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師傅」學做「燈籠仔」,非遺傳承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
黏糊、繞圈、貼紙……在鳳崗鎮中心幼兒園社會人文中心室,小朋友們跟著泗洲燈籠仔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劉淑如,認真地學習紙燈籠的做法,頗顯「小師傅」模樣。12月15日,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激發孩童對非遺文化傳承的興趣,鼓勵他們學會自覺擔負起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教師曾智君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能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真正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
「小師傅」學做「燈籠仔」,非遺傳承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
黏糊、繞圈、貼紙……在鳳崗鎮中心幼兒園社會人文中心室,小朋友們跟著泗洲燈籠仔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劉淑如,認真地學習紙燈籠的做法,頗顯「小師傅」模樣。12月15日,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激發孩童對非遺文化傳承的興趣,鼓勵他們學會自覺擔負起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鳳崗鎮中心幼兒園教師曾智君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能讓孩子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氛圍,真正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謝崗首之寶幼兒園
10月19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謝崗首之寶幼兒園舉行。活動現場,首先非遺傳承人帶來的是驅邪避害、迎福納祥的麒麟舞。在表演結束後,非遺傳承人們來到臺下進行親密的互動,引得小朋友們歡呼不停,這是他們首次零距離地接觸非遺,也是第一次看到銀幕上的東西走進現實生活中來。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道滘鎮中心幼兒園
10月30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道滘鎮中心幼兒園舉行。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體驗課兩個項目,讓孩子們近距離體驗非遺魅力,激發孩子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豪感。非遺展演過程中,非遺傳承人們集中展示了木魚歌、醒獅、麒麟引鳳、粵劇這些非遺項目,一個個精彩的表演贏得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特別是威武霸氣、惟妙惟肖的舞獅表演,孩子們深深地沉迷其中。
-
「非遺第一課」開課,東莞推動「非遺在校園」常態化
據悉,今年非遺進校園活動的公益場次將安排33場,首場走進松山湖清瀾山學校,是東莞非遺進校園新的嘗試,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踐行國際化辦學理念的深度融合,開闢了「東莞非遺進校園」新的途徑。7年來,以傳承和弘揚為中心,組織非遺進校園示範性活動180餘場次,受益師生80餘萬人次。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內涵不斷拓展、覆蓋面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多個鎮街、30多所學校開展非遺特色課程,共培育了12個「東莞非遺在校園傳習基地」——莞城步步高小學、莞城英文實驗學校、沙田鎮中心小學、大朗鎮巷頭小學、東坑中學、石龍鎮實驗幼兒園、莞城中心小學、莞城第一幼兒園等。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松山湖莞美學校
10月28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了松山湖莞美學校。活動現場座無虛席,精彩的表演引來了陣陣的掌聲。此次非遺進校園活動讓同學們能近距離地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在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意義的同時,激勵新一代年輕人自覺地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活動在一場鑼鼓擂響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序幕。由石排明德醒獅團帶來的一個個高難度動作表演,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目不轉睛,現場掌聲雷動。
-
東莞推動「非遺在校園」常態化
主辦方表示,今年非遺進校園活動的公益場次將安排33場,首場活動走進松山湖清瀾山學校,是東莞非遺進校園新的嘗試,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踐行國際化辦學理念的深度融合,開闢「東莞非遺進校園」新的途徑。主辦方希望通過全方位的非遺教育,促進學生對東莞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
-
非遺展演各顯神通,東城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玩嗨啦
12月2日上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東城中心幼兒園舉行。本次活動包括古琴音樂、詠春拳、木偶戲、醒獅和燈籠仔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精彩的演出受到孩子們的追捧。活動展演環節,各項目非遺傳承人輪番登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展現出非遺的魅力,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
-
東莞非遺在校園傳習基地⑥石龍鎮實驗幼兒園:用創意培養新式非遺傳人
東莞非遺在校園實踐中,石龍鎮實驗幼兒園提供了一種推廣性、操作性、使用較強的模式。該園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本土非遺資源與幼兒教育特點相結合,圍繞新昌鼓製作技藝、醒獅頭製作技藝、木屐製作技藝、燈籠仔製作技藝等本土非遺項目,開展相對應主題課程並編印《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園本課程》。
-
雲陽舉行「非遺進校園」活動傳承文化魅力
{"title":"雲陽舉行「非遺進校園」活動傳承文化魅力",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yunyang/yunyangxinwen/2020-12-15/3421623.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
-
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走進太京鎮窩...
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太京鎮窩駝學校校長黃應軍說:「學校是文化的聚集地,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走進窩駝學校,必將在傳統藝術薰陶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
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十大精品案例揭曉!寶安區海韻學校作品上榜
10個優秀案例,推薦參加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宣傳活動。開展「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徵集活動為所有關心非遺、熱愛非遺、傳播非遺的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走到臺前,闡述非遺情,共築非遺夢。徵集活動自今年7月份啟動以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共收到全省各地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教育局、文化館、街道公共事務中心、學校、非遺傳承人等提交的百餘份優秀案例。
-
「非遺進校園」走進朝陽小學
(通訊員 王建文田赤英)為推進「非遺進校園」工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12月28日,由道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主辦,道縣文化館、道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攝影展在道縣朝陽小學舉行,縣文化系統志願者積極組織參加了本次活動。
-
寶安區「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塘頭學校
「非遺」進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專場活動在塘頭學校隆重舉行,除了傳統精品節目展演,還有8位非遺傳承人攜作品亮相活動。石巖街道黨建服務中心周光輝老師現場演繹了《灣區先行看深圳》,該歌曲以深圳本土文化客家山歌為元素,以及舞麒麟、大盆菜等深圳客家民俗貫穿在一起,結合深圳移民城市的特性,將古老的客家山歌與現代音樂溶合。
-
大理:傳統文化潤童心 非遺教學走進幼兒園課堂
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下關第一幼兒園(以下簡稱「下關一幼」),開展了剪紙、麵塑、白族布扎、甲馬、白族刺繡五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教學傳承活動。
-
非遺進校園,共築傳承夢!增城這個案例上榜省「非遺進校園」 優秀案例!
非遺進校園,共築傳承夢>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揭曉啦增城區剪紙非遺傳承培訓基地據介紹,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徵集活動面向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及個人,徵集在中小學實施的「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最終評選出10個精品案例和10個優秀案例,推薦參加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宣傳活動。
-
非遺進校園:50餘名小學生走進衡陽湘劇團
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推進非遺保護和傳承,7月30日上午,衡陽湘劇團開展「非遺進校園」系列之「傳承非遺——走進衡陽湘劇」主題活動,人民路50多名小學生走進劇團,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我很喜歡這項活動。(你今天學到了什麼呢?)我今天學到了戲曲唱跳、動作,與老師一起做動作,我覺得很有趣,我以後要積極參加這種活動。
-
2020「走進非遺」非遺夏令營活動成功舉辦
7月14日,連雲港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江蘇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舉辦的七彩夏日——「走進非遺」非遺夏令營正式開營。江蘇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社會實踐團隊共50餘名師生一同感受非遺的魅力。此次活動邀請到的是麵塑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曉明,以麵塑創作、文創產品知識講座與麵塑製作技藝教授活動相結合的模式,讓同學們對麵塑有了更形象的了解。
-
2020年滁州市「非遺進校園」走進滁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2020年滁州市「非遺進校園」走進滁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為更好地傳承、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未成年人感受到傳統文化中的魅力
-
鄭州文化館「聽爺爺講故事」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先鋒學校
2020年7月20日,鄭州文化館「聽爺爺講故事」文化志願團隊在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先鋒學校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活動邀請了省級非遺傳承人張豔,金瓜香包傳承人王彩紅,宋氏風箏傳承人宋長虹,糖畫傳承人劉勝利,香包傳承人劉趁香老師,葫蘆烙畫傳承人張為等六位老師為學生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了解非遺、欣賞非遺、體驗非遺,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