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父母多半會勸「以和為貴」,大人總覺得小孩子之間的矛盾都是小問題,沒必要分誰對誰錯,能夠摒棄前嫌,握手言和是家長和老師最希望看到的。
可被欺負的孩子,一味地退讓只會讓「壞人」得寸進尺,引發一系列後續矛盾,這樣導致近年來,不少教育學者提出了「新型觀點」:「狼性」才是保護孩子的基礎。
「你媽媽是男的」,金星兒子被同學嘲笑,孩子的回懟盡顯媽媽本色金星,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作為我國最出名也最特殊的「女藝人」,她用自己的三觀與遭遇詮釋著「傳奇人生準則」:活出自我。
眾所周知,金星是變形人,也正因如此她的行為時長被人用世俗的眼光對待,這一現象甚至牽連到她所領養的孩子。
在之前一期節目中,金星直言,有一次她發現自己兒子很不開心,不敢與她直視,一副犯了錯的樣子,於是關切地詢問發生了什麼?
孩子的話讓她又生氣又感動,小傢伙說班上有同學嘲笑他:「你媽媽以前是男的!」
在變性人家庭,性別其實一直是個敏感話題,畢竟家長性觀念如何,那只是他們個人自己的事情,他們也非常擔心自己的遭遇會干擾孩子的健康成長,畢竟童言無忌,加上小孩子心理脆弱,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話而受傷。
讓金星沒想到的是,她兒子一點都不慫,當場就懟了回去:「那又怎樣,關你什麼事?」
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面對「惡勢力」不但不退縮,反而堅決站在正義這一邊,而且能不逃避、不動搖,這是何等的勇敢?
金星為兒子的行為感到自豪。
分析不難看出,金星兒子的行為,完全是其母親的縮影,金星同樣是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她的「暴脾氣」在圈內是響噹噹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少有人敢跟她正面對抗,就連語言嘲諷都很少。
試想一下,如果金星兒子退讓了,沒有選擇反抗,接下來會是什麼樣子。其他同學會一直拿類似的話來刺激他,以此取樂,甚至變本加厲,從言語上升到肉體,最後演變成校園霸凌。
讓孩子成為猛虎很難,但變成刺蝟,難度就低多了。
面對校園惡勢力,家長要堅決站在孩子身邊每一個校園霸凌受害者的背後,都有一對不作為的父母——教育大師樊登
無數現實案例證實了,父母的教育理念才是孩子人格塑成的指向標,未來是龍還是蟲,家庭因素至關重要。
1、立場明確,堅決支持孩子
面對校園惡勢力,有些孩子也許會採取極端方式對待,比如將別人打傷,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必須弄清楚一點:自家孩子才是受害者。
是「以傷情論正義」是老黃曆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是非曲直自在人心,賠償可以有,可道歉得有條件。
對方必須先為「欺負人」這件事情道歉,自己孩子才能為傷人道歉。作為孩子的後盾,父母態度越明確,下一代三觀發展越正!
2、調整心態,不與「垃圾人」過多計較
「垃圾人效應」告訴我們,越是與「壞人」相處(包括交好與矛盾),越容易被帶歪。
家長平日裡就得注意訓練孩子這方面心態,告誡他們不要總是過多在意「負面內容」,別人說壞話就讓他們說去,甘願當小丑的人,一輩子就只能是小丑。
包容不是軟弱,作為素質閃光點,不斤斤計較反而更顯人格偉大。
3、忍無可忍時,可以採取正當手段保住自己
有問題找老師、家長,這無疑是最理想的解決辦法,但有些時候,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如此,因此,具備反擊能力是必要的。
語言、行為甚至暴力,都在反擊技能序列之內,我們不要求孩子去欺負別人,但至少得保證自身安全。
惡人還需惡人磨,忍無可忍時,可以適量放寬孩子的美德約束,髒話與暴力比好言相勸更高效。
在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的今天,家長在教育孩子善良的同時,也得讓這份美德帶點鋒芒。大家覺得,金星的教育理念怎麼樣?你有哪些合理的親子觀點?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