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至7月21日,北京數字創客教育科技研究院與其戰略合作夥伴「好好搭搭」在線教育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數字科學家與基於物聯網技術教學創新特訓營」,於杭州圓滿結束。「特訓營」的主題為「新課標.新課程.新技術」,培訓的主要內容為基於Wu-link的物聯網培訓、數字科學家2.0與新樣態教學模式。
「特訓營」活動合影
「特訓營」邀請的講師有北師大物理課程與教學論教授、北師大博士生導師全國青少年STEAM綜合能力展示活動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項華教授;北京景山學校信息技術學科高級教師、北京市東城區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毛澄潔老師;深圳市羅湖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羅湖區未來教育研究院研究員譚振興老師;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教育技術中心研訓部主任、浙江省教壇新秀蔣先華教師;以及「好好搭搭」創始人、創客名師祝良友老師。
本屆「特訓營」內容主要分為專家報告、同課異構經驗交流、教學工作坊等部分。從理論分享到課程探究,從小組討論到個人分享,基於物聯網以及數字科學家的大量內容給了老師們對於新樣態教學的創新思路。
專家報告
項華教授認為現代的教育學生最需要掌握是學習能力而不是成為學習的機器,新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核心素養+學科素養的有機融合,實現跨學科融合的STEAM教育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具有微講授、微探究以及微造物的環節,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實現真探究。
譚振興老師進行題為「雲環境下物理習本課堂的實踐與研究」的報告,主要介紹「習本課堂」。
深圳市羅湖區教科院教研員
譚振興老師
毛澄潔老師分享了「Scratch彈球遊戲的設計與製作」課題,並且在講座中請老師上來體驗這種遊戲,讓每個組的每一位老師都思考這個遊戲中的編程以及教學的建議,活動中通過做角色使老師深刻體驗這種項目式學習。
北京景山學校信息技術高級教師
毛澄潔老師
同課異構經驗交流
來自不同學校的物理、生物和語文三門課程老師,同大家分享了同課異構課程理念和實踐過程。惠振偉老師演示了「習本課堂」的物理教學;羅東才老師演示了構建模型式的生物課堂教學,讓學生實現真正高效的學習;最後毛老師介紹了新樣態的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
惠振偉老師演示
「習本課堂」的物理教學
羅東才老師演示
構建模型式的生物課堂教學
毛澄潔老師
介紹新樣態的語文課堂教學
Wu-link教學工作坊
「好好搭搭」創始人祝良友老師向老師們展示了物聯網WU-Link教育產品。
「好好搭搭」創始人祝良友帶老師
蔣先華老師現場教授使用Wu-link現場製作計步器,讓學生切身感受WU-Link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應用。
蔣先華老師帶領老師使用WU-Link
"好好搭搭」課程研發負責人
趙騫老師講解WU-Link
參訓老師使用電腦/手機操作WU-Link
在「特訓營」的最後環節中,參訓老師基於數字科學家2.0模式設計了一節研究同一環境下物體顏色對物體吸熱的影響的課程。這堂課對參訓老師來說從純粹理論內容教學走向實際應用,打通了教室內外,讓老師們體驗到了基於WU-Link的新樣態課堂的魅力。
教學工作坊環節老師們使用WU-Link進行戶外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