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網際網路媒體深入各個角落,很多媽媽們從懷孕到生育,在學習各式各樣的知識的同時也成為了「資深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在這條路上還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其中就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標榜」孕婦專用「的商品都是赤裸裸的「騙局」。
孕婦按摩油
有相關數據顯示,約有90%的女性會多多少少出現妊娠紋,而有40%左右的女性妊娠紋會比較嚴重,妊娠結束後會留下較為明顯的印記。雖然妊娠紋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淡,但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而有些頑固的妊娠紋,可能根本不會自行淡化。
因此,為了消除肚子上難看的標記,寶媽們傾盡「洪荒之力」,抱著「寧殺錯,不放過」的態度在市場搜尋各種消除妊娠紋的產品。
目前市面上防妊娠紋的產品主要包括各種塗抹外用品,這些塗抹外用品價格一般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筆者在京東商城搜索關鍵字」妊娠紋「時發現,不少品牌都打著可以防紋、修護、淡化,甚至祛除妊娠紋的旗號進行售賣。
譬如袋鼠媽媽推出的孕產橄欖油,美國小蜜蜂孕婦橄欖油。然而,經調查發現,並沒有相關的文獻,可以證明「油」對妊娠紋起明顯作用。並且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產品抹在肚皮上只是心裡作用,只會讓肚皮看起來很油。」丁香醫生也表示:「目前還真沒有哪種東西可以安全、有效地防止或者減輕妊娠紋。
據了解,隨著孕期的推進,準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腹部的皮膚也跟著逐漸膨大、拉伸。到達一定程度後,真皮層的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就會像皮筋一樣被拉長,一旦拉長到極限,皮膚纖維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或斷裂,進而形成一道道寬窄不一、長短不齊的花紋,這就是大家口中的妊娠紋。
也就是說,妊娠紋發生在富含膠原蛋白和結締組織的「真皮層」,是一種較「深」層的皮膚損傷,所以不管是橄欖油、可可油還是苦杏仁油,對妊娠紋的祛除效果都微乎其微,它們的功效都只能停留在表皮層,幾乎不能作用到更深層次的真皮層以及皮下組織。
對於妊娠紋來說,預防往往比治療更有效。預防妊娠紋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孕期控制住體重。另一方面準媽媽們可以在日常飲食中適量添加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這對於增加皮膚的彈性會有一定的作用。
標榜「孕婦專用」的護膚品
孕期的寶媽們對於各種事物高度緊張,從備孕開始就擔心日常吃、喝、用的安全性,為了孩子的完全,也拋棄了平時使用的化妝品。其實,孕期的寶媽比平時更應該注意自己的皮膚。
孕期由於受激素水平波動的影響,很多孕媽皮膚比以前更容易出現問題,此時不好好護理的話產後皮膚很難回到孕前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商家瞅準了「商機」,打出了「孕婦專用化妝品」的噱頭。譬如,市面上賣得火爆的奧蘭黛、親潤、袋鼠媽媽等品牌。
筆者查閱了《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發現,根據《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我國的化妝品分為特殊用途化妝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特殊用途化妝品官方定義解釋為主要是用於育發、染髮、燙髮、脫髮、美乳、健美、除臭、美白、祛斑、防曬的化妝品。在上市之前,需要在藥監局備案,取得「國妝特字證號」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是指除了「特殊用途化妝品」以外的化妝品。需要在藥監局備案,取得「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號」,才可以上市銷售。
在國家藥監局2018年1月9日公布的《化妝品分類規範(徵求意見稿)》中,把化妝品分為25個分類,同樣沒有孕婦化妝品這個類別。也就是說從國家法律、法規這個層面,並沒有「孕婦專用化妝品」。
由此可見,所謂」孕婦專用化妝品」是把普通人用的產品搬過去,根據營銷的需要加一點噱頭進去,換個牌子和包裝,就打著「孕婦專用」的旗號登場了,這是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化妝品安全性的擔心,炒作的一種概念和噱頭。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也表示:「孕期女性使用一般的護膚品是沒有問題的,絕大多數護膚品都可以正常使用。
一般來說只要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產品,在我國合法備案的護膚品,孕婦就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但是一些美白、祛斑的功能性護膚品,由於可能添加了重金屬物質幫助有效成分吸收,保險起見,在哺乳期間還是建議避免使用。
另外來說大部分化妝品都只能作用於表皮層,無法穿過皮膚屏障進入血液,再透過胎盤屏障影響胎兒健康。所以絕大部分只用在皮膚、不需口服的護膚品,從吸收劑量上來說們,是不會對孕婦造成什麼傷害。
也有一些寶媽在懷孕期間為了孩子的安全,用蘆薈、黃瓜等天然植物自製護膚品,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太可取。各種天然植物並不能被皮膚所吸收,還有可能刺激角質層引發皮膚紅腫、過敏。
除去上述的這些產品,還有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孕婦防輻射服以及被譽為「滋補聖品」的燕窩,具體詳情可以查看母嬰前沿此前發表的文章《孕婦防輻射服真能防輻射嗎?》和較幀《起底「燕窩」:營養噱頭和資本推手》。
綜上所述,「孕婦專用」只不過是一種販賣焦慮的營銷手段。準媽媽們只要平時生活習慣健康,謹遵醫囑,這些智商稅是完全沒有必要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