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時間來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最熱點的考研學校之一,北林的風景園林快題.
雖然考研已經過去了,但準備在2019年參加考試的學生,像諸如考北林,華中農大,重大,南林等這類手繪任務量比較大的學校時,還是應儘早做準備,打基礎.
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北林2017年風景園林考的什麼?
佔地面積:22.1公頃
基地地勢:中央地塊基本為平地,濱河地塊為大緩坡
基地地形:不規則多邊形,多內缺
保留改造:山坎,水溝,坑塘
周邊道路:地塊四面沿街,其中主幹道將地塊一分為二,濱河地塊北面為城市河流
周邊建築:中央地塊三面均為商業建築包圍,其次就是住宅小區,濱河地塊兩側均為江灘公園
人流分析:城市主幹道人流最為集中且多,其次為商業建築的三處地方,最後為各片區的住宅小區方向的人流最為分散
規劃要求:
1,設計一處大型多功能綜合性廣場
2,設計一處面積為400-800平方米的問詢,買賣小建築
3,設計具有開放性性質的公園
4,根據地形原有特點,舒解地勢地形水紋
考點分析:
1,山坎高8米,如何把它緩解成大片微地形的小地塊,在注意控制高差的同時,還應該同時應該結合附近的主節點和水系的造型和景觀視線.
2,城市河流的水位有常水位和豐水位的變化,場地內的小溝與城市河流的水位明顯不一致,如何理解這其中的水位差,以及水的走向和強弱變化.
3,坑塘設計成溼地公園,它與城市河流的駁岸這兩者是否可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且應該是帶狀形式的特點.
4,問詢買賣性質的綜合建築,放在哪些位置相對較妥當,以及它的面積,朝向,人流分析等,相應成為最優解,要照顧到大部分人的需求.
5,開放性,如何體現出來,特別是沿商業建築那幾處的入口.
2017年北林風景園林考研快題原始任務書平面圖如下所示:
北林的地塊向來給的都很大,這次超過了20公頃,相比於南林來說,它更注重地塊的整體場地分析和規劃,細節的地方相對則較少能體現出來,也就只有在節點放大圖裡面可以表現得到了.
方案模板我採用的是一字型+環路的模板.
這個模板,用在大地塊的設計當中,是最省時間和精力的,也相對容易做出較合理的方案來.
主軸放在地塊中間,連接中央地塊和濱河地塊,設計中要求的那個大型綜合廣場,放在中央地塊這邊的主軸盡頭最合適,大概位置區域在山坎和水溝這兩者間是最佳的,能獲得一個相應最豐富的景觀視線和空間秩序.
山坎高8米,這個高度,如果下調成三米左右的話,那多出的5米空間土方的體量,則可以完全順勢往兩同延伸,注意將它的周邊外形,保持與地塊大致相似的地形,獲得一個整體感.
同時,山坎的另兩邊,分別是水和廣場,相應地處理它們的邊緣設計,要麼相鄰,要麼相交,獲得一個互動性較強的空間滲透.
另外,山坎在它的北則,可以設計成以草坪為主的微景觀,這樣,當人流在山坎的三米最高點活動時,視線則可以遠眺到廣場和水面,獲得一個不錯的遠視效果.
同樣,在廣場和水系附近的人們,也可以通過這個較空透的大草坪,欣賞到較廣闊的大片草坪景觀,當然不用擔心看不到.草地雖低,但它的高程略高,這是它的一大優點,利用好這個切入點,把這三者有機的聯繫在一起.
環路的形式,在大地塊內是優勢的,它容易獲得與地形相對較統一的造型,也是最容易的.
環路的形式,一定要概括到整個地塊的整體,輻射到各自的主次入口,當然小入口就不算了.5-6米寬就可以了,消防車,遊覽車,私家車,園區管理用車等,都可以通過.當然,這個體量的城市綠地公園,私家車大部分也只能停放在入口處了.
環路的形式一定要記得閉合,很多學生在規劃這條路的時候,有很多設計成單線形式了.環路的造型,不有定勢,但它有一條最基本的法則就是,沿地塊的形狀和場地內的保留內容,兩者結合結合設計,得出的環路造型是最為理想和妥當的.在功能上也能較滿足各區域的實際需要.也能保證每一部分都與整體能有效聯繫到一起.
這裡環路的各主入口,可以和人行入口結合在一起設計,在入口處的設計上,做到人車分行就可以了.
北林2017年的這個水的考點,還是考出了一個高度,城市河流的水位在豐水期時46米,這個水位線距離中央地塊的水溝水位48米,還差了2米.
水往低處流,可見,中央水溝的水系的供給,不是來自於城市河流,而是自給,而我們的濱河地塊則是可以靠城市河流供給,而且它裡面的坑塘來身也身也可以結合濱河地塊的水溝,聯繫起來做一個整體的溼地公園,都是可以的.
將濱河的駁岸設計成多個入水口,以溪流的形式注入到坑塘,再將坑塘與濱河地帶的水溝有機聯繫在一起,形成一條帶狀水系網.注意控制整體面積,任務書裡要求是一公頃左右.
濱河地塊靠近河流區域的落差只有0.5米,這麼小的落差,是完全可以打通與城市河流,與濱河地塊內的水溝聯繫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帶形溼地公園.
關於開放式設計,現在城市公園和綠地普通都要求這樣的設計要求,北林這個地塊的四周,有三處商業建築,人群相對較為密集,流量較大,開放式可適當結合小廣場,當然這裡的小廣場,形式上以帶形或帶形,線形的為主,開放式最常見的就是這三類設計形式.
北林這個地塊的另三處主入口,不適合開在商業建築處,畢竟這塊這麼大的場地,不只是主要服務於商業建築,它也不屬於商業建築的附屬綠化用地.
濱河場地內的路線,貼近水系處整體應設計成條形或線形風格,這個也是任務書裡要求的,所以不能做集中式較大的節點.
好,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位學生所做的北林2017年的這年快題設計,圖示如下:
整體卷面排版還是不錯的,圖與圖之間協調的還是比較得當,疏密均勻,圖底關係好.
剖立面圖沒有細看,但山坎那個地方,應該選擇整體剖一下進行表示.另外一處就是水溝的水系兩側的駁岸了.
小透視的話,以廣場為主或者以小品,構築物為主進行表達,都可以.
由於拍照的原因,這裡,我們重點來看一下她的方案設計,可以明顯看出來環路,但主軸線的設計,相對形式則較弱,體量不夠大,另外任務書裡要求的綜合性廣場,應該是這個地塊內的中心,重心,它的面積最大,它的位置相對在較中間的區域最為妥當.
在中央地塊內的主軸,當延伸到濱河地塊內的盡頭,可以它的臨水邊設置觀景的小節點,位置可以選在主軸線的中線上.形成形式上的虛軸,強調兩塊地塊的整體性和完整性.
一級道路可以再簡化,在一級道路的基礎上,再進行二道路的分流設計.次路不能太過繁瑣.小路則可以自由多變,以此來獲得更多的觀賞體驗和空間秩序感.
這裡的環路與城市幹道,在行駛上有衝突,不符合機動車行駛規則,所以這裡不能這麼直接開路.形式上是連接上下兩塊地的一條曲線道路,但與主節點主入口也沒有形成很好的對應關係.濱河地塊內的入口朝向和角度,也不適合右側過來的車輛駛往場地內部.
另外,這裡是主軸的主節點入口處,面積略顯小了,緩衝廣場面積不夠大.
三叉路口的地方,不適合設計停車場,會造成交通擁堵和安全事故.
場地內的開放式入口數量不夠,形式上也沒有結合線型或帶性來處理,地塊左上角處的商業建築旁的廣場,面積相對主節點來說體量大很多,水系的主體面區域過大,基地現有的自然氣候和地理條件,不足以支撐這麼大容量的水域在理論的成立.包括中央水溝的水面體量也是一樣,它的水面48米,城市河流的水系即使在豐水期也供給不了這邊的水量.
好,今天關於北林的2017年風景園林考研快題方案模板的講解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