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啟動怎樣才能在中小學當一名「教授...

2020-12-25 中國政府網

中小學也可以評正高了,高級教師評聘崗位數量增多了,不用再考計算機和英語了……廣東今年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職稱評審工作近日已拉開序幕。

相比以往政策,今年的中小學職稱改革帶來了更多「接地氣」新政策。不少老師直呼「中小學也可以評正高,以後不再『低人一等』了」。對新政策中「計算機和英語考試不再納入硬性條件,弱化論文課題要求」等規定,老師們稱「更接地氣」。

不過,也有老師感嘆「難以達到條件」「班主任年限一項要求就讓自己要等好多年」。一些校長在申報過程中也表示,在大量行政工作負擔下難以實現「課程教學」要求。

中小學教師職稱新政,究竟對老師們申報職稱帶來哪些變化?在中小學要當一名教授難不難?新政之下,怎樣才能在中小學當一名「教授」?南方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政策出臺相關部門和正在申報今年職稱的老師們了解到,今年中小學職稱政策有很多新的變化,評聘崗位數量增加了但競爭更激烈了,面對新的政策,老師和校長們各有各的「關口」。

評審要求條件有減有增

廣東今年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多項改革,對不同職級申報的條件要求有增、有減。政策出臺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後全省中小學教師申報職稱要留意新政策導向下的系列變化。

最大的變化是,今後中小學教師也可以申報正高級職稱了。在今年之前,全省除了廣州、深圳、佛山三個中小學職稱改革試點城市,全省中小學老師可申報的職稱系列不同。中學老師最高只能申請到副高職稱(高級教師),小學老師最高只能申請到中級職稱(小學高級教師)。但今年開始不同了,中小學老師都可以申報正高、副高職稱了。

那麼,要在中小學當一名「教授」,有哪些具體要求?記者了解到,今年啟動的中小學職稱新政策,取消了以往要求的「計算機和英語等級考試」要求。對不少老師們「叫苦」的論文和課題要求也有了一定程度弱化,農村基層教師申報職稱時則明確不再作這兩方面要求。

不過,評審要求條件有減也有增。在申報過程中,以往要求的課程教學、學生和家長滿意度、任班主任年限、帶班獲獎、教研科研等方面仍然「一個都不能少」。

其中的「班主任年限」還提出了新的要求。之前要求是從教以來的班主任年限,現在是對任現職以來的班主任年限提出了至少3年的要求。一位不願留名的參與討論此次職稱改革的專家介紹:「要求老師評上正高、副高以後也要帶班教學。初衷是真正把潛心教書育人的老師選拔出來。」

正高申報人數還不多

考慮到過去高級、中級職稱評聘過程中存在的「已評上卻不能聘用」的現象,廣東今年首次將副高評審權下放到各地市。與之配套的政策還有,將分類完善全省中小學教師高級、中級、初級之間的崗位結構比例。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副高評審權下放之後最大的變化是評聘崗位數量擴大了。以廣州為例,已明確小學副高和中級崗位比例將在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原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基礎上,分別上調不超過5%,相應的在一定條件下副高和崗位結構比例可分別上浮3%。

「今年副高申報的老師更多了。」廣州某知名中學一位副校長告訴記者,廣州作為試點城市,去年已開始擴大副高評聘崗位數量,這給不少青年老師帶來希望,能評聘的概率更大了。

「身邊朋友中幾位很優秀的老師在去年都通過了副高評審。在以前不多見,過去每個區也就幾個人能最終通過。」一位正在申報副高職稱的廣州某小學語文老師告訴記者,今年他所在的學校有8個人同時申報,周邊的友校和不少老師都在積極準備資料。「機會多了,大家都信心滿滿。」

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擴大副高崗位數量,是為了消化之前「有評難聘」的存量結構性矛盾,也為了打通更多老師的發展通道。

不過,與申報副高的熱情相比,目前中小學老師申報正高的人數還不多。從近日全省21個地市陸續公布的正高職稱實際推薦人數來看,除了廣州的實際推薦人數超過全省分配的推薦名額之外,截至發稿時,其他各地已在當地人社局或教育局官網公布的實際推薦人數都少於分配的推薦名額。

「這種現象正常,畢竟是首年推行。」面對不同職稱申報熱度不一的情況,政策部門有關人士認為,正高報名人數暫時還不多,說明部分老師可能還沒有意識注重專業發展。相信通過政策的推行,會逐步引導老師加強專業發展和教書育人的能力提升。

老師、校長各有各的難

在此輪職稱評審新政策中,儘管老師們的「信心大增」「感到更大希望了」,但不少老師仍吐槽「難關」不少,老師和校長們也各吐自己的現實「難處」。

申報職稱在高等院校競爭最為激烈,在小學要申報正、副高級職稱究竟難在哪裡?

幾名入職多年的中小學一線教師告訴記者,申報高級職稱「還不敢想」,「班主任年限」一關還過不了。以申報副高為例,至少要8年班主任經歷及任現職以來班主任3年經歷,「我們是非語數外主科老師,都是副班主任。按照副班主任2年折算成1年班主任經歷的要求,需要從業16年才有機會去申請」。

除了這些,還要跨過課題、論文這道關。一位老校長坦言,在中小學要申報一項課題,通常看重課題主持人的幾個關鍵條件:自身業務條件(副高、名師等),科研能力,實施保障條件等。這些對於一名普通的中小學老師來說其實並不容易。

對於身兼育兒、家庭事務的女教師來說,要積累這些條件會更難。在廣州中心城區某小學任教的李老師告訴記者,在她16年的教學生涯中,工作日都是從早七點忙到晚十點,才順利評上中級(一級老師)。現在申報副高還缺區一級的課題,「各種學生工作,教學,還有管自家孩子,實在忙不過來」。

和不少一線老師面臨的「難題」不同的是,一些中小學校長在職稱申報時也面臨自身的「難題」。「課程教學」要求每周至少要上四節課的情況比較尷尬,一位從教30多年的老校長告訴記者,他前幾年才評上副高。因為學校管理等大量的行政事務,讓他有時確實難以分身教學,申報副高也是因為太忙拖延了時間。

「這次改革就是要切實改變職稱評審過程中過分強調論文、學歷的傾向。引導注重師德素養、教育教學、教學方法、教學一線實踐經歷。」政策出臺部門有關人士稱,一項政策關係到全省幾百萬中小學教師,改革就是要讓政策導向關注教育教學、關注教育一線。對老師們關心的論文、課題等評審條件,這次職稱改革除了強調正高職稱教師的學術引領而保持其課題和論文的嚴格要求之外,副高等職稱評審在論文和課題方面較以往都有部分變化。但不管現任什麼職級,申報都要有帶班教學經歷,才能讓真正潛心教育的人被選拔出來。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教授級」老師來了 廣東公示131名正高級中小學教師
    中小學「教授級」老師來了 廣東公示131名正高級中小學教師金羊網  作者:孫唯、粵教宣  2020-12-13 經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
  • 中小學「教授」老師!廣東131人上榜
    中小學「教授」老師!2020年度廣東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名單開始公示啦!全省除廣州市、深圳市外,共有131名老師上榜。12月11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出《關於2020年度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公示的通知》,經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全省131名中小學教師擬評正高級職稱。早在2016年,廣東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全省中小學教師可以申報正高級職稱。評上正高級職稱的教師,常被稱為中小學裡的「教授」。
  • 湖南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
    我省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制度改革具體實施方案有望近期出臺 三湘都市報7月22日訊 今日,記者從長沙市職改辦獲悉,今年長沙市將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增設正高職稱;同時開展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
  • 三地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 「孩子王」也能當教授
    核心閱讀  1270萬中小學教師最關注最期盼的,莫過於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根據計劃,去年12月底前,各省改革實施方案應上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審批,今年完成人員過渡和首次評審。改革如何順利推進?還有哪些障礙需要跨越?
  • 公示名單出爐 廣東擬評131名中小學「教授」老師
    12月11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出《關於2020年度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公示的通知》,經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全省131名中小學教師擬評正高級職稱。  早在2016年,廣東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全省中小學教師可以申報正高級職稱。評上正高級職稱的教師,常被稱為中小學裡的「教授」。
  • 【每日一卡】對於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你怎麼看?
    審題關鍵: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你怎麼看答題關鍵:有重要意義;分析原因;具體措施粉筆解析:(1)表明觀點。進行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打破了小學職稱比中學「矮一截」的狀態,拓展了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空間,吸引優秀人才終身從教。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對於優化配置資源、加強基礎教育師資保障,具有重要意義。(2)具體分析。
  • 2016教師工資改革方案消息: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細則
    後期將持續更新教師工資改革方案、教師職稱工資改革等,請考生關注。更多北京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資格證考試網。 2016教師工資改革方案消息: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細則對於教師職稱制度方面的變化,記者對人社部進行了一系列的採訪。
  • 廣東中小學老師被評為「教授」,131名老師入選,官方發布通知
    12月11號,有關媒體發布了一條消息,廣東中小學老師們被評為「教授」,根據相關媒體得知,以前中小學教師是沒有「正高級」一說,中小學的老師也只能評價為高級。在廣東,早在四年前就有「正高級」這一職稱,因為當時已經啟動中小學老師改革的政策,並且這個時候老師被大家稱之為「教授」。這種職位也不是任何人都有機會被評選上的。
  • 雲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打破「天花板」
    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是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的大膽嘗試,對充分調動廣大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具有重要意義;是為中小學聘用教師提供基礎和依據,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的重大舉措,關係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切身利益和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 廣東公示正高級教師職稱名單,中小學也有「教授」,恭喜!
    11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2020年度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全省131名中小學教師擬評正高級職稱。正高級職稱中小學職稱的最高級別,也叫「教授級」老師了。享受最高級別的頭銜名譽和最高級別的工資。
  • 淺談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問題
    中小學教師職稱,是中小學教師在某一學科達到一定水平的稱謂,從2009年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以來,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廣受業界人士詬病。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制度,按照人社部和教育部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中小教師職業地位,鼓勵更多優秀人才進入中小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但事以願違,中小學職稱工資制度實施以來,弊端越來越多,已經到了不得不廢除的時候了。
  • 中小學教師職稱稱謂將統一 正高級相當於教授
    此外,目前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還沒公布。昨日,參與此輪高考改革設計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回憶,此前在參與改革探討時,原有的方案是成績實行等級制,由高校確定自己招收級別標準。但根據王定華的介紹,在過渡階段,外語考試仍以分數呈現,從大部分省份採用的150分總分,降至120分。
  • 這項改革,千萬中小學教師等到了!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啦!  「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落評更灰心」,針對1160萬中小學教師過去評職稱時的各種糟心事,國務院26日推出了四招改革舉措,每條都將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  至於紅利是哪些,別急,一條條往下看!
  • 大連將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
    記者昨天從市人社局獲悉,下一步,該局將研究制定鼓勵留學人員來連工作和創業的優惠政策,制定出臺促進博士後人才集聚工程的實施方案,並適時啟動本市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  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引才環境  2011年,市政府修訂了於2004年頒布實施的《大連市引進人才若干規定》,重點調整了2項政策:一是調整了高層次人才安家補貼政策。
  • 被稱為中小學的教授老師!
    2020年度廣東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 評審通過人員名單開始公示啦! 全省除廣州市、深圳市外, 共有131名老師上榜。
  • 評上職稱就賦閒?部分中小學教師評上職稱後就轉崗
    一名師範類高校教師還透露,前些年高校職稱管理很鬆,一些物理、化學科目的老師在本專業申請高級職稱難,都到相對容易的教育學專業去申請,以致如今教育學高級職稱的職數被擠佔;在某體育學院,一個運動項目獲獎,多個老師沾光,都據此申請高級職稱,以致這所學校體育學院教授多達30人。 評職稱難,而評上高級職稱後,一些老師產生「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心態。
  • 2016教師工資改革方案消息:關於《北京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
    >】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匯總】  【教師工資改革匯總】 教師資格證:教師工資改革消息、農村教師工資改革一直是在職教師以及參加教師招聘考試考生關注的焦點,北京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整理了2016教師工資改革方案消息:關於《北京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 廣東評中小學教師為「教授」,131名老師上榜,官方發布評審通知
    眾所周知,在學校裡面老師的也是有等級劃分,而且是每一年都有一個職稱評定,這和他們的資歷以及職稱評定後的待遇息息相關。在12月11日的時候,南方都市報發布了消息稱,教育部正式官宣評審通知,在廣東省評出了131名中小學老師,授予「教授」稱號。
  • 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之路應該是漸漸廢除職稱制度
    從教近20年的經歷告訴我,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之路應該是漸漸廢除職稱制度,以工作量、工作難度、工作效果和工齡來定教師的待遇,同時,保留特級教師評審,給予教師職業精英應有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當下的中小學職稱制度大約有以下幾個弊端,嚴重挫傷教師工作積極性,阻礙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
  • 82名民辦中小學教師評上職稱
    本報深圳4月19日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張路玉)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今天舉行民辦中小學教師職稱證書頒發儀式,寶安區翻身實驗學校校長李晶高興地拿到了高級職稱證書。該區共有82名教師成為首批評上職稱的民辦中小學教師,這得益於寶安區日前啟動的民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