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教成語,是不是太早了?

2021-02-07 魯智深闖海澱

標題這個問題,是我自己問自己的。

關於成語的學習,我總覺得是需要娃具備一定理解力的。首先它算是古文,很多字的意思肯定跟現代漢語不一樣;

其次呢,很多成語蘊含的大道理是需要點人生閱歷才能明白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畫蛇添足,講的是做事多餘了,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多此一舉了。我給安德魯講了之後,他對我說:「媽媽,蛇如果畫上手和腳就變成蜥蜴了,他為什麼要畫蜥蜴呢?!」,角度之清奇,讓隨口就妙語連珠的我都接不住梗了。

所以,4歲是不是太早了呢?我確實是有深深的疑惑。

後來我又從其他角度想了一下,學成語就是為了學懂意思麼?還能不能產生點其他副作用呢?

比如,認字。

安德魯現在四五快讀認到第六冊了,第七冊是根據偏旁部首的拓展,很多生僻字,整體感覺還不適合他的年齡,那可不可能借著學古詩,學成語,一邊複習認過的字,一邊拓展新字呢?

再比如,歷史。

我作為一個歷史渣,最近正在惡補歷史(歷史是一群喵,半小時中國史,漫畫類的真的太適合歷史渣渣加時間有限的老母了,先把基礎了解明白再說,我對歷史的熱情已經勇攀高峰),隨時準備著帶領安德魯在中華五千年裡徜徉起來。那可不可能先從成語故事入手,短小精悍的,讓娃慢慢進入歷史故事的感覺呢?

又比如,表達和興趣。

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組織過這樣一個活動,整整一個學年,每堂語文課之前,都安排一名同學上臺講一個成語故事。為了講好這個故事,我們就要提前自己去選合適的成語,找到相應的故事,背誦下來,等上課的時候給全班講。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鍊了記憶和表達能力,還順帶著因為這些故事,感受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和有趣。這種方法對娃適不適用呢?

為什麼都是問句呢?因為這些目前都還是設想,我也在摸著石頭過河。

不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雙手已經很勤勞的把幾套成語書搬回了家,幾個成語動畫放進了收藏夾。

這次沒像古詩那次那麼瘋狂,畢竟我已經對他爹發誓要克制+斷舍離,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只選精的不貪多的,挑了幾套風格不一樣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適合小娃啟蒙之逗逗鎮成語故事

這套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少了,為啥只有30本,做成300本不好麼?!

選的30個成語都是耳熟能詳的,形式上很像奇先生妙小姐,設計了一些固定的人物形象。

雖然形象很卡通,故事講的卻沒有變味,基本還原了成語真實的故事。

每本書的後面幾頁是拓展,詳解介紹了成語的釋義,出處,與它相近的成語,相近成語的出處,還有成語接龍,最後還提出小問題,與這個成語相反的成語是什麼呢?

而且隨書還附贈了字卡,這就跟我想用成語來拓展認字的預想不謀而合了。

買什麼都想跟科普沾點邊,但這套卻有點失望之小牛頓寫給孩子的成語故事

首先,這套書是漫畫類型的,除此之外,漫畫類型的還有米小圈漫畫成語,植物大戰殭屍成語漫畫,據我了解,這兩套深受小學娃的喜愛。

小牛頓這套呢,分成了三大部分:成語動物園,成語中的科學,成語中的智慧,一共14本。

失望的原因,是覺得寫得太簡略了,沒有把成語故事最吸引人的,跌宕起伏的情節表達出來。

舉個小例子,開天闢地。文字的描述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什麼都沒有,只有一顆圓圓的,像雞蛋的東西。裡面藏著世界上第一個生命——盤古。盤古睡了18000年,慢慢的長大,長大。有一天,盤古終於醒了。」

故事確實是這麼個故事,但這麼表達出來,給我的感覺就是被縮寫了,不生動了,雖然娃可能看畫也看的挺樂呵。。。

至於跟科普的結合,成語中的科學那4本,會在每個成語之後,附加一頁跟這個成語相關的科普漫畫,比如開天闢地,附加的就是宇宙,地球的形成。

而成語動物園,只是在邊部有一些介紹和動物小檔案,也是寥寥幾筆,不太解饞。但優點在於根據動物進行了分類,可以扎堆學習,比如這幾天我們學學跟貓相關的成語,再找些貓相關的科普書結合一下。

所以,雖然有些失望,我還是打算不拋棄不放棄,利用起來。

適合老母自雞之林漢達成語故事,戰國成語與秦(趙,楚)文化

先說林漢達這套,一共六本,分別是藏在春秋的成語,隱身戰國的成語,躲在秦朝的成語,藏在楚漢的成語,隱身西漢的成語,躲在東漢的成語,我最近自己在看,受益匪淺。

完全跟歷史結合,基本可以當做歷史書來看,讓我更品出了成語的有趣。

每本書最後還有個時光之箭,讀完全書之後,看看這支箭,在腦子裡過一過這些故事,忘了的回去複習複習。

寫的風格也是淺顯易懂,故事性很強,不會讓歷史渣看了直對眼。

總之,看完之後,林老在我心裡的地位又蹦了幾層。

戰國成語這套,同樣是跟歷史結合,但只聚焦了戰國時期,是繪本的形式。

先是對成語來歷的一個解釋。

之後是展示關於這個成語的歷史故事。

最後還對圖畫中的細節進行了詳解,有一種進入了博物館的感覺。

每套裡面還有個導讀手冊,是關於這段歷史更詳細的描述。

這套書如果是給娃讀,適合對戰國歷史已經有了一些基礎了解的娃,否則還是有些難度的,各種王就搞懵掉了。

適合娃自讀自學之寫個兒童的成語故事vs成語典故

一本出版自1983年,一本出版自2015年。

一本是按拼音排序,一本是按筆畫排序。

我小時候讀的就是1983年這本,雖然布滿了歷史的痕跡,紙質也簡樸的可以,但我認為絲毫沒輸。

兩者在故事的講述上有相似性,既沒有拓展太多,也不是很簡略,長度剛剛好,適合娃自己去查,去看,去複述。

其他的成語書還有很多,比如凱叔99個成語故事,如果喜歡凱叔音頻的,肯定不會放過這本;

林漢達成語故事(全文注音版)也是適合娃自讀;

成語小學堂-出口成章,帶有一些練習性質的,除了故事還有句子練習,了解了意思也要會用。

再來說兩個,同樣有點年代感的成語動畫。

一個叫《成語動畫廊》,是1987年香港無線翡翠臺播的,看到這兩個主角,我為什麼有種眼熟的感覺,一個是熊貓博士,一個是機器人歪歪。

動畫一共180集,每集都非常簡短,只有3分鐘左右,以動畫的形式,娃就更好理解了。嗶哩嗶哩播放連結:https://b23.tv/CKAVQ3第二個叫《中國成語故事》,一共365集,同樣很簡短,每集就兩,三分鐘,畫風就很中國風,央視風了。嗶哩嗶哩播放連結:https://b23.tv/kWGbb1今天的資源有兩個,一個是跟米小圈快樂學成語的音頻,我覺得還挺好聽的;一個是1-6年級成語附解釋,解釋的很簡單,但可以大概看看小學都需要哪些成語。至於文章開頭的設想能不能落地,實踐好了,等有了新進展,我會來匯報的。

公號對話框回復 成語,我把有關成語的資源送給你。

先點擊標題下方「魯智深闖海澱」→「進入公眾號」→點擊鍵盤圖標,neng出來打字的地方,輸入「成語」,就會給你發一個連結。點開連結,輸入密碼,保存到自己的網盤裡。

對了,前提是,你得先下載一個百度網盤app!

下面三個鈕,你點哪個,我都開心↓

相關焦點

  • 劉子銓拍《媽媽的遙控器》才14歲 劉亮佐心疼:是不是太早了
    記者李欣容/臺北報導 劉亮佐耗費2年替兒子劉子銓紀錄他14歲時,第一次拍攝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媽的遙控器》的過程,也曾心疼兒子這麼早出道,透露自己在14歲那年逢父親過世,因此兒子14歲這一年對他來說格外有意義,劉子銓收到驚喜時,感動說,「謝謝爸爸這麼愛我,這麼照顧我。」
  • 43歲就進入了更年期,是不是太早了?用什麼方法可以推遲更年期?
    這讓王女士很困惑,自己才43歲就到更年期是不是有點早了呢?更年期是女性都要經歷的一件事,不同的女性更年期到來的年紀不同,有的人可以早一點,有的人可能晚一點。女性大都希望更年期能夠來得晚一點。那么女性一般都是多少歲進入更年期呢?43歲就到了更年期,是不是有點早了呢?女性一般多少歲,會進入更年期?
  • 沒有經歷過「幼小銜接」的孩子,6歲上一年級是不是太早了?
    Owen因為早產出生在了8月的尾巴,所以一年級開學的時候,才剛剛過完6歲的生日。在6歲要不要上一年級這個問題上,曾經都是學霸的我和Owen爸爸觀點一致,覺得小一點也沒關係,大不了我們多花些時間給他輔導。但是,現實總是喜歡反轉的劇情,從Owen開學以後不久我和他爸就不斷被打臉。
  • 3歲學英語太早了嗎?
    當你看到電視上或者身邊有的小朋友可以用流利的英語說話的時候,你是不是開始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呢?一份研究表明,小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會在在6歲或7歲時以前就會達到頂峰。也有人說這個頂峰會延伸到青春期。但是,他們都同意,過了青春期之後再去學習一門新語言要比小孩子學習起來困難很多。那麼問題來了,幾歲讓孩子開始學英語呢?3歲開始學習英語會不會太早了?
  • 四(3)班的成語人物傳
    為了幫助一部分有困難的孩子,賴哥啟發他們:把寒假裡每天發生的事情,把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寫下來,就是小說;每天改編一個成語故事,也是小說。        吳晟赫不是賴哥最好的學生,甚至在學習上還有不少困難,但是他一直在努力。        上學期,期末考試,發放試卷時,吳晟赫顯得特別緊張。他縮著肩膀,眼神飄忽不定,怯生生地走近講臺。
  • 孩子幾歲該給零花錢?太晚容易「偷」,太早易「啃老」,要謹慎
    不過,很多人會疑惑:孩子幾歲該給零花錢?其實,給太晚孩子容易「偷」,給太早孩子又易「啃老」,家長要謹慎。因為孩子8歲上了小學,已經有了社交行為。同學們會結伴買筆和本子,也會結伴去買零食,太晚給孩子零花錢,就容易讓孩子不合群、被同學看不起。無奈之下,孩子很可能選擇「偷」家長的錢。如果父母不加糾正,他們還可能偷外人的錢。另一個例子,是我堂叔堂嬸,他們只有一個獨生子,從小比較嬌慣孩子。所以,孩子三四歲,他們就動不動給孩子錢,讓他「想吃什麼就自己買去」,結果養成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
  • 2歲半萌娃成語接龍「太溜」,大人自愧不如,網友:孩子咋教的?
    2歲半萌娃成語接龍「太溜」,網友:我還不如個孩子輕羽的兒子航航剛滿兩歲半,說話就很流利了,不僅如此,還能夠背誦很多成語。前幾天,航航的姥姥過來串門,一家人開車外出遊玩,在路上的時候,輕羽就讓航航表演了一下自己的「絕技」成語接龍。
  • 小學語文:常用四字詞語、成語分類匯總,教孩子掌握這些就夠了!
    今天大熊就來教小同學們積累四字詞語、各類成語。在小學階段很多孩子疏於積累或者是沒有一個積累的好習慣,導致語文詞彙量匱乏,成績自然也不樂觀。所以家長們可得注意了,教孩子培養一個好的積累習慣可謂是決定語文勝敗的關鍵所在!語文學習需要從點滴開始積累,從認知拼音開始到遣詞造句再到寫文,每一步都是一個腳印,每一個積累都很重要。
  • 心急教不好孩子,想教四歲孩子認字,不如先做到這兩點
    文│慢媽想當初給樂樂挑幼兒園的時候,我總是想先問園長「我們這邊教孩子學習小學課程嗎?」園長笑笑對我說:「看你想不想讓孩子學了,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學,有的家長不希望」。我是傾向於讓孩子在幼兒園玩的。當時,我也沒有想教他漢字的衝動。因為,在那個時候,他每次看到繪本上的他感興趣的東西,興奮得指給我看:「蝸牛、毛毛草、燈塔」。我擔心我一教他漢字,他最先看到的是那一排排漢字,而多少忽略繪本上其它精彩的內容。現在,樂樂四歲多了,逐漸產生了學著看書的興趣,我也沒有特意的教他認字,偶爾教他認識幾個簡單漢字就很顯得很興奮。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投訴,關於兒童性教育,永遠不要嫌太早
    這位家長表示自己的女兒才9歲,作為老師不能這麼早就教給孩子這些知識,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在美國就曾經有人做過統計,根據所做的統計數據表明:有過六分之一的男童以及四分之一的女童都曾經有過被性侵的經歷,這些孩子的平均年齡大約是9歲。並且在這些孩子中,有93%的性侵者是孩子平時裡認識的,有47%的性侵者來自於孩子的熟人甚至是家人,這個數據是非常可怕的,也很好地說明了缺乏性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 【團】涵蓋120個成語典故、1000個成語的啟蒙成語書《逗逗鎮的成語故事》
    簡化了每個出場人物,每一個故事也更簡單化、生活化,例如咱們耳熟能詳的一毛不拔這個成語,主角就是摳摳員外,叫「摳摳」啊,是不是特別形象?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孩子們真正理解每一個成語,在愉快的氛圍中輕鬆記憶。
  • 不教而誅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不教而誅】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不教而誅 拼音:bù jiào ér zhū 解釋:誅:殺或懲罰。
  • 每周一書丨《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
    本周薦書(第13期):《婷婷講成語故事》:教孩子趣味成語《婷婷講成語故事(全四冊)》。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孩子的詞彙積累,讓他出口成章,文採斐然;還能見微知著,培養孩子的歷史觀,想像力和創造力。成語跟詩詞一樣,是中小學語文的重中之重,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有對成語知識的考核。正處於學習階段的孩子,要想提高表達能力,提升作文水平,積累文學素養,掌握成語這一門語言藝術很有必要。
  • 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得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
    導讀: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的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得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居然是成語 是不是成語如何界定?廣西專家這麼說
    最近,一個關於成語的話題在網上引發熱議。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挑戰不可能》中「翻車」,他沒想到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加減乘除等也是成語。8月26日、27日,記者在網上發起關於成語認知的調查問卷,對照央視給出的成語真假答案,發現超半數受訪者都選錯了。如何辨別和界定成語的真假?未來網絡熱詞會不會也成為成語?對於阿貓阿狗、等米下鍋等詞語被定為成語,專家學者怎麼看?
  • 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居然是成語 是不是成語如何界定?廣西專家這麼說
    近半數受訪者表示,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說出10個以上成語;有近三成受訪者則稱自己最多能說6至10個;還有不到兩成受訪者坦言,在短時間內只能說出不到5個成語。雖然不少人都聲稱能對成語張口即來,但談及對成語文化的了解,只有不到四成受訪者認為自己熟知,有六成受訪者表示對成語一知半解。
  • 這四個字組合在一起竟是成語
    時常就感覺自己像個非常沒有文化的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無釐四字,但卻是地地道道的成語!喝西北風是不是經常在沒有錢的時候,別人問你吃啥,你就說喝西北風?沒想到吧!它是一個成語!西北風是冬季到來的寒風,指沒有東西吃,只能喝著寒風,空著肚子過日子。形容饑寒交迫的樣子。酒店猛狗沒看解釋以前,小編以為是酒店來了只猛狗?
  • 有關鼠字的四字成語吉祥語 帶鼠諧音的成語
    2020年是鼠年,還在為鼠年四字成語、吉祥語和帶鼠的諧音祝福語而煩惱嗎?小編精心挑選各類鼠年四字成語、吉祥語和諧音祝福語,鼠為生肖首,春乃歲時先,鼠兆豐年。鼠年說鼠:四字成語、吉祥語子庶豐登瑞鼠迎春瑞鼠運財玉鼠迎春玉鼠送財福鼠迎春福鼠呈祥
  • 薦書 | 逗逗鎮的成語故事:涵蓋1000個成語、120個典故的啟蒙書
    簡化了每個出場人物,每一個故事也更簡單化、生活化,例如咱們耳熟能詳的一毛不拔這個成語,主角叫「摳摳」啊,是不是特別形象?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孩子們真正理解每一個成語,在愉快的氛圍中輕鬆記憶。在結尾還會以博學先生教成語、博學先生討論課、成語接龍、小提問的形式,加深孩子對這個成語的印象。
  • 3歲開始學英語?是不是太早了?聽專家怎麼說
    當你看到電視上或者身邊有的小朋友可以用流利的英語說話的時候,你是不是也開始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呢?如果你是這樣想,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讓他們開始學習外語?一旦你決定讓孩子學英語,那麼在學習之前你是不是應該為孩子做個學習方案或者計劃呢?一份研究表明,小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會在在6歲或7歲時以前就會達到頂峰。也有人說這個頂峰會延伸到青春期。但是,他們都同意,過了青春期之後再去學習一門新語言要比小孩子學習起來困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