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最愛吃的「左宗棠雞」發明人彭長貴病逝,享年97歲

2020-12-23 澎湃新聞

美國人最愛吃的「左宗棠雞」發明人彭長貴病逝,享年97歲

澎湃新聞記者 張喆

2016-12-02 12:49 來源:澎湃新聞

彭長貴

中國臺灣「湘菜」連鎖餐廳「彭園」創始人彭長貴,11月30日因病逝世,享年97歲。彭長貴曾創新研發出多道「新湘菜」,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或Governor Tso's Chicken)。彭長貴的二兒子彭鐵誠曾透露,左宗棠雞一年可為美式中餐帶來上百億新臺幣(相當於二十幾億元人民幣)的產值。

彭長貴出生湖南沙坪農家,12歲起就下廚學藝,1933年時,他到民國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長譚延闓的家幫廚,由於譚延闓講究美食,譚家掌廚曹藎臣更被譽為一時無兩的「天下第一廚師」,彭長貴拜曹藎臣為師,開始將湘菜發揚光大。

譚延闓過世後,曹藎臣回到家鄉長沙開設「健康園」餐館,以正宗「譚家菜」聞名遐邇。彭長貴也隨師父一同返鄉繼續學藝,成為曹藎臣四位嫡傳弟子之一。20歲時,懷揣一把菜刀闖世界的他,被國民黨部隊抓壯丁,當了連長私廚。憑藉高超手藝,他從營部一路做到蔣介石、蔣經國的家廚,並於1949年來臺。

按照彭家人的說法,左宗棠雞始於1952年。當時臺灣當局設宴款待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雷德福,彭長貴靈機一動,便發明了左宗棠雞這道創意湘菜。不過當時這道把大塊雞肉錘松後油炸,用西式甜醬調味的菜,並沒有正式菜名。

左宗棠雞之所以託名左宗棠,起自1970年代,某日蔣經國辦公到深夜後,帶隨從到彭長貴開設的彭園餐廳用餐,但餐廳當日的高檔食材都已用盡,準備打烊,只剩雞腿稍稱堪用。

彭長貴於是將雞腿去骨切丁,又將辣椒去籽切段,先炸熟雞塊瀝乾,然後以辣椒、雞塊、醬油、醋、蒜末、薑末、蔥末拌炒均勻,最後勾芡並淋麻油,即成一道新菜色。

左宗棠雞

蔣經國品嘗後,覺得相當美味,詢問菜名,彭長貴隨機應變,說是清末湘軍名將左宗棠當年愛吃的一道炒雞塊,因而得名。至此,左宗棠雞在1970年代的臺灣掀起風潮。

為何頗似東北名菜「溜肉段」的油炸雞肉會以湘軍領袖左宗棠命名?一則左宗棠乃湖南名將,此乃遵循中國人以名人命名菜的傳統;二則表達了彭長貴師傅及其同袍的濃濃思念故土之情。

1973年彭長貴赴美發展,把彭園餐廳開到了美國曼哈頓。貝聿銘請基辛格在彭園餐廳吃了這道「左宗棠雞」,後者由此愛上了這道菜,由於當時基辛格是美國國務卿,出於安全考慮,每次去彭園餐廳吃左宗棠雞,都需要清場。這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後,左宗棠雞就此在美國家喻戶曉,結果全美多家中餐館的菜單上都出現了左宗棠雞。李安導演的電影《推手》和《喜宴》中都曾出現此菜。

彭長貴與基辛格。

左宗棠雞因此風靡美國,成為美國中餐館中的一道招牌菜。到了1980年代,湖南菜便和廣東菜在美式中餐的世界裡平分天下。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李競(Jennifer Lee)在2008年出版的一本書裡專門提到,她在湖南多地採訪,當地人都說從未聽聞湘菜裡有一道名叫「左宗棠雞」的菜餚。而彭長貴從李競口中得知,目前美國餐館裡賣的左宗棠雞基本都是甜味的,他也感覺不可思議,因為他認為湖南菜不該是甜的。

彭家人說,正宗的「左宗棠雞」,主要取材於雞腿肉,去骨以後,以醬油、太白粉醃製,連皮切丁切塊,再下鍋油炸至「外幹內嫩」。然後以蔥泥、姜泥、蒜泥、醬油、醋、幹辣椒等調味料,下腿肉一起拌炒而成。其特點是雞肉帶皮,以醬油入味,沒有裹麵糊的酥脆口感,也不用花椰菜墊底。據彭鐵誠介紹:「雞的本身還要過油。雞的脆度是最講究的地方。至於口味上當然要有湖南菜的辣味。」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吃左宗棠雞。

美國紀錄片導演伊安·切尼(Ian Cheney)花了3年時間,他走訪了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訪問過無數文史學家、餐廳老闆與美食家,併到左宗棠的故鄉一探究竟,得到的答案是:「左宗棠是個偉大的將軍,但他沒有發明過這道菜。」直到在臺灣找到彭長貴,才終於解開了「左宗棠雞」的身世之謎。這個經歷被他製作成紀錄片《尋找左宗棠》,並連續在三個電影節上斬獲殊榮。

據了解,由於彭長貴年事已高,早已住院1個多月,最終在11月30日中午因肺部感染離開人世,享壽97歲。由於這天也剛好是彭園接班人彭鐵誠的農曆生日,他深有感觸地說,父親選在這一年離開,或許有他的意義,為了紀念父親,會將湘菜好好發揚光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逝者

相關推薦

評論(59)

相關焦點

  • 風靡美國的「左宗棠雞」發明人彭長貴病逝 一道菜每年為美式中餐...
    據澎湃新聞網12月2日報導,中國臺灣「湘菜」連鎖餐廳「彭園」創始人彭長貴,11月30日因病逝世,享年97歲。 彭長貴曾創新研發出多道「新湘菜」,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或Governor Tso's Chicken)。彭長貴的二兒子彭鐵誠曾透露,左宗棠雞一年可為美式中餐帶來相當於二十幾億元人民幣的產值。
  • 紅遍美國的左宗棠雞創始人:彭長貴逝世享年98
    據臺灣媒體報導,本周(11月30日)98歲的彭長貴——美國最著名的一道謎之菜品「左宗棠雞」的創始人——因肺炎發作逝世於臺北。   這道菜品遍布全美亮閃閃的外賣菜單,作為一塊令人著迷的文化試金石,依然為美國公眾所青睞,而且幾乎確保彭大廚在我們的飲食歷史上留下了難以置信的印跡。在創製這道菜品的過程中,彭先生已不知不覺變成了大眾藝術的代言人。
  • 南京曲園酒家和「左宗棠雞」(續)
    據傳說,彭長貴12歲拜曹藎臣為師。而彭長貴是1928年生人,掐指一算,彭長貴是應該是在譚延闓去世後,曹藎臣回鄉開辦「健樂園」菜館時,收了當時年僅12歲的彭長貴為徒。總之後來彭長貴成了曹藎臣四個嫡傳弟子之一。彭長貴20歲那年被抓壯丁入伍,但憑著一手好廚藝,不斷得到常識。
  • 全美最火中國菜:左宗棠雞,國內很多人沒聽過,是左宗棠發明的?
    有這麼一道菜,叫做「左宗棠雞」,你聽說過這一道菜嗎?我相信有很多的國人都沒有聽說過,然而,這一道菜在美國特別的火。被稱作是「全美最火的中國菜」,為什麼這樣說?1973 年彭長貴前往美國發展,在紐約曼哈頓區開設彭園餐廳分店,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嘗過「左宗棠雞」後甚為喜愛,此後每次到聯合國開會時都會光顧彭園。
  • 美國將軍被一道美食徵服,詢問菜名叫什麼,廚師想了想:左宗棠雞
    由於他是湖南人,而湖南又出了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左宗棠,為了讓這道菜和湖南有點關係,於是他急中生智,回答說:「左宗棠雞。」於是,這道和左宗棠本人並沒有任何關係的菜品從此就有了這樣一個響亮的名字,甚至還遠播美國,稱為是深受美國人歡迎的一道中式菜品。
  • 因為這道菜,左宗棠成為最知名的中國人
    這些所謂的「中國菜」可能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聞所未聞,但是在美國卻家喻戶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左宗棠雞」莫屬,這道菜甚至成為了美國人印象裡最正宗、最具代表性的「中國菜」。根據大眾點評展示的菜單頁面,這次昆明新開的熊貓快餐也在供應左宗棠雞。
  • 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這些風靡美國的中餐為什麼你從沒吃過?
    據中國烹飪協會2017年發布的《中國美食海外認知度調查》報告顯示,97.6%的美國民眾表示品嘗過中國美食。在美國人最熟知的中國美食榜單中,春卷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榜首,與此同時「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這兩道以中國人物命名的菜,卻讓大多數中國人感到費解。
  • 外媒盤點「偽中國菜」:湖南人沒見過「左宗棠雞」
    報導稱,在美國和很多其他國家,「左宗棠雞」是一道最受歡迎的中國菜。從舊金山到奧馬哈、從內布拉斯加到倫敦的各地中餐館裡都有這道酥脆炸雞塊勾上糖芡汁做成的所謂「中國傳統美食」。但是英國廚師扶霞在這道菜號稱的起源地——中國湖南卻發現,根本沒人聽說過「左宗棠雞」。實際上,中國任何地方都沒聽說過這道菜,而且它的味道和正宗湖南菜也毫無相似之處。
  • 美國人最喜歡的中國男人竟然是他,然而他卻被美國人玩壞了!
    看看身在美國的「左宗棠雞」死忠粉們是如何描述的吧這位大叔說,左宗棠雞通常就是做得最好的雞腿肉,用雞蛋醃製,放在油鍋裡炸,然後迅速倒入醬汁,香甜無比,外皮焦脆.他還覺得左宗棠雞還不算美國最流行的民族特色食品。為什麼?因為他認為,也就是匹薩比它強了,每一家餐廳都有左宗棠雞,這差不多都成美國食品了(這包袱抖的)。
  • 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芙蓉蛋……美劇裡的中餐你為什麼從來沒吃過?
    尤其是Sheldon,他最愛的就是左宗棠雞和陳皮雞塊了。等等,為什麼這兩道菜在中國從來沒有見過?其實,何止是這兩道菜,很多美國人熟知並且喜歡的中餐,在中國根本就找不到。今天,三匠廚房就來說說,美國人為什麼會愛上這些中國人從未聽說過的「中餐」?19世紀下半葉,美國報刊諷刺中國人吃老鼠的漫畫,這是當時美國人對中國飲食的誤解和偏見。
  • 他研發了一道菜,紅遍了美國,而國人大多都沒吃過這道湘菜
    這道中國菜,在美國人人皆知,成為美國中餐廳必點的菜品之一,但在國內,多數人卻沒有吃過,就連見識的機會都很少, 菜品的名字叫左宗棠雞,又叫「左公雞」,是1952年由新湘菜大師彭長貴創製的。左宗棠雞的創始人 彭長貴彭長貴,臺灣飲食界的泰鬥人物之一,豐富的人生和精湛的廚藝讓他獲得了臺灣湘菜祖師爺的稱號,他一手開創的彭園飯店,在臺灣已成為湘菜的朝聖之地,91歲高齡的他早已不再親自掌杓
  • 俄作家邦達列夫逝世享年97歲 著有長篇小說《熱的雪》《岸》等
    俄作家邦達列夫逝世享年97歲 著有長篇小說《熱的雪》《岸》等時間:2020-04-02 10: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作家邦達列夫逝世享年97歲 著有長篇小說《熱的雪》《岸》等 俄羅斯 作家尤裡邦達列夫29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97歲。
  • 電子郵件發明人湯姆-林森逝世 享年74歲
    電子郵件發明人美國電腦程式員湯姆林森。  現代電子郵件發明人美國電腦程式員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已去世,享年74歲。這名「電子郵件之父」的僱主雷神公司(Raytheon),周日證實他的死訊,但未有透露詳情。在湯姆林森之前,所存在的電子郵件能力有限,電子信息只能在有限的架構內由多人分享。
  • 霍英東原配病逝,享年97歲,長孫霍啟剛透露奶奶會和爺爺合葬
    #霍英東原配病逝#9月13日,據港媒報導,霍啟剛祖母、霍震霆生母、霍英東原配夫人呂燕妮於9月1日在養和醫院離世,享年97歲,今日舉行設靈儀式。
  • 左宗棠雞、加州牛肉麵、熊貓快餐……美式中餐是怎麼來的
    不過更重要的是,他發明了「左宗棠雞」。為何頗似東北名菜「溜肉段」的油炸雞肉會以湘軍領袖左宗棠命名?一則左宗棠乃湖南名將,此乃遵循中國人以名人命名菜的傳統;二則表達了彭長貴師傅及其同袍的濃濃思念故土之情。在冷戰格局下,臺灣棲身於資本主義陣營,與美國的經貿聯繫也日益緊密。
  • 臺北最老字號的大陸菜
    ▲彭園湘菜創始人彭長貴。(本報資料照片/陳彥仁攝)         前身是空軍軍官俱樂部的銀翼餐廳,昔年在南京時以淮揚菜著稱,跟著國民政府轉到重慶、臺灣,堪稱臺北最老字號的江浙餐廳。      彭園湘菜 季辛吉愛左宗棠雞      談到臺灣湘菜,必然會提到彭園創始人彭長貴。這位被視為湘菜食神的開山祖師,一手開發了富貴雙方名菜,並將左宗棠雞發揚光大。
  • 「左宗棠」是怎麼一回事?是一隻雞啊
    左宗棠像這實在是件蠻奇怪的事情,當年背井離鄉漂洋過海,一隻腳剛剛踏上美國這個「新大陸」,立馬就發現:這裡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黑人還是白人,幾乎人人都知道中國有一個左宗棠將軍。甚至在迷路的時候,馬路上也會冒出來一個陌生的墨西哥女人對著我大叫:「左將軍雞!左將軍雞!」
  • 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詹姆斯·岡恩去世,享年97歲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詹姆斯
  • 美國傳奇R&B天后 貝蒂萊特病逝享年66歲
    美國傳奇R&B天后貝蒂萊特(Betty Wright)不敵癌魔,星期天在邁阿密家中病逝,享年66歲。她的歌手好友夏卡康(Chaka Khan)上周剛透過社交媒體呼籲樂迷「集氣」,為病危的貝蒂萊特祈福,可惜最終仍是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