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鋪就致富路。
健康扶貧,愛心上門。
紅網通訊員 楊秀 劉強 周哲煊 吳乾 通道報導
夏,滿眼蔥鬱,放眼通道侗族自治縣雙江鎮羅武村這片土地,從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到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到處活躍著幫扶工作隊的身影,他們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讓曾經的「落伍村」在2019年11月20日,迎來了開天闢地的歷史性時刻,這個貧窮了上千年的侗家山寨終於脫貧出列啦!
盡銳出戰,發展產業匯民力
工作隊帶領村支兩委堅持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協同發展。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發揮人民群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向前衝」合作社為平臺產業齊頭並進,協同發展。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發揮人民群眾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向前衝」合作社為平臺,流轉土地320畝。其中,湘蓮種植100畝(套養荷花魚1800斤),五香草168畝,迷迭香40畝,石菖蒲12畝,產業發展為羅武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村民累計各類務工收入達21萬餘元。農旅結合推進「羅武扶貧微集市」微信小程序,依託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的百畝荷塘建成的羅武荷花文化園,更是初具影響,目前就已吸引前來觀光賞景的遊客達1000餘人次,待到「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賞荷品蓮旺季,遊客應該更是會絡繹不絕。
為更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湖南省統計局幫扶羅武村捐建了一座60KW的光伏發電站,至今已累計發電7.36萬度,產生發電收入達6.2萬元(包括補貼)。同時,羅武村還引進了通道鍶鑫電子元件加工廠,長期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人均月收入達600元左右,幫助村民實現了家門口的就業。
奮力攻堅,夯實基礎惠民生
2018年以來,工作隊共統籌協調各級各類資金1367.85萬元,累計新修通村達組公路15.55公裡、機耕道29500米,形成了覆蓋全羅武村各個行政小組完善的道路網絡。受益人口達到430人,佔全村人口的近40%。
投入資金70萬元,全面改善了全村飲水質量。投入資金118萬,對羅武小學進行了全面的改擴建。新修停車坪12個5160㎡。投入資金近180萬元,新建灌溉水渠9930米、水壩38座、碼臺7個。對核心區的荷塘進行了高標準農田改造,完善了全村主要農田的水渠、水壩,奠定了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的基礎。完成道路、農田、水、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堅持保護好羅武村綠水青山這個「聚寶盆」。累計投入資金約540萬元,開展了大段溪河道清理,新修排汙溝5700米、新建公廁8座、垃圾處理爐2座,南北兩個侗族寨門,修建村民健身中心、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活動中心,新建民族文化活動中心。並對村內部分主要公共區域、百畝荷塘的古商道遺址進行重新修整亮化美化,吸引縣內外的慢跑、騎行等體育愛好者和「驢友」前來運動觀光,未來有望成為通道縣域及輻射周邊的重要鄉村旅遊景點。
用情用力,真心實意換民心
1月31日,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爆發,工作隊隊長周志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自掏腰包購買了第一批口罩及其他防疫物資寄到村裡,後來又找省局協調了第二批口罩寄往村裡,極大地緩解了羅武村幹部群眾的恐慌情緒。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通道縣解除管制時立即著手開始新一輪走訪。力求在走訪中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開展「微幫扶、微服務、微工程」,利用上級資金5萬元開展微服務,整合工作隊工作經費7.5萬元為全村村民發放沙子、水泥、磚瓦等物資,解決村民家中住房安全隱患,協調資金7.8萬元為全體村民購買了房屋險,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房屋漏水、開裂、塌方及排水溝不完善等問題,為不斷提高脫貧攻堅質量,強化侗族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打下了堅實基礎。
米衝村民楊進席動情地說: 「我們這以前是連鳥都難飛進來的地方,從大城市來的駐村隊員硬是走進來了,幫助我們修路造橋發展產業,真定賴(侗語:真的好)!」去年7月9日,人民日報第二版發表評論說:羅武村,不再是「落伍村」!今年5月18日,省委組織部派出的脫貧攻堅幹部考察組第54組來村考察時,給出省統計局駐村幫扶工作隊的評價是:「政治站位高,工作作風實,脫貧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