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種植技術|草莓心葉日灼症和生理性葉燒症狀、原因及防治方法

2020-12-20 毛氏部落

一、草莓心葉日灼

1、草莓心葉日灼主要症狀

主要是中心嫩葉在初展或未展之時葉緣急性乾枯死亡,乾死部分褐色或黑褐色。由於葉緣細胞死亡,而其他部分細胞迅速生長長大,所以受害葉片多數像翻轉的酒杯或湯匙,葉片明顯變小。

2、草莓心葉日灼症的病因

受害株根系發育較差,新葉過於柔嫩,特別是雨後暴晴,葉片蒸騰,實是一種被動保護反應,但可削弱草莓的生長勢,在中北緯度光照好的地區更易發生。另一種是經常噴灑赤黴素,阻礙根的發育,加重發病。

3、草莓心葉日灼症防治方法

(1)栽健壯秧苗,在土層深厚的田塊種草莓,以利根系發育。

(3)高溫乾旱季節之前在根際適當培土保護根系。

(3)慎用赤黴素,特別在乾旱高溫期要少用赤黴素。

二、草莓生理性葉燒

1、草莓生理性葉燒主要症狀

在葉緣發生茶褐色乾枯,一般在成齡葉上出現,輕時僅在葉緣鋸齒狀部位發生,重時可使葉片的大半枯死。枯死斑色澤均勻,表面乾淨,無「V」型褐斑病、褐色輪斑病、葉枯病、褐角斑病、葉斑病等侵染性病害所有的症狀。一般雨後或灌水後旱情緩解,病情也隨之緩解和停止發展。

2、草莓生理性葉燒病因

春夏乾旱高溫,葉片失水過多,葉緣缺水枯死,或施肥過量,土壤水分濃度過高,根系吸水困難導致植物體嚴重缺水,也會發生這種葉燒症狀。乾旱高溫時病情加重。

3、草莓生理性葉燒防治方法

(1) 根據天氣乾旱情況和土壤水分含量情況適時補充土壤水分。

(2)不過量猛施肥料。施肥後要及時灌水。

相關焦點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褐斑病和黃萎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一、草莓褐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褐斑病有時又稱草莓葉枯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2、草莓褐斑病防治方法①加強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及時摘除老葉病葉,集中銷毀。二、黃萎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黃萎病是草莓生產中的常見病害之一,在草莓產地普遍發生,除危害草莓外,還危害茄子、番茄、甜瓜、黃瓜和棉花等作物。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葉斑病和輪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一、草莓葉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葉斑病又稱草莓蛇眼病、白斑病,在我國草莓栽培區廣泛發生。1、、草莓葉斑病危害症狀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尤其是老葉,也侵害葉柄、匍匐莖、花萼、果實和果梗。病葉開始產生紫紅色小斑點,隨後擴大為直徑3~6毫米的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色,中央呈棕色,後變為灰白色,酷似蛇眼。病斑過多會引起葉片褐枯。病斑大量發生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植株抗性降低。2、草莓葉斑病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清除病源。冬季清掃園地,燒毀腐爛病葉,生長初期發生少量病葉及時摘除,發病重的地塊在果實採收後全園割葉。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鐵和鋅缺乏的主要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嚴重缺鐵的症狀是:新成熟的小葉變白,葉子邊緣壞死,或小葉黃化(僅葉脈綠色),葉邊緣和葉脈間變褐壞死。植株的根系生長弱,但對果實影響很小。嚴重缺鐵時單果減小、產量降低。2、發生規律鹼性土壤或酸性強的土壤易缺鐵;土壤過幹、過溼,影響根的活力,也易發生缺鐵現象。
  • 怎麼診斷草莓病狀?診斷草莓病狀的方法
    在草莓種植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病害的侵襲,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如何診斷草莓的病狀,希望對大家種植草莓有所幫助。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鉀和鈣缺乏的主要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適度鉀肥有促進果實膨大和成熟、改善品質、提高抗旱、抗高溫和抗蟲害的能力。草莓對鉀素的吸收量比其他元素為多,一般每生產1噸漿果約吸收氧化鉀4千克。1、主要症狀開始的症狀常發生在新成熟的上部葉片,葉邊緣出現黑色、褐色和乾枯,繼而發展為灼傷,還可在大多數葉片的葉脈之間向中心發展,包括中肋和短葉柄的下面葉子產生褐色小斑點,幾乎同時從葉片到葉柄色轉暗並變為乾枯或壞死,這是草莓特有的鉀缺乏症狀。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硫和鉬缺乏的主要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1、主要症狀缺硫與缺氮症狀差別很小。缺硫時葉片均勻地由綠色轉為淡綠色,最終成為黃色。而缺氮時較老的葉片和葉柄發展為呈微黃色的特徵,而較幼小的葉片實際上隨著缺氮的加強而呈現綠色。相反地,缺硫植株的所有葉片都趨向於一直保持黃色。缺硫的草莓漿果有所減少,其他無影響。
  • 草莓炭疽病的危害症狀及發生特點,附綜合防治技術!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也種植戶非常頭疼的一種病害,一旦發生很難控制,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草莓炭疽病的綜合防治技術,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營養缺乏的診斷方法及依據
    草莓營養診斷技術是現代草莓生產管理中的一項常規措施。它可因時因地直接指導草莓施肥,對因株體營養失調引起的產量低、品質差的草莓園進行防治。營養診斷是把草莓無機鹽營養原理運用到施肥措施上的關鍵環節,能使草莓施肥合理化、指標化。
  • 草莓幹葉早衰啥原因?怎麼防治?草莓種植技術分享!
    最近有好幾個草莓種植戶來反映自己種植的草莓到了後期還掛著果,就開始幹葉枯萎,早衰了,收益受到很大的影響!什麼原因會引起草莓幹葉早衰呢?種植草莓,我們該怎麼防治早衰呢?下面開金老師就和大家簡單說一說:引起草莓幹葉、枯萎、早衰與根系不良和營養缺失有很大關係。
  • 草莓卷葉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草莓信息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草莓的文章了。
  • 草莓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草莓是一種酸甜的水果,營養價值高,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現在種植草莓的農民朋友越來越多,但要保證草莓的質量,就必須做好草莓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1.蚜蟲害蟲主要吸收草莓的幼葉、花、心葉和背面的汁液,受影響的葉子捲曲、變形和變形,草莓的生長受到阻礙。防治方法:病蟲害發生後,可使用10%吡蟲啉潤溼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 草莓種植技術詳解
    作為一種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都比較高的水果,草莓從前期種植到後期管理,整個生長過程都需要種植戶精心呵護,否則會出現草莓品質下降、病蟲害嚴重等現象。為了幫助各位草莓種植戶種出優質高產的草莓,下面地康寶技術人員就給些草莓種植的乾貨!
  • 草莓根腐病怎樣防治?抗重茬怎麼解決?草莓爛根病怎麼用肥料?
    草莓是水果市場上一直都擁有較大需求的一種水果,隨著大棚種植技術的推廣,現在越來越多的棚室種植戶開始種植草莓。 但草莓在種植的時候易發生根腐病害,影響草莓的產量和品質,需要農戶及時應對草莓根腐病危害,防治草莓根腐病害,下面是關於草莓根腐病的詳細介紹,想了解的快來!
  • 如何獲得高產草莓?秘訣原來是這樣!
    草莓是一種很好吃很甜的水果,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草莓的種植業近幾年蒸蒸日上,種植技術也在逐漸完善,大棚種植草莓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草莓使用海餐沃水溶肥效果但在草莓種植施肥過程中,種植戶往往會忽視鈣肥的補充,草莓缺鈣會導致多種生理性病害的發生,還容易感染灰黴病,尤其是大棚草莓合理補鈣尤為重要。
  • 如何種植出高產、抗病強的草莓?可以採用草莓苗脫毒繁殖
    但是草莓生產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大面積種植時,栽培產量普遍較低,種苗繁育體系不健全,老產區多年連作種植,種植區的病害重,造成植株衰弱,果實變小,品質變差,商品性差等,直接影響到農民的增收,因此利用組培技術進行草莓脫毒母株的培育和脫毒苗的快速繁育可以改善草莓果實品質,達到增產增效, 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
  • 四季草莓苗 草莓苗價格 草莓主要病蟲害防治
    3 病毒病:病毒病具有潛伏侵染的特性,植株不能很快表現症狀;病毒病主要通過蚜蟲和葉蟬傳播,嫁接葉能感染。防治方法:①培育和栽植無病毒苗;②及時防治蚜蟲和葉蟬,減少病毒再侵染;③採用抗病品種;④及時清除田間的病株殘體,清除雜草;⑤用藥噴施,進行防治4炭疽病 :該病發生在匍匐莖抽生期與育苗期,生長結果期很少發生。主要危害匍匐莖也葉柄,葉片,託葉、花、果實也可感染。發病初期,病斑水澤狀,,後期病變為黑色。
  • 草莓根結線蟲應該怎樣防止?草莓根結線蟲防治用什麼比較好?
    在草莓種植過程中,有一個人們肉眼看不到的害蟲,會對草莓的產量和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那就是根結線蟲,由於看不到,往往很多農戶會忽視,導致草莓減產。今天小編就為您詳細介紹關於草莓根結線蟲的症狀和相關防治方法,快來看一下!一、草莓根結線蟲的症狀草莓根結線蟲主要危害草莓根部,草莓在受害初期會在根表產生略帶紅色的無規則縱長的斑點,然後擴散至整個根部,顏色由褐轉黑,潰爛脫落。
  • 草莓為啥出現卷葉?學會這些防治措施,有效解決卷葉的發生
    導語:草莓為啥出現卷葉?學會這些防治措施,有效解決卷葉的發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本期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在草莓的秧苗期,它的葉子打卷是有由什麼原因造成的?草莓不但營養價值超高,而且它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所以有很多人會選擇種植草莓。
  • 「莓」美中不足,如何拯救缺鈣的草莓
    依託現代農業技術和南方氣候,早熟品種的草莓已於近期上市,但小編發現,市面上尤其是路邊攤的草莓果實發軟,風味欠佳,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在草莓生長過程中,對鈣的需求很高,僅次於鉀和氮,是草莓必須的第三大元素,在草莓種植施肥過程中,種植戶往往忽視了鈣肥的補充,缺鈣會導致多種生理性病害的發生,果實缺鈣容易造成灰黴病
  • 草莓種植進入到11月,做好這幾點,結出的草莓又大又甜!
    進入到11月份,天氣會變得比較奇怪,忽冷忽熱,特別是在北方某些地區,可能會出現降雪天氣,0℃以下的氣溫會比較常見,在草莓種植上要格外注意,稍微不注意草莓的產量及品質就會受到影響,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草莓種植進入到11月,要注意的幾點做好後,結出的草莓又大又甜!