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第一課:新生兒黃疸知識,你get到了嗎?

2020-12-2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老話說「十個寶寶八個黃」,新生兒黃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有統計顯示,80%的早產兒、60%的足月兒都會出現黃疸現象,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對於新手媽媽們來說,初為人母的您,是否已經做好準備面對這一關?

破開新生兒黃疸的「迷霧」

(一)新生兒黃疸,到底是什麼?

寶寶出生前,生長於媽媽的子宮內,相較於大氣來說是一個缺氧的環境,就像高原上生活的人們一樣,血液中的紅細胞會增多,來保證更加有效的運輸氧氣。而寶寶出生後,開始靠呼吸來獲得氧氣,血液中大量紅細胞變得多餘,衰敗產生引起寶寶黃疸的物質——膽紅素,然而寶寶自身的肝臟功能還不夠完善,腸道微環境尚未成熟,就會使得膽紅素的正常代謝受到阻礙,重吸收增加,在體內聚積起來的膽紅素就會導致寶的皮膚、黏膜和鞏膜變黃。

(二)新生兒黃疸為什麼要積極應對

黃疸是新生寶寶非常常見的現象,也是爸爸媽媽們需要面對的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實驗證明,適度的膽紅素水平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對寶寶健康可能有益。

但是,在寶寶體內聚積的膽紅素(主要是未結合性膽紅素)達到一定程度時,這些未結合性膽紅素會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造成寶寶神經系統的永久性傷害,也就是膽紅素腦病。

膽紅素腦病又分為急性膽紅素腦病和慢性膽紅素腦病(即核黃疸)。

膽紅素腦病前期寶寶會出現嗜睡、反應低下、吮吸無力、擁抱反射減弱、肌張力減低、嘔吐等症狀,持續時間約12~24小時,此期若及時送往醫院治療,是可以恢復的;如果不予治療使病情持續加重,可出現發熱、抽搐,角弓反張,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且此期經治療存活下來的寶寶多伴有聽力減退、眼球運動障礙、手足不自主亂動、牙釉質發育不良等;此外,也可留有智力低下、抽搐、抬頭無力、流涎等後遺症。

(三)寶寶黃疸的困惑——認識不足?or過度治療?

黃疸雖然常見,但是新手爸媽們對黃疸的態度往往天差地別。

有的新手媽媽對新生兒黃疸認識不足,認為新生兒黃疸都是正常現象無需治療,尚不知黃疸是需要幹預和治療的。據調查,每年都有許多父母因認識不足而拒絕治療,導致膽紅素腦病的發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和永久的負擔。

有的父母過度重視寶寶的健康,以至於成為驚弓之鳥,給予寶寶過度的治療,反而可能留下潛在的風險。光療是新生兒黃疸治療的方式之一,但是光療副作用是否對寶寶的健康有長期的影響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初步評估:肉眼目測

新生兒黃疸的危害大家已經了解,而黃疸又是很多寶寶普遍會遇到的問題,那麼新手爸媽們要怎麼觀察自己寶寶的黃疸程度呢?首先,新生兒黃疸最直觀的黃染現象,媽媽們是可以通過肉眼目測的。

在自然光下眼睛觀察,對照下面的表格,可以初步判斷寶寶的黃疸程度。

注意:如發現寶寶軀幹部皮膚黃染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防止發展到重度黃疸;如果寶寶出現精神差、吃奶差、嗜睡等情況,需要及時幹預治療。

(二)精確評估:採用「中國新生兒時齡膽紅素曲線圖」

目測只是一種非常初步的檢測,還有沒有更精確更嚴謹的檢測方式呢?

在醫院裡,我們廣泛採用的是新生兒黃疸「經皮測膽儀」,該方式不會產生創口,快速方便。對照結合「中國新生兒時齡膽紅素曲線」,可以更加直觀更加精確的了解到寶寶黃疸的情況啦

讓我們來看一下中國新生兒時齡膽紅素曲線,該圖有三條動態曲線,由下至上劃分出低危區、中低危區、中高危區和高危區。

怎麼運用這張表呢?橫坐標表示新生兒出生後的時齡,縱坐標表示新生兒經皮總膽紅素值。舉個例子吧,比如在寶寶時齡為24h時,檢測總膽值140 μmol/L,位於大於第95百分位高危區,應立即去醫院治療。而在72h時,檢測總膽值140 μmol/L,這時是位於低危區的,是比較安全的,無需特別處理。

降服黃疸「小怪獸「,秘籍在此

(一)應對新生兒黃疸的三步曲

1. 「三步曲」 之 藥物治療

按上述方式檢測寶寶的黃疸情況,經皮膽紅素值達到或超過第40百分位曲線(最下面一條曲線),患高膽紅素血症的風險就存在了,此時建議藥物幹預。我們在選擇用藥時,要注意參考臨床醫生的經驗,採用進行過高質量、大樣本研究、具有醫學循證的藥物,保證寶寶的健康與安全。

在治療階段裡,父母們也可以通過護理緩解寶寶的症狀。比如給寶寶進行腹部按摩,讓寶寶胎糞儘早的排出,因為胎糞裡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不排乾淨,膽紅素就會經過腸肝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持續不退。

2. 「三步曲」 之 光照療法

20世紀70年代,人們證實了藍光使膽紅素減少的機制是光氧化作用。如今,光照療法的設備和治療方法都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也已經成為治療新生兒黃疸臨床使用最多的治療方法。

按照2014年《中華兒科學雜誌》發表的專家共識,考慮到我國新生兒情況,胎齡35周以上晚期早產兒和足月兒,將時齡膽紅素曲線的第95百分位線作為光療幹預標準。不過在實際臨床治療中,應考慮到嬰兒個體差異和高危因素等來作相應的調整。

在接受光療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注意眼睛和會陰要遮蔽;光療的原理是將膽紅素轉變成光紅素,然後隨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光療時一定要保證寶寶液體的補充。光療時如果寶寶出現發熱、腹瀉、皮疹等現象,應聽從醫囑根據程度輕重決定繼續光療或者停止光療,如果寶寶程度比較輕,在停止光療後,過敏情況會自行緩解。

3. 「三步曲」 之 換血療法

對於急性新生兒溶血性疾病和極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症的新生兒,以及採取強光療後膽紅素水平下降率不滿意的新生兒,應採用換血治療。必要的換血對於預防或治療急性膽紅素腦病和減少核黃疸風險有重要意義。

(二)寶寶黃疸,出院隨訪很關鍵

據調查,我國的足月兒膽紅素腦病比早產兒發病率高。這是因為我國大多數的足月兒出院時間都在2-3天,而新生兒黃疸的高峰期是出生後第4-5天,這部分新生兒回到家裡得不到專業的預防,所以足月兒膽紅素腦病發病率反而高於早產兒。由此看來,對新生兒的院外隨訪管理至關重要。

根據我國目前出院情況,最新的專家共識中,建議新生兒出院後應該如下表所示開展隨訪計劃,及時了解寶寶的狀況,如有跡象,及時治療。

結語——認真對待,但也不必過度緊張

新生兒黃疸是很多寶寶都會遇到的問題,媽媽們不必過度緊張,只要我們用耐心、細緻的態度照顧寶寶,用科學系統的理論與方式應對寶寶黃疸,就能完美度過新手媽媽的第一關。

附、寶寶黃疸常見問題(FAQ)

(一)寶寶是生理性黃疸,還需要進行幹預嗎?

關於「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這兩個沿用多年的概念,其臨床意義已經不斷遭到質疑,臨床上不斷有在生理性黃疸所規定的血清膽紅素水平以下而發生了神經系統後遺症的病例發生。

實際上,早在 2006 年,美國著名的新生兒學家 Maisels 就已經提出應當停止使用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分類方法,且新生兒血腦屏障的發育和膽紅素水平是一個動態過程,不能用一個固定的界值作為分界點,新生兒黃疸的幹預標準應隨胎齡、日齡和出生體重變化而變化,應根據「時齡膽紅素曲線圖」來評估和判斷這種膽紅素水平是否屬於安全範圍,以及是否需要治療幹預。

(二)寶寶得了黃疸,媽媽還能進行母乳餵養嗎?

母乳性黃疸在純母乳餵養或以母乳餵養為主的寶寶中很常見,通常在出生後7天左右出現,14天左右達到高峰,然後逐漸下降,若繼續母乳餵養黃疸可延續4-12周方消退,一般不建議隨便停母乳,母乳性黃疸一般情況下較少產生嚴重危害。在黃疸嚴重的情況下,可暫停母乳餵養,採用藍光治療這段時間,媽媽可以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以保持乳汁的分泌量。等寶寶的膽紅素水平降下來後,就可以繼續給寶寶餵奶了。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是什麼?草莓媽媽學院告訴你!
    從十月懷胎到平安誕生,新生的寶寶給全家人都帶來了歡樂和喜悅。但是沒過幾天,發現寶寶的小臉到身上在慢慢變黃,不少新手爸媽們看著十分擔憂,不知所措。新生兒黃疸預防與護理》。從孕產婦身體狀況、日常飲食、休息、產檢新生兒體徵、開奶餵養等方面,幫助孕媽們預防寶寶出現黃疸。同時教會準爸準媽們新生兒黃疸的正確護理方法。
  • 新生兒黃疸知識大全,新手爸媽快收藏!
    小琳這兩天剛升級為新手媽媽,寶寶出生後,小琳看著寶寶是越看越喜歡,可是看著看著,突然發現寶寶的臉怎麼看起來黃黃的呢?小琳問了身邊的朋友,有經驗的寶媽說寶寶可能是黃疸,建議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於是小琳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了膽紅素水平,醫生明確說是病理性黃疸,需要住院治療。
  • 新手爸媽快收藏,一張黃疸圖輕鬆應對新生兒黃疸!
    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輕重?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有時候可能看不出來寶寶的黃疸,直到黃疸程度嚴重,因而建議新手爸媽提前了解一些新生兒常識,並且多觀察,和醫護人員多溝通。
  • 新生兒黃疸真的可怕嗎?新手媽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症狀之一,也是新手爸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很多爸媽不了解會瞎著急,那麼該如何正確看待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黃疸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新生兒胃腸還未發育完善,肝功能的代謝較弱,肝臟酶的活性較差,引發黃疸的現象。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
  • 新生兒黃疸新手爸媽怎麼做?
    這可能是大部分新手媽媽們遭遇的第一個難題,但是,媽媽們要知道,黃疸並不是病,是一種新生兒特有的代謝狀況,不要太過緊張。新生兒黃疸主要分為三大類: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一般情況良好;②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5~7天達高峰,7~14天消退,最長延遲到2周;③早產兒出現黃疸一般比足月兒出現延遲,並且黃疸也消退的比較慢。
  •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為什麼新生兒大部分都會得黃疸
    橘子媽媽懷孕的時候肚子超大,每天腿和腳腫的都不行,又睡不好,很辛苦;好不容易熬過了40周,千辛萬苦把小橘子生出來了,哪裡知道考驗才剛剛開始,漫漫育兒路上的第一關就是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為何有黃疸?新手爸媽該如何面對?!
    對於新手媽媽,在孩子生下不久後,高興的心情還沒有完全平復,就可能遇上一個難題:新生兒黃疸!是的這可能是大部分新手爸媽遭遇的第一個難題,幾天不退的新生兒黃疸讓許多家長心裡非常關鍵,甚至成了心病。那麼,要如何判斷寶寶的黃疸是否需要治療呢?通過曬太陽的方法能消除黃疸嗎?今天時光婦兒的楊瑞青大夫就和各位新手爸媽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 好媽媽俱樂部|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寶寶不做「小黃人」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新生兒在出生2—3天左右,皮膚、眼球或是口腔黏膜等部位會出現發黃的症狀。據統計在我國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在出生後第一周,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常常讓新手爸媽措手不及。那麼,哪些原因會造成新生兒黃疸呢?如何治療和護理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寶寶常見問題:黃疸,脹氣,腸絞痛,新手媽媽都該如何應對
    朋友露露家生了個大胖小子,我去醫院探望她時,她卻愁容滿面地樣子,說,正好你來了,快說說你家jason當年有沒有照藍光啊。我問她,你是指新生兒黃疸吧?我家當時醫生也是說略高,我當時也是特別糾結,不知道該不該照,不過自己查找了一些資料後,覺得不照也成,但是那個月確實也是提心弔膽的,擔心黃疸會一直不退呢,直到一個月後家庭醫生上門來看寶寶,我問了問她,孩子黃疸是不是很嚴重?她笑著說:這不都退了嗎?我是不會看,畢竟不是專業醫生。
  • 盤點這些常見的新生兒疾病,新手爸媽第一課!
    小寶寶的到來讓全家人都欣喜激動,但是有些小寶寶也會帶給新手爸媽一份「見面禮」,剛升級父母,對於照顧寶寶一無所知,更別說這樣的小狀況了。今天就給新手爸媽們普及一下常見新生兒疾病的常識及預防與應對措施。1、生理性黃疸寶寶出生後一切正常,出生後2-3天,寶寶皮膚、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會出現輕度的黃染,而且有越來越黃的趨勢,這就是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隨著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個月的時間黃疸就會退盡。
  • 新手媽媽:新生兒黃疸不擔心,我有小妙招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新生兒黃疸的話題。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這個新生兒黃疸是啥東東。先科普一下,新生兒黃疸分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病理性黃疸就是寶寶出生後除了臉部、身體軀幹外,四肢及手心、足心都是黃色的,重症黃疸會出現反應差,精神萎靡,還厭食的症狀。而生理性黃疸就是臉部淺黃色,重者黃疸同樣是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也是黃色的。
  • 新生兒黃疸愈演愈烈,新手爸媽如何治療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剛出生的寶寶,出現皮膚泛黃的現象,它是新生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現象。它是寶寶出生後,紅細胞,代謝破壞的一種表現。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出現黃疸,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它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下面一起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
  •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這個時候,很多新手媽媽都淡定不起來了,我家寶寶這是怎麼了?其實,這種現象是正常的,我們稱之為新生兒黃疸。大多數新生兒黃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新手媽們大可不必著急,新生兒黃疸一般會持續一周左右,之後會慢慢消退。在這期間,寶媽們需要做的就是,多給寶寶餵奶,多讓寶寶拉粑粑,黃疸就會退得快。我家寶寶是個懶寶寶,吃得少,睡得多。
  • 十個寶寶九個黃疸?治療新生兒黃疸,新手爸媽需了解
    每一個新手父母面對自己剛出生的寶寶時都會百感交集,其中最多的應該是興奮喜悅,畢竟這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他們的血脈延傳。但同時父母心裡也會忐忑緊張,因為他們不知道寶寶是不是健康,因為對於任何一個父母而言,寶寶的健康遠比一切都重要。
  • 兩次應對新生兒黃疸,二胎媽媽的做法截然不同 良心分享
    為了讓孩子吃到初乳,阿雲就開始減少奶粉的量想讓孩子吃母乳,可是習慣了奶瓶的寶寶卻堅決不配合,於是孩子吃的量就越來越少。而阿雲並不懂,新生兒黃疸就是要多吃多拉。結果在寶寶出生的第三天,孩子就出現了皮膚發黃的現象,並且在後面的兩天越來越高,按醫生的話就是非常嚴重了!
  • 新生兒寶寶黃疸什麼時候需要送醫?看看就知道
    直播內容來源寶寶知道直播嘉賓蘇白鴿醫生,課後整理來源於寶寶知道煜米媽咪今天聽了白醫生的直播課,學多了很多新生兒護理知識。很多新手媽媽一談黃疸就色變,有的有黃疸就要去醫院照藍光還是吃藥,還是曬曬太陽讓他康復呢?這就是我今天學到的知識。
  • 面對新生兒黃疸,你也這樣坑過娃嗎?
    很多待孕媽媽都想著冬天把小寶寶生出來,因為炎炎夏日裡生產、帶娃都太辛苦。 不過,冬天出生的寶寶最常面臨的問題便是新生兒黃疸。 冬天的太陽光照時間明顯縮短,而太陽中的藍光和綠光能使寶寶體內的膽紅素值有所下降。
  • 新生兒出現黃疸,新手爸媽先別慌!兒科醫生教你詳細「黃疸攻略」
    新生兒黃疸,是我們兒科臨床中很常見的情況,也是很多新手爸媽所擔心的問題。黃疸的生成主要與新生兒體內膽紅素的代謝有關係,由於新生兒的一些生理特點,其攝取、結合、排洩膽紅素的能力僅為成人的1%—2%,因此極易出現黃疸。
  • 新手爸媽必備:新生兒黃疸如何識別?
    新手爸媽必備:新生兒黃疸如何識別?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就診前準備回答以下問題:(圖片源於網絡)供稿:上海市醫學會圍產醫學專科分會審核:古航 上海市醫學會圍產醫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
  • 關於新生兒黃疸,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兒黃疸。相信大部分寶媽在寶寶剛出生時都遇到過寶寶黃疸高,很多寶媽一聽說孩子有黃疸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腦子裡會出現N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黃疸啊?這可怎麼辦呀?怎麼幫寶寶退黃疸?我家寶寶黃疸怎麼還不退呀!這是什麼情況呀?嚴不嚴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