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這個問題,是我自己問自己的。
關於成語的學習,我總覺得是需要娃具備一定理解力的。首先它算是古文,很多字的意思肯定跟現代漢語不一樣;
其次呢,很多成語蘊含的大道理是需要點人生閱歷才能明白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畫蛇添足,講的是做事多餘了,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多此一舉了。我給安德魯講了之後,他對我說:「媽媽,蛇如果畫上手和腳就變成蜥蜴了,他為什麼要畫蜥蜴呢?!」,角度之清奇,讓隨口就妙語連珠的我都接不住梗了。
所以,4歲是不是太早了呢?我確實是有深深的疑惑。
後來我又從其他角度想了一下,學成語就是為了學懂意思麼?還能不能產生點其他副作用呢?
比如,認字。
安德魯現在四五快讀認到第六冊了,第七冊是根據偏旁部首的拓展,很多生僻字,整體感覺還不適合他的年齡,那可不可能借著學古詩,學成語,一邊複習認過的字,一邊拓展新字呢?
再比如,歷史。
我作為一個歷史渣,最近正在惡補歷史(歷史是一群喵,半小時中國史,漫畫類的真的太適合歷史渣渣加時間有限的老母了,先把基礎了解明白再說,我對歷史的熱情已經勇攀高峰),隨時準備著帶領安德魯在中華五千年裡徜徉起來。那可不可能先從成語故事入手,短小精悍的,讓娃慢慢進入歷史故事的感覺呢?
又比如,表達和興趣。
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組織過這樣一個活動,整整一個學年,每堂語文課之前,都安排一名同學上臺講一個成語故事。為了講好這個故事,我們就要提前自己去選合適的成語,找到相應的故事,背誦下來,等上課的時候給全班講。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鍊了記憶和表達能力,還順帶著因為這些故事,感受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和有趣。這種方法對娃適不適用呢?
為什麼都是問句呢?因為這些目前都還是設想,我也在摸著石頭過河。
不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雙手已經很勤勞的把幾套成語書搬回了家,幾個成語動畫放進了收藏夾。
這次沒像古詩那次那麼瘋狂,畢竟我已經對他爹發誓要克制+斷舍離,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只選精的不貪多的,挑了幾套風格不一樣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適合小娃啟蒙之逗逗鎮成語故事
這套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少了,為啥只有30本,做成300本不好麼?!
選的30個成語都是耳熟能詳的,形式上很像奇先生妙小姐,設計了一些固定的人物形象。
雖然形象很卡通,故事講的卻沒有變味,基本還原了成語真實的故事。
每本書的後面幾頁是拓展,詳解介紹了成語的釋義,出處,與它相近的成語,相近成語的出處,還有成語接龍,最後還提出小問題,與這個成語相反的成語是什麼呢?
而且隨書還附贈了字卡,這就跟我想用成語來拓展認字的預想不謀而合了。
買什麼都想跟科普沾點邊,但這套卻有點失望之小牛頓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
首先,這套書是漫畫類型的,除此之外,漫畫類型的還有米小圈漫畫成語,植物大戰殭屍成語漫畫,據我了解,這兩套深受小學娃的喜愛。
小牛頓這套呢,分成了三大部分:成語動物園,成語中的科學,成語中的智慧,一共14本。
失望的原因,是覺得寫得太簡略了,沒有把成語故事最吸引人的,跌宕起伏的情節表達出來。
舉個小例子,開天闢地。文字的描述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什麼都沒有,只有一顆圓圓的,像雞蛋的東西。裡面藏著世界上第一個生命——盤古。盤古睡了18000年,慢慢的長大,長大。有一天,盤古終於醒了。」
故事確實是這麼個故事,但這麼表達出來,給我的感覺就是被縮寫了,不生動了,雖然娃可能看畫也看的挺樂呵。。。
至於跟科普的結合,成語中的科學那4本,會在每個成語之後,附加一頁跟這個成語相關的科普漫畫,比如開天闢地,附加的就是宇宙,地球的形成。
而成語動物園,只是在邊部有一些介紹和動物小檔案,也是寥寥幾筆,不太解饞。但優點在於根據動物進行了分類,可以扎堆學習,比如這幾天我們學學跟貓相關的成語,再找些貓相關的科普書結合一下。
所以,雖然有些失望,我還是打算不拋棄不放棄,利用起來。
適合老母自雞之林漢達成語故事,戰國成語與秦(趙,楚)文化
先說林漢達這套,一共六本,分別是藏在春秋的成語,隱身戰國的成語,躲在秦朝的成語,藏在楚漢的成語,隱身西漢的成語,躲在東漢的成語,我最近自己在看,受益匪淺。
完全跟歷史結合,基本可以當做歷史書來看,讓我更品出了成語的有趣。
每本書最後還有個時光之箭,讀完全書之後,看看這支箭,在腦子裡過一過這些故事,忘了的回去複習複習。
寫的風格也是淺顯易懂,故事性很強,不會讓歷史渣看了直對眼。
總之,看完之後,林老在我心裡的地位又蹦了幾層。
戰國成語這套,同樣是跟歷史結合,但只聚焦了戰國時期,是繪本的形式。
先是對成語來歷的一個解釋。
之後是展示關於這個成語的歷史故事。
最後還對圖畫中的細節進行了詳解,有一種進入了博物館的感覺。
每套裡面還有個導讀手冊,是關於這段歷史更詳細的描述。
這套書如果是給娃讀,適合對戰國歷史已經有了一些基礎了解的娃,否則還是有些難度的,各種王就搞懵掉了。
適合娃自讀自學之寫個兒童的成語故事vs成語典故
一本出版自1983年,一本出版自2015年。
一本是按拼音排序,一本是按筆畫排序。
我小時候讀的就是1983年這本,雖然布滿了歷史的痕跡,紙質也簡樸的可以,但我認為絲毫沒輸。
兩者在故事的講述上有相似性,既沒有拓展太多,也不是很簡略,長度剛剛好,適合娃自己去查,去看,去複述。
其他的成語書還有很多,比如凱叔99個成語故事,如果喜歡凱叔音頻的,肯定不會放過這本;
林漢達成語故事(全文注音版)也是適合娃自讀;
成語小學堂-出口成章,帶有一些練習性質的,除了故事還有句子練習,了解了意思也要會用。
再來說兩個,同樣有點年代感的成語動畫。
一個叫《成語動畫廊》,是1987年香港無線翡翠臺播的,看到這兩個主角,我為什麼有種眼熟的感覺,一個是熊貓博士,一個是機器人歪歪。
動畫一共180集,每集都非常簡短,只有3分鐘左右,以動畫的形式,娃就更好理解了。嗶哩嗶哩播放連結:https://b23.tv/CKAVQ3第二個叫《中國成語故事》,一共365集,同樣很簡短,每集就兩,三分鐘,畫風就很中國風,央視風了。嗶哩嗶哩播放連結:https://b23.tv/kWGbb1今天的資源有兩個,一個是跟米小圈快樂學成語的音頻,我覺得還挺好聽的;一個是1-6年級成語附解釋,解釋的很簡單,但可以大概看看小學都需要哪些成語。至於文章開頭的設想能不能落地,實踐好了,等有了新進展,我會來匯報的。公號對話框回復 成語,我把有關成語的資源送給你。
先點擊標題下方「魯智深闖海澱」→「進入公眾號」→點擊鍵盤圖標,neng出來打字的地方,輸入「成語」,就會給你發一個連結。點開連結,輸入密碼,保存到自己的網盤裡。
對了,前提是,你得先下載一個百度網盤app!
下面三個鈕,你點哪個,我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