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帶腦子嘛!一篇短課文背了3個小時沒有背出來!」
下班之後,原本想打開電視放鬆片刻,女兒卻有一項重要的家庭作業,便是背誦一篇課文,並讓家長拍攝背誦視頻。看到短短兩百字的課文,我問女兒:「這麼短的課文,一個小時沒問題吧?」她卻眉頭緊皺,表示有些困難。
沒想到3個小時過去,課文依然沒有背出,我再次對她怒吼:「你到底有沒有帶腦子啊!給我認真地背!」女兒有些不樂意,扔下書本大喊:「什麼破作業,這麼難背!」
我原以為記性差是老年人和忙碌上班族的「專屬」,而小孩子的大腦處於頻繁活躍狀態,記憶力較好,可以快速記住簡單的知識。有時清晨起床,已經將手機放進口袋的我,還是會在房間內不停尋找手機,之後才猛拍腦袋說「看來真的老了,記性太差了」。
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經歷各種操勞,頭腦沒有過多的「工作」,記憶力怎麼如此之差呢?有時連簡單的一首古詩都難以背出。反觀哪些「一目十行」的孩子,一篇課文可以快速記住,並且可以毫無差錯地背誦。
記憶力的本質。
想必很多朋友都很疑惑,電腦的資料記憶都是人為的程序操作,人腦又是如何記憶的呢?我們可以先了解記憶的本質,它是人腦對體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對某件事的持續認知,以及再次看到相似或相同事物時,腦海中會浮現曾經的記憶。比如我這次對女兒大吼,說她「沒有帶腦子」,兩個月後,當我看到路人教訓孩子時,也會想起這句話,這樣便形成了記憶。
孩子記憶力差的原因。
記憶力屬於頭腦的「分內之事」,小孩子記憶力差,簡單的知識總是難以記住,主要有兩個原因。主觀原因是他們的專注力較差,背誦課本時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經常被外界的因素所幹擾。大腦分身乏術,記憶效率自然有所下降。這也是學生時期早自習需要大聲朗讀的原因,一是提神醒腦,而是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效果。
客觀原因是大腦的過度緊繃。當孩子的精神壓力過大,頭腦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亦或是缺乏充足的睡眠時,大腦處理信息的效率減慢,記憶力也會相對下降。
家長要如何提高孩子記憶力呢?不需要專業訓練,可以試試這3種「娛樂方式」。
第一種方式:想像記憶法。
史學家麥考萊曾說:在所有人當中,兒童的想像力最豐富。
小孩子由於認知的局限性,會對某件事物想像出各種設定,我們可以引導他們通過想像力,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記在腦海中。比如背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以想像為「我的床前有明月和光頭強,我的阿姨是地上霜」。
雖然看似有些荒誕不合邏輯,但較為誇張的想像更容易被孩子記住。我記得當時歷史老師讓我背誦被秦國滅掉的六個國家,「韓趙魏楚燕齊」,他讓我們想像為「喊趙薇去演戲」,這樣記憶起來輕鬆有效。
第二種:遊戲記憶法。
你會發現很多小孩子談起遊戲裡的內容,完全不輸「解說員」,各種操作方式、秘訣都能夠熟記於心。玩遊戲的時候,他們的大腦處於完全放鬆狀態,對自己喜歡的知識,自然能夠快速記憶,我們也可以利用遊戲,逐漸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家長可以和他們做各種親子互動遊戲,像是打球、玩拼圖、放風箏、追逐打鬧,或是玩手機遊戲。當孩子大腦徹底放鬆,接觸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我們可以趁機將背誦的知識加入其中,讓他們在娛樂遊戲中記住「額外知識」。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多給孩子看一些記憶力繪本,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我家嘟嘟給他看的是這套《兒童全腦思維訓練遊戲書》,全套書共30冊,多款遊戲方式,找不同、走迷宮。陪孩子玩耍的同時,鍛鍊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
這套書的特點是色彩鮮豔,正好符合孩子對圖畫感興趣的特點,孩子天生對於這些圖案小動物沒有抵抗力,家長一起陪伴孩子玩耍,既能增加親子關係,又能幫助孩子提高。
原價136元,現在88元就可以購買這套兒童記憶力訓練書。感興趣的家長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第三種:音樂記憶法。
音樂大師費提斯曾說:音樂不只是表達的藝術,它還是能引起激動的藝術。
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押韻的歌詞,往往可以讓我們快速記住一首歌,孩子背誦課文時,也可以用音樂的方法。當然不是聽著音樂記憶,而是將需要記憶的知識,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背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可以將其隨意哼唱而出,像兒歌那樣,或是用某首歌曲的旋律。
音樂可以使人身心放鬆,尤其是自己演唱歌曲時,大腦也會處於放鬆並活躍的狀態。用音樂的形式進行記憶,孩子既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又能夠快速記憶。習慣了這種「另類」方式,他們的記憶力也能逐漸提高。
寄語:記憶力是學習和工作的「升降機」,有了良好的記憶力,學習和工作效率才能日漸提升。我們要用娛樂休閒的方式,讓孩子感受記憶的趣味性,從而做到「一目十行」。你家寶貝記憶力如何?你會使用哪種記憶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