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具有名將的先天條件,善於招撫勇往直前,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2020-12-09 羽林輕騎品歷史

一、成為名將的先天因素

嶽飛出生的經歷和《說嶽》中相似,有大鳥在產房附近盤旋高叫(說嶽中被說成是佛祖身邊的金翅鳥下凡投胎),未滿月時遇上發大水,母親抱著他躲進大水缸,隨波漂流上岸得以保全,不過為了增加主人翁的悲壯氣氛,《說嶽》中讓嶽飛的父親死於洪水,而實際嶽飛的父親並沒有死在洪水中。

人的作為,除了後天的培養,還有很多先天的因素。嶽飛能成為名將,和他有二個半的先天因素是分不開的:

第一:從小「沈厚寡言」,看一看古今中外名將的傳記,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具有這樣的性格;

第二:天生神力,嶽飛不到二十歲就能拉三百斤的弓。(宋朝的一斤大約相當於現在的630克,三百斤相當於現在的一百九十斤,確實神力),由此可以猜測,嶽飛一定是骨骼粗壯。宋真宗在他的御林軍中選拔軍官,數量眾多的御林軍中只有數十人能拉開二百斤的大弓。但未成年的嶽飛就能開三百斤的弓,成年後再增加十斤不成問題,武術講究「技在力上」,力氣是武藝的平臺,這樣的力氣,再加之有名師周桐的指導,嶽飛的武功當然高強,特別能左右能弓。而他的皇帝宋高宗趙構也能拉開二百斤的大弓,並有實戰經驗,因此高宗也不是庸才。

第三點:喜歡看兵書,尤其愛看《左氏春秋》、孫吳兵法,這是嶽飛的興趣點,興趣是成功的前提,但興趣的產生是後天和先天兼而有之,由於嶽飛出生小康,因此他父母的後天教育也不可忽視,這算有半個先天因素。

嶽飛一點也沒有辜負自己的條件,十九歲當兵,在訓練場上很快成了耀眼的軍事明星,他的上司真定宣撫劉韐讓他管理一百多人,相當於現在一個連,第一仗是剿匪。

巨匪陶俊、賈進和實力雄厚,山寨易守難攻,這是嶽飛第一次實戰,他學的兵法知識立刻派上用場,將隊伍分成三隊,第一隊偽裝商人誘敵,第二隊二三十人由他親自率領接戰並誘敵深入,第三隊埋伏。

結果活捉陶俊、賈進和,一戰功成。

此戰後,嶽飛沉寂了四年,一直到北宋滅亡前夕,康王亦即後來的宋高宗趙構北上勤王,路過相州,而嶽飛正好在相州城內武翼大夫劉浩手下當差,接了趙構的命令,先招撫江湖好漢吉青,後北上勤王。

吉青部三百八十人歸順。

從此,嶽飛的軍旅生涯一路高歌。

二、以戰功到宗澤麾下

後來嶽家軍的組成,大部分是嶽飛招撫的江湖好漢或者起義的農民軍,這些人有單兵作戰能力,又沒有老軍人的習性,一經訓練戰力很強。

按照趙構北上勤王的戰略指示,嶽飛帶三百騎兵向黃河渡口嘗試接敵,遇到金兵一戰而勝,這一戰沒有過多的記載,估計是金兵斥候,但這一戰是嶽飛第一次和金兵作戰,金兵的弓箭自古精良,自漢朝以來,弓矢都是女真向中原王朝進貢的重要物資,而斥候是其特種部隊,其中的弓箭手絕對是軍中佼佼者,兩軍相遇,弓箭開道,見識了金兵的弓箭手後,嶽飛的自信大增。

這一戰,對嶽飛影響至深,在當時軍中瀰漫女真滿萬不可敵的神話之下,嶽飛取得了對金兵的心理優勢,直接影響到他下一戰的行為。

嶽飛隨劉浩大軍與金兵相持,正率領所部一百名騎兵在黃河邊上訓練,突然大隊敵人不期而至。

按軍事常識,當意料之外的大批敵人突然衝來,有經驗和訓練有素的士兵都明白「兩軍相逢勇者勝」的道理,但如果指揮官的意志不堅決,這時候的士兵絕不會想著衝上去廝殺,反而大多數是想逃跑,因為先逃跑者生存下來的機率越大,所以是否不跑或者就地反擊,全在指揮官的素質。

嶽飛已經有了對金兵心理優勢,本來就求戰心切,現在機會來了,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大喊:「敵人不知我們的虛實,乘他們立足未穩,我們先殺他個措手不及。」

他不是喊:「弟兄們,給我上。」而是喊:「弟兄們,跟著我。」一馬當先,獨自挺槍衝在前面。

嶽飛的做法並不出奇,稍微有戰鬥力的將領都會這麼做。此時,宋、金兩邊都不明虛實,金兵心理也犯怵,但金兵普遍又有對宋兵的心理優勢,為首的金將也和嶽飛有同樣的想法,於是,兩軍展開對攻,為首金將拍馬舞刀直衝在前。

嶽飛挺丈八鐵槍直衝金將,而金將舞動大刀直取嶽飛,不期而遇之間,兩軍的氣勢體現在兩將上,兩將的爭鬥就可以決定這場戰鬥的勝負,一旦將領敗北,他的軍隊在精神上會垮掉,從而引起全軍潰敗。

這是一場意志和勇力的決鬥。

兩將交錯,嶽飛手中鐵槍隔開金將大刀,暗地卻抽出手刀,一刀將金將斬殺,於是金兵大敗。

後嶽飛又以戰功升遷,歸到宗澤麾下。而宗澤是嶽飛的貴人。

三、上書趙構,勤王主戰

嶽飛跟著宗澤打了兩仗,立刻被宗澤慧眼看中,宗澤知道這是塊璞玉,決定親自調教,他對嶽飛說: 「以你現在的勇智才藝,堪稱良將,但也就如此而已,我看你喜歡野戰,這種好勇鬥狠只是一般軍官的活兒,要再進一步就不行了,我教你學習陣法,這才是為帥之道。」

宗澤將平生所學陣法授給嶽飛,嶽飛學成後又有心得:「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大喜。

這十六字是嶽飛一生軍事經驗的總結。此後,嶽飛在戰場上盡情施展,藝術般的應用他的戰爭才能,創造出許多先進戰術,成為一代名將。

嶽飛在宗澤手下如魚得水,連戰皆捷,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嶽飛給趙構寫信為止。

靖康二年,金國人將徽、欽二宗帶到北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稱帝,開始了南宋。

趙構剛組閣就用了兩位主和派做宰相,黃潛善和汪伯彥,很明顯,主和就是趙構為政的主題,在他的任期內,主戰派大臣的地位相比主和派大臣,很自然的處於先天弱勢。

趙構作為一國元首,其對金國的態度,以現在的眼光看,似乎已經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他給金國的完顏宗翰寫了好幾封信,都是懇求對方不要打了,只要給自己留點地盤,他寧願俯首稱臣,奉大金為正朔。

趙構這麼做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攝於金國軍力的強大,趙構曾被宋欽宗送往金營做人質,當時正是金國軍力和士氣的鼎盛時期,又正好是宋軍軍力和士氣最弱的時期,兩相比較,宋軍在金軍面前實在是豆腐渣;第二:不願意徽、欽二宗回來,而對他的哥哥宋欽宗,趙構更有深深的怨恨;第三:沒有親信,尤其對武將不信任,在趙構心理,自己就是光杆司令,他說得很清楚,武將都不知「義理」,隨時可以反,他欣賞並且需要的是範仲淹這類文官,他認為文官照樣可以「親冒矢石」,而恰恰在這點上,趙構和後來的秦檜特別有共同語言,秦檜也是喜歡儒生而不喜歡讀書少的人。

趙構雖然用了和他思想一致的黃潛善和汪伯彥,但這兩人太平庸,危難之時兩人束手無策,唯一所做的就是幫著趙構求和,但此時金軍勢頭正勁,求和就是一廂情願,趙構不得已用了主戰的李綱,李綱有能力,但得罪人太多,連主戰派的很多人都對他不滿,特別是名將張浚,對他簡直是厭惡,所以沒多久就下課了。

這時的嶽飛,還只是個不知名的下級軍官,但他卻上了一封書給皇帝趙構,大意要趙構帶著各地來的勤王之軍主動出擊,並指名點姓指責宰相黃潛善、汪伯彥兩人「不圖恢復」。

四、被降職後重歸宗澤麾下

宋朝的制度,下級不得越級上報,更何況嶽飛只是一名下級軍官,卻直接向皇帝進諫,並批評宰相,說明嶽飛不僅在戰場上大膽,在政治上也是相當大膽。

但是以嶽飛的地位,對上層並不了解,勤王之軍魚龍混雜,有忠於宋室的,有想自己造反的,還有趁火打劫的,趙構根本掌控不了。

關於勤王的困難,後來趙構有回憶,說當時東京被圍時,自己苦口婆心哀求各路兵馬勤王,可是沒有人聽他的,事實也證明,別說勤王之軍,就連他自己的御林軍都掌控不了,御林軍軍官苗傅劉正彥兩人就發動兵變,讓趙構靠邊站了一個月,因此趙構對武將的不信任是有原因的。再者,所謂「不圖恢復」完全是趙構的意思,黃、汪二人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結果,嶽飛被降職做了個候補武官,相當於預備役,這幾乎等於開除軍職。嶽飛是宗澤的兵,在這個事件中一直沒有看到宗澤的態度,但沒有態度就是態度。

如果是和平時期,嶽飛的軍旅生涯可能到此為止,但戰爭時期,武將總是有用武之地,尤其是有能耐的武將。

後來河北宣撫使張所招人,嶽飛前去投效,張所也是個主戰派,嶽飛投效時,由於帶著預備役軍官的證書,所以是張所親自面試,開始張所並沒有高看嶽飛,面試的題目是:「你能打幾個人?」意思是可以讓嶽飛當個伍長或者什長,無論什麼長,都只是兵而不是幹部,但此時的嶽飛經過宗澤的薰陶,早不是一介武夫,而已經有了將帥的潛質,這個題目對他來說有些不屑,但他還是鄭重說:「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謀。」這一句話讓張所刮目相看,而後嶽飛又詳細論證了他的為將之道,張所大驚:「君殆非行伍中人!」讓嶽飛做了個從七品的武經郎,被分配到張所的都統制王彥麾下,王彥就是後來著名的「八字軍」首領,也是一員名將,但這位名將和嶽飛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也是造成嶽飛和他初次合作就不愉快的原因。

王彥奉張所的命令過黃河,到了新鄉時遭遇大批金軍,王彥見眾寡懸殊便命令就地防禦,但嶽飛卻脫離王彥主力,率本部獨自衝擊金軍大營,奪得金軍大旗揮舞著攻克新鄉,第二日,嶽飛再率本部乘勝進軍,與金軍酣戰,身上負十幾處傷,終獲勝利,只是孤軍深入,糧草不給,嶽飛返回王彥本部要求補充糧草。

嶽飛違抗命令在先,還跑回來要糧,把王彥氣得跺腳,只是見嶽飛確實打了勝仗,是抗金的人才,所以沒有對他軍法處置,只是不願意再讓嶽飛待在自己軍中,讓他帶自己的兵自謀出路。

嶽飛打聽到老長官宗澤到了東京,便帶兵往東京投宗澤,他率軍往北進入太行山區,連戰數仗,每戰必身先士卒,打得很漂亮,生擒金將拓跋耶烏,槍挑金國黑風大王,最後回到宗澤麾下。

相關焦點

  • 感恩,生命中遇到的貴人
    在人生路上,我們沒有資格退縮,如果在這條路上找不到自己的貴人,那麼就要想辦法成為自己的貴人。 有句話說得好:「貴人相助,不如自我覺悟。」 只有不放棄,不認輸,命運才會垂青於你,才會給你最後翻盤的機會。
  • 數碼寶貝:他們才是亞古獸生命中的貴人,妖精獸、番長獅子獸上榜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一兩個貴人,有的貴人能開啟你的思維,有的貴人可以改變你的價值觀,更有甚者能夠給你成功的機會。在動漫世界我們也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貴人,自來也、伊魯卡之於鳴人,紅髮之於路飛,孫悟空之於比克,正因為這些貴人的存在,鳴人才能成就火影,路飛才能成為第五皇,比克才能回歸正途。
  • 南宋七王是指的是哪七位名將
    即蘄王韓世忠、鄜王劉光世、循王張俊、鄂王嶽飛、和王楊沂中、涪王吳玠、信王吳璘。1、鄜王——劉光世劉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軍(今陝西延安志丹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興四將」之一,鎮海節度使劉延慶次子。宋徽宗時,劉光世奉命鎮壓河南叛軍張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靖康初率部戍邊,敗夏兵於杏子堡。
  • 用這幾個原則交朋友,你才會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生命中的貴人,是那些為你的人生和事業的成功添磚加瓦的人。生命中的貴人,是那些為你的正義事業搖旗吶喊的人。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貴人的相助 ,生命中的貴人 ,不一定是最好朋友 ,也不一定是朝夕相處的家人, 而是有正能量有眼光之人 。而他的正能量之光,能照亮你人生的陰暗面,能改寫你的人生軌跡。
  • 把握你生命裡的貴人
    把握你生命裡的貴人據相關調查表明,凡是能做到中高級以上主管的,有80%都受到過特殊栽培;能自己創業做老闆的人中間,70%的人都遇到過貴人。貴人是什麼?就是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在你百般輾轉、懷才不遇的時候,提攜你的人。你敢說,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貴人嗎?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嶽飛:古代歷史上頂級名將,四十不到含冤而死,真實原因讓人憤怒
    在諸多民間小說還有電視劇演義裡面,嶽飛的故事往往耳熟能詳。街邊隨便問一個小朋友都知道嶽母在嶽飛背上刺字的故事,可謂是感人肺腑。最後的結局非常悲慘,風波亭慘死讓人感到非常惋惜。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古代頂級名將裡面名列前茅。宋遼金三朝公認最強的軍事家,沒有之一。
  • 他是南宋中興名將,戰功赫赫卻在嶽飛墓前下跪,被人視為奸臣
    對南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南宋的中興名將有四個,而為首的則是一個叫張俊的人,不過他卻在嶽飛墓前跪拜,這讓很多人驚訝不已。其實跪在嶽飛像前的不僅是秦檜夫婦,在歷史上一度有5個人跪拜,但到了清朝時演變為四個人,而張俊就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會長跪,說白了還是跟著秦檜等人一同誣陷嶽飛,讓憤怒的百姓們不答應。
  • 磁州史話:你知道城隍廟與抗金名將嶽飛的淵源嗎?
    該建築並用移柱、減柱做法在明清建築中是不多見的。磁州城隍長久以來,城隍兩字原意為護城河,「城」指城郭,「隍」指沒有水的護城壕,由於「城隍」對地方的安全意義重大,故「城隍」逐漸神格化,成為「保衛城池之神」、「護城之神」,其任務是在天災、兵亂時保護城池和居民的,是城市的守護神。
  • 嶽飛屈死「風波亭」,真的是因為愚忠報國嗎?
    一喜歡嶽飛的人,大概都讀過清代學者畢沅《續資治通鑑》中關於嶽飛的文章。嶽飛是個極其孝順的人,家中沒有姬妾。當時南宋的將領,大多妻妾成群,嶽飛只有一個妻子,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同為名將的吳玠一向都敬服嶽飛,想要與他交好,便送了一位美女給嶽飛。結果嶽飛卻說:「現在主上日夜操勞,我們做大將的,還沒有到享受安樂的時候」。拒絕了吳玠的美意。
  • 壯懷激烈、躊躇滿志的嶽飛
    南宋時,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土地,嶽飛馳騁在東南上戰場上,經歷了大小二百場戰鬥,。公元1132年四月,嶽飛進軍廣西討伐曹成,追擊貴州,後將曹成三萬部將俘虜,邱鵬玲之戰中,楊再興被招撫,收為部將,平定濟州,定州,後來,宋高宗召見嶽飛,任嶽飛為五品官員,輕率的對嶽飛說話,後來覺得不合適,重賞嶽飛,擢升四品。後來,宋軍被金軍擊敗,危機在眼前,南京武漢處於危機中,嶽飛先救襄陽,再救武漢,鄧州,鄂州和襄陽連為一體,成為嶽家軍的起勢之地,後來不斷擴大。
  • 先天條件與後天培養
    先天條件與後天培養 2014-01-13 14:24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真實的嶽飛長啥樣?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嶽飛畫像,和想像中完全不同
    再說到南宋的嶽飛,他是有名的抗金名將,一心想要收復失地,寫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教師要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
    人生五大幸事:出生遇到一對好父母。上學遇到一位好老師。工作遇到一位好師傅。成家遇到一位好伴侶。晚年遇到一個好子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永遠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我們要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培養,去塑造。去淵博的知識點燃他們,用無私的愛心感化他們,去高尚的品格影響他們。把學生看做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把學生看做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裡。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靜下心來,收益的是學生,而最終收益的是教師自己。
  • 嶽飛:雲和月,塵與土,精忠難撼!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肯翻一翻史料,真的願意把目光從嶽飛這個焦點人物身上移開,去認真了解一下其他同時代抗金名將和大臣的生平的話,就很容易發現嶽飛的情商和政治水平是當時大臣中最高的,非常善於協調各方面關係,包容性遠比今人憑傳統印象想像的高,與同僚的關係也是所有大臣中最好的。
  • 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早讀)
    老人認為水果攤主小遊是他生命的貴人,因為他,讓他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些溫暖,少了一些世態炎涼。2012年,老人的老伴去世了,留下了老人和患有精神病的兒子相依為命。2015年,老人的獨子也去世了。老人兒子的後事,也是水果攤主陪著老人辦完的。
  • 嶽飛一生中最為難纏的三個勁敵是誰
    一位真正的名將不在於他曾打過多少場勝仗,而在於他一生擊敗過哪些名將!阿瑟韋爾斯利一直是位籍籍無名普通將領,但在滑鐵盧一戰,他擊敗了法國皇帝拿破崙,從此威靈頓公爵的威名才響徹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當然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威靈頓公爵的真實姓名為阿瑟韋爾斯利,威靈頓封地是他作為公爵的封地。
  • 抗金名將「嶽飛」曾帶「嶽家軍」到廣東這個鄉村,今是小眾旅行地
    提到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嶽飛,人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敬重之情,嶽飛盡忠報國,在當時的皇帝被擄走後,南宋面對金人強敵一再退讓的時候,嶽飛誓死不退,多次收復失地,一次又一次粉碎了金人侵犯。可惜的是,嶽飛壯志未酬,1142年,嶽飛被秦檜誣陷,含冤而死。嶽飛的抗金歷史大家都熟悉,但並不是許多人知道嶽飛曾到過廣東清遠連州, 所以會有許多的疑問:嶽飛當年為什麼會來到石蘭寨?
  • 滿江紅的背後,不僅僅是嶽飛收復失土的記錄,更是嶽飛的赤子之心
    說起宋朝的名將,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名將中就有嶽飛。嶽飛在生前收復的領土,在他死後幾乎都被元朝吞併了,但是,嶽飛寫的詩,卻流傳至今,而且還不少。就像這一首。當時嶽飛向北出兵收復了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武昌。從詩句中可以明顯看出嶽飛希望繼續北伐,恢復中原的氣勢與願望。並且詩句中同樣吐露出這樣一種現狀——多年的徵戰使得百姓生靈塗炭,無數的士兵就此奔赴黃泉。
  • 中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十大名將都有誰?
    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徐達的北伐勝利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回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歷史上唯一成功的北伐戰爭,可謂千古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