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遠足》:花婆婆創作三十年精華之作,帶孩子走入童詩的世界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熱播,古詩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很多家長也開始有意識的讓孩子去背誦一些古詩。如果孩子喜歡還好,孩子會自己去讀,去背。可是如果孩子不喜歡,硬讓孩子去背,可能適得其反。這時,不妨先讓孩子去讀一些童詩。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說:「兒童詩是童年生命最鮮活,最極致,最經久的表露」。確實是這樣,童詩用兒童的視角去觀察世界,感受生活,充滿了童真、童趣,符合孩子孩子的心理,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明天要遠足》就是一本適合3-6歲的孩子親子共讀的很走心的童詩集。7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己閱讀。本書的書名採用的是其中的一首童詩《明天要遠足》命名的,這首詩已被選入小學生課本。《明天要遠足》不僅是本童詩集,還是一本原創繪本,孩子們可以在書中感受到童真童趣,也能感受到生活美好以及蘊含其中的豐富的情感。配合精緻的圖畫,方便孩子理解。
《明天要遠足》是方素珍創作的,她長期從事童詩、童話與繪本創作、翻譯、編寫語文教科書及兒童閱讀推廣工作。代表作有《媽媽心.媽媽樹》《我有友情要出租》《祝你生日快樂》等作品,翻譯的代表作有《花婆婆》《鱷魚愛上長頸鹿》等作品。配圖由陳佩娟繪製,陳佩娟的作品畫面色彩滿,構圖充滿童趣和奇幻風採。受到繪本愛好者的喜歡。
閱讀《明天要遠足》,會有一種天然的兒童趣味撲面而來,那是用童心才能捕捉到的盎然情趣。作者通過這一首首單純可愛的童詩,帶讀者在兒童的目光和想像裡穿行,於會心一笑中感受童年的歡樂,大人在和孩子共讀時,會有一種仿佛回到童年的錯覺。我覺得以下幾點很吸引我和孩子。
01構思新穎、獨特
方素珍,在寫詩時,有時運用逆向思維去描寫普通的題材,當面對母親節這一主題,很多人會寫母親節的快樂,方素珍反其道而行,去寫了失去母親的孩子的心情創造了《母親節》:這首詩以「我不喜歡母親節」開篇,讀到這的時候,讀者內心會有一種疑問「我為什麼不喜歡母親節?」「為什麼每到這個日子就會流淚?」到了詩歌最後「每逢這個日子,我就更想念,睡在荒野中的媽媽」,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我」的母親已不再人世,離開了「我」,但在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我」對母親的愛與永久的思念。
02排版走心,形象生動,便於孩子理解。
童詩集中有些詩歌,根據詩歌內容設計獨特的排版。《小威釣魚去》小威在釣魚的過程中的等待、焦急和期盼,在「站著——蹲著——等著」這幾個表現小威心情的詞,把「站著」放在最高的位置,「蹲著」放在中間,「等著放在最下面」,看完眼前好像出現了一個孩子在河邊站起來,蹲下,過了一會有站起來,又蹲下。《打瞌睡》寫了小學生在課堂上打瞌睡,把「飛」這幾個動作,設計向上飛的形式,形象的寫出了思緒已經飄到課堂之外。
03充滿想像力,給孩子想像的空間
《春天的燕子》,詩歌沒有直接寫春天來了,春天草綠花紅的美景,而是通過寫燕子帶著剪刀,給大地剪出一塊綠色的地毯,為了彩色的草地剪出花朵和蝴蝶,給灰色的天空剪出了,金色的太陽,充滿了想像力,給孩子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就像兒童文學作家,林良所說:「這是一首有顏色的想像構成的童詩。」
《花兒賣香水》把花兒開放,散發出香氣,想像成「花兒賣香水」,把蝴蝶在花朵間飛來飛去,想像成「挑香水」,這是 一個很富有童趣的想像。
04童詩中有對自然的關懷
《孔雀》運用比喻的手法,將孔雀的尾巴比作「大扇子」,將尾巴羽毛上的花紋比作好多隻「藍寶石的眼睛」,讓孔雀先生對著孔雀小姐開屏,變成「很多看不夠的眼睛」,幽默風趣,令人忍俊不禁。帶孩子去動物園,正好看到了孔雀開屏,孩子驚喜的說「還真的有好多眼睛來!」
《收穫》寫了「我「」和爸爸去釣魚,但是每次釣到魚都會被我和爸爸以各種理由放掉,雖然最後回家時,我們兩手空空,可是「我」卻意識到憐惜自然界中的小生命,這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
05人物心理刻畫細緻,充滿童真、童趣
《明天要遠足》童詩集中的童詩,大多數都有簡單的情節,在情節中展現出細緻入微的人物心理,很形象。《明天要遠足》,展現了孩子要遠足的前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既激動、興奮又滿懷期待,雖沒正面入手寫遠足,卻寫出了遠足巨大的吸引力。《不敢認錯》 形象的寫出了哥哥打破茶杯,害怕媽媽責備,內心的忐忑與不安,然後拿自己心愛的東西哄妹妹,讓沒不要告訴媽媽的微妙的心理。融入幽默,給孩子帶來無限的快樂。《輸贏之間》,描繪的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暗暗的較量、爭強好勝以及害怕老師發現自己沒背過課文的心虛,形象生動,充滿了童真、童趣。
06滋潤孩子情感,豐富心靈
《明天要遠足》中展現了出生命中豐富的情感。《請開門》寫爸爸回家,把笑聲帶回來了,媽媽回來了,把溫柔帶回來了,我打開門,我的幸福都回來了,寫出了家庭的幸福、溫馨。《星星》,寫我考第一名像「大星星」,退步了像「小星星」,既有進步的喜悅,也有退步的失落。《母親節》流露出對母親的思念和母親節沒有母親的悲傷。在閱讀時,既能提高對文字的敏感性,也能提升孩子對於情感的感受力。
著名兒童幸福文學理論家方衛平說:「一首好的童詩,語言的體量往往是小的,但這『小』裡頭卻常常滿是精緻和可愛,是一個孩子舉手投足間自然流溢出的那份引人傾慕的天真之美。」在這「小」透露出童心世界的美妙。
童年的世界不能缺少詩,童詩中所包含的純潔和美麗,可以給兒童帶來心靈的寧靜與慰藉。有時間和孩子讀讀童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