決溫飽問題,那麼「全面建成小康」則應是包含物質與精神在內的全方位的生活質量提高。因此,在更加關注精神層面消費需求的現階段,恩格爾係數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形勢,我們有必要尋找一個新的指標來加以詮釋。

超越恩格爾係數的「新恩格爾係數」

相比於傳統的實物性消費,眼下服務領域的消費無疑更受人們青睞:它既滿足了人們在精神上對於生活質量改善的需求,又有利於人力資本積累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的服務消費的迅速增長。根據麥肯錫《2016中國消費者的現代化之路》,國內消費者在增加支出的同時,消費形態也在悄然變化,具體表現為消費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及體驗的提升,諸如文化、旅遊和休閒娛樂的支出增多。

如果把消費分為生存型消費、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三大類,那麼服務性消費將屬於精神層面的發展型消費和享受型消費,而食品消費則應歸於實物層面的生存型消費。此外,服務性消費還不包括人們的剛性支出——房貸,故更能直觀地反映人們的消費升級與生活改善狀況。而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同樣表明,居民消費升級與生活質量改善最重要的特徵之一,便是服務性消費逐漸取代商品性消費的主導地位。

於是,在筆者看來,用居民服務性消費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作為衡量當前居民消費升級與生活水平的判定標準,顯然要比恩格爾係數更加適合,我們不妨將其稱為「新恩格爾係數」。與恩格爾係數相反的是,「新恩格爾係數」越大,表明居民生活質量越高。

我們可以看一下不同國家的「新恩格爾係數」變化情況。Wind數據顯示,自1981年以來,美國的「新恩格爾係數」長期保持在60%以上,日本也處於55%左右的高位,這便充分反映出美國與日本居民的精神消費需求正在日益得到滿足(參見圖4)。我國自1995年至今,「新恩格爾係數」實現了從21.07%到41.42%的躍遷,但是與同期的美國和日本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因此,在精神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如何以「新恩格爾係數」為參考、完善居民服務消費市場的供給端將是未來我國推動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

具體而言,我們需要著力推動技術進步、生產效率改進以及服務產品質量的提升,以此來提高國人自身的邊際消費傾向,在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得到滿足的同時,消費潛力也能得以釋放。同時,還應在提升消費市場軟實力方面多做文章,比如構建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推進國內消費品與國際標準對標,在支持企業培育新品牌等方面落實政策,強化監管,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等等。

當然,同恩格爾係數相類似的是,「新恩格爾係數」同樣也會因消費習慣、文化傳統與政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從這個角度看,該指標也並非盡善盡美。因此,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與居民生活水平時,還是應該充分結合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基尼係數等其他統計指標來加以綜合分析,並將各地的政策環境與居民生活習慣等數據無法反應的因素納入考慮範圍,如此方可得到真實可靠的答案。

來源:蘇寧財富資訊;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付一夫

相關焦點

  • 中國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恩格爾係數下降到底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根據人民日報近日的報導,日常飲食消費早已不是多數中國人消費中的「大頭」。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被稱作恩格爾係數,不同於其他大多數經濟學指標「越高越好」,恩格爾係數是「低些更好」。在國際上,這一指標常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一個國家生活越貧困,恩格爾係數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爾係數就越小。
  • 恩格爾係數降低,我們的生活就一定更好嗎?
    那麼問題來了:恩格爾係數下降,我們的生活就一定變得更好嗎?在此,我們不妨追本溯源,從恩格爾係數的誕生說起。恩格爾係數及其「悖論」所謂恩格爾係數,是指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恩格爾係數=食品支出金額/消費性總支出金額×100%」。
  • 人民日報:中國恩格爾係數大幅下降意味著什麼?
    當消費從物質向服務延伸,從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從模仿型向個性體驗躍遷,背後是耐用消費品供給增加、價格下跌,是服務業的不斷發展,也是網際網路經濟勢不可擋的開疆拓土。藉由這個係數,我們看得到需求側與供給側的互動,找得到微觀生活變遷與宏觀經濟巨變的聯繫,我們也觸摸得到中國正在發生的消費升級與需求升級過程。
  • 基尼係數與恩格爾係數
    係數指標含義:0:收入分配絕對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比較平均0.3~0.4:相對合理0.4~0.5:收入差距較大0.6~1:收入差距懸殊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其中我們應該著重注意的是,在2013年我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2年的基尼係數為0.474。
  •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意思?恩格爾係數怎麼算?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恩格爾係數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經驗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動提出這一看法: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將會下降。恩格爾係數是用來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標。
  •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恩格爾係數的計算公式
    >恩格爾係數是什麼?恩格爾係數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經驗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動提出這一看法: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將會下降。恩格爾係數是用來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標。
  • 恩格爾係數與國人消費關聯度逐漸降低 多年不見,是否要說再見?
    不過,記者發現,從2015年《中國統計年鑑》開始,此書的「人民生活」一章中已不再製作「恩格爾係數」專表,讀者需要用食品支出金額除以消費支出總金額再乘以100%來計算出當年的恩格爾係數。這一變化也反映在地方統計部門出版的統計公報和統計年鑑上。
  • 2021部隊文職經濟學知識:基尼係數與恩格爾係數
    關注軍隊文職免費備考群(1071797678)基尼係數和恩格爾係數這兩個名詞的概念要注意區分。基尼係數主要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程度,取值範圍在0到1之間,越趨近於1代表整個社會分配越不公平,越趨近於0代表整個社會分配越公平。所以基尼係數可以用整個社會中不公平分配與社會總分配來衡量。
  • 從恩格爾係數看上海家庭消費結構變革
    如果說家庭消費支出總額是塊蛋糕,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旅遊、交通、通信、教育……佔的份額越來越大,而「吃」佔的份額在減小。記者今天從上海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獲悉,2011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5.5%。居民消費已經從基本生存型消費逐漸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過渡,消費結構已發生歷史性變革。
  • 參考資料: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曲線  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恩格爾定律是根據經驗數據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變量都是常數的前提下才適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佔比例的變動問題時,還應當考慮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飲食業和食物本身結構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達到相當高的平均食物消費水平時,收入的進一步增加才不對食物支出發生重要的影響。
  • 中國恩格爾係數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對於毛盛勇的相關表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副總經理周昆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深表贊同:「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比較複雜,背後還是受中國經濟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所影響。我們應該注意到,在整體恩格爾係數下降的同時,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發達地區和貧困老少邊窮地區(恩格爾係數)差異整體還是比較大。」
  • 恩格爾定律與恩格爾係數
    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則會下降。
  • 恩格爾係數的下降與基尼係數的上升
    ■恩格爾係數指食品支出金額在居民生活消費總支出金額中所佔的比例。一般說來,恩格爾係數的降低意味著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用於購買食品的比重減少了,由此可表明社會整體的生活水準得到了提高。  ■基尼係數則是一個衡量社會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標。基尼係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基尼係數為一,表示絕對的不平均。
  • 從「恩格爾係數」看生活變遷
    ,是指食品支出佔生活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通俗地說就是「吃」進嘴裡的花費在全部消費中佔多少比例。幾十年來,在恩格爾係數逐步降低的過程中,北京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費不斷進階,迎來了幸福生活中的一個又一個驚喜變化。告別票證市民吃喝「富講究」民以食為天。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較低時,用在食品上的消費必然是大頭。
  • 中國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
    「那時父母給我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吃飯就要花七八百元左右;現在收入高多了,生活也越來越豐富,買東西、看電影、與朋友聚餐、節假日出遊,吃得更好了,但吃的消費佔比並不多。」日常飲食消費早已不是多數中國人消費中的「大頭」。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被稱作恩格爾係數,不同於其他大多數經濟學指標「越高越好」,恩格爾係數是「低些更好」。
  • 中國恩格爾係數首破30% 小數字折射大變遷
    對於毛盛勇的相關表態,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副總經理周昆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深表贊同:「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比較複雜,背後還是受中國經濟的不平衡不充分發展所影響。我們應該注意到,在整體恩格爾係數下降的同時,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發達地區和貧困老少邊窮地區(恩格爾係數)差異整體還是比較大。」
  • 「恩格爾係數連降八年」見證中國發展進步
    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儲士家在會上介紹,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28.2%,連續八年下降。去年商務部推動出臺促消費20條政策措施,加快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規模穩步擴大,結構持續優化,模式不斷創新,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鞏固。恩格爾係數是由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所創,是指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
  • 從恩格爾係數變遷看「富裕北京」
    有時候,日子如流水般悄悄流過,而我們卻渾然不覺。  有時候,對比今天和昨天,沒有人覺察到差異的存在。  然而當我們在盤點記憶之時,才會由衷地感到時間的神奇、變化的迅速、發展的日新月異。  以上的話非詩非文,而是偶此時的感受。
  • 恩格爾係數 Engle coefficient
    民政部近日下發通知,規定各地要運用基本生活費用支出法、恩格爾係數法或消費支出比例法制定城鄉低保標準,建立和完善城鄉低保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並隨當地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定期調整。
  • 恩格爾係數再創新低 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2018年,恩格爾係數再創歷史新低。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8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28.4%,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有一個參照系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或者說發達國家是30%以下,我們在恩格爾係數上也達到了這個水平。」僅僅40年,恩格爾係數就下降了一半,這無疑是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