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雞,套四寶,金華火腿是由抗金名將發明,你知道嗎?

2020-12-25 燕子愛美食

湘菜美食:左宗棠雞

如今,像「左宗棠雞」這樣直接以湘籍人名命名、又得以廣泛持續流傳的湘菜寥寥無幾。這道菜不僅很多中國人知道,外國不少中餐館也以「左宗棠雞」攬客。可以說它是最早漂洋過海扎了根的湘菜。「左宗棠雞」因左宗棠而興。左左宗棠出生在湘陰縣,清末著名將領,曾任浙江巡撫、陝甘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等職。左宗棠一生愛吃雞,喜歡把雞炸得香酥酥的吃。每次帶兵打了勝仗,他都要烹雞犒勞三軍。因為他率部收復新疆名震海內外,左宗棠由此成為在西方有影響力和威懾力的中國人,「左宗棠雞」也就成了中國菜的代表菜。

和湘菜名菜東安子雞相反,左宗棠雞的質量標準是強調酥香。要做好這道菜不容易。選料嚴,製作精。要求選用未下蛋的土雞,雞塊去骨,經過醃製,旺火過油,複合調味,成菜色金黃,外焦酥,內鮮嫩,味多樣。集酸、甜、脆、辣、鮮香於一體,典型的湘菜特色。此外,與「左宗棠雞」的做法相似的還有「灌湯魚丸」,也是左宗棠喜歡吃的。取魚肉去刺,打成魚茸灌湯擠成魚丸一炸,再放花生米、幹椒炸酥成「灌湯魚丸」,外焦內嫩,是道下酒好菜。

河南開封名菜:套四寶

套四寶是開封的傳統菜餚,堪稱「豫菜一絕」。在全國各個菜系中,豫菜佔有一定的位置,其中套四寶正是豫菜之中的一個代表作。這道菜用青花細瓷的湯盆端上,展現在食客面前的是一隻體形完整、浮於湯中的全鴨。其色澤光亮,醇香撲鼻。而當食完第一層鮮香味美的鴨子後,一隻清香的全雞便映入眼帘;雞肉吃後,滋味鮮美的全鴿又出現在面前,最後又在鴿子肚裡露出一隻體態完整,肚中裝滿海參丁、香菇絲和玉蘭片的鵪鶉。這道原汁原味,柔嫩潤滑,色澤光亮、型整不散的菜,被稱作豫菜裡的一絕——套四寶。這道稱絕的菜,絕就絕在四隻層層相套的全禽,個個通體完整又皮酥肉爛,從小鵪鶉到大鴨子相互裹纏,卻吃不出一根骨頭來。

套四寶味道稱絕,選料要精,加工要細,經宰殺、褪毛、掏取五臟的初加工後,最為複雜的是剔除骨架。一般的說雞鴨較為好剔,鴿子鵪鶉骨頭難除。易骨時要聚精會神,手持鋒利小刀,有如進行一項精心的藝術雕刻。要求剔出的骨架塊肉不剩,剔後的皮肉滴水不漏。「套四寶」的套是個關鍵,這需要鴨、雞、鴿子、鵪鶉首尾相照,身套身,腿套腿。訣竅是,在給加工洗淨的鵪鶉肚裡填充海參蘑菇配料後,用竹針把破口插合,在開水鍋中焯一下。這不僅清除血沫,更主要的是使皮肉緊縮,使便於在鴿子腹內插套。鴿子套進鵪鶉後,仍要在鍋中開水焯一下。然後再向雞脯插套。同樣焯過的雞再向鴨腹填充,最後成了體態渾圓,內容豐富的四寶填鴨。再配上調料,裝盆加湯,上籠蒸熟從裡到外通體酥爛,醇香撲鼻,端盆上桌。

另外,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叫「寧吃飛禽四兩,不食走獸半斤」。本來雞、鴨、鴿子、鵪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經各地名師高廚過手可分別煎、炒、烹、炸、燒、燻、蒸、氽出為上千道美饌佳餚。以豫菜風味的整雞整鴨而論,有八娟、冬宮鴨、清蒸鴨、料子鴨、河南烤鴨與貴妃雞、太白雞、筒子雞、鹽炯雞、鴛鴦雞、香酥雞、鮮味雞、黃燜雞、清燉雞以及道口燒巰等不下十種。以雞鴨鴿加工的各種塊、段、條、片、絲、丁、蓉、脯與胗、翅等,更是名目繁多,數不勝數。然而,集兩三禽為一體烹製菜餚的,卻為數不多。偶然有人提到三套鴨、套三環等,能做的也很少。真正把四隻禽加在一起更是為數寥寥。

金華火腿是由抗金名將發明

金華火腿是浙江金華地區的著名傳統食品。相傳抗金名將宗澤是火腿的始創人,那麼,他是如何發明火腿的呢?北宋末年,金兵向南入侵,俘獲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小康王趙構驚慌之餘,急遷都商丘(今河南商丘),自封高宗。這時,祖籍浙江金華的大將宗澤,看到局勢緊張,決心收復失地,就在家鄉金華招兵買馬;凡所招的壬賓稍,'都用鋼針在雙頰上刺了「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被人們稱作「八字軍」。宗澤所率領的「八字軍」,由於作戰頑強,收復了大片失土。後來宗澤回到故鄉,父老鄉親們熱情歡迎宗澤的這些將士們,並贈送大批當地所產的「兩頭烏」豬肉。

據說這種「兩頭烏」是金華特有的生豬品種,豬身潔白如雪而頭尾黑如烏炭,皮薄肉鮮,肥瘦適當,可是當宗澤命人將這些豬肉裝入船艙時,卻為難了,這麼多豬肉運到河南,要兩三個月,不是都會變質了嗎?他靈機一動,終於想出了辦法,把大量硝鹽撒在豬肉上,全部醃漬起來。就這樣,將一船船的豬肉運到了目的地。可到目的地時打開船艙一看,雪白的豬肉全都變紅了,而且還散發出一股撲鼻的奇香。燒熟後一嘗,比起鮮肉更加濃香誘人、美味可口。當宗澤向宋高宗趙構獻上這些煮熟的火紅異常的「兩頭烏」豬肉時,趙構大為興奮。他一面飲著御酒,一邊吃著豬肉,對這美味的、紅色的肉讚不絕口,說:「這就是火腿,要不,它怎麼會這樣火紅呢!"於是,「火腿」之名就從此流傳開來。從此,金華一帶的百姓便爭相製作火腿,而民族英雄宗澤也就被人們奉為製作「火腿」的祖師爺了。

相關焦點

  • 全美最火中國菜:左宗棠雞,國內很多人沒聽過,是左宗棠發明的?
    有這麼一道菜,叫做「左宗棠雞」,你聽說過這一道菜嗎?我相信有很多的國人都沒有聽說過,然而,這一道菜在美國特別的火。被稱作是「全美最火的中國菜」,為什麼這樣說?1973 年彭長貴前往美國發展,在紐約曼哈頓區開設彭園餐廳分店,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嘗過「左宗棠雞」後甚為喜愛,此後每次到聯合國開會時都會光顧彭園。
  • [東北新聞網]金字火腿:金華火腿的「金字招牌」
    可見,1200餘年前的唐朝,金華民間百姓在勞動中總結出一種保存鮮肉的工藝,並逐步演化成製作火腿的民間技藝,廣為流傳。  相傳真正把金華火腿發揚光大的,是義烏籍北宋名將宗澤,他也是抗金英雄嶽飛的恩師。  民間傳說,宗澤愛兵如愛子,有次返鄉探親,乘船回前線,帶去一批家鄉豬腿。因路途遙遠,為防止豬腿腐敗變質,先用鹽醃製,再掛在船邊晾乾。
  • 有名的金華火腿裡面,夾帶著狗肉,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浙江金華火腿,聞名大江南北。據說金華自古以來一直生產火腿!在宋代,朝廷每年都在戰鬥,士兵沒有足夠的力量,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他們沒有力量,就很難打贏。因此,為了解決士兵的食物問題,一位名叫宗澤研的人發明了金華火腿。因為他發明的火腿是一種火紅的顏色,皇帝親自將它命名為火腿。有人說金華火腿好吃,是因為每批火腿都夾帶有一條狗腿。這是真的嗎?又是為什麼呢?
  • 頂級年貨「金華火腿」,成名卻與古代抗金名將有關,難怪這麼有名
    隨著年味變得越來越重,金華火腿,這種中國的頂級年貨,每到這個時候都備受人們喜愛。我們只知道金華以火腿顏色鮮豔,紅白相間,鹹中帶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而聞名。很多人卻不知道金華火腿的起源,卻是與宋代的抗金名將宗澤有關。
  • 奇食之旅:河南開封傳統「套四寶」,一次吃完一輩子的禽鳥
    (世界因你而精彩,請為緣分點「關注」)開封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擁有4000多年的建城歷史,前後有8個朝代在此定都,是名副其實的「八朝古都」。開封集豫菜之大成,美食數不勝數,其中有一道大菜「套四寶」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這道菜端上來時是一隻完整的鴨子,吃完鴨子後發現裡面有一隻完整的雞,吃完雞之后里面又有一隻鴿子,吃完鴿子又出現一隻鵪鶉,最後鵪鶉肚子裡還有海鮮蘑菇等食材。一隻套一隻,裡裡外外五層,其中鴨子肚子裡就是個套娃世界,套著四層食材,因故叫「套四寶」。
  • 火腿的做法 金華火腿的做法
    金華火腿的做法很多地方的人都會自製火腿,所以各個地方都有非常流行的火腿,比如金華火腿全國有名,並且現在已經銷往世界各地了,金華火腿的肉色澤非常鮮豔,紅白分明,看起來就非常想吃,吃起來肥而不膩,味道非常可口,下面教大家做金華火腿來吃。
  • 金華火腿的傳說及蜜汁火方的做法
    東陽人每年年關將近,家家戶戶就會開始制火腿。浙江省內閣學士謝墉的《食味雜詠》中提到: 「金華人家多種田、釀酒、育豕。每飯熟,必先漉汁和糟飼豬,豬食糟肥美。造火腿者需豬多,可得善價。故養豬人家更多。」他將金華火腿引入北京,後被為貢品。
  •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腿王」——金華火腿
    在我國,最出名的火腿,應當屬金華火腿了。那大家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有這樣一段故事講述了它的來歷。腿王——金華火腿北宋末年,北方女真貴族大舉侵入中原,攻佔了北宋京城開封。北宋大將軍宗澤率領從金華、義烏一帶招募來的子弟兵奮起北上抗金,連戰連捷,不久收復了開封。
  • 最好吃的豬肉做法之金華火腿,你不知道的做法和吃法全在這裡!
    而中國的三大名肉中,名氣最高的當屬「金華火腿」,它的名聲早已傳至國外。可以跟西班牙火腿相媲美,小編覺得絕對完勝西班牙火腿哦!想不想知道地道的金華火腿的歷史,以及它是是怎麼做出來的,怎樣吃最好吃?請隨著小編一起走進「金華火腿」的世界吧。金華火腿的歷史:唐:金華火腿,始於唐朝。
  • 被稱為中國火腿之光的金華火腿,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
    火腿的起源火腿起源於中國唐朝,距今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在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中出現,稱之為「火脮」。火腿出名於宋朝。祖籍在浙江義烏的抗金名將宗澤曾將故鄉生產的醃製豬腿當成貢品進貢給宋高宗趙構。宋高宗吃後讚不絕口,看其肉色鮮紅似火,就賜名為「火腿」。
  • 三不粘,長壽魚,套四寶,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美食!你知道哪些呢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河南特色小吃排行榜,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所愛吧?豫菜的歷史悠久,口味獨特。扒,炒,熗,爆,溜,別具特色,享譽中外,其色香味令人回味無窮。如果你來到河南,一定要嘗嘗當地小吃。相傳,燴麵是抗戰時期鄭州的一位名叫趙榮光的廚師陰差陽錯發明,因此,鄭州也就理所當然成了「燴麵城」。三、三不粘三不粘又叫桂花蛋,起源於清朝時期河南省安陽市,這道菜做法新奇,非常有意思,三不粘: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造型像糕卻又不是糕,柔潤軟綿,粘蜜可口,深受老人和孩子的喜愛。
  • 豫菜一絕——套四寶
    這道原汁原味,柔嫩潤滑,色澤光亮、型整不散的菜,被稱作豫菜裡的一絕——套四寶。這道稱絕的菜,絕就絕在四隻層層相套的全禽,個個通體完整又皮酥肉爛就絕在從小鵪鶉到大鴨子相互義裹,卻吃不出一根骨頭來。在全國各個菜系中,豫菜佔有一定的位置,其中套四寶正是豫菜之中的一個代表作。'寧吃飛禽四兩,不食走獸半斤'。
  • 美國人最愛吃的「左宗棠雞」發明人彭長貴病逝,享年97歲
    按照彭家人的說法,左宗棠雞始於1952年。當時臺灣當局設宴款待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雷德福,彭長貴靈機一動,便發明了左宗棠雞這道創意湘菜。不過當時這道把大塊雞肉錘松後油炸,用西式甜醬調味的菜,並沒有正式菜名。
  • 風靡美國的「左宗棠雞」發明人彭長貴病逝 一道菜每年為美式中餐...
    按照彭家人的說法,左宗棠雞始於1952年。當時臺灣當局設宴款待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雷德福,彭長貴靈機一動,便發明了左宗棠雞這道創意湘菜。不過當時這道把大塊雞肉錘松後油炸,用西式甜醬調味的菜,並沒有正式菜名。 左宗棠雞之所以託名左宗棠,起自1970年代,某日蔣經國辦公到深夜後,帶隨從到彭長貴開設的彭園餐廳用餐,但餐廳當日的高檔食材都已用盡,準備打烊,只剩雞腿稍稱堪用。
  • 商標之爭持續了幾十年 「金華火腿」終於回歸金華
    圖片由金字火腿提供  浙江在線1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錢關鍵 何賢君)1月19日,浙江省金華火腿有限公司、浙江蘭溪永鑫火腿食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籤約儀式在金華舉行,標誌著  圖片由金字火腿提供  「金華火腿」作為浙江老字號品牌的傑出代表,曾被列為皇室貢品,並斬獲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金獎等多個國際獎項。
  • 「左宗棠」是怎麼一回事?是一隻雞啊
    左宗棠像這實在是件蠻奇怪的事情,當年背井離鄉漂洋過海,一隻腳剛剛踏上美國這個「新大陸」,立馬就發現:這裡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黑人還是白人,幾乎人人都知道中國有一個左宗棠將軍。甚至在迷路的時候,馬路上也會冒出來一個陌生的墨西哥女人對著我大叫:「左將軍雞!左將軍雞!」
  • 火腿只看金華?叫雨山火腿也能讓你欲罷不能!
    每次和小夥伴去吃火鍋,必不可少的就是火腿,吃貨們對於肉總是有那麼一股執著勁,所以火腿這種東西相信食肉者更是抗拒不了。既然說到火腿了,怎麼能不談一談咱們大中國的金華火腿呢?金華火腿又稱火朣,是浙江金華漢族傳統名產之一,因為色、香、味、形「四絕」而著稱於世。清時由浙江省內閣學士謝墉引入北京,金華火腿因其特殊的地理在火腿醃製期需要溫度適宜,洗曬期則日照充足,發酵期溫溼度恰當,使火腿得以逐漸風乾,正常發醞,自然成熟致香。
  • 《風味人間》的火腿吃法沒說完,還有這樣的吃法
    這道菜和杭幫菜的蜜汁火方有些相似,不過另有一說法表示「富貴雙方」是由一位湖南大廚彭長貴發明的,他從民國政府的幫廚一路做到蔣家的家廚,隨著蔣家搬遷到臺灣,後期在到香港、美國尋求發展,最後回到了臺北開設彭園湘菜館,據說「享譽全美」的經典中餐菜式左宗棠雞也是他發明的。
  • 磁州史話:你知道城隍廟與抗金名將嶽飛的淵源嗎?
    在磁縣,民間認為嶽飛精忠報國,並能庇護一方百姓平安,一直有磁州城隍神奉祀的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說法。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 金華除了金華火腿以外還有一些美食,一起探秘金華那些美味佳餚!
    金華,位於浙江省中西部,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古稱婺州。金華人才輩出,民風淳樸,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創造出大量內蘊豐富的美食。一提到金華這座城市你會想到什麼?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華火腿!其實在金華除了金華火腿以外還有一些美食,雖然沒有金華火腿有名但是,無論是口感還是樣式都不差,而且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探秘金華那些美味佳餚!這道湯麵在是當地非常家常的一道湯麵,是當地的特色美味之一。香味撲鼻的東陽沃面量非常足,裡面加上了很多配料如金華火腿,青菜蘑菇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