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韋執誼:跌宕起伏的一生!

2020-12-20 騰訊網

  我國古代為了使一個帝國變得更加的強盛會不斷的創新、變革,無論變革的結局是好還是壞都會被寫入史冊。只要一有改革就會出現反對的勢力,兩個勢力互相爭持不下,最終就會演化為朝廷內部的對抗。雙方爭鬥一定會分一個輸贏,失敗的一方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運氣好一點的官員只是被貶職,嚴重的話會被賜死,這樣的事例真的屢見不鮮。隋唐時期,大多數被貶的人都被流放到了海南一帶,在朝中擔任官職越大的被流放的更遠。在唐朝的時候被貶到這裡的人有十多位。順宗皇帝在被迫無奈把皇位傳授給憲宗以後,發生了「二王十司馬」這件事情,宰相韋執誼是整個事件中的核心人物。

  韋執誼是唐朝時期西安人,韋氏是當時長安城最有名望的家族,在這個家族中一共出現過十四位宰相。韋執誼從小就非常的聰明,在德宗年間考取了進士,在殿試中取得第一名,被授官為右拾遺。德宗非常賞識他的才華,允許他自由的出入禁中。順宗繼位以後,因為中風而無法親臨政事,再加上當時王叔文專權,所以皇帝就提拔他做了宰相,從此他也開始了跌宕的一生。

  韋執誼一生的政事都與永貞改革有很大一部分關係。順宗在德宗在位的時候,做了長達二十年的太子,最後成為了啞巴,德宗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而離世了。順宗李誦拖著生病的身體登上了皇位,他無法處理朝廷中的事務,就讓宦官李忠言和他的妃子牛昭容共同幫他打理。對外他把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了翰林學士王叔文、王伾,歷史上將這兩人合稱為「二王」,他們發起改革,重用劉禹錫、柳宗元、韋執誼等人,編排了一套高效的行政方案。這些人大多是官職較低的新勢力,有進取心,希望可以通過改革來拯救衰落的國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打擊宦官的勢力,削弱藩鎮割據的力量,對朝廷中不做實事的官員進行裁減。

  這次的改革雖然得到很多人的擁護,可是由於改革領袖自身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使得這場改革以失敗告終了,只要是參與了這一次改革的人都遭到驅逐,韋執誼也受到了牽連,他雖然貴為宰相,可是卻整日卻過的提心弔膽的,直到被貶職以後他懸著的心才放下。

  據《唐書》的記載,韋執誼因為他嶽父的緣故,他的懲罰被延遲了,可是得到的處罰卻是最嚴重的,他被貶到了最遠的崖州地區擔任司戶參軍。杜黃裳本來是朝中的名將,可是由於他與裴延齡兩人互相看不順眼,所以他被留置在了臺閣地區,等到他的女婿韋執誼當上了宰相以後,他才被請回來輔助太子。

  韋執誼雖然被貶,可是他卻得到了地方官員的賞識,當時在崖州當刺史的李甲專門寫信給地方的官員讓他們重用韋執誼。這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只要是被貶的官員朝中的其他臣子恨不得和他們馬上脫離關係,以免讓自己受到連累。韋執誼也算是敬業,他盡心的管理崖州的事務,將這裡治理的很好,興建水利工程、教這裡的百姓開墾荒地,傳播中原地區的文化,七年以後,韋執誼在這裡因病去世了。他一生當過一年的宰相,過了七年的流放生涯,去世的時候僅僅只有四十八歲,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他,稱他為「韋崖州」。

  他在離世以後,他的子孫後代在瓊山落腳,他被人們尊敬地稱為「海瓊公」。他本來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是造化弄人,遭受到被貶的生涯,不禁讓人感嘆命運真是不可預測的。雖然和他處於對立面的韓愈一直對他有貶義,可是單純的看他做的公德,這個人還是值得被後人肯定的。在清代以後,人們對永貞革新的評價越來越高了。

  韋執誼他們的改革雖然在當時得不到認可,可是在後世的時候還是有和他心心相惜的人出現了,在韋執誼被貶四十年以後,出現了一個也是被貶到海南的宰相,他叫李德裕,他和韋執誼有著同樣的遭遇,面對李德裕的墓地,李德裕心中百感交集,他對韋執誼充滿敬佩,也懂他在被貶以後苦悶的心情。連宋代的王安石都讚揚韋執誼是一個「天下奇才」,大家對韋執誼這個人有什麼評價呢,快來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唐朝的宰相只是這個級別的?比宰相更高級別的官是什麼官?
    歡迎來到小天講古今,有人問,唐朝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麼官?唐朝的朝廷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和六部都是官位的合稱。三省就是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中書省和門下省本來是宮裡的職位,隋朝時期,中書省和門下省開始由官職轉為和尚書一樣的行政職務,成了朝官。
  • 唐朝宰相狄仁傑,為什麼只是一個三品官
    狄仁傑是唐朝時期非常著名的宰相。通過電視劇的演繹,大家都覺得狄仁傑是斷案高手,深得皇帝的器重,所以才當上了宰相。但是狄仁傑的宰相職位嗎,其實是個三品官。這是為什麼呢?
  • 唐朝宰相只是三品官職,那麼一品、二品是誰呢?
    在唐朝時期,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武則天這位女皇帝在位時,狄仁傑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是,對於擔任唐朝宰相的狄仁傑,僅僅只是三品官職,這無疑是讓人非常理解的地方。
  • 《長安十二時辰》揭秘:唐朝宰相實際上只有正三品?
    並且,實際上唐朝的宰相們,除了左右僕射(從二品),其餘都是正三品。所謂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他們官職這麼低,又是如何統御百官的呢?那些正一品、正二品的官員不會不服管嗎?一、宰相其實並不被喜歡實際上,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存在過一個官職叫做「宰相」。
  • 尚書、僕射、內史、中書令、鸞臺唐朝時期宰相官名為何一變再變?
    比如說關於"宰相"——這個中國古代官職中影響力最大的官,在每個朝代就都有許多五花八門的稱呼。就拿唐朝而言,可以稱之為宰相的官職竟多達20餘種,如尚書令、、僕射、參知政事、同掌機務、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等等。並且,唐朝宰相的數量之多也是中國曆朝當中罕見的。這就讓人不禁思索,為什麼那些唐朝的皇帝喜歡給宰相安排這麼多不同的官職呢?"
  • 唐朝宰相才三品官職?那麼一品二品是什麼官職?
    我們知道宰相通常指朝廷裡面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朝廷裡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按著這個思維去看唐代的官職,宰相才是區區三品官,那麼一品二品官職是什麼呢?今天芒果菌就來細說一下唐代宰相為什麼才三品唐代官職在唐朝,官員是分成九品三十級的,最低的官員就是九品官,因此會有九品芝麻官的說法,而且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極大程度的分權,避免有某個人的權勢過大,威脅到皇帝的地位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在古代的時候,那些沒有背景靠自己實力當上官的,那簡直就是整個家族的榮耀,如果他足夠幸運的話,能夠當個大官,比如丞相,那這個家族也跟著飛黃騰達了。宰相可以算是朝廷除了皇上最大的官了。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何唐朝宰相才是三品?一品二品又是什麼官?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何唐朝宰相才是三品?一品二品又是什麼官?如果說到宰相大家會不會想到「一人之上萬人之下」這句話呢?其實這句話就說出了丞相在一國之中的權力,那一定是皇帝的好幫手,而且宰相也是在歷史上逐漸發展成這樣。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唐朝宰相才三品.一品二品又為何官職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唐朝宰相才三品.一品二品又為何官職.   文/古今議史   首先,如果小編要為各位讀者朋友們介紹一下唐朝的品階制度,自然少不了要介紹一下唐朝的朝廷官員制度。
  • 唐朝的正三品官,都是宰相級別的大佬,那麼一品和二品呢?
    事實上,唐朝之所以讓正三品的官員們成為了宰相,也是相同的操作,其根本目的,就是避免相權影響到了皇權。不僅如此,唐朝皇帝們還有個獨特的發明-集體宰相制度。怎麼做到的呢?而唐朝皇帝們還保留了一點良心,門下省是可以封駁的,簡單說就是門下省如果不同意皇帝的意見,可以審核不通過。如此,三省長官也就成了實際上的宰相,而唐朝皇帝們也就完成了集體宰相制的轉變。
  • 第3期,唐朝大畫家宰相閻立本、大建築家工部尚書閻...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第3期,唐朝大畫家宰相閻立本、大建築家工部尚書閻... 第3期,唐朝大畫家宰相閻立本、大建築家工部尚書閻... 文子瞻 12-19 08:12 第3期,唐朝大畫家宰相閻立本、大建築家工部尚書閻立德乃出生高門,他們的母親是北周清都公主,清都公主又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兒,也就是說兄弟兩均是周武帝的親外孫。[跳舞]考慮到北周皇室被隋文帝趕盡s絕,閻氏兄弟應該是活躍於唐朝時期、最有北周血脈的貴族。
  •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飾演李必,原型唐朝宰相李泌是什麼樣的人?
    唐朝宰相李泌,相對於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甚至於狄仁傑、張柬之等唐(周)朝的著名宰相而言,知名度和存在感的確很低。這主要是因為李泌的一生,並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不過,李泌總體而言,還是堪稱一代賢相的。李泌也姓李,給人的第一印象,他應該是李唐宗室吧。
  • 唐朝宰相才是三品官職,一品、二品都有誰呢?
    唐朝宰相才是三品官職,一品、二品都有誰呢?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可謂是叫好又叫座,大家對狄仁傑這位仁兄也產生了無限的好奇心。話說狄仁傑簡直就是中國版的福爾摩斯啊!狄仁傑在唐代武則天在任時期,是唐朝的宰相,大家一定以為在一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但是按照唐代的規矩來看,只是一個三品的官,那既然宰相都是三品的官職,那一品官職和二品官職都是什麼職位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探究唐代官職的分類。小編先是給大家做一個科普。以唐代為例,官職一共分為九個品級,一共30個級,那麼最小的就是九品芝麻官,而最大的官則是一品。
  • 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又是何方神聖呢
    相比而言,唐朝裡面僅僅次於皇帝的皇族親王才是正一品,郡王也只是從一品而已。由此可知,唐朝的官員等級設置何等森嚴。  在唐朝前期,掌握實權的中書省和門下省最高長官中書令和侍中才是正三品。我們來看一下中書省和門下省的主要職責,你就知道這個正三品是多牛逼。
  • 清廉一生的狄仁傑,曾兩度官拜宰相,為何最高的品階只有三品?
    他曾兩次擔任宰相。當他第一次被提升為宰相時,他擔任過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後來他被彈劾和降職,因為他指責宰相張光輔縱容部下勒索。再之後,他被誣衊謀反,並被貶為地方官員。 狄仁傑一生始終將百姓放在首位,為國家治理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他卻多次被奸臣陷害和鎮壓,但是狄仁傑不管被他人怎麼樣陷害污衊,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始終保持著清正廉明的品格。
  • 唐朝宰相貪汙,抄家抄出60噸胡椒粉,皇帝大怒:滿門抄斬!
    唐朝作為一個讓我國古代文化和經濟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的朝代,在這個朝代不僅出現了杜如晦、房玄齡那樣令人敬仰的忠臣,也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讓人難以想像的局面。一個朝代似乎都會經歷這樣的幾個階段,創建、發展、頂盛、落敗。
  • 唐朝宰相張行成人物生平簡介 唐高宗李治治理國家的原始骨幹
    唐朝宰相張行成人物生平簡介 唐高宗李治治理國家的原始骨幹時間:2018-06-30 17:42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宰相張行成人物生平簡介 唐高宗李治治理國家的原始骨幹 早年經歷 張行成早年曾師從河間名士劉炫,隋末時被舉為孝廉。
  • 唐朝宰相裴耀卿,如何一心輔佐唐玄宗,展現突出政治才華
    引言作為唐朝時期的一位宰相,裴耀卿雖然不像李德裕這種千古名相那樣出名,但是也在朝堂中擁有一定的聲望。他是寧州刺史的兒子,父親的職位也給他帶來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自己也格外努力,不斷的成長。憑藉著多年來對國家的貢獻,裴耀卿逐漸被皇帝看重,官拜宰相。至此終年,他一直努力的輔佐在皇帝身邊,為唐朝的發展添磚加瓦。著名史學家劉昫曾經這樣評價裴耀卿:「此皆立事立功,有足嘉尚者也。」從小時候開始,裴耀卿就展現了出色的學習天賦,後來參加童子舉取得了好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