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史話:你知道城隍廟與抗金名將嶽飛的淵源嗎?

2020-12-18 百家號

磁縣城隍廟大殿位於河北磁縣城內中山大街。坐北向南。城隍廟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鬥轉星移,到今天已經快七百年了。六個多世紀的風雨飄搖,它見證了磁縣歷史的變遷。

柱網布局採用移柱和減柱做法,室內大木用九架大梁,簷下四周施七踩鬥拱。前出一間抱廈,為清康熙八年(1669年)增建,現已不存。該建築並用移柱、減柱做法在明清建築中是不多見的。

磁州城隍

長久以來,城隍兩字原意為護城河,「城」指城郭,「隍」指沒有水的護城壕,由於「城隍」對地方的安全意義重大,故「城隍」逐漸神格化,成為「保衛城池之神」、「護城之神」,其任務是在天災、兵亂時保護城池和居民的,是城市的守護神。

城隍爺做為一城之守護神,香火都很旺盛。每逢初一十五,總會有很多的市民到城隍廟裡拜拜,祈求平安和順。幾百年以來,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和寄託。那麼城隍爺是何許人?各個地方的城隍爺是不一樣的。在磁縣,民間認為嶽飛精忠報國,並能庇護一方百姓平安,一直有磁州城隍神奉祀的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說法。

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金軍南下江南,嶽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嶽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4]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嶽飛班師。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磁縣地名有「九營十八寨」之說,如:大營、小營、大狼營、小狼營,及嶽飛寨、東風寨等。

這些與嶽飛有什麼關聯呢?

磁縣考古專家論證,賀蘭山系嶽飛駐兵嶽城時之練兵場,曾多次率軍到賀蘭山練兵,「九營十八寨」是嶽飛在磁練兵的佐證。

嶽飛,率領嶽家軍奮勇北伐,節節勝利,金兵聞風喪膽。嶽飛準備進兵汴京,迎回徽、欽二帝,力圖恢復宋朝一統江山。然而,秦檜為首的主和派打算丟掉淮河以北的國土,命令嶽飛班師回朝。怕嶽飛不聽,一天之內竟連發十二道金字牌,嶽飛接到十二道金牌,明白乘勝追擊已絕無可能,悲嘆道:「我十年的努力,沒想到在一天之內全部作廢了!」

十二道金牌,宋代凡赦書及軍事上最緊急的命令,用金字牌,紅漆金字,由內侍省派人遞送,叫做「金牌」,上面篆刻著「御前文字,不得入鋪」8個金字。連續十二道金牌,表示命令萬分緊急重要。

磁縣境內的東、西、小侯召三個村就是因嶽家軍曾在此等候朝廷聖旨而得名。

嶽飛與磁縣的淵源頗深,作為一代名將,他以「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為座右銘,沙場喋血,矢志不移,其高超的軍事才能和高尚的愛國情操震撼和激勵了一代代華夏兒女。孫中山先生曾說:「嶽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這樣的城隍爺和城隍精神,我們應該拜,必須拜!

視 頻|亞 萍

編 輯|亞 萍

審 核|慶 明

終 審|秦 冀

相關焦點

  • 狐說嶽飛(四十二)黑蠻龍抗金是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在歷史上南宋初年抗金戰爭參加的不僅僅是漢族人民組成的南宋軍隊,其中還有相當部分的南宋統治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武裝力量。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來自於古代苗族的抗金將領黑蠻龍。他在抗金作戰中立下的功勳,不但受到嶽飛的推崇和南宋朝廷的獎賞,就算在民間也留下了各種傳說。
  • 嶽飛通過與金兵的兩次戰鬥,初露鋒芒,使上司劉浩對他另眼相看
    京師失陷後,十二月,康王趙構,在磁州守臣宗澤等扶持下,於相州正式開大元帥府,打出了抗金旗號。在國家危亡之秋,嶽飛毅然投奔相州大元帥府的勤王之師。這是他第三次從軍,過去兩次當兵,其實都是因為生計所迫,而現在第三次從軍,卻是一個自覺的愛國行為。嶽母姚氏明知戰爭風雲險惡,此去兇多吉少,但她深明大義,毫不猶豫地勉勵兒子「從戎報國」。
  • 宋朝「機動防禦大師」:滅金抗蒙實力不輸嶽飛
    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南宋優秀的軍事家、統帥,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將。曾祖孟安是嶽飛部將,祖父孟林亦是嶽飛部屬,隨軍至隨州,定居於隨州棗陽(今湖北棗陽)。南宋中期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 為什麼每個城市都有城隍廟啊?
    龐玉本是隋朝將領,後歸王世充,王世充失敗後投唐,歷任梁州總管、越州都督等職、越州即今紹興,在任上頗得百姓愛戴,死後被信奉為神。 蘇州:春申君黃歇。黃歇,「戰國四公子」之一,封地在今蘇州一帶,對當地開放建設作出貢獻,因此被信奉為神。 台州:屈坦。三國吳人,父親得罪孫權被罷官,隱居台州,後屈坦在台州做了不少好事,深受百姓愛戴。
  • 抗金名將「嶽飛」曾帶「嶽家軍」到廣東這個鄉村,今是小眾旅行地
    如果你是愛生活、愛旅行、愛攝影、愛美食,那跟珊珊三丫頭一起出發吧!清遠連州,歷史上與廣州、韶州(今韶關)一起並稱「嶺南三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提到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嶽飛,人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敬重之情,嶽飛盡忠報國,在當時的皇帝被擄走後,南宋面對金人強敵一再退讓的時候,嶽飛誓死不退,多次收復失地,一次又一次粉碎了金人侵犯。可惜的是,嶽飛壯志未酬,1142年,嶽飛被秦檜誣陷,含冤而死。嶽飛的抗金歷史大家都熟悉,但並不是許多人知道嶽飛曾到過廣東清遠連州, 所以會有許多的疑問:嶽飛當年為什麼會來到石蘭寨?
  • 嶽飛:具有名將的先天條件,善於招撫勇往直前,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嶽飛能成為名將,和他有二個半的先天因素是分不開的:第一:從小「沈厚寡言」,看一看古今中外名將的傳記,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具有這樣的性格;第二:天生神力,嶽飛不到二十歲就能拉三百斤的弓。(宋朝的一斤大約相當於現在的630克,三百斤相當於現在的一百九十斤,確實神力),由此可以猜測,嶽飛一定是骨骼粗壯。
  • 滿江紅的背後,不僅僅是嶽飛收復失土的記錄,更是嶽飛的赤子之心
    說起宋朝的名將,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名將中就有嶽飛。嶽飛在生前收復的領土,在他死後幾乎都被元朝吞併了,但是,嶽飛寫的詩,卻流傳至今,而且還不少。就像這一首。嶽飛寫這首詩時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呢?這就要從紹興三年(1133)十月說起了。這是嶽飛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前以及寫作這首詩前的故事。
  • 嶽飛屈死「風波亭」,真的是因為愚忠報國嗎?
    嶽飛品格高尚,心裏面擔憂的只有家國天下,所謂:「主上奠枕,朝廷無虞,餘之願也」。皇上能睡好覺,國家安平無事,是嶽飛的願望。所謂「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至於其他的,金錢美女也好,良田妙宅也罷,都不是嶽飛所想的。可是,志向高潔就好嗎?對於身居九五之位的宋高宗來說,你嶽飛品性這麼好,是不是「其志不在於小」呢?是不是有不可言說的志向呢?
  • 嶽飛簡介,歷史上真實的嶽飛
    嶽飛簡介: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堅主抗金,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 嶽飛一生中最為難纏的三個勁敵是誰
    一位真正的名將不在於他曾打過多少場勝仗,而在於他一生擊敗過哪些名將!阿瑟韋爾斯利一直是位籍籍無名普通將領,但在滑鐵盧一戰,他擊敗了法國皇帝拿破崙,從此威靈頓公爵的威名才響徹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當然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威靈頓公爵的真實姓名為阿瑟韋爾斯利,威靈頓封地是他作為公爵的封地。
  • 嶽飛的事跡都是假的?《金史》中的嶽飛完全顛覆我們認知
    其實在《金史》之中是有意抹殺了嶽飛的戰功的,在《金史》之中是並沒有關於嶽飛徵戰的記載的,那麼《金史》之中究竟對嶽飛黑到了什麼程度呢?我們翻看《金史》會發現,明明人盡皆知的大勝仗,到了《金史》之中的記載卻變成了反敗為勝,比如黃天蕩戰役,明明是金兀朮被韓世忠包圍在黃天蕩四十八天之久,後來鑿穿了蘆葦蕩的古河道,才逃脫,這也是金兀朮非常懼怕江河的原因,但是到了《金史》之中的記載卻整個大反轉,事情被改成了南宋的名將韓世忠被金兀朮瘋狂追擊七十餘裡,最終逃到了黃天蕩蘆葦之中,更是在裡面躲避了四十八天之久,而南宋的軍隊更是被全軍覆滅,最終僅有韓世忠一個人逃脫了出來
  • 南宋七王是指的是哪七位名將
    南宋高宗、孝宗、寧宗時相繼追封南宋初期的七位抗金將領為七王。即蘄王韓世忠、鄜王劉光世、循王張俊、鄂王嶽飛、和王楊沂中、涪王吳玠、信王吳璘。1、鄜王——劉光世劉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軍(今陝西延安志丹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興四將」之一,鎮海節度使劉延慶次子。
  • 真實的嶽飛長啥樣?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嶽飛畫像,和想像中完全不同
    明朝于謙(字廷益,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忠的便是國家,而非某個皇帝,土木之變後,于謙力勸郕王朱祁鈺即位,又穩定朝廷,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你要說他不忠於明英宗嗎?
  • 左宗棠雞,套四寶,金華火腿是由抗金名將發明,你知道嗎?
    這道菜不僅很多中國人知道,外國不少中餐館也以「左宗棠雞」攬客。可以說它是最早漂洋過海扎了根的湘菜。「左宗棠雞」因左宗棠而興。左左宗棠出生在湘陰縣,清末著名將領,曾任浙江巡撫、陝甘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等職。左宗棠一生愛吃雞,喜歡把雞炸得香酥酥的吃。每次帶兵打了勝仗,他都要烹雞犒勞三軍。因為他率部收復新疆名震海內外,左宗棠由此成為在西方有影響力和威懾力的中國人,「左宗棠雞」也就成了中國菜的代表菜。
  • 嶽飛:雲和月,塵與土,精忠難撼!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肯翻一翻史料,真的願意把目光從嶽飛這個焦點人物身上移開,去認真了解一下其他同時代抗金名將和大臣的生平的話,就很容易發現嶽飛的情商和政治水平是當時大臣中最高的,非常善於協調各方面關係,包容性遠比今人憑傳統印象想像的高,與同僚的關係也是所有大臣中最好的。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中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十大名將都有誰?
    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徐達的北伐勝利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回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歷史上唯一成功的北伐戰爭,可謂千古奇功。
  • 嶽飛:古代歷史上頂級名將,四十不到含冤而死,真實原因讓人憤怒
    在諸多民間小說還有電視劇演義裡面,嶽飛的故事往往耳熟能詳。街邊隨便問一個小朋友都知道嶽母在嶽飛背上刺字的故事,可謂是感人肺腑。最後的結局非常悲慘,風波亭慘死讓人感到非常惋惜。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古代頂級名將裡面名列前茅。宋遼金三朝公認最強的軍事家,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