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教材語料庫建設」項目

2020-12-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教材語料庫建設」項目
開題會在蘭州舉行

2011-11-03 來源: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劃委託項目「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教材語料庫建設」開題會於2011年10月15日在蘭州舉行。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教育教材分中心主任蘇新春教授、中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於洪志教授、西北民族大學華侃教授、山夫旦教授、內蒙古師範大學松雲副教授組成的專家組對課題進行開題指導。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規劃協調處處長易軍、西北民族大學科研處副處長馬效敏參加會議。易軍處長簡要介紹了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劃2011年度立項情況,並代表語信司和國家語委科研規劃辦對本課題開題表示支持,希望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教材語料庫建設能夠立足於服務民漢雙語教育及教學,服務於社會,在項目研製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加強課題管理。

  會上「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教材語料庫建設」項目負責人,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少數民族語言分中心主任趙小兵教授首先介紹了課題的基本情況及研究思路、重點難點、研究計劃及研究方法等。與會專家圍繞「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材語料庫建設」的目標、內容、方法等提出了長期的發展規劃和切實可行的項目實施建議。專家們評議認為,該項目建設應確立好它的社會服務機能,應該根據現行民漢雙語教材的現狀,了解教材中語言及教學內容要素的數量與分布狀況,以及民漢雙語教材內容之間的關係、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考核等內容,首先制定好語料庫的建設標準與規範。

  民漢雙語教育教材語料庫建設,因其包含兩種語言的互譯信息特徵,提供兩種語言之間豐富的匹配信息,因而不僅能夠在民漢雙語教材的編寫、翻譯知識的獲取、雙語詞典的編纂、基於語料庫的詞義消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在跨語言文獻檢索、跨語言信息提取、語言教學、語言對比研究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也可以對民漢雙語教育、民族語言及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民族間的溝通與交流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掃一掃分享本頁

(責任編輯:宋成龍)

相關焦點

  • 切實提高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水平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懷下,西藏民族教育事業也得到快速發展,迎來歷史上最好的時候:教育投入不斷增加,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素質穩步提升,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廣泛深入開展,雙語教育積極穩步推進,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高,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少數民族人才,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統一
  • 教育部: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堅持「雙語」教育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李江濤、吳晶)中國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長張強11日在此間表示,中國在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包括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長期實行民族語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兩種語言文字的教學。    聯合國「2008年國際語言年暨第九屆國際母語日」慶祝活動11日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
  • 民族地區雙語教育
    民族地區雙語教育 2012-09-03 來源:教育部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漢族外,已確定民族成分的有55個少數民族。除滿族和回族已經通用漢語外,其他53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20多個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民族地區雙語教育是指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和民族學校中,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以少數民族語言和國家通用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育教學活動。實施雙語教育的目的是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切實增強少數民族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國家和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雙語兼通人才。
  • 浙江省援助阿克蘇地區35歲以下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項目第六期...
    浙江在線9月1日訊(記者 方心)今天浙江省援助阿克蘇地區35歲以下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項目第六期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阿克蘇教育學院舉行。浙江省援疆指揮部指揮長、黨委書記、地委副書記徐紀平,行署副專員、政法委副書記穆塔裡甫·肉孜,浙江省教育廳、省援疆指揮部、地區教育局、阿克蘇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出席開班儀式。庫車·寧波雙語培訓中心領導,第六批浙江支教團全體教師和第五批支教教師團代表,第六期雙語培訓學員代表參加典禮儀式,活動由地區教育工委書記孫長波主持。
  •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推行雙語教學
    新華社貴陽1月9日電(尹莎莎、楊焱彬)為加快發展民族教育,中國西南省份貴州著力推行民漢雙語特色教育,到2020年民族地區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及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全國水平。  貴州有53個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人口將近4成。
  • 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網絡傳播教育
    ■胥宇虹網絡傳播教育豐富了教育實踐的手段,是教育實踐活動傳播形式多樣化的體現。在少數民族地區推進網絡傳播教育具有現實意義,有助於受教育者縮小區域性知識鴻溝,搭建溝通的橋梁,維護民族團結穩定。在網際網路覆蓋率飛速提升的當下,網絡傳播教育成為了少數民地區縮小數字鴻溝,獲取外部知識的重要突破口。網絡傳播教育在少數民地區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既能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作用,又有著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積極研判,對少數民族地區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推進位定可行的教育策略。培養師資力量。
  • 四川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雙語師資「金字塔之困」
    ;把漢語文作為一門主科開設,其餘學科均用少數民族語言教學的「一類模式」;把少數民族語文作為一門主科開設,其餘學科均用漢語教學的「二類模式」。  多模式並存的教育格局,不僅傳承了民族文化,而且使民族地區的教育有了迅速發展。而與此同時,隨著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對雙語教師的需求也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雙語教師缺乏的問題日漸凸顯。  「以前是愁沒有學生,現在愁的是缺老師」  阿壩州紅原縣邛溪鎮易地育人寄宿制學校教學是「一類模式」。
  • 新疆人大代表建議:制定《自治區雙語教育條例》 依法規範民族地區...
    法制網訊 記者 潘從武 「應當綜合現有規定、文件精神,制訂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語教育條例》,依法規範民族地區雙語教育工作。」在近日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李慧娟等多名新疆人大代表提出議案。  新疆自治區人大代表、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檢察院退休幹部李慧娟說,隨著雙語教育在新疆的不斷深入,學雙語、懂雙語、會雙語日益深入民心。
  • 新疆雙語教育體系基本形成 惠及200萬名少數民族幼兒及中小學生
    新疆雙語教育體系基本形成 惠及200萬名少數民族幼兒及中小學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09 11:15 來源: 新華社屬於帕米爾高原牧區的吉根鄉儘管經濟落後、信息閉塞,但這所共有6個班級、32名教職工的鄉小學裡,多媒體室、音樂室和多功能教學房等教學設施一應俱全,所有任課老師均能使用柯爾克孜語和漢語進行雙語授課。像吉根鄉小學這樣的鄉鎮農村雙語學校,在新疆基層地區並不鮮見。
  • 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研究中心於2008年6月22日被批准為新疆師範大學第一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經過3年建設,於2011年11月23日獲批為自治區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該中心設有雙語教育政策、雙語教育課程與教學、雙語教育與文化三個研究方向。
  • 民建中央關於解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問題提案
    教育始終是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問題尤其應當予以重視。由於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落後於沿海和內地,導致邊境地區教育長期處於落後狀態,並且差距還在逐步擴大。這對於我國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經濟發展、人才培養都極為不利。
  • 青海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教學研究
    少數民族的漢語教學是使學生達到民族語和漢語兼通的目標並通過學習漢語,學說普通話,參與到國家的政治決策、經濟建設、文化生活中來,從而確保國家能夠在各民族和諧共處的基礎上持久發展。漢語及普通話於少數民族來說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語言工具,然而當前少數民族地區的漢語學習卻處於困境較多的時期。
  • 有利於培養少數民族人才的大計——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部分教師就民族語言授課學校推行國家統編教材發表見解
    9月8日,就今年秋季新學期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有關情況,記者採訪了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部分教師。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格日樂圖說,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交流的載體,語言相通,人心相通。
  • 新疆堅持不懈實施雙語教育 為少數民族學子圓夢插上翅膀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蘭旻):在新疆跨越式發展過程中,推廣「雙語」教育是關係到新疆未來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環節。2004年以來,中央及自治區政府累計投入近百億元,實施學前雙語和中小學雙語教育工程。截至2014年底,全疆接受學前和中小學(含職業高中)雙語教育的雙語班(含民考漢)學生已超過200萬人。
  • ——新疆加強雙語教育推進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紀實
    一組數據表明,2008年至2011年,新疆將建設2237所農村雙語幼兒園,截至目前,已建成814所,在建的有1107所。建設農村雙語幼兒園,新疆投入的資金達20.95億元。新疆如此重視雙語教育,其原因在於新疆確定的發展民族教育的理念。他們堅持以雙語教育為突破口,加快推進新疆民族教育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 雙語教育讓少數民族學生就業渠道更廣
    雙語教育讓少數民族學生就業渠道更廣 2020-09-09 2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疆教育政策解讀:讓更多孩子享受良好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事關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一直是新疆自治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治區在總結近年實踐的基礎上,提出雙語教育發展目標: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數民族學前兩年雙語教育,接受學前兩年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幼兒達85%以上。  在今年實施的22項重點民生實事工程中,學前雙語教育工程單獨列項,引人矚目。
  • 雲南出臺文件 要求為小學階段少數民族學生設置雙語教學
    原標題:雲南出臺文件 要求為小學階段少數民族學生設置雙語教學   雲南網訊(記者 念新洪)9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人大常委會獲悉,《雲南省少數民族教育促進條例》經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10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頒布施行,結束了我省在民族教育方面無法可依的現狀,標誌著民族教育工作進入到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 婦女代表建言:關注少數民族地區幼兒"雙語"教學
    她建議政府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解決硬體和師資問題,「讓幼兒園規範化,讓孩子從小接受同樣的教育。」宋良華的發言,引起了同組毛金芳的同感,她拿出紙筆,淅淅沙沙地寫下了自己想說的話:「希望政府重視民族地區的學前『雙語』教學。」毛金芳說,自己來自彝族地區,在當地,小孩在上小學前都說本民族語言。
  • 民族聚居區雙語教育有效實施路徑探究——以新疆佰什坎特雙
    民族聚居區雙語教育有效實施路徑探究——以新疆佰什坎特雙語小學為例王海福1 張耘碩1 李續懷2(1.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7;2.新疆佰什坎特雙語學校,新疆 莎車 844700)[摘 要] 雙語教育是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雙語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在少數民族聚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