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最大化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代表性的理論。但該理論在企業財務管理並不是那麼完美,是有其優缺點。
讓我們來剝開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光環,看一看該理論的優缺點有哪些?
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主要優點是,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就必須講究經濟核算,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
這些措施也都有利於企業的資源合理配置,有利於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
①經濟核算,加強管理。
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會對企業的成本費用制定的相關的制度,從制度上對一些成本費用做出限制,或者對一些成本費用進行定額核算,控制成本費用支出的金額。這就會導致生產經營部門在實際支出成本費用時,會對本部門成本費用精打細算,避免出現超預算金額。
如企業的招待費、廣告費、銷售費用以及其他成本等項目進行定額核算,嚴格控制各項成本支出。企業管理層會按實際經營對收入、費用、成本等進行動態調整。達到企業會計核算上經濟效益最優化。
企業財務部門會定期對企業的收入、費用、成本進行通報,促使各生產經營部門節約成本費用,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②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
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理論的關鍵是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產品收入。
利潤最大化目標是企業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後的金額。這裡,企業只有提高收入,減少企業成本費用,才能達成利潤最大化目標。
成本是由企業生產主要產品或服務成本組成。因企業性質不同,提供產品或服務也不同,其成本構成大致包括其直接原材料和人工及相關的製造費用構成。對於生產型企業,應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其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其產品成本,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目標。如機械生產廠家,採用創新技術提高產品生產能力,平時10分鐘才能生產一件,採用新技術後,10分鐘生產3件左右,其提高企業生產能力,採用新技術後,直接原材料用料減少。
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目標的缺點有哪些?
⒈沒有考慮利潤實現的時間和資金的時間價值。
如,今年100萬元的利潤和10年以後同等數量的利潤,其實際價值是不一樣的。10年間還會有時間價值的增加,而且這一數值會隨著貼現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⒉沒有考慮風險問題。
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的風險,同等利潤值在不同行業中的意義也不相同。比如 ,風險比較高的高科技企業和風險相對較小的製造業企業無法簡單比較。
⒊沒有反映創造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係。
利潤的實現,這裡沒有體現投入資本消耗情況。
⒋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財務決策傾向,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由於利潤指標通常按年計算,因此企業決策也往往會服務於年度指標的完成或實現。
利潤指標一般是在年初制定的,所以該指標影響這一年,有些企業經營者為了完成指標,會採取一些短期財務決策,比如少列費用,虛增收入,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目標。這些短期財務決策有些與企業長期發展目標相背離的。如某企業為達到利潤最大化目標,通過賠本賒銷後用費用回衝損失來增加應收帳款或籤訂代銷回購協議達成收入增加,不管何種方法都破壞企業的產品價值,導致產品價格自動低於正常市場價格,導致其後續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