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遠足》:花婆婆三十年精華之作,帶孩子走入童詩的世界

2020-08-29 平心小語

《明天要遠足》:花婆婆創作三十年精華之作,帶孩子走入童詩的世界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熱播,古詩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很多家長也開始有意識的讓孩子去背誦一些古詩。如果孩子喜歡還好,孩子會自己去讀,去背。可是如果孩子不喜歡,硬讓孩子去背,可能適得其反。這時,不妨先讓孩子去讀一些童詩。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說:「兒童詩是童年生命最鮮活,最極致,最經久的表露」。確實是這樣,童詩用兒童的視角去觀察世界,感受生活,充滿了童真、童趣,符合孩子孩子的心理,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明天要遠足》就是一本適合3-6歲的孩子親子共讀的很走心的童詩集。7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己閱讀。本書的書名採用的是其中的一首童詩《明天要遠足》命名的,這首詩已被選入小學生課本。《明天要遠足》不僅是本童詩集,還是一本原創繪本,孩子們可以在書中感受到童真童趣,也能感受到生活美好以及蘊含其中的豐富的情感。配合精緻的圖畫,方便孩子理解。


《明天要遠足》是方素珍創作的,她長期從事童詩、童話與繪本創作、翻譯、編寫語文教科書及兒童閱讀推廣工作。代表作有《媽媽心.媽媽樹》《我有友情要出租》《祝你生日快樂》等作品,翻譯的代表作有《花婆婆》《鱷魚愛上長頸鹿》等作品。配圖由陳佩娟繪製,陳佩娟的作品畫面色彩滿,構圖充滿童趣和奇幻風採。受到繪本愛好者的喜歡。

閱讀《明天要遠足》,會有一種天然的兒童趣味撲面而來,那是用童心才能捕捉到的盎然情趣。作者通過這一首首單純可愛的童詩,帶讀者在兒童的目光和想像裡穿行,於會心一笑中感受童年的歡樂,大人在和孩子共讀時,會有一種仿佛回到童年的錯覺。我覺得以下幾點很吸引我和孩子。

01構思新穎、獨特

方素珍,在寫詩時,有時運用逆向思維去描寫普通的題材,當面對母親節這一主題,很多人會寫母親節的快樂,方素珍反其道而行,去寫了失去母親的孩子的心情創造了《母親節》:這首詩以「我不喜歡母親節」開篇,讀到這的時候,讀者內心會有一種疑問「我為什麼不喜歡母親節?」「為什麼每到這個日子就會流淚?」到了詩歌最後「每逢這個日子,我就更想念,睡在荒野中的媽媽」,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我」的母親已不再人世,離開了「我」,但在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我」對母親的愛與永久的思念。


02排版走心,形象生動,便於孩子理解。

童詩集中有些詩歌,根據詩歌內容設計獨特的排版。《小威釣魚去》小威在釣魚的過程中的等待、焦急和期盼,在「站著——蹲著——等著」這幾個表現小威心情的詞,把「站著」放在最高的位置,「蹲著」放在中間,「等著放在最下面」,看完眼前好像出現了一個孩子在河邊站起來,蹲下,過了一會有站起來,又蹲下。《打瞌睡》寫了小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把「飛」這幾個動作,設計向上飛的形式,形象的寫出了思緒已經飄到課堂之外。


03充滿想像力,給孩子想像的空間

《春天的燕子》,詩歌沒有直接寫春天來了,春天草綠花紅的美景,而是通過寫燕子帶著剪刀,給大地剪出一塊綠色的地毯,為了彩色的草地剪出花朵和蝴蝶,給灰色的天空剪出了,金色的太陽,充滿了想像力,給孩子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就像兒童文學作家,林良所說:「這是一首有顏色的想像構成的童詩。」


《花兒賣香水》把花兒開放,散發出香氣,想像成「花兒賣香水」,把蝴蝶在花朵間飛來飛去,想像成「挑香水」,這是 一個很富有童趣的想像。

04童詩中有對自然的關懷

《孔雀》運用比喻的手法,將孔雀的尾巴比作「大扇子」,將尾巴羽毛上的花紋比作好多隻「藍寶石的眼睛」,讓孔雀先生對著孔雀小姐開屏,變成「很多看不夠的眼睛」,幽默風趣,令人忍俊不禁。帶孩子去動物園,正好看到了孔雀開屏,孩子驚喜的說「還真的有好多眼睛來!」

《收穫》寫了「我「」和爸爸去釣魚,但是每次釣到魚都會被我和爸爸以各種理由放掉,雖然最後回家時,我們兩手空空,可是「我」卻意識到憐惜自然界中的小生命,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


05人物心理刻畫細緻,充滿童真、童趣

《明天要遠足》童詩集中的童詩,大多數都有簡單的情節,在情節中展現出細緻入微的人物心理,很形象。《明天要遠足》,展現了孩子要遠足的前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既激動、興奮又滿懷期待,雖沒正面入手寫遠足,卻寫出了遠足巨大的吸引力。《不敢認錯》 形象的寫出了哥哥打破茶杯,害怕媽媽責備,內心的忐忑與不安,然後拿自己心愛的東西哄妹妹,讓沒不要告訴媽媽的微妙的心理。融入幽默,給孩子帶來無限的快樂。《輸贏之間》,描繪的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暗暗的較量、爭強好勝以及害怕老師發現自己沒背過課文的心虛,形象生動,充滿了童真、童趣。


06滋潤孩子情感,豐富心靈

《明天要遠足》中展現了出生命中豐富的情感。《請開門》寫爸爸回家,把笑聲帶回來了,媽媽回來了,把溫柔帶回來了,我打開門,我的幸福都回來了,寫出了家庭的幸福、溫馨。《星星》,寫我考第一名像「大星星」,退步了像「小星星」,既有進步的喜悅,也有退步的失落。《母親節》流露出對母親的思念和母親節沒有母親的悲傷。在閱讀時,既能提高對文字的敏感性,也能提升孩子對於情感的感受力。

著名兒童幸福文學理論家方衛平說:「一首好的童詩,語言的體量往往是小的,但這『小』裡頭卻常常滿是精緻和可愛,是一個孩子舉手投足間自然流溢出的那份引人傾慕的天真之美。」在這「小」透露出童心世界的美妙。

童年的世界不能缺少詩,童詩中所包含的純潔和美麗,可以給兒童帶來心靈的寧靜與慰藉。有時間和孩子讀讀童詩吧!

相關焦點

  • 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創作30周年慶典舉行
    圖為方素珍向國家圖書館贈書自己創作的繪本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貴勇)「相對來說,方素珍是我國推廣兒童閱讀行動最早、來往海峽兩岸最頻繁、出版繪本數量最多、繪本銷售冊數最高、最了解兒童的繪本作家之一,她童書創作與推廣閱讀的經歷值得我們學習
  • 一年《明天要遠足》,資深教師講多種識字方法,學生一學就會
    那麼,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九課《明天要遠足》中,學長還會學到四種識字方法,下面我們就來一邊學習課文,一邊學識字方法。一、教材解析這首優美的兒童詩,藏著童真,一共有三個小結,把兒童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
  • 《明天要遠足》教案+教學精彩片段+反思
    文本分析:本課是一首現代詩。作者通過把「睡不著」和「明天要遠足」兩件事巧妙聯繫在一起,使文章內在的藝術張力一下子就展現出來了。全詩共3節,3節詩中作者都用了同一個感嘆詞「唉」,3次重複,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興奮、激動、盼望……盡在「唉」聲中。作品沒有正面寫遠足,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個孩子對遠足的嚮往和期盼。
  • 【孩子王推薦】臺灣繪本首席推廣人「花婆婆」來大連啦,爸爸媽媽們不要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哦~
    您是否還在為如何給自己的寶貝挑選適齡閱讀的繪本而苦惱?你是否還沒有找到和自己寶貝一起閱讀的方法和技巧?【講座時間】8月23日下午兩點【講座地點】富麗華大酒店多功能廳(西樓二層)【講座內容】一、繪本閱讀時代的緣起與現況二、繪本的版式和媒材三、如何挑選與賞析經典繪本與原創繪本四、如何給孩子說繪本五、繪本的靜態閱讀與動態閱讀
  • 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婆做飯帶孩子,我們要不要給生活費?
    現在只要跟婆婆一起住,婆婆的退休工資就成了家庭裡生活的支出,很少有主動給婆婆錢的,這種現象幾乎已經成了普遍現象,除非婆婆不工作沒有退休工資,沒辦法。鄰居童女士過一段時間就不在家了,一問就是去北京給兒子帶孩子了。
  • 一年級語文《明天要遠足》等三課解析及測試卷,家長:這題有點難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語文園地七,裡面包括三篇課文:《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和《項鍊》。我們一一對每課進行教材分析和重點字詞的歸納。《明天要遠足》這首詩飽含童真,作品題目是《明天要遠足》,可是文章裡並沒有正面寫遠足,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一個孩子對遠足的嚮往和期盼。
  • 臺灣繪本大師「花婆婆」:繪本像中藥潤澤孩子
    臺灣原創繪本,很多人會想到幾米,但若在兒童繪本領域,人稱「花婆婆」的方素珍,名號更響。她不但翻譯很多海外經典兒童繪本,其原創的多部繪本,也賣到全世界。  近日,方素珍在大陸舉辦《創意玩繪本》新書發布會。在書中,方素珍將繪本創作、研究、推廣的實踐積累傾囊相授,與讀者分享了繪本世界的「十八般武藝」。其間,導報記者對她進行了專訪。
  • 繪本推薦|《花婆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不僅僅要有心願
    有一些繪本,不僅僅適合孩子看,適合親子共讀,也適合大人看。比如我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一本:《花婆婆》 。《花婆婆》是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圖文作者是芭芭拉·庫尼。在沒有翻開書之前,看著「花婆婆」這三個字,你會想起什麼呢?各種各樣的鮮花,種花的老婆婆,或者有魔力的女巫?翻開封面,書的扉頁上寫著一行字:獻給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每一個人。 《花婆婆》不僅有絢麗的鮮花和美景,有會講故事的老婆婆,更會帶你飛向一個愛與美的世界。
  • 蒼南童詩
    蒼南童詩就是指人類自然真情流露、不作意去修改加工、傳唱於兒童之口、一代一代口口相傳下來,沒有樂譜的歌謠一童謠。童詩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瀾在《古謠諺·凡例》中把「兒謠、女謠、小兒謠、嬰兒謠」等都納入「童謠」一類。此外,其他古籍中還有稱「孺子歌」、「童兒歌」、「兒童謠」、「孺歌」、「小兒語」、「女童謠」等,蒼南地方話叫做「童詩」。
  • 繪本《花婆婆》:給孩子種下夢想的種子,讓世界變得更美
    愛麗絲很小的時候就跟爺爺約定好:長大了,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遠方旅行,第二件事是住在海邊,第三件事是要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花婆婆》《花婆婆》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繪本,故事雖短卻歷久彌新。
  • 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花婆婆》
    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獲獎記錄:※美國國家圖書獎※ 入選《美國人》雜誌「新英格蘭100本經典童書」※ 被美國《出版者周刊》評為「所有時代最暢銷童書」※ 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繪本研究部編《圖畫書·為了孩子的500
  • 【最後三天】帶最美動物童詩回家
    點擊標題下「博雅小學堂」關注最有品質的親子共學社區18號晚上,《最美動物詩集》的譯者Abby老師在播呀FM進行了《如何讓孩子在英文詩歌中得到薰陶與滋養》在線講座(登錄播呀可回聽完整唯美講座)。美國2012年最佳詩集美國2012年最佳兒童讀物美國2012年頂級童書美國2012年度100本最華麗的童書之一美國亞馬遜五星級童書這本出版以來獲獎無數的英語童詩
  • 童詩有味似連珠
    童詩中有精練的語言,奇特的比喻,機智的比擬,鮮活的動詞,豐富的想像,新穎的構思,奔放的激情,細膩的感受,純真的童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該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童詩寫作?針對低年級孩子還不會寫作的現狀,為了在寫作指導中努力滲透童詩啟蒙意識,培養學生童詩寫作的興趣,我嘗試運用以下方法幫助學生進行童詩寫作。
  • 童詩爸爸說童詩 | 為什麼說童詩是最貼近孩子的
    最近在做一些關於童詩的公益講座。 有不少家長在問,「老師,我感覺童詩似乎很有意思,但到底學童詩有什麼用呢?我孩子報的免費課都很多,都上不過來了。」 其實,非常理解當下很多家長的心態,延遲開學,唯恐孩子荒廢了學業,所以除了學校的網課,有不少家長還外面的班報了一大堆。這個時候,在很多家長看來,童詩,無非是打發時間,錦上添花的東西。
  • 走進一二年級孩子的童書世界(二年級篇)
    同時更是一段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時光,幫助爸爸媽媽了解孩子,建立有意義且持久的親子關係重要媒介。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孩子。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都要有一個過渡時期。在童書的選擇上,也要有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這個階段,選擇適合的親子閱讀書籍非常重要,找對了書,就找對了通往親子閱讀的正確途徑。
  • 和孩子一起品一品繪本童詩什麼味兒?
    記得臺灣詩人詹冰說過,兒童詩必須是詩,兒童詩不但要音樂的、生活的、故事的,還要繪畫的、幽默的、心理的、鄉土的、社會的……,而且要被兒童們欣賞的詩。」這樣多的要求,我們在親子共讀童詩繪本《蝴蝶·豌豆花》的時候,都感受到了。
  • 青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明天要遠足》教案設計
    青島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明天要遠足》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充滿童趣、表現童真的兒童詩。詩歌文字簡練,立足生活,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遠足,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而睡不著覺的情景。
  • 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
    作為首期親近母語閱讀種子教師培養計劃進階教師、兒童誦讀課程社群培訓師領教,劉曉琳老師心系閱讀,致力於兒童閱讀推廣,前不久,她在誦讀課社群裡分享了關於童詩教學的案例和方法,乾貨滿滿,老師們可以從中收穫很多哦!位老師們好,我是劉曉琳。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 基於兒童立場的童詩教學
    一、童詩誦讀:培植兒童審美趣味兒童詩重視節奏、聲韻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內容生動活潑,富有童情和童趣,適合兒童念唱或朗誦。而讓孩子感悟詩的這種韻律感,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誦讀。筆者認為在童詩教學中,誦讀是起步,是學生走進童詩世界的一根「拐杖」。每日持續的朗誦,能夠激發孩子的靈感。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86首:《花和蝴蝶》(林煥彰)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家長歡迎。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學校的童詩教學特色活動之一。「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特設的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