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素食星球」「標星」吧,能夠持續接收我們的文章哦!
當寒冷的氣壓籠罩山河大地,草木逐漸枯萎時,冬季蔬菜就從秋季蔬菜手中接過了接力棒。
這些經歷過嚴寒的蔬菜,滋味豐富又美味。它們封藏著天地的能量,藉助「飲食」這一手段被我們吸收到身體中,是多麼寶貴的自然饋贈呀!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起說說,適合冬天吃的蔬菜有哪些呢?
冬季的應季蔬菜
· 12月-3月初 ·
「根、葉、花蕾,冬季的蔬菜也是形形色色。認真做好預處理工作,慢慢加熱,在嚴冬中孕育的風味和甘甜,會在你的舌尖翩翩起舞。」
——【日】內田悟《蔬菜教室》
在12月打頭陣的是飽滿水嫩的白蘿蔔和白菜。這兩種蔬菜既可以涮鍋、又可以清炒、燉煮,用途十分廣泛。
到了12月末,捲心菜、西藍花、花菜等十字花科的「過冬蔬菜」就會接連登場,讓冬日的餐桌變得分外熱鬧。
寒冷到達頂峰的大寒前後是冬季蔬菜的巔峰期。
在寒風中,它們會緩緩重複細胞分裂的過程,生成細膩的肉質。天氣冷到結了霜,蔬菜就會自動提升甜度,防止自己被凍傷,還會把葉子包得更緊。
你看,它們都是越冷就越甜的蔬菜呀。
不可思議的是,一到3月,冬季蔬菜就會突然謝幕。 到了那個時候,秋冬兩季枯萎的蔬菜就會回歸大地,化作春泥。
01
白菜
· 十字花科 ·
- 好味時節 -
白菜味道最好的時節,是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
12月是白菜生長的初期,1月到達了白菜的巔峰期,2月則到了晚期。處於中期和晚期的白菜尤為好吃。
打霜後,白菜的葉片頂端會枯萎,這也是它的甜度達到頂峰的時候。
- 不同部位的吃法 -
天越冷,白菜的葉片就會卷得越緊。用菜刀切開緊繃的菜心,層層疊疊的葉片應聲分離。
白菜的中心擠著許多黃色的小葉片,那是新生命萌發的部位,蘊含著營養和能量。
白菜分為4個部分,有著不同的烹飪方法。劃重點,按照這個方法做,你做出來的菜會格外好吃哦:
最外側的綠色葉子,纖維較為粗硬,適合炒菜。
內側1/4的葉子稍微帶點綠,口感爽脆,適合火鍋、或者紅燒。
內側1/2的葉子稍微帶點黃色,甜味明顯,適合燉菜、蒸煮、煲湯。
中心部位葉片為黃色,呈閉合狀態。這個部位正在生長過程中,纖維柔軟,可以手撕開直接生吃。菜芯濃縮了白菜的鮮味,煮軟後甜味非常明顯,入口即化。適合做沙拉、熬製高湯、做火鍋和燉菜的湯底。
需要強調的是,白菜葉子要用手撕才好吃。這次去四川玩,看到當地人煮麵會將白菜一片片葉子分開晾在竹編的篳子上,需要下鍋煮麵的時候就用手挑選中間層的黃色葉片,直接撕成一片片放進鍋裡。
這簡直是一個滿分的示範了。葉菜用刀切會傷及葉脈,導致蔬菜產生澀味。用手撕,才是正確的做法。
02
白蘿蔔
· 十字花科 ·
- 好味時節 -
白蘿蔔味道最好的時節,是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
10-11月是白蘿蔔生長的初期,12-1月中旬到達了巔峰期,1月中旬-2月則到了晚期。
初期的白蘿蔔含水量高,口感柔軟。晚期含水量下降,口感稍硬,糖度變高,要給足加熱時間。
- 不同部位的吃法 -
白蘿蔔上甜下辣,可大致分成5個部位。
葉片和皮:葉子有十字花科蔬菜特有的苦味,口感也不錯。晾半天到1天後就能有效去除澀味,濃縮鮮味。白蘿蔔的皮有很強的辣味,不過晾乾後就會變甜,口感富有嚼勁。把葉子、葉根和厚點的蘿蔔皮切絲炒在一起,加一點鹽和醬油,味道就很好,還可以做成炒菜的配菜。
塊根的上1/3處:這部分含有大量糖分,比較甜,含水量高,不容易煮散。切成厚實的圓片,更能突出美味。適用於各類燉菜。
塊根的中1/3處:含水量適中,甜味和辣味保持著絕妙的平衡。豎著切和橫著切口感不同,想要更加脆爽可以豎著切,想要燉煮可以橫著切。適合於燉菜、先炒後煮、涼拌、沙拉。
塊根的下1/3處:含水量較高,辣味明顯,皮比較厚。連皮切成塊、滾刀塊,增加截面面積;放在太陽下晾乾,可有效去除澀味和辣味。適合炒菜、煲湯。
PS:今天的小文中有自然農法種植的蘿蔔白菜哦,我們煮了一下,很糯,是很正宗的蔬菜的味道~~
03
芋頭
· 天南星科 ·
- 好味時節 -
芋頭味道最好的時節,是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1月。
10月是芋頭生長的初期,11-12月到達芋頭的巔峰期,1月則到了晚期。
初期的芋頭纖維較硬、味道清淡,適合用油炒;晚期風味顯著提升,蒸著吃更美味。
- 烹飪方法 -
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就可以把芋頭做成美味佳餚。
蒸一下,口感就會變得順滑;
炸一下,就是外脆內糯,香香甜甜;
煮好之後再碾碎,口感就跟奶油似的。
不過想要芋頭更加美味,都建立在「預處理」之上。
- 預處理 -
如果表面留有黏液,芋頭就不易被煮熟,調料也會難以滲透。所以要把切好的芋頭泡在水裡,或者焯一下以去除黏液。
削皮後立即浸到滿滿一盆水中,去除黏液。
如果切成小塊,要換2-3次水,泡到水不愛渾濁。
如果泡水還不夠,就用沸水焯1-2分鐘。
04
菠菜
· 藜科 ·
- 好味時節 -
菠菜味道最好的時節,是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
11-12月初是菠菜生長的初期,12月初-1月下旬到達了巔峰期,1月下旬-2月則到了晚期。
初期的菠菜葉片薄而軟,澀味少。晚期葉片變厚,風味增加,澀味重。
- 烹飪方式 -
因為菠菜含有草酸,所以會有澀味。草酸可溶於水,如果要生吃菠菜,要提前在水裡泡10分鐘。
如果需要煮,煮好後立刻浸入冷水,去除澀味。然後輕輕擠幹,保留風味。
菠菜怎麼煮也有講究。
如果要整根菠菜一起煮,可以先在根部切十字刀口,先把根浸入沸水中,10秒左右待莖變軟將葉片浸入沸水,葉片變色即可出鍋。
如果需要將菠菜莖和葉分開,不要用刀切,菠菜裡的化學成分會和金屬反應產生澀味,最好用手掰開。先將莖放入沸水煮10秒再放入葉片,葉片變色後一併撈出。
菠菜可以不用焯水直接炒。趁油還不是很燙的時候把莖放進去,否則表面容易焦。等莖都沾到油後加入葉片反覆煸炒,讓葉片都沾到油,這樣葉片很多也不怕,一下就熟了。
應季的菠菜風味濃鬱,稍微加點鹽和醬油就會很好吃了~~
05
捲心菜
· 十字花科 ·
- 好味時節 -
捲心菜味道最好的時節,是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
12月-1月上旬是捲心菜生長的初期,1月上旬-2月下旬到達了巔峰期,2月下旬-3月底則到了晚期。
初期的捲心菜含水量高,口感柔軟,風味清爽。晚期含水量降低,纖維變硬,甜味和香味顯著提升。
- 不同部位的吃法 -
挑選捲心菜要選擇沉甸甸、葉子緊實沒有間隙、葉片頂端呈紫色的,這說明這顆捲心菜經歷過嚴寒,甜味有顯著提升。
最外層綠色的葉子,葉片厚實,適合用油炒。
內層和中心黃綠色的葉片鮮嫩柔軟,可以炒菜,也適合做沙拉。
菜芯切成薄片可以用來炒菜或者煲湯。
總之一句話就是,越靠外越適合油炒,越靠裡越適合生吃。
- 烹飪技巧 -
捲心菜沿著葉脈走向切會甜,切斷纖維會軟。如果想要炒葉片,可以手撕或者沿著纖維切,手撕出來的菜葉口感溫和,更容易入味。如果想吃軟軟的捲心菜絲,可以垂直於葉脈走向切。
生吃前要撒點鹽,靜置10分鐘後衝洗乾淨。菜絲最好泡水5分鐘,去除澀味提升爽脆度。
06
花菜
· 十字花科 ·
- 好味時節 -
花菜味道最好的時節,也是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
12月-1月上旬是花菜生長的初期,1月上旬-2月下旬到達了巔峰期,2月下旬-3月底則到了晚期。
初期的花菜含水量高,口感較硬,有甜味。晚期含水量降低,口感變幹,甜味下降,風味略差。
- 處理方法 -
花菜的葉子不要扔掉,煮軟了可以用來炒菜。它的莖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營養的貯藏室。
切花菜的時候,在莖的分叉點將莖切下,然後在莖的中間深深切一刀,直到花蕾中央。用手掰開,拆成小束。
莖的外側粗硬,口感不好,食用時要削去厚厚一層外皮。切的時候要將莖豎切,如果切成圓片口感會很硬。
07
西藍花
· 十字花科 ·
- 好味時節 -
西藍花味道最好的時節,也是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
12月-1月上旬是西藍花生長的初期,1月上旬-2月下旬到達了巔峰期,2月下旬-3月底則到了晚期。
初期的西藍花含水量高,較柔軟。晚期含水量降低,口感變幹,風味略差。
- 處理方法 -
西藍花的莖和花蕾的處理方法和花菜一樣。購買時選擇花蕾部分不要太大、緊緻飽滿的西藍花。西藍花容易變質,要在3-4天內食用完畢。
- 烹飪技巧 -
煮西藍花的時候,沸水入鍋,西藍花一入鍋就要立即關成小火,不要讓水處於沸騰狀態。
如果是大朵整顆煮,莖先入水,稍稍透明後翻面,待西藍花顏色變亮後就可出鍋。拆成小朵後,趁熱倒些鹽和橄欖油,味道就會很好。
西藍花的鹽要趁熱撒,如果等到西藍花涼了,鹽就不好入味了。
編輯後記:
寫完這篇文章不禁感慨道:蔬菜真是個性強烈而鮮明的食物啊~~每種蔬菜都有不同的烹飪方式和處理技巧,即便是同一個蔬菜,不同位置的烹飪方式也完全不一樣。
一名好的料理師,一定是深諳蔬菜性格和處理方式的。此外,還應該懂得如何更好得讓食物為我們的身體所用,幫助我們達到自然平衡健康的生命狀態。
應季而食,不僅能夠在食物最好吃的時候品嘗到它的美味,更能在它們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吸收到最好的營養和最強的能量。
相反,反季節飲食總是強迫作物在不正確的季節生長成熟,不僅味道欠佳,還會由於使用各種化學物質加速成長,空有其形卻少了蔬果本有的精華和能量,給人體的消化系統帶來負擔。
這樣看來,應季而食,不僅是自然教給我們的飲食方式,何嘗又不是人類智慧的選擇呢?
文&編 | 韓佳書
資料 | 【日】內田悟《蔬菜教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